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防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5349发布日期:2019-01-28 13:2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三防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装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三防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快递行业三防包装主要包括防水、防油与防摩擦,快递行业包装材料主要包括纸板、塑料与塑膜等,这些包装材料需要做到三防包装,传统技术已经有一定研发基础。

公开号为cn20172173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及一种用于包装润滑脂的新型包装箱体。新型包装箱,包括有面纸层、中间层、里纸层,其特征在于,面纸层外包裹有塑料薄膜。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的包装箱的基础上,用塑料薄膜再次包裹,可以防潮、防雨;还可以提高包装箱承装重量;如果包装箱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被打开可以轻易发现,提醒押运人员及时防盗报警。

公开号为cn2928742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包装箱内用的防摩擦隔板,包括基板(1);其改进在于:在所述基板(1)的两侧表面上,分别连有防摩擦层(2)。采用上述连接层结构,在盛装物品的容器经包装后的装卸或运输过程中,通过其基板两侧表面分别连有弹性柔软且吸震缓冲效果好的防摩擦层的隔离。同现有技术相比,消除了盛装物品的容器因装卸或运输所产生的震动摩擦而损伤其上连有的标帖甚至造成容器破碎,有效地提高了企业产品的包装质量。

公开号为cn10816338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潮包装箱,包括包装箱外壳、粘贴式吸潮板和储水仓,所述包装箱外壳的内侧壁设有粘贴式吸潮板,粘贴式吸潮板的一侧壁设有黏胶层,用于连接到包装箱外壳的内壁,粘贴式吸潮板的中部固定有分隔固定板,分隔固定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漏水网,漏水网的上部装填有氯化钙吸潮包,与氯化钙吸潮包的位置对应的粘贴式吸潮板侧壁开有窗口,该窗口内固定连接有进气网,所述分隔固定板的下部为储水仓。该发明结构简单,能够高效的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且能够多次回收使用,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公开号为cn10829819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包装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纸板层的制备: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废纸30-40份,稻草10-20份,棉花秸秆10-20份,聚乙烯醇树脂5-10份,邻苯二甲酸酐3-6份,无机陶瓷纤维2-5份,六甲基磷酰三胺3-8份,氯化石蜡1-6份,硅藻泥5-10份,脂肪酸钠2-5份;将所有原料粉碎,混合,加热至120-150度,加入高速混合机中用800-1000r/min的速度进行搅拌混合,搅拌20-30min,放入模具中挤出成型。(2)薄膜层的制备: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红薯20-30份,海藻10-20份,玉米淀粉10-15份,聚乙烯10-15份,山梨糖醇4-8份,改性羟甲基纤维素2-5份、甘油2-4份;将清洗干净的红薯、海藻打碎,进行加热搅拌成浓稠状;将聚乙烯加热到熔融状态,加入红薯、海藻的混合物、山梨糖醇、改性羟甲基纤维素、玉米淀粉、甘油在80-90度的温度下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1000-1200r/min,搅拌时间为20-30分钟;将搅拌好的混合物,倒入模具中,放入零下5度的环境下进行冷却,冷却10-15分钟,即可制得;(3)纸板复合:取1-3层制备好的纸板层和2层薄膜层,用粘合剂进行粘合,制得复合纸板;(4)热压:将复合纸板至于温度90-110℃、热压压力0.8-1.2mpa条件下进行热压;(5)冷却:将热压好的复合纸板放于零下五度的环境下进行冷却20-30分钟;(6)将冷却后的复合纸板折叠成纸箱制成。采用该发明生产工艺制得包装纸箱强度高,使用寿命长,防水性能好,满足了使用要求,工艺设计合理,耗材量低,生产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包装箱生产领域。

但是,现有的快递行业缺乏防水、防油与防摩擦的三防包装产品,且偏重于硬结构而忽略气候环境,难以适应不同气候环境而灵活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三防包装装置。

一种三防包装装置,其包括基底层与分别位于所述基底层两侧面的外表层与内表层;所述外表层具有塑料层;所述基底层朝向所述外表层的侧面具有多个凸部,所述凸部具有半球形端部与半椭球形端部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塑料层具有与各所述凸部相对应的凸起;所述外表层与所述内表层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基底层的两侧面。

