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自动识别住户楼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2237发布日期:2019-01-02 23:13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自动识别住户楼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梯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自动识别住户楼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楼宇的高度日益增高,电梯已成为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现在电梯楼层越高存在电梯停靠的次数越多,经常会出现电梯外无人时电梯停靠,由于人们的误操作或者小朋友调皮等,增加了停靠时间和人们等待时间,同时,电梯每停靠一次,造成电能浪费,减少了电梯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成本。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人身、财产安全,不愿意有陌生人进入自己的楼层,通过刷卡通行来达到该目的,然而通过刷卡来实现楼层选择会出现忘记带卡的人不能乘坐电梯,使得住户需到物管去进行借卡登记,或由家人坐电梯来接人,降低住户的居住体验;同时有客人来访时,必须主人下楼去迎接客人,增加访客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自动识别住户楼层装置,通过自动识别住户,并将住户送至其居住的楼层,加强了电梯的智能化,减少住户的其他操作,提高住户的居住舒适度。

本发明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梯自动识别住户楼层装置,包括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内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设置在顶部的灯光设备和监控设备、设置在电梯底部的称重设备、设置在电梯外部的电梯按钮;所述灯光设备包括常亮灯和工作灯,所述电梯轿厢箱体顶部的四角分别设置有常亮灯,所述工作灯设置在箱体顶部的中央;所述监控设备包括监控摄像头和人像采集摄像头,所述监控摄像头和人像采集摄像头对正电梯轿厢的开门侧,且人像采集摄像头处于监控摄像头的左右两侧;所述称重设备为设置在电梯轿厢底部的称重板,所述称重板铺设在整个电梯轿厢的底板上;所述电梯按钮包括向上按钮和向下按钮,所述楼层的进出楼层设置有向上按钮和向下按钮,楼宇的地下层只设置有向上按钮,且进出楼层以上的楼层全部设置为向下按钮。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先对住入该楼层的用户进行头像采集和声音录制,并将头像信息和声音对应上住户的楼层共同存入中央处理器,在住户对电梯进行使用时,当电梯轿厢在开门侧需要打开时,提前打开电梯轿厢内的工作灯,使得电梯内有足够的照明,保证乘坐电梯用户的视线,在无人乘坐电梯时,将工作灯关闭,减少电梯内灯光在无人乘坐时电量的浪费;在住户进入电梯轿厢内,通过电梯轿厢内顶部设置的人像采集摄像头对乘坐电梯人员的头像进行采集,并传递至中央处理器,并与中央处理器预先存入的头像信息进行比对,若该住户属于这一栋楼的住户,控制电梯上升至住户的居住楼层,方便住户的回家,提高居住体验;同时在人流量较大时,通过设置在电梯轿厢底部的称重板对进入电梯内的人员进行重量的检测,避免电梯超重,然而有些住户在人数较多时仍不会达到称重板所满足的重量,则通过设置在监控摄像头左右两侧的人像采集摄像头进行人数统计,在人数达到电梯的人员乘坐标准后,提醒不能在有人员进入,保证乘坐电梯人员的舒适度,通过对进入电梯内的全体人员进行对比,根据进入电梯内人员的楼层,依次送达,避免了中途无人上下,电梯出现停留,保证乘坐电梯人员的舒适度,通过电梯按钮的分楼层设置,保证电梯在上升途中不会被没人下去的楼层停留,通过在进出楼层以上的楼层全部设置为向下按钮,保证楼层用户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能进入其他楼层,保证居住住户的安全。

本发明通过在电梯轿厢内工作灯的设置,减少了电梯在无人乘坐时电量的浪费,节约能源;通过监控摄像头时刻检测电梯内发生的情况,保证在电梯发生紧急事故后能够快速进行救援,通过人像采集摄像头的设置,使得进入电梯的用户无需任何操作回到自己的居住楼层,提高住户的乘坐体验;通过人像采集摄像头和称重板的共同设置,保证电梯能够承受相应的重力,同时避免了人员的拥挤,提高住户的乘坐体验。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还包括楼宇对讲装置,所述楼宇对讲装置设置在电梯井道外,所述楼宇对讲装置包括呼叫平台和接收平台,所述呼叫平台设置在楼宇楼层电梯口,所述接收平台设置在住户家中,所述呼叫平台单向连接接收平台。

