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器感温棒上料机构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61750发布日期:2019-04-30 19:08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控器感温棒上料机构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控器感温棒上料机构及其工作方法,用于温控器装配时感温棒的上料。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高温发热盘技术,一般采用是一种环形电热丝绕制在一个陶瓷盘中做加热体,其特点是,通电后可以快速升温。高温发热盘采用如图2所示的温控器进行温度控制,防止温度过高。该温控器包括陶瓷盒组件、测量杆组件、微调顶针组件、温控器支架螺丝k、卡套n和盖子o,测量杆组件包括感温棒a、石英管b、弹簧c、温控器支架d和连接套e,陶瓷盒组件包括端子f、陶瓷盒g、铆钉h、弹片i和陶瓷顶针j,微调顶针组件包括微调顶针l和微调螺丝m。这种温控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专利号为201610184077.8的中国专利相似。

目前,如图2所示的温控器的感温棒采用人工上料,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温控器感温棒上料机构及其工作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控器感温棒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一次上料控制机构、二次感温棒上料漏斗、上料主轮、上料螺杆、感温棒上料基座、上料主轮驱动机构和上料螺杆驱动机构;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安装在感温棒上料基座上;二次感温棒上料漏斗安装在感温棒上料基座上;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的出口位于二次感温棒上料漏斗的入口上方;上料主轮转动安装在二次感温棒上料漏斗的出口处;上料主轮驱动机构与上料主轮连接;上料螺杆转动安装在感温棒上料基座上;上料螺杆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上料螺杆的进料端位于上料主轮的旁边;上料螺杆上设置有螺旋槽,螺旋槽由上料螺杆的进料端延伸至出料端;螺旋槽的槽宽由上料螺杆的进料端至出料端逐渐减小;上料螺杆驱动机构与上料螺杆连接;一次上料控制机构包括一次上料控制气缸和启闭板;一次上料控制气缸安装在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上,并与启闭板连接;启闭板与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的出口配合。

本发明还包括螺杆支座,螺杆支座固定安装在感温棒上料基座上,上料螺杆转动安装在螺杆支座。

本发明所述的上料主轮的轮面上设置有上料槽,上料槽横向设置。

本发明还包括上料副轮,上料副轮与上料主轮同轴设置。

本发明还包括上料挡片,上料挡片安装在二次感温棒上料漏斗上,并挡在上料主轮的轮面的外侧。

本发明所述的上料副轮为两个,分别位于上料主轮的两侧。

一种温控器感温棒上料机构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将一堆感温棒放入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一次上料控制气缸控制启闭板移动,调节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出口的开启幅度,以此控制感温棒的出料量;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中的感温棒掉入二次感温棒上料漏斗中,落在上料主轮上的感温棒被转动的上料主轮带出二次感温棒上料漏斗,然后掉落在上料螺杆进料端处的螺旋槽中,螺旋槽转动,将感温棒由进料端输送至出料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发明在温控器装配时可以自动化进行感温棒的上料,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温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b21、一次上料控制机构b22、二次感温棒上料漏斗b23、上料主轮b24、上料挡片b25、上料螺杆b26、螺杆支座b27、感温棒上料基座b28、上料副轮b29、上料主轮驱动机构和上料螺杆驱动机构。

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b21安装在感温棒上料基座b28上。

一次上料控制机构b22包括一次上料控制气缸b221和启闭板b222。一次上料控制气缸b221安装在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b21上,并与启闭板b222连接;启闭板b222与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b21的出口配合,用于调节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b21出口的开启幅度,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b21的出口可完全打开和关闭。

二次感温棒上料漏斗b23安装在感温棒上料基座b28上。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b21的出口位于二次感温棒上料漏斗b23的入口上方。

上料主轮b24转动安装在二次感温棒上料漏斗b23的出口处。上料主轮b24的轮面上设置有上料槽,上料槽横向设置。上料槽为多条,均匀分布在上料主轮b24的轮面上。

上料副轮b29与上料主轮b24同轴设置,且为两个,分别位于上料主轮b24的两侧,上料副轮b29可以对感温棒提供支撑。

上料主轮驱动机构与上料主轮b24连接,用于驱动上料主轮b24转动。

上料挡片b25安装在二次感温棒上料漏斗b23上,并挡在上料主轮b24的轮面的外侧,防止感温棒a过早从上料主轮b24掉出。

螺杆支座b27固定安装在感温棒上料基座b28上,上料螺杆b26转动安装在螺杆支座b27上,即上料螺杆b26通过螺杆支座b27转动安装在感温棒上料基座b28上。上料螺杆b26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上料螺杆b26的进料端位于上料主轮b24的旁边。上料螺杆b26上设置有螺旋槽b261,螺旋槽b261由上料螺杆b26的进料端延伸至出料端。螺旋槽b261的槽宽由上料螺杆b26的进料端至出料端逐渐减小,这样感温棒a容易掉落在进料端处的螺旋槽b261中,而在出料端的螺旋槽b261限制了感温棒a的位置,起到了定位作用,装配机械手抓取感温棒a的精度高。

上料螺杆驱动机构与上料螺杆b26连接,用于驱动上料螺杆b26转动。

一种温控器感温棒上料机构的工作方法,步骤为:

将一堆感温棒a放入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b21;一次上料控制气缸b221控制启闭板b222移动,调节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b21出口的开启幅度,以此控制感温棒a的出料量;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b21中的感温棒a掉入二次感温棒上料漏斗b23中,落在上料主轮b24的上料槽中的感温棒a被转动的上料主轮b24带出二次感温棒上料漏斗b23,经过上料挡片b25后掉落在上料螺杆b26进料端处的螺旋槽b261中,螺旋槽b261转动,将感温棒a由进料端输送至出料端,装配机械手就可将出料端的感温棒a抓取。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控器感温棒上料机构及其工作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本发明包括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一次上料控制机构、二次感温棒上料漏斗、上料主轮、上料螺杆、感温棒上料基座、上料主轮驱动机构和上料螺杆驱动机构。将一堆感温棒放入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一次上料控制气缸控制启闭板移动,调节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出口的开启幅度,以此控制感温棒的出料量;一次感温棒上料漏斗中的感温棒掉入二次感温棒上料漏斗中,落在上料主轮上的感温棒被转动的上料主轮带出二次感温棒上料漏斗,然后掉落在上料螺杆进料端处的螺旋槽中,螺旋槽转动,将感温棒由进料端输送至出料端。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周伟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宝嵩机器人有限公司;张毅
技术研发日:2018.11.07
技术公布日:2019.04.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