上述三防包装装置,一方面采用了具有塑料层的外表层来达到防水与防油效果,另一方面具有半球形端部与半椭球形端部的多个凸起的塑料层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摩擦效果,再一方面外表层与内表层可从基底层拆卸,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运输需求以及不同的气候环境而灵活调整,又一方面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基底层、外表层与内表层能够多次循环利用以及回收再利用,由此减少包装材料成本,并增加包装结构使用的次数,从而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合理利用包装资源,避免浪费,且有利于回收利用,极大地节约社会资源,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和能耗,特别适用于各种包装产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层的塑料为可降解塑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层于所述凸起处加厚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层的厚度为0.01毫米至3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层为塑料膜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层的塑料为氨基树脂、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高密度聚乙烯、高抗冲聚苯乙烯、聚碳酸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甲醛、聚丙烯与聚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防包装装置于所述外表层与所述基底层之间还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固定设置于所述外表层。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层具有钢结构。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具有铜锡合金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与所述凸部的数量相同,各所述第一通孔与各所述凸部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一所述凸部分别与所述外表层相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还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防包装装置于所述基底层与所述内表层之间还设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固定设置于所述内表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板体外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板体外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板体外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是,一种三防包装装置,其包括基底层与分别位于所述基底层两侧面的外表层与内表层;所述外表层具有塑料层;所述基底层朝向所述外表层的侧面具有多个凸部,所述凸部具有半球形端部与半椭球形端部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塑料层具有与各所述凸部相对应的凸起;所述外表层与所述内表层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基底层的两侧面。上述三防包装装置,一方面采用了具有塑料层的外表层来达到防水与防油效果,另一方面具有半球形端部与半椭球形端部的多个凸起的塑料层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摩擦效果,再一方面外表层与内表层可从基底层拆卸,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运输需求以及不同的气候环境而灵活调整,又一方面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基底层、外表层与内表层能够多次循环利用以及回收再利用,由此减少包装材料成本,并增加包装结构使用的次数,从而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合理利用包装资源,避免浪费,且有利于回收利用,极大地节约社会资源,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和能耗,特别适用于各种包装产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三防包装装置100如图1所示,其中一外表面具有多个凸起200;可以理解的是,图1所示仅仅为三防包装装置100的一个示意图,在实际设计中,凸起200的密度较高。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层设有滑动区域,各所述凸起位于所述滑动区域中,且所述凸起的密度大于300个/平方分米;所述凸起的高度与密度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值,通常情况下,根据预测受压情况与凸部的高度来设计所述凸起的高度与密度,以匹配防摩擦能力和生产成本。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防包装装置具有多个板体,至少一所述板体包括基底层与分别位于所述基底层两侧面的外表层与内表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二所述板体包括基底层与分别位于所述基底层两侧面的外表层与内表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板体均包括基底层与分别位于所述基底层两侧面的外表层与内表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体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外表层还开设有槽体,所述连接件分别至少部分嵌入安装于相邻的二所述板体的所述外表层的所述槽体中。这样,可以用各种板体拼接或组装成各种不同规格的三防包装装置,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待包装物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三防包装装置的板体如图2所示,其外表层110为塑料层,所述塑料层上具有多个凸起2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三防包装装置具有不同规格的板体,各板体分别设置有不同规格的凸起,包括正面板体的凸起200、顶面板体的另一凸起300与侧面板体的又一凸起400。为增强相邻板体之间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体于所述内表层的边缘位置还设有形变层,所述形变层用于在受压时发生形变,从而能够遮蔽在相邻两板体之间的间隙处,进而可以增强相邻板体之间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防包装装置包括用于对被包装物件进行包装的包装结构;其中,所述包装结构具有至少一所述板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防包装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包装后的被包装物件发送给目标对象的发送装置以及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对象获取所述被包装物件的确收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装结构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包装板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包装板体可拆卸连接和/或旋转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包装板体分别通过其所述基底层可拆卸连接和/或旋转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包装板体轴接、枢接、插接或卡接。可拆卸连接和/或旋转连接用于使所述包装结构可折叠设置,以便于收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包装板体分别设有相匹配的沟槽和/或凸棱结构,以便于使所述包装结构可折叠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包装结构整体具有长方体结构或类似长方体结构,所述包装结构包括6块、7块或8块所述包装板体,其中4块所述包装板体为侧板,4块所述包装板体即4块所述侧板收尾顺序围合形成一个四棱柱体,其他2、3或4块所述包装板体为底板,其他2、3或4块所述包装板体即2、3或4块所述底板分别围合设置于所述四棱柱体的下底面与上底面,以整体形成所述长方体结构或所述类似长方体结构。进一步地,4块所述侧板即形成一个四棱柱体的4块所述包装板体一体成型设置。进一步地,至少一对相对的所述侧板上设有转轴结构,各所述底板分别通过所述转轴结构转动设置在所述侧板上,用于使各所述底板分别围合设置于所述四棱柱体的下底面与上底面,以整体形成所述长方体结构或所述类似长方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防包装装置包括基底层与分别位于所述基底层两侧面的外表层与内表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层具有板状结构,该板状结构具有两侧面,其中一侧面设有所述外表层,另一侧面设有所述内表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层具有矩形板状结构,即所述板状结构为矩形。在实际设计中,可以根据需求不同而合理设计所述基底层或所述板状结构的形状及大小,以形成各种不同规格和型号的产品。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表层与所述内表层对称设置;这样,使得外表层与内表层可以互换使用,从而可以简化生产工艺,节约生产成本。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表层还包覆所述基底层的侧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表层还包覆矩形板状结构的所述基底层的侧边,这样有利于提升所述三防包装装置的整体防水和防油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三防包装装置包括基底层120与分别位于所述基底层两侧面的外表层110与内表层130,外表层朝向外部环境,内表层朝向三防包装装置内部即三防包装装置内部被包装的物件,基底层120朝向外表层110的侧面具有多个凸部111,塑料层具有与各凸部相对应的凸起200,即每一凸部上具有一凸起,凸部具有半球形端部,凸起也适应地具有半球形端部或者类似半球形端部;或者凸部具有半椭球形端部,凸起也适应地具有半椭球形端部或者类似半椭球形端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层为木料制件、塑钢制件、铝合金制件或钢制件等。这样的设计,使得所述三防包装装置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韧性和弹性等,能够适应压力、冲击、振动等静力和动力因素的影响;且根据对被包装物件或称为待包装产品的不同要求,包装结构对水分、水蒸气、气体、光线、芳香气、异味、热量等也具有一定的阻挡能力,从而能有效地保护产品。进一步地,所述基底层包括全封闭板型层,这样可以具有更好的三防效果。且通过所述外表层和/或所述内表层的设计,易于加工制成各种包装容器,且易于实现包装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从而能够适应大规模工业生产;且所述外表层和/或所述内表层易于印刷,以便于印刷包装标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表层与所述内表层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基底层的两侧面;即,所述内表层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基底层的背离所述外表层的一侧面,所述外表层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基底层的背离所述内表层的一侧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表层贴设于所述基底层的背离所述外表层的一侧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表层设有粘胶层或者不干胶层,所述内表层通过所述粘胶层或者不干胶层贴设于所述基底层的背离所述外表层的一侧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内表层130设有接触面层131与不干胶层132,接触面层131通过不干胶层132粘贴在基底层120的背离所述外表层的一侧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层设有子母扣的圆毛层(loop),所述内表层对应设有子母扣的刺毛层(hook),所述内表层通过所述子母扣的圆毛层与刺毛层相配合而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基底层的背离所述外表层的一侧面。和/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表层设有粘胶层或者不干胶层,所述外表层通过所述粘胶层或者不干胶层贴设于所述基底层的背离所述内表层的一侧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层设有子母扣的圆毛层,所述外表层对应设有子母扣的刺毛层,所述外表层通过所述子母扣的圆毛层与刺毛层相配合而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基底层的背离所述内表层的一侧面。这样,可以方便地通过魔术贴作用,将所述外表层和/或所述内表层快速地拆卸或安装于所述基底层。