本发明通过楼宇对讲装置的设置,使得楼宇内的住户有访客到来或要去其他楼层进行访问时提供便利,当有访客到来时,通过每层电梯口处设置的呼叫平台对楼层内的住户进行呼叫,被呼叫的住户在接收到信息后能够通过操作电梯对访客进行迎接,避免住户要亲自去迎接客人;并通过呼叫平台单向连接接收平台,避免接收平台连接呼叫平台对其他访客需连通住户占线,影响访客的访问。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呼叫平台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视频摄像头、显示屏、楼层房号选择界面、对话听筒,所述接收平台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视频摄像头、显示屏、楼层选择屏幕、对话听筒、播报器。通过呼叫平台和接收平台的设置,使得住户在有访客到达时,能够准确的知道到访者是谁和到访的人数,通过住户确认访客的楼层,通过楼层选择屏幕选择访客所处的楼层,通过将访客的头像进行临时存入中央处理器,并通过中央处理器操控电梯运行至访客楼层后自动打开,在访客进入后进行头像对比,比对成功后将访客送至住户的楼层,避免了住户亲自去迎接,保证其他住户的安全。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还包括播报喇叭和声音收集器,所述播报喇叭分别设置在电梯轿厢内部左右两侧的上方,所述声音收集器分别设置在电梯轿厢内部左右两侧。通过播报喇叭的设置,在电梯到达住户楼层停止后,提醒住户下电梯,避免住户在进行其他工作时,忘记下电梯,提高乘坐电梯住户的体验;通过声音收集器的设置,使得进入电梯轿厢内的住户能够通过声音进行对比,并通过人像对比和声音对比同时进行,保证电梯在有大量人员进入时能够准确的将所有住户全部输送至对应的楼层,保证住户的乘坐体验。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还包括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设置在电梯轿厢中部,所述辅助设备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厢内的扶手,所述扶手分别设置在电梯轿厢除开门侧以外的其他三面。通过扶手的设置,使得年纪较大的住户在乘坐电梯时能够有依靠或支撑点,使得电梯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保证乘坐人员的安全;所述扶手上还设置有吊环。通过吊环的设置,使得年龄较小的住户在电梯上升或下降时能够有支撑点,和玩耍的地方,增加幼年住户的乘坐体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电梯轿厢内工作灯的设置,减少了电梯在无人乘坐时电量的浪费,节约能源;通过监控摄像头时刻检测电梯内发生的情况,保证在电梯发生紧急事故后能够快速进行救援,通过人像采集摄像头的设置,使得进入电梯的用户无需任何操作回到自己的居住楼层,提高住户的乘坐体验;通过人像采集摄像头和称重板的共同设置,保证电梯能够承受相应的重力,同时避免了人员的拥挤,提高住户的乘坐体验。

(2)通过楼宇对讲装置的设置,使得楼宇内的住户有访客到来或要去其他楼层进行访问时提供便利,当有访客到来时,通过每层电梯口处设置的呼叫平台对楼层内的住户进行呼叫,被呼叫的住户在接收到信息后能够通过操作电梯对访客进行迎接,避免住户要亲自去迎接客人;并通过呼叫平台单向连接接收平台,避免接收平台连接呼叫平台对其他访客需连通住户占线,影响访客的访问。

