一种智能垃圾投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5521发布日期:2019-01-28 13:3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垃圾投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垃圾投放以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垃圾投放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为方便用户的垃圾投放,垃圾分类和处理也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现有技术中,垃圾分类系统由垃圾袋发放机、智能垃圾投放箱和智能垃圾可回收箱构成,同时结合互联网,采用垃圾袋发放机和二维码打印机,投放前,需将垃圾放入专用袋并贴上二维码,生活垃圾需要扫码进行识别。

但是专用袋和二维码的产生和使用本身就是多余的垃圾,垃圾投放的过程不够智能和合理,产生了二次垃圾,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垃圾投放系统,可以实现更经济和更合理的垃圾投放及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垃圾投放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垃圾投放点,所述至少一个垃圾投放点包括至少一种垃圾收集箱,所述至少一种垃圾收集箱中的每一种垃圾收集箱有至少一个;所述垃圾收集箱安装有称重感应盖板,用于对用户投放的垃圾进行称重,以及根据所述垃圾的重量打开所述垃圾收集箱,以使所述垃圾投入所述垃圾收集箱中。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收集箱还安装有身份识别器,用于根据采集到的身份数据信息识别投放所述垃圾的用户,以便记录对应用户的垃圾投放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积分激励平台,用于根据用户投放的垃圾种类和对应的垃圾重量对用户进行积分鼓励和奖励;和/或

根据用户的积分、兑换需求以及预设的服务兑换规则实现用户所需物品和/或服务的兑换,并在兑换完成时扣除相应的积分。

进一步的,所述物品至少包括日常用品;所述服务包括学习资源和/或学校服务。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管理平台,用于记录、展示及统计用户垃圾投放的情况;和/或

记录、展示及统计用户积分产生和消费情况;和/或监控所述至少一个垃圾投放点、所述至少一种垃圾收集箱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垃圾收集箱中投放垃圾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二手物品交换平台;其中,所述二手物品交换平台包括:

旧物回收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待回收旧物以及预设的旧物兑换规则对各用户的待回收旧物进行回收;

旧物展示模块,用于对所述完成回收的待回收旧物的信息进行展示;

旧物交易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积分以及所述旧物展示模块中记录的目标兑换物品信息进行目标兑换物品的购买或租用,并为所述用户扣除与所述目标兑换物品对应的积分;和/或

根据用户的待回收旧物及所述旧物展示模块中记录的目标兑换物品信息和/或所述用户的积分进行所述用户的所述目标兑换物品的购买或租用。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处理点,用于对从所述至少一个垃圾投放点清运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资源处理点包括:

生活垃圾减量平台,用于对所述垃圾进行破袋、分拣、压缩和/或打包;

再生资源交易平台,用于对所述生活垃圾减量平台处理完成的垃圾进行交易。

进一步的,所述资源处理点配有联单磅秤,用于记录所述资源处理点进出处理的垃圾的种类、重量和/或交易去向信息。

本发明通过一种智能垃圾投放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垃圾投放点,所述至少一个垃圾投放点包括至少一种垃圾收集箱,所述至少一种垃圾收集箱中的每一种垃圾收集箱有至少一个;所述垃圾收集箱安装有称重感应盖板;其中,所述称重感应盖板用于对用户投放的垃圾进行称重,以及根据所述垃圾的重量打开所述收集箱,以使所述垃圾投入所述收集箱中,解决用户投放垃圾需要贴二维码或专用袋产生二次垃圾的问题,实现更经济、更合理的垃圾投放和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智能垃圾投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智能垃圾投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智能垃圾投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智能垃圾投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垃圾投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垃圾分类投放情况,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垃圾投放点,所述至少一个垃圾投放点包括至少一种垃圾收集箱,所述至少一种垃圾收集箱中的每一种垃圾收集箱有至少一个;在图1中仅仅示出了智能垃圾投放系统0包括两个垃圾投放点1,每个垃圾投放点1仅包括两个种类的垃圾收集箱10和11,而每种垃圾箱可以放置两个。所述垃圾收集箱安装有称重感应盖板101,用于对用户投放的垃圾进行称重,以及根据所述垃圾的重量打开所述垃圾收集箱,以使所述垃圾投入所述垃圾收集箱10或11中。

