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信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9175发布日期:2019-03-30 09:3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滚筒式信包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信包箱,具体涉及一种滚筒式信包箱。



背景技术:

从中转站到收件人的最后一公里是困扰快递行业的难题,联系收件人、派送、签收都依赖快递员来完成,人工成本高。派件需事先联系收件人,效率低。固定快递柜的出现,部分解决了上述难题。固定快递柜安装在小区、办公楼出入口处,快递员将信件、包裹放置于快递柜中,收件人在方便的时间到快递柜去取件。由于无需事先电话约定派件时间,大大方便了快递员投递和收件人取件。但是固定快递柜仍需快递员将快件从中转站通过交通工具送到快递柜进行分装,仍耗费较多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主行走的滚筒式信包箱,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滚筒式信包箱,包括舱体、环形履带和动力机构,其中,舱体为滚筒形,舱体下部具有地板,地板将舱体分割为上舱室和下舱室两部分,上舱室中部一侧舱壁上具有进出口,上舱室中部另一侧舱壁上具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包括触控屏和主机,上舱室两侧是信包箱格,信包箱格的箱门上具有电子锁,电子锁的控制器与主机相连,舱体外部具有两条对称分布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上具有环形凹槽。

环形履带为两条,两条环形履带分别卡在两个环形凹槽内,环形履带内侧具有齿圈,齿圈两侧具有滚珠槽,滚珠槽内具有滚珠,环形履带卡在环形凹槽内时,滚珠槽内的滚珠与环形凹槽的槽底相贴。

动力机构分布位于下舱室内,动力机构包括电池组、两个减速电机、两组齿轮传动、电机控制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下舱室在齿轮传动处具有缺口,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上端固定在地板下面,电池组和两个减速电机分别与电机控制器相连,减速电机固定在下舱室两侧的第二支架上,齿轮传动包括一个大齿轮和一个小齿轮,小齿轮固定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大齿轮的轮轴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大齿轮伸出缺口与齿圈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为法兰轴承,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地板和所述下舱室底部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舱门和第一电动伸缩杆,舱门的下端与所述进出口下沿处的舱体铰接,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舱门的侧边铰接,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在铰支座上,铰支座固定在所述进出口侧边的舱体上;第一电动伸缩杆收缩时,舱门盖在进出口上;第一电动伸缩杆伸长时,舱门的上端搭在地面上,此时舱门作为进出所述上舱室的踏板。

进一步的,所述舱门内侧还具有台阶。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舱门分为上下两段,上段舱门的上端与所述进出口上沿处的舱体铰接,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上段舱门的侧边和所述进出口侧边上部的舱体铰接,下段舱门的下端与所述进出口下沿处的舱体铰接,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下段舱门的侧边铰接,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在铰支座上,铰支座固定在所述进出口侧边下部的舱体上;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收缩杆收缩时,上段舱门和下段舱门拼合在一起盖住所述进出口;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伸长时,上段舱门上扬作为凉棚,下段舱门的上端搭在地面上,此时下段舱门作为进出所述上舱室的踏板。

进一步的,所述下段舱门内侧还具有台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滚筒式信包箱,重心位于底部,舱体架设在环形履带上,减速电机带动环形履带转动时,舱体不转,从而实现自行移动;在中转站进行分装后就可自动运送信件、包裹到指定的居民区或办公楼,集约化程度高,且实现了无人化作业,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克服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滚筒式信包箱的外部轮廓;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滚筒式信包箱在右侧减速电机处的横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滚筒式信包箱在左侧减速电机处的横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滚筒式信包箱的舱门打开时的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滚筒式信包箱的舱体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环形履带卡在环形凹槽上时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环形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两个减速电机在下舱室内的分布位置示意图;

以上图1-8中,1-舱体;101-上舱室;102-下舱室;103-地板;104-环形凸起;105-环形凹槽;2-环形履带;201-齿圈;202-滚珠;3-信包箱格;4-舱门;401-上段舱门;402-下段舱门;403-第一电动伸缩杆;404-第二电动伸缩杆;5-电池组;6-减速电机;7-齿轮传动;701-大齿轮;702-小齿轮;8-第一支架;9-第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滚筒式信包箱,包括舱体1、环形履带2和动力机构。舱体1为滚筒形,舱体1下部具有地板103,地板103将舱体1分割为上舱室101和下舱室102。上舱室101中部一侧舱壁上具有进出口,上舱室101中部另一侧舱壁上具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包括触控屏和主机。上舱室101两侧是信包箱格3,信包箱格3的箱门上具有电子锁,电子锁的控制器与主机相连。