(3)所述呼叫平台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视频摄像头、显示屏、楼层房号选择界面、对话听筒,所述接收平台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视频摄像头、显示屏、楼层选择屏幕、对话听筒、播报器。通过呼叫平台和接收平台的设置,使得住户在有访客到达时,能够准确的知道到访者是谁和到访的人数,通过住户确认访客的楼层,通过楼层选择屏幕选择访客所处的楼层,通过将访客的头像进行临时存入中央处理器,并通过中央处理器操控电梯运行至访客楼层后自动打开,在访客进入后进行头像对比,比对成功后将访客送至住户的楼层,避免了住户亲自去迎接,保证其他住户的安全。

(4)还包括播报喇叭和声音收集器,所述播报喇叭分别设置在电梯轿厢内部左右两侧的上方,所述声音收集器分别设置在电梯轿厢内部左右两侧。通过播报喇叭的设置,在电梯到达住户楼层停止后,提醒住户下电梯,避免住户在进行其他工作时,忘记下电梯,提高乘坐电梯住户的体验;通过声音收集器的设置,使得进入电梯轿厢内的住户能够通过声音进行对比,并通过人像对比和声音对比同时进行,保证电梯在有大量人员进入时能够准确的将所有住户全部输送至对应的楼层,保证住户的乘坐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呼叫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接收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电梯按钮示意图。

其中:1-电梯轿厢、2-常亮灯、3-工作灯、4-监控摄像头、5-人像采集摄像头、6-称重板、7-向上按钮、8-向下按钮、9-视频摄像头、10-显示屏、11-楼层选择屏幕、12-对话听筒、13-楼层房号选择界面、14-播报器、15-播报喇叭、16-声音收集器、17-扶手、18-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电梯自动识别住户楼层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电梯轿厢1,所述电梯轿厢1内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设置在顶部的灯光设备和监控设备、设置在电梯底部的称重设备、设置在电梯外部的电梯按钮;所述灯光设备包括常亮灯2和工作灯3,所述电梯轿厢1箱体顶部的四角分别设置有常亮灯2,所述工作灯3设置在箱体顶部的中央;所述监控设备包括监控摄像头4和人像采集摄像头5,所述监控摄像头4和人像采集摄像头5对正电梯轿厢1的开门侧,且人像采集摄像头5处于监控摄像头4的左右两侧;所述称重设备为设置在电梯轿厢1底部的称重板6,所述称重板6铺设在整个电梯轿厢1的底板上;所述电梯按钮包括向上按钮7和向下按钮8,所述楼层的进出楼层设置有向上按钮7和向下按钮8,楼宇的地下层只设置有向上按钮7,且进出楼层以上的楼层全部设置为向下按钮8。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先对住入该楼层的用户进行头像采集和声音录制,并将头像信息和声音对应上住户的楼层共同存入中央处理器,在住户对电梯进行使用时,当电梯轿厢1在开门侧需要打开时,提前打开电梯轿厢1内的工作灯3,使得电梯内有足够的照明,保证乘坐电梯用户的视线,在无人乘坐电梯时,将工作灯3关闭,减少电梯内灯光在无人乘坐时电量的浪费;在住户进入电梯轿厢1内,通过电梯轿厢1内顶部设置的人像采集摄像头5对乘坐电梯人员的头像进行采集,并传递至中央处理器,并与中央处理器预先存入的头像信息进行比对,若该住户属于这一栋楼的住户,控制电梯上升至住户的居住楼层,方便住户的回家,提高居住体验;同时在人流量较大时,通过设置在电梯轿厢1底部的称重板6对进入电梯内的人员进行重量的检测,避免电梯超重,然而有些住户在人数较多时仍不会达到称重板6所满足的重量,则通过设置在监控摄像头4左右两侧的人像采集摄像头5进行人数统计,在人数达到电梯的人员乘坐标准后,提醒不能在有人员进入,保证乘坐电梯人员的舒适度,通过对进入电梯内的全体人员进行对比,根据进入电梯内人员的楼层,依次送达,避免了中途无人上下,电梯出现停留,保证乘坐电梯人员的舒适度,通过电梯按钮的分楼层设置,保证电梯在上升途中不会被没人下去的楼层停留,通过在进出楼层以上的楼层全部设置为向下按钮8,保证楼层用户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能进入其他楼层,保证居住住户的安全。

