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送带的滚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3572发布日期:2019-02-19 18:13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输送带的滚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输带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输送带的滚筒装置。



背景技术:

滚筒装置常常用于输送带系统中,用于带动输送带运动。传统的大型输送带采用的滚筒装置为一体式结构即主轴贯穿整个滚筒,且采用焊接连接。这样的滚筒装置会由于焊接精度不够而容易损坏,且一旦损坏需要整体更换,不易安装与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输送带的滚筒装置,利用分体式设计安装,增加滚筒装置的结构稳定性,使得滚筒不易损坏,便于安装与维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输送带的滚筒装置,包括滚筒、连接法兰、轴承端盖、主轴、被动侧大轴承、机架、连接盘;滚筒两端分别为主动侧和被动侧,滚筒被动侧内壁通过被动侧大轴承与被动侧机架转动连接,滚筒主动侧内壁与连接盘固定连接,连接盘设置于主动侧机架的通孔内,连接盘沿轴向设置凹槽,凹槽开口背向滚筒,主轴穿过连接盘凹槽与连接盘凹槽底面固定连接,连接法兰固定于机架上,连接法兰中心沿轴向设置通孔且连接法兰面向滚筒的端面沿该通孔周向设置一圈第一挡板,连接法兰背向滚筒的端面上于第一挡板外设置一圈第二挡板,第一挡板设置于连接盘内,主轴穿过连接法兰中心通孔,第一挡板和连接盘凹槽内壁之间,以及第二挡板与主轴之间设置轴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整体质量降低,对机架的负载减少;(2)分体式设计安装,便于零件的更换与维修;(3)支撑滚筒的轴头没有裸露在外,减少环境污染与腐蚀。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动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被动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二维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连接盘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主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一种用于输送带的滚筒装置,包括滚筒1、连接法兰2、轴承端盖3、主轴4、被动侧大轴承5、机架6、连接盘7、小轴承8、主动侧大轴承9。

结合图3,滚筒1被动侧内壁与被动侧大轴承5外圈过盈配合;被动侧大轴承5内圈与机架过盈配合;滚筒1主动侧内壁与连接盘7通过焊接连接;连接盘7的内壁与主动侧大轴承9过盈配合,连接盘7的外圈与连接法兰2的内圈留有间隙;主动侧大轴承9内圈与连接法兰2外圈过盈配合;连接法兰2与机架6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法兰2内圈与小轴承8外圈过盈配合,连接法兰2安装小轴承端外圈与轴承端盖3采用螺纹连接。主轴4外圈与小轴承8内圈过盈配合。

结合图4、图5,主轴4一端加工的花键与连接盘7的花键孔配合连接。当电动机带动主轴4旋转时,主轴4通过花键传递扭矩给连接盘7,连接盘7与滚筒1连接,从而实现滚筒1的旋转。

在运动过程中,主轴4、小轴承8内圈、主动侧大轴承9内圈、被动侧大轴承5内圈、连接盘7、滚筒1为运动部件;而机架6、连接法兰2、轴承端盖为静止部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带的滚筒装置,包括滚筒、连接法兰、轴承端盖、主轴、被动侧大轴承、机架、连接盘;滚筒两端分别为主动侧和被动侧,滚筒被动侧内壁通过被动侧大轴承与被动侧机架转动连接,滚筒主动侧内壁与连接盘固定连接,连接盘设置于主动侧机架的通孔内,连接盘沿轴向设置凹槽,凹槽开口背向滚筒,主轴穿过连接盘凹槽与连接盘凹槽底面固定连接,连接法兰固定于机架上,连接法兰中心沿轴向设置通孔且连接法兰面向滚筒的端面沿该通孔周向设置一圈第一挡板,连接法兰背向滚筒的端面上于第一挡板外设置一圈第二挡板,第一挡板设置于连接盘内,主轴穿过连接法兰中心通孔,第一挡板和连接盘凹槽内壁之间,以及第二挡板与主轴之间设置轴承。

技术研发人员:邱亚峰;顾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10.11
技术公布日:2019.0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