具体的,根据不同的城市以及学校的规模、学生情况,可以在不同的区域设置多个垃圾投放点,而垃圾投放点可以有多种类的垃圾收集箱,用于收集不同种类的垃圾,可以包括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智能收集箱。每个种类的垃圾箱可以有多个,具体可以根据学生人数多少来设置数量,比如在学校的学生宿舍楼附近可以设置多个可回收物垃圾箱,而教学楼附近则可以相对设置少一些可回收物垃圾箱。每个不同的垃圾收集箱可以配有高精度智能称重感应盖板,高精度智能称重感应盖板具体可以实现称重的准确度和灵敏度。例如,如果垃圾重量超过预设重量阈值,则可以自动打开垃圾收集箱盖板,使得该垃圾可以投放在垃圾箱中。用户投放垃圾是不需要专用的对应用户账户的垃圾袋或者二维码,垃圾可以是普通的袋子装袋,也可以不装袋,直接放置在感应盖板称重,在盖板打开后垃圾可以自动投入。当然,不同垃圾投放点、不同垃圾种类的收集箱和/或同一种类的不同垃圾箱都可以设置不同重量阈值。具体可以根据垃圾收集箱所设立位置的人口情况以及产生垃圾情况而定。

利用称重感应盖板实现垃圾的投放,解决用户需要贴专门的二维码进行身份确认后才可以进行投放的问题,另外,后续的垃圾审核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扫码,根据垃圾准确的重量便可以追溯到该垃圾对应的用户,并进行相应的鼓励和奖励积分。

可选的,所述垃圾收集箱还安装有身份识别器,用于根据采集到的身份数据信息识别投放所述垃圾的用户,以便记录对应用户的垃圾投放信息。

其中,身份识别器可以是读卡器或扫码器,用于识别感应到的卡或采集到的数据码信息来识别用户身份。如果是读卡器,用户可以使用普通含有自己身份信息的ic卡,比如身份证卡,社保卡等,也可以是专门的垃圾分类系统中的身份卡。如果是扫码器,用户可以使用代表自己身份的二维码。具体的,如果在学校中,学生将系好的垃圾袋放在对应的回收箱称重盖板上,听到提示音后可以在读卡器上刷卡,盖板自动打开垃圾入箱,完成投放后,盖板自动关闭。相应的,会在对应的账户会记录当前用户投放的垃圾种类和重量,并根据预设的奖励规则给用户账户积累相应的积分。预设的奖励规则可以是根据垃圾不同种类以及对应的重量与奖励积分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管理平台,用于记录、展示及统计用户垃圾投放的情况,记录、展示及统计用户积分产生和消费情况;和/或

监控所述至少一个垃圾投放点、所述至少一种垃圾收集箱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垃圾收集箱中投放垃圾的情况。

其中,每一个用户投放的垃圾情况可以包括用户垃圾当前产生量、历史产生量、垃圾分类数据概况、积分奖励情况、保洁员收集和复核状况等;用户积分产生和消费情况包括积分奖励的时间、奖励积分的垃圾种类和重量以及用户积分的消费时间、消费事宜等。也可以通过实时监控收集箱投放垃圾的重量,监控至少一个垃圾投放点、所述至少一种垃圾收集箱的垃圾投放重量和种类,方便各级管理部门的监管和了解。同时,数据管理平台的核心是追溯,可以提供全面查询与监管。示例性的,可以监控某个班级、某个学校、某个城市中的所有学校、某个省的所有学校中的垃圾投放情况,这样数据管理平台可以成为实现校园垃圾分类台账管理的重要支撑和数据来源。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用户在于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无需扫码、无需贴标签、无需专门垃圾袋,便可以实现垃圾的分类投放。保洁员复核时通过重量即可实现精准的垃圾追踪溯源,无需扫码确定对应的用户。同时,垃圾分类大数据商业开发中通过分析不同城市、学校垃圾分类的数据情况,为进一步相关环境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智能垃圾投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可选的,该智能垃圾投放系统0还包括:积分激励平台2,在图2中所有的垃圾投放点1均可以与积分激励平台2连接。积分激励平台2用于根据用户投放的垃圾种类和对应的垃圾重量对用户进行积分鼓励和奖励;和/或