这样的设计,能够适应不同的运输需求以及不同的气候环境而灵活调整所述外表层和/或所述内表层,且有利于更换所述外表层和/或所述内表层,从而能够给用户呈现新的外表层和/或内表层,进而提升对于被包装的被包装物件的包装效果。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层开设有多个扣合部,所述外表层与所述内表层分别设有多个卡扣部,所述外表层通过其至少三个所述卡扣部扣合于对应的所述扣合部中以使所述外表层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基底层的背离所述内表层的一侧面,所述内表层通过其至少三个所述卡扣部扣合于对应的所述扣合部中以使所述内表层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基底层的背离所述外表层的一侧面。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合部为扣槽或扣孔;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孔为盲孔,或者所述扣槽为盲槽;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提升所述三防包装装置的防水和防油效果。这样,可以方便地拆卸或安装所述外表层和/或所述内表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表层具有塑料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层的塑料为可降解塑料。这样,所述三防包装装置部分材料可全生物降解,经试验,可降解塑料埋在土里180天,能自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产品无毒无害,这样能够极好地减轻环境压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层的厚度为0.01毫米至3毫米。可以理解,对于不同的三防包装装置,可以设计不同规格的塑料层,对于文件袋或快递信封等用于装载纸件或小件的轻薄包装装置,所述外表层可能还具有纸质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层的厚度为0.01毫米至0.05毫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层为塑料膜层。各实施例中,塑料层的设计是本申请的一项重点,具有塑料层的外表层具有较优的防水与防油效果,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采用各种塑料来实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层的塑料为氨基树脂、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高密度聚乙烯、高抗冲聚苯乙烯、聚碳酸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甲醛、聚丙烯与聚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层的塑料为氨基树脂、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高密度聚乙烯、高抗冲聚苯乙烯、聚碳酸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甲醛、聚丙烯或聚氯乙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层的塑料为高密度聚乙烯,即所述塑料层为高密度聚乙烯层,其余实施例以此类推。