本发明通过在电梯轿厢1内工作灯3的设置,减少了电梯在无人乘坐时电量的浪费,节约能源;通过监控摄像头4时刻检测电梯内发生的情况,保证在电梯发生紧急事故后能够快速进行救援,通过人像采集摄像头5的设置,使得进入电梯的用户无需任何操作回到自己的居住楼层,提高住户的乘坐体验;通过人像采集摄像头5和称重板6的共同设置,保证电梯能够承受相应的重力,同时避免了人员的拥挤,提高住户的乘坐体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2、图3所示,还包括楼宇对讲装置,所述楼宇对讲装置设置在电梯井道外,所述楼宇对讲装置包括呼叫平台和接收平台,所述呼叫平台设置在楼宇楼层电梯口,所述接收平台设置在住户家中,所述呼叫平台单向连接接收平台;所述呼叫平台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视频摄像头9、显示屏10、楼层房号选择界面13、对话听筒12,所述接收平台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视频摄像头9、显示屏10、楼层选择屏幕11、对话听筒12、播报器14。

本发明通过楼宇对讲装置的设置,使得楼宇内的住户有访客到来或要去其他楼层进行访问时提供便利,当有访客到来时,通过每层电梯口处设置的呼叫平台对楼层内的住户进行呼叫,被呼叫的住户在接收到信息后能够通过操作电梯对访客进行迎接,避免住户要亲自去迎接客人;并通过呼叫平台单向连接接收平台,避免接收平台连接呼叫平台对其他访客需连通住户占线,影响访客的访问;通过呼叫平台和接收平台的设置,访客通过楼层房号选择界面13选择到访住户的楼层,连通住户家中的接收平台,处于住户屋内的播报器14会进行呼叫,通知用户接收信息,在住户选择接收信息后,能够通过视频摄像头9连通显示屏10双向显示访客和住户,并通过对话听筒12进行语言交流,使得住户在有访客到达时,能够准确的知道到访者是谁和到访的人数,通过住户确认访客的楼层,通过楼层选择屏幕11选择访客所处的楼层,通过将访客的头像进行临时存入中央处理器,并通过中央处理器操控电梯运行至访客楼层后自动打开,在访客进入后进行头像对比,比对成功后将访客送至住户的楼层,避免了住户亲自去迎接,保证其他住户的安全;同时播报器14还可以设置为免打扰模式,即有访客到临时可通过电话通知住户进行视频信息确认,避免他人通过呼叫平台故意连接住户的接收平台,避免打扰住户的生活。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播报喇叭15和声音收集器16,所述播报喇叭15分别设置在电梯轿厢1内部左右两侧的上方,所述声音收集器16分别设置在电梯轿厢1内部左右两侧。通过播报喇叭15的设置,在电梯到达住户楼层停止后,提醒住户下电梯,避免住户在进行其他工作时,忘记下电梯,避免电梯需将电梯轿厢1内的其他住户送达后才能将错过的住户重新送达,提高住户乘坐电梯的体验;通过声音收集器16的设置,使得进入电梯轿厢1内的住户能够通过声音进行对比,并通过人像对比和声音对比同时进行,保证电梯在有大量人员进入时能够准确的将所有住户全部输送至对应的楼层,保证住户的乘坐体验。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2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还包括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设置在电梯轿厢1中部,所述辅助设备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厢1内的扶手17,所述扶手17分别设置在电梯轿厢1除开门侧以外的其他三面;所述扶手17上还设置有吊环18。本发明通过扶手17的设置,使得年纪较大的住户在乘坐电梯时能够有依靠或支撑点,使得电梯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保证乘坐人员的安全;所述扶手17上还设置有吊环18。通过吊环18的设置,使得年龄较小的住户在电梯上升或下降时能够有支撑点,和玩耍的地方,增加幼年住户的乘坐体验。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3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