如图1和图4所示,上舱室101还包括舱门4、第一电动伸缩杆403和第二电动伸缩杆404。舱门4分为上下两段,上段舱门401的上端与进出口上沿处的舱体铰接,第二电动伸缩杆404的两端分别与上段舱门401的侧边和进出口侧边上部的舱体铰接。下段舱门402的下端与进出口下沿处的舱体铰接,下段舱门402内侧还具有台阶405。第一电动伸缩杆403的一端与下段舱门402的侧边铰接,第一电动伸缩杆403的另一端铰接在铰支座上,铰支座固定在进出口侧边下部的舱体上。第一电动伸缩杆403和第二电动收缩杆404收缩时,上段舱门401和下段舱门402拼合在一起盖住进出口。第一电动伸缩杆403和第二电动伸缩杆404伸长时,上段舱门401上扬作为凉棚,下段舱门402的上端搭在地面上,此时下段舱门402作为进出所述上舱室101的踏板。

如图5和图6所示,舱体1外部具有两条对称分布的环形凸起104,环形凸起104上具有环形凹槽105。环形履带2为两条,两条环形履带2分别卡在两个环形凹槽105内。如图7所示,环形履带2内侧具有齿圈201,齿圈201两侧具有滚珠槽,滚珠槽内具有滚珠202。环形履带2卡在环形凹槽105内时,滚珠槽内的滚珠202与环形凹槽105的槽底相贴。

如图8、图2和图3所示,动力机构分布位于下舱室102内,动力机构包括电池组5、两个减速电机6、两组齿轮传动7、电机控制器、第一支架8和第二支架9。电池组5和两个减速电机6分别与电机控制器相连,减速电机6固定在下舱室102两侧的第二支架9上。齿轮传动7包括一个大齿轮701和一个小齿轮702,小齿轮702固定在减速电机6的输出轴上,大齿轮701的轮轴两端通过法兰轴承固定在第一支架8和第二支架9上,第一支架8和第二支架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地板103和下舱室102底部的内壁上。下舱室102在齿轮传动7处具有缺口,小齿轮702与大齿轮701啮合,大齿轮701伸出缺口与齿圈201啮合。

由于动力机构位于舱体1底部,使得舱体的重心很低,同时舱体1架设在环形履带2上,环形履带2上的滚珠202在舱体1底部的环形凹槽105处托住舱体1。减速电机6带动环形履带2转动时,低重心的舱体1在环形履带2上滑动,并不随环形履带2同步转动,实现行走功能。电机控制器控制两个减速电机6的转速和转向使两个环形履带2分别正转、反转、快转、慢转等,从而通过两条环形履带2的相互配合实现滚筒式信包箱的前进、后退与转弯。

滚筒式信包箱的派件流程:

a.在中转站将同一目的地的信件或包裹分装入同一滚筒式信包箱的信包箱格;

b.通过中转站的管理系统为每一个信报箱格设置一个取件码;

c.将取件码储存在上舱室内的主机中,并将每一个信报箱格的取件码分别发送给对应的收件人;

d.滚筒式信包箱从中转站行驶到目的地;第二电动伸缩杆伸长,撑起上段舱门作为凉棚;第一电动伸缩杆伸长放下下段舱门,下段舱门的上端搭在地面上作为踏板;

e.收件人进入舱体内,在操作面板上输入取件码,主机验证取件码后,打开对应的信包箱格,收件人取走自己的信件、包裹后关上箱包箱格的箱门;

f.信包箱格内信件或包裹被全部取走或派件时间段结束,第一电动伸缩杆收缩收回下段舱门,第二电动收缩杆收缩收回上段舱门,上段舱门和下段舱门拼合在一起盖住进出口;滚筒式信包箱驶回中转站,以备下一次装件派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