在研究中发现,当外表层受压与其他物件或三防包装装置的外表层紧密接触时,由于压力导致两个表面形成面接触,当压力过大时摩擦力会增大;如果采用长条形的凸部在某些方向会具有较好的防摩擦效果,但是在于这些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却反而形成了更大的摩擦阻碍,因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层朝向所述外表层的侧面具有多个凸部,所述凸部具有半球形端部与半椭球形端部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塑料层具有与各所述凸部相对应的凸起;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在受压时将整面压力分散承受且在凸起位置处受到较强的方向力时,塑料层的凸起处产生轻微形变,与塑料层的非凸起位置形成了一定的坡面,从而具有一定程度的防摩擦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部包括若干具有半球形端部的凸部与若干具有半椭球形端部的凸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多个所述凸起200呈矩阵排列。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多个所述凸起200排列为若干凸起行,各凸起行平行设置。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相邻凸起行中的各凸起200交错设置。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所述三防包装装置的防摩擦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层于所述凸起处加厚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层于所述凸起的底部位置处加厚设置。为了更好地提升防摩擦作用,避免由于凸起反而造成阻挡,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层于所述凸起的底部位置处加厚设置形成有环形坡度区。该实施例中,加厚设置的凸起在试制品中具有较佳的防摩擦表现及较长的有效使用寿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外表层100的塑料层于所述凸起200的底部位置处加厚设置形成有环形坡度区2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部的硬度等于所述塑料层即所述凸起的硬度。为了更好地提升防摩擦作用,避免由于凸部而造成阻挡,进一步地,所述凸部的硬度小于所述塑料层即所述凸起的硬度,这样在受压时,凸部首先发生形变,从而导致凸起的高度减小,然后凸起与凸部一同发生形变,从而与塑料层的非凸起位置形成了一定的坡面,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防摩擦效果。

为了更好地提升防摩擦作用,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层背离所述基底层的一侧面即其外表面还设有多个储油囊,所述储油囊用于储设润滑油脂,所述储油囊设有朝向所述外表面的至少一单向微孔,所述储油囊用于在受到超过预设压力时通过所述单向微孔释出至少部分润滑油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储油囊与各所述凸起间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凸起旁设置至少一所述储油囊。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环形坡度区之间设置一所述储油囊。这样的设计,在受压时塑料层的凸起处产生轻微形变,在受到较大压力时该形变超过一定程度,之后储油囊释出至少部分润滑油脂,从而有利于在所述塑料层受到较大压力时能够释出润滑油脂,进而极大地降低了摩擦力,由此增强了所述三防包装装置的防摩擦效果。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油囊设有单向注入孔,所述单向注入孔用于插入充油针以单向注入润滑油脂,充油针可以参照医用注液器或球类充气针设计。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储油囊呈矩阵排列设置;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批量向所述塑料层的全部储油囊统一注入润滑油脂。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防包装装置还包括充油装置,所述充油装置具有呈矩阵排列设置的多个充油针,且各所述充油针一一对应于各所述单向注入孔。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单向注入孔及所述单向微孔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本申请及其相关各实施例在此仅仅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了现有技术应用在所述三防包装装置上,从而为本申请所述三防包装装置提供了异常优越的防摩擦效果。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凸部及相对应的各所述凸起呈矩阵排列设置,且各所述储油囊与各所述凸起间隔设置,这样,在受到较大压力时,首先是各所述凸起产生形变,然后是至少部分储油囊受压,然后储油囊在受到超过预设压力时释出至少部分润滑油脂,从而降低了摩擦力,进而极大地提升了防摩擦效果。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油囊与所述塑料层一体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层背离所述基底层的一侧面即其外表面还开设有多个槽区,每一所述槽区容置一所述储油囊。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油囊具有橡胶层。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层背离所述基底层的一侧面即其外表面还开设有多道沟槽,且所述外表层于每一所述沟槽处分别填设有金属丝线,且所述金属丝线至少部分与所述塑料层的外表面相平齐;这样,可以避免摩擦产生局部静电而导致局部电压过高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丝线与所述沟槽的形状相适配,即所述金属丝线的长度及横截面分别与所述沟槽的长度及横截面相同。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道沟槽包括至少二第一沟槽与至少二第二沟槽,各所述第一沟槽相互平行设置且各所述第二沟槽相互平行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第一沟槽与任一所述第二沟槽形成有夹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角为60至90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角为90度。这样,相当于在所述塑料层的外表面上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棋盘线,可以有效覆盖所述塑料层的外表面的各个区域。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丝线包括铝丝线、铝合金丝线或铜丝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丝线具有“工”或“z”形状的横截面,这样,可以避免所述金属丝线从所述沟槽中脱出,从而增强了所述塑料层的有效使用寿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金属制件,并于所述槽体与对应的所述外表层的金属丝线相接触,从而实现相邻板体的静电有效释放。