根据用户的积分、兑换需求以及预设的服务兑换规则实现用户所需物品和/或服务的兑换,并在兑换完成时扣除相应的积分。

其中,积分激励平台2可以预先设置垃圾种类以及垃圾重量与积分奖励的对应关系。示例性的,可回收垃圾的重量为2kg可以奖励10个积分,不同种类的垃圾可以设置不同的奖励积分规则。用户积分可以不断进行积累,并且可以在用户对应的账户中查询到。兑换需求可以是用户在利用积分兑换时想要兑换的目标物品和/或服务,比如用户想要兑换一直圆珠笔或一堂培训课程。预设的服务兑换规则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关于用户利用积分兑换物品和/或服务的规则,比如多少积分可以兑换某个物品和/或某种服务。

可选的,所述物品至少包括日常用品;所述服务包括学习资源和/或学习服务。日常用品、学习资源和/或学校服务的兑换。其中,用户的所需物品可以包括日常用品,比如鲜食、学习用具、水果等。所需服务可以包括学习资源和/或学校服务等,学习资源包括素质教育课程培训、文化书吧、参班级活动、易班活动、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等,学校服务包括素质教育服务、就业咨询服务和双创服务等,在本实施例中不限于此,可以是学校的一切可以使用的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以学校为具体场景进行说明。相应的,积分激励平台具体可以是一个师生进行垃圾分类激励与大素质教育的平台,可以视为一个“绿岛”,用于维持学校垃圾分类可持续性。示例性的,在绿岛一楼,学生可使用积分直接兑换鲜食、学习用具、水果等日常用品。在绿岛二楼,学生可使用积分兑换大素质教育课程培训,以及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班级活动等。具体的,绿岛可以以双创咖啡为原型,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再设计,整合双创服务、文化书吧、易班活动等多项功能,并可以配备有直播互动系统,包括电脑、电视等设备,比如在一个专家在某学校中讲座或者某企业在进行宣讲活动,通过直播互动系统,本校学生和/或外校学生可以利用兑换积分参与该直播进行互动。

该积分激励平台可以通过积分兑换多种物品和服务,提高用户垃圾投放的积极性以及参与度。同时,还可以有效解决社会资源参与学校活动难的问题,当然,以此为基础还可以延伸开发企业需求对接和数值测评系统,具体可以是为用户积分高于预设阈值的用户推送或显示一些企业的需求信息,实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素质教育服务、就业咨询服务和双创服务等。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系统——“绿岛体系”,高效地实现了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过绿岛体系全流程管理,可实现生活垃圾50%减量目标。并将垃圾分类与素质教育、易班工作室相结合,开创出绿岛易班体系,具有极强自我循环能力,具有无需政府或学校任何投资的经济优势。同时,该方案可以推动高校生活垃圾分类落地实施,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垃圾分类中的表率作用,将高校素质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的理念,也可以为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智能垃圾投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该系统0还包括二手物品交换平台3,该二手物品交换平台3,其中,所述二手物品交换平台3包括:

旧物回收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待回收旧物以及预设的旧物兑换规则对各用户的待回收旧物进行回收;

旧物展示模块,用于对所述完成回收的待回收旧物的信息进行展示;

旧物交易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积分以及所述旧物展示模块中记录的目标兑换物品信息进行目标兑换物品的购买或租用,并为所述用户扣除与所述目标兑换物品对应的积分;和/或

根据用户的待回收旧物及所述旧物展示模块中记录的目标兑换物品信息和/或所述用户的积分进行所述用户的所述目标兑换物品的购买或租用。

其中,用户的待回收旧物可以是用户闲置或不再需要的物品,比如在学校中,学生的二手书、电子设备、运动器材等物品。预设的旧物兑换规则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不同旧物与积分之间的对应关系,示例性的,一个六成新的篮球可以兑换50个积分。具体的,预设的旧物兑换规则可以是由管理员进行价值评估得到的相应积分,然后制定的兑换规则。目标兑换物品可以是用户将要兑换的二手物品交换平台中的从其他用户处回收的旧物。目标兑换物品信息可以是该目标兑换物品对应的名称、性能参数、市场价格和对应的积分等。