为了增强对基底层及三防包装装置内部物件的保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防包装装置于所述外表层与所述基底层之间还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固定设置于所述外表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具有海绵结构。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层具有钢结构。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具有铜锡合金结构。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层的塑料为聚四氟乙烯,即所述塑料层为聚四氟乙烯层。这样设计的三防包装装置,具有较佳的物理强度,根据基底层的厚度适合承载不同重量的物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与所述凸部的数量相同,各所述第一通孔与各所述凸部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一所述凸部分别与所述外表层相接触。即,第一通孔用于被凸部穿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还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在被挤压时发生形变作用,从而提升所述缓冲层的缓冲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层与所述内表层之间还设有缓冲层,或者所述基底层与所述内表层之间还设有缓冲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具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包括海绵层和/或瓦楞纸层和/或塑料管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具有气囊体;采用气囊体的设计,在运输时进行充气,在收纳时进行放气即可,一方面有利于为被包装的被包装物件提供缓冲力以免碰撞损毁,另一方面有利于轻量化包装板体,避免过重影响物流效率和费用。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囊体具有多个单独设置的气囊腔,以免一个点漏气而影响整个气囊体的使用。进一步地,各所述气囊腔具有相连通的充气管体,这样,可以统一进行充气,从而便利了气囊体的使用。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和/或所述底板具有所述缓冲层。进一步地,所述侧板的所述缓冲层具有所述气囊体,所述底板的所述缓冲层具有所述弹性体。这样,有利于实现产品轻量化,通过对包装物材料或性能上进行改良,在提升包装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包装物材料的不断更换,能够最大化减少对木材的需求,最大程度节省能耗,保护环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防包装装置于所述基底层与所述内表层之间还设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固定设置于所述内表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层具有海绵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层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用于在被挤压时发生形变作用,从而提升所述弹性层的弹性缓冲效果。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层朝向所述内表层的侧面也具有多个凸部,且所述基底层朝向所述内表层的侧面的各凸部与所述基底层朝向所述外表层的侧面的各凸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基底层朝向所述内表层的侧面的凸部作为内凸部,所述基底层朝向所述外表层的侧面的凸部作为外凸部,各所述内凸部与各所述外凸部相对于所述基底层对称设置。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表层也具有塑料层,所述外表层的塑料层称为外塑料层,所述内表层的塑料层称为内塑料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表层的塑料层也具有与各所述凸部相对应的凸起,即所述内塑料层具有与各所述内凸部相对应的内凸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基底层120的两侧面设有对称的凸部111,外表层110与内表层130均具有凸起200;这样,可以为三防包装装置所包装的物件也从内部起到三防包装效果,避免内部物件污染三防包装装置外部,包括污染三防包装装置外表层、其他包装装置或者承载三防包装装置的运输装置等。各实施例中,通过缓冲层与弹性层等设计,三防包装装置还具有防震的效果。

为了增强对三防包装装置所包装的物件的防动防摩擦作用,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表层远离所述基底层的侧面上还设有间隔体,所述间隔体用于避免被包装的物件在所述内表层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隔体伸出所述内表层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隔体包括多个分离设置的弹性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具有半圆形的横截面。

为了增强对三防包装装置及其所包装的物件的防火作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表层或所述塑料层的外表面或内表面设有防火涂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层或所述塑料层设有中间夹层,所述中间夹层填充设有灭火材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灭火材料包括卤代烷灭火剂、哈龙替代灭火剂或全氟乙基异丙基酮灭火剂等;或者,所述中间夹层填充设有防火材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火材料包括氧化铝、石棉粉、碳酸钙、珍珠岩或太白粉等。

可以理解,各实施例中的所述三防包装装置可循环使用,亦即包装物可多次重复使用,通过增加包装物的使用次数减少能耗,且通过实现产品设计的改良,工艺实施相对简单,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合理利用包装资源,避免浪费,且有利于回收利用,特别适用于各种包装产品。

为了增强所述三防包装装置在冷链运输的应用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防包装装置还包括冷链监测结构;所述三防包装装置或其所述包装板体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冷链监测结构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安装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为一安装插槽或安装卡槽。进一步地,所述冷链监测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设有磁吸结构,所述冷链监测结构设有铁片,所述冷链监测结构磁吸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设有卡槽,所述冷链监测结构插接于所述卡槽上,或者,所述安装部设有凸轨结构,所述冷链监测结构设有卡槽,所述卡槽滑动插设于所述凸轨结构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链监测结构包括供电模块、控制模块、判断模块、传输模块、定位模块、温度传感器与开关结构;所述供电模块通过所述开关结构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判断模块、所述传输模块及所述定位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分别与所述传输模块、所述判断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及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判断模块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传输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及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存在异常时,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传输模块发送包含所述温度信息及所述定位模块的定位信息的冷链异常信息。这样,能够在温度信息存在异常时,发送包含温度信息及定位信息的冷链异常信息,使得冷链过程中发生的异常能够被及时记录与反馈,有效提升了冷链过程的监测与控制效果,从而有助于注册用户或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监控冷链过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块还通过所述开关结构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块设置用于安装蓄电池的电池盒以及分别与所述电池盒和所述开关结构相连接的供电电路;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所述蓄电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模块包括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nb-iot)模块。这样,可以实现节能型的长时间持续使用的三防包装装置。