具体的,用户可以旧物兑换积分,也可以旧物兑换旧物,也可以用积分兑换旧物,其中,兑换包括对旧物的购买或租用。示例性的,在回收了用户的待回收旧物,会在用户的账户中增加相应的积分;用户可以利用账户积分兑换其他旧物,比如20积分兑换一个乒乓球拍(假设预设的旧物兑换规则中乒乓球拍对应20积分),学生可凭个人积分在线上交易平台租用个人所需的高值可回收物;用户也可以以旧物兑换另一种旧物,示例性的,用户用一个羽毛球拍(对应60积分),兑换一个网球拍,如果网球拍60积分,则可以直接进行购买;如果网球拍70积分,则需要从用户账户扣除10积分;如果网球拍40积分,则可以为用户账户增加10积分,完成兑换。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为每间学生宿舍免费配备资源回收筐,学生可将存在宿舍资源回收筐的高值闲置物品交至旧物回收模块,比如二手物品交换中心(仓库)。旧物展示模块可以是用于在线上或线下的展示回收旧物的信息,包括市场价格、新旧程度、对应积分等。旧物交易模块可以是用户进行兑换交易的平台,可以在该旧物交易模块中完成,包括增加积分、扣除积分等交易,最终通过“旧物回收”构建的资源共享平台。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二手物品交换平台完成旧物的回收和再利用。通过毕业季零废弃,可实现毕业班宿舍垃圾80%减量回收,即高校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解决毕业季高校生活垃圾滞留等问题。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智能垃圾投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该系统0还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处理点4,用于对从所述至少一个垃圾投放点1清运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

其中,资源处理点4是主要用于对从各智能垃圾投放点1清运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比如垃圾减量,用于提高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减少垃圾的最终填埋量。示例性的,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分拣,对分拣后的可回收垃圾进行压缩或打包,交易到其他企业进行资源化再利用;或者将有害垃圾集中运送到专门处理有害垃圾的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同时,资源处理点的数量可以根据高校的垃圾情况进行设置,比如一个学校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多个学校设置一个等;资源处理点的位置,可以是在学校里面,也可以是其他高校外更便利的区域,比如郊区等。

可选的,所述资源处理点4包括:生活垃圾减量平台,用于对所述垃圾进行破袋、分拣、压缩和/或打包;再生资源交易平台,用于对所述生活垃圾减量平台处理完成的垃圾进行交易。

由于用户投放的垃圾中可能出现分类不准确的,比如在可回收垃圾中混入了其他垃圾,因此需要进行再次分拣。具体可以是先利用破袋机对清运的垃圾袋进行破袋,利用分拣设备对垃圾进行分拣。当然还可以作不同种类的进一步分拣,比如分拣出金属或纸张等不同种类,分别可以进行压缩或打包,完成垃圾的减量处理。当然,对不同种类的垃圾可以采用不同的减量方法,比如对餐厨垃圾要进行水分滤干,然后让专门的企业进行生物或化学处理等。

所述再生资源交易平台用于对所述处理完成的垃圾进行交易,包括将分拣、打包完成的可回收垃圾进行交易到其他企业进行再利用,或者交易至其他企业对其他种类垃圾进行其他专业处理等,最终实现对可回收物、餐厨垃圾等进行就地标准化和资源化处理,打造四分流运营体系。

可选的,所述资源处理点4配有联单磅秤,用于记录所述资源处理点进出处理的垃圾的种类、重量和/或交易去向信息。其中,联单磅秤的刷卡机制确保了垃圾分类管理台账的数据来源,准确记录资源处理点进出的生活垃圾种类、数量和去向信息。具体可以是某种垃圾,重量是多少,交易至哪个企业或进行哪种处理。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资源处理点对清运的垃圾进行再处理,高效实现了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及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目标。可极大缓解生活垃圾处理压力,节省垃圾分类财政开支。对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新型城市环境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