所述冷链监测结构通过设计温度传感器来获得温度信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温度信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定时感测环境温度以获取温度信息;进一步地,所述定时根据目标待机时长而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时包括1秒、5秒、10秒、20秒、30秒、60秒、120秒、150秒、180秒、240秒、300秒、600秒、1800秒或3600秒等;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电阻检测温度传感器或ic/数字温度传感器。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信息,所述温度传感器将其所获取的温度信息传输到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在收到所述温度信息时使能所述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温度信息是否存在异常,是则所述判断模块向所述控制模块反馈存在异常,所述控制模块使能所述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获取定位信息并反馈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生成包含所述温度信息及所述定位信息的冷链异常信息,所述控制模块使能所述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发送所述冷链异常信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温度信息是否高于预设温度最大值,是则判定所述温度信息存在异常,然后所述判断模块向所述控制模块反馈存在异常,所述控制模块使能所述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获取定位信息并反馈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生成包含所述温度信息及所述定位信息的冷链异常信息,所述控制模块使能所述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发送所述冷链异常信息。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将所述冷链异常信息存储到所述存储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链监测结构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显示所述温度信息和/或所述冷链异常信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液晶屏。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为或包括移动终端,或者,所述显示模块为移动终端的显示部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传输模块连接;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存在异常时,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传输模块发送包含所述温度信息及所述定位模块的定位信息的冷链异常信息到所述移动终端,由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显示所述温度信息和/或所述冷链异常信息。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注册用户或管理者的手机或平板等。这样,所述温度信息和/或所述冷链异常信息能够在注册用户或管理者的手机或平板等移动终端上显示,注册用户或管理者可以在其移动终端上直截了当地得到所述温度信息和/或所述冷链异常信息,从而有利于注册用户或管理者全程监控冷链。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设有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用于在使用状态下无线连接所述传输模块,以获取所述温度信息和/或所述冷链异常信息,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设备进行显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链监测结构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存在异常和/或发送冷链异常信息时发出报警信号。这样,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存在异常和/或发送冷链异常信息时,能够及时进行报警。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模块为或包括移动终端,或者,所述报警模块为移动终端的声音报警部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传输模块连接;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存在异常时,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传输模块发送包含所述温度信息及所述定位模块的定位信息的冷链异常信息到所述移动终端,由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报警。这样,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存在异常和/或发送冷链异常信息时,注册用户或管理者可以在其移动终端上直截了当地得到报警通知,从而可以了解冷链状况并及时作出处理;由此可以对冷链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弥补,有利于改善冷链的运行和维护,也有力地维护了用户的知情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链监测结构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及所述判断模块连接;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湿度信息存在异常时,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传输模块发送包含所述湿度信息及所述定位模块的定位信息的冷链异常信息。所述冷链监测结构通过设计湿度传感器来获得湿度信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湿度传感器定时感测环境湿度以获取湿度信息;进一步地,所述定时根据目标待机时长而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时包括1秒、5秒、10秒、20秒、30秒、60秒、120秒、150秒、180秒、240秒、300秒、600秒、1800秒或3600秒等。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显示所述湿度信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温度信息和/或所述湿度信息存在异常时,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传输模块发送包含所述湿度信息及所述定位模块的定位信息的冷链异常信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传输模块连接;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温度信息和/或所述湿度信息存在异常时,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传输模块发送包含所述温度信息和/或所述湿度信息及所述定位模块的定位信息的冷链异常信息到所述移动终端,由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显示所述温度信息和/或所述湿度信息及所述冷链异常信息。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设有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用于在使用状态下无线连接所述传输模块,以获取所述温度信息和/或所述湿度信息及所述冷链异常信息,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设备进行显示,即显示所述温度信息和/或所述湿度信息及所述冷链异常信息。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湿度信息存在异常和/或发送冷链异常信息时发出报警信号。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存在异常和/或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湿度信息存在异常和/或发送冷链异常信息时发出报警信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传输模块连接;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温度信息和/或所述湿度信息存在异常时,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传输模块发送包含所述温度信息和/或所述湿度信息及所述定位模块的定位信息的冷链异常信息到所述移动终端,由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报警。这样,当三防包装装置被淋湿或水淹时,用户可以获得报警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链监测结构还包括用于存储其身份标识信息及互联权限信息的标识模块,所述传输模块包括互联模块,所述互联模块用于与其它互联模块在所述互联权限信息验证通过后相互传输包括所述身份标识信息的冷链异常信息。进一步地,所述互联模块用于与其它互联模块进行互联权限验证并在所述互联权限信息验证通过后相互传输包括所述身份标识信息、所述温度信息及所述定位信息的冷链异常信息。进一步地,所述互联模块用于其预设连接范围内与其它互联模块进行互联权限验证并在所述互联权限信息验证通过后相互传输包括所述身份标识信息、所述温度信息及所述定位信息的冷链异常信息。进一步地,所述预设连接范围包括半径为10米、20米、50米、60米、100米、200米、500米或1000米的范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该预设连接范围内,两个或多个互联模块相互传输包括所述身份标识信息、所述温度信息及所述定位信息的冷链异常信息。在其中一个应用场景中,两辆冷链运输车在相对行驶至50米或100米时,每一冷链运输车中的互联模块分别与另一冷链运输车中的互联模块进行互联权限验证,在所述互联权限信息验证通过后交换冷链异常信息。这样的设计,使得所述三防包装装置特别适合应用于冷链运输。

进一步地,所述互联模块设置验证子模块,所述验证子模块用于进行所述互联权限验证,所述互联权限验证包括相互传输加密的运输密钥信息,进行解密并在解密后判断是否具有可读权限,是则验证通过,否则验证失败。进一步地,所述运输密钥信息采用所述控制模块随机生成的密码对所述三防包装装置所处运输线路进行加密得到。这样,达到了分布式的冷链异常信息的数据存储效果,避免篡改冷链异常信息。进一步地,所述传输模块包括与所述互联模块连接的信任模块,所述信任模块用于在所述互联模块与其它互联模块相互传输所述冷链异常信息之前,与其它互联模块所对应的其它信任模块进行信息交互以及建立信任连接,以实现两个所述三防包装装置或其冷链监测结构之间的信任关系,进一步地,所述信任模块还用于与其它信任模块交互获取信任共识以建立信任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传输模块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信任模块及所述互联模块连接的加密模块,所述加密模块用于采用预设加密算法对所述传输模块所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或解密处理;所述传输模块所传输的信息包括所述冷链异常信息和/或所述信任模块所交互的信息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密模块用于采用预设加密算法对所述传输模块所发出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以及对所述传输模块所接收的信息进行解密处理,以提升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能。这样,实现了安全可靠、信任交互与加密传输的分布式的冷链异常信息的数据存储功能,避免篡改冷链异常信息,特别有利于注册用户或管理者了解和监控冷链过程,从而实现全程无篡改的可信冷链系统。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防包装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冷链监测结构连接的感应结构,所述感应结构用于在感应预设状况发生时,向所述冷链监测结构发送感应信号,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传输模块发送包含所述感应信号的冷链异常信息;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结构与所述传输模块连接,所述连接包括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即,所述感应结构通过所述传输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进一步地,各实施例中,所述冷链异常信息还包含所述感应信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结构用于在感应预设状况发生时,向所述冷链监测结构发送感应信号,所述传输模块接受所述感应信号,传输到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感应信号写入冷链异常信息并控制所述传输模块发送包含所述感应信号的冷链异常信息。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收到所述感应信号时,控制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信息,以及控制所述定位模块获取定位信息,控制所述传输模块发送包含所述感应信号、所述温度信息及所述定位信息的冷链异常信息;这种模式是只要存在感应信号就发冷链异常信息,其中顺带有温度信息及定位信息。或者,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收到所述感应信号时,控制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信息,由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温度信息存在异常时控制所述定位模块获取定位信息,控制所述传输模块发送包含所述感应信号、所述温度信息及所述定位信息的冷链异常信息;这种模式是存在感应信号时判断温度信息是否正常,不正常时才发冷链异常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或者不同类型的感应信号来确定采用何种模式。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存储将包含所述感应信号的所述冷链异常信息,其余实施例以此类推。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状况包括停滞时间超期、路线偏差超限、发生开启状况、开门时间超期、冷链监测结构被触动、感应结构被触动和/或超出目标范围等,还可以包括注册用户或管理者自行定义的其他状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结构与所述冷链监测结构可以分离设置,无线连接或者有线连接,所述感应结构与所述冷链监测结构也可以一体设置。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结构包括发送模块、计时模块或开启感应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结构包括发送模块、计时模块及开启感应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时模块用于计算时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在关闭时计算时间以及在每一次开启时计算时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启感应模块用于感应开关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感应信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结构包括发送模块、触发模块、计时模块及开启感应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模块用于控制发送模块发送感应信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结构包括发送模块、触发模块、计时模块及开启感应模块,所述计时模块与所述开启感应模块连接,且所述计时模块、所述开启感应模块分别与所述触发模块连接,所述触发模块与所述发送模块连接;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在关闭时计算时间以及在每一次开启时计算时间,得到时间信息并传输给所述触发模块,所述开启感应模块用于在每次开关时生成开启信息或关闭信息并传输给所述触发模块,所述触发模块用于在所述时间信息、所述开启信息和/或所述关闭信息符合预设状况时,控制发送模块发送包含所述时间信息、所述开启信息和/或所述关闭信息的感应信号。这样,可以实现在发生开启状况和/或开门时间超期等预设状况时发送感应信号。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结构包括发送模块、触发模块、计时模块、运动感应模块及开启感应模块,所述开启感应模块、所述运动感应模块分别与所述计时模块连接,且所述计时模块、所述开启感应模块、所述运动感应模块分别与所述触发模块连接,所述触发模块与所述发送模块连接;所述运动感应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是否处于动态,得到动态信息并传输给所述触发模块,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在关闭时计算时间以及在每一次开启时计算时间,得到时间信息并传输给所述触发模块,所述开启感应模块用于在每次开关时生成开启信息或关闭信息并传输给所述触发模块,所述触发模块用于在所述时间信息、所述动态信息、所述开启信息和/或所述关闭信息符合预设状况时,控制发送模块发送包含所述时间信息、所述动态信息、所述开启信息和/或所述关闭信息的感应信号。这样,可以实现在停滞时间超期、发生开启状况和/或开门时间超期等预设状况时发送感应信号,其余实施例以此类推。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启感应模块包括控制电路与一对导电连接件,所述一对导电连接件用于分别安装在关闭结构处,当关闭结构闭合时所述一对导电连接件电连接以导通所述控制电路,当关闭结构开启时所述一对导电连接件分开以切断所述控制电路,由此可以实现电感应开关情况,从而生成开启信息或关闭信息,进而传输给所述触发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或设有纽扣电池进行供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对导电连接件为两个可拆卸地卡扣连接的弹性导电体,当关闭结构闭合时两个所述弹性导电体卡扣连接即卡在一起以导通所述控制电路;当关闭结构开启时两个所述弹性导电体松脱以切断所述控制电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所述弹性导电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弹簧与卡环,另一个所述弹性导电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弹簧与卡槽,所述卡环与所述卡槽可拆卸地卡扣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二弹簧分别连接所述控制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所形成的、能够实施的三防包装装置。上述三防包装装置,通过重复使用包装结构减少了资源消耗,能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避免了大量包装材料的浪费,减少了大量包装垃圾,外表层和内表层都可以灵活更换,基底层使用寿命长,使得每次周转的包装材料成本降低,包装结构灵活多变,从而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有利于产品重复循环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