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9383发布日期:2019-03-30 09:3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PCB板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pcb板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板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pcb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要么采用在双排链或单排上部安装爪片的方式,要么采用在单排链下部安装支撑钛爪的方式,来进行pcb产品的输送;不管通过上部或下部安装支撑爪片的方式来输送产品,在夹持pcb产品的过程中,因受到pcb产品的作用力,链条会发生翻转或偏移,从而增大链条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使运输马达运转吃力,继而产生抖动,链条及轨道的使用寿命都会变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pcb板运输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因链条受力不均导致的链条发生翻转,继而导致链条与轨道摩擦力大,使运输马达产生抖动,装置使用寿命变短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pcb板运输装置,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轨道机构和第二轨道机构,以及设置在第一轨道机构一侧用于带动第一轨道机构和第二轨道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轨道机构包括:两侧均设置有链条导向槽和支撑组件导向槽的运输轨道,分别设置在运输轨道两端的主动轮和从动轮,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链条、,安装在链条一侧的用于提高链条稳定性的受力支撑组件,设置在链条和支撑组件之间的多个支撑爪片。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受力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支撑螺栓、多个紧固件,所述支撑螺栓一端穿过链条、支撑爪片与紧固件连接,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支撑组件导向槽内。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链条导向槽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链条的链条支撑条。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受力支撑组件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支撑螺栓上的轴套,所述轴套设置在支撑组件导向槽内。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相邻两个支撑螺栓远离紧固件的一端通过连接片连接。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第一轨道机构连接的第一齿轮箱,与第二轨道机构连接的第二齿轮箱,连接第一齿轮箱和第二齿轮箱的传动轴,以及驱动传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运输轨道与主动轮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制链条位置的导向轴承。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支撑爪片包括安装板、以及位于安装板一端平行设置的两个夹持部,所述夹持部横截面为z字型。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运输轨道两端设置有用于限制链条支撑条位置的限位板。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轨道机构和第二轨道机构为对称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轨道机构、第二轨道机构和驱动机构的配合即可完成pcb板运输的功能;再通过将多个支撑爪片设置在链条与支撑组件之间,链条与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运输轨道的链条导向槽和支撑组件导向槽内,当支撑爪片受力时,便会通过链条和支撑组件将力分散到链条导向槽和支撑组件导向槽上,使链条受力均匀,可有效的降低摩擦力,提高产品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pcb板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轨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pcb板运输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运输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部分链条与支撑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6是本发明部分链条与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pcb板运输装置,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轨道机构1和第二轨道机构2,以及设置在第一轨道机构1一侧用于带动第一轨道机构1和第二轨道机构2运动的驱动机构3;所述第一轨道机构1包括:两侧均设置有链条导向槽111和支撑组件导向槽112的运输轨道11,分别设置在运输轨道11两端的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连接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的链条14,安装在链条14一侧的用于提高链条14稳定性的受力支撑组件15,以及设置在链条14和支撑组件15之间的多个支撑爪片16。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3驱动第一轨道机构1、第二轨道机构2同时运动即可完成运输pcb板4的功能;再通过将多个支撑爪片16设置在链条14与支撑组件15之间,链条14与支撑组件15分别设置在运输轨道11的链条导向槽111和支撑组件导向槽112内,当支撑爪片16受力时,便会通过链条14和支撑组件15将力分散到链条导向槽111和支撑组件导向槽112上,使链条14受力均匀,可有效的降低摩擦力,提高产品寿命。使用本pcb板运输装置进行pcb板运输,在过pcb裸板时,不会因为链条14翻转导致pcb裸板受支撑爪片16挤压弯曲变形;过夹具板(夹具板比较重)时,也能稳定的进行运输;通用性高,工作效率高。

进一步的,如图4、图5、图6所示,所述受力支撑组件15包括:多个支撑螺栓151、多个紧固件152,所述支撑螺栓151穿过链条14、支撑爪片16与紧固件152连接。通过紧固件152与支撑螺栓151配合,便可将支撑螺栓151固定在链条14上,再通过将支撑螺栓151穿过支撑爪片16,即可防止因链条14单侧受力过大而导致的翻转,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4、图5、图6所示,所述链条导向槽111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链条14的链条支撑条113。所述链条支撑条113可拆卸的设置在链条导向槽111的两侧。通过增加链条支撑条113,可以有效的减少链条14与链条导向槽111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所述链条支撑条113为可拆卸式安装,当链条支撑条113损坏时,维修更换方便,降低维护成本。此外,还可根据pcb板的重量更换不同规格的链条14(尺寸大小不同),同时更换相适配的链条支撑条113,即提高装置的通用性,适用于多种规格pcb板4的运输加工。

进一步的,如图4、图5、图6所示,所述受力支撑组件15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支撑螺栓151上的轴套153,所述轴套153设置在支撑组件导向槽112内。通过增加一个轴套153,可以保护支撑螺栓,提高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套153与支撑螺栓151之间为转动连接,即将支撑螺栓151与支撑组件导向槽112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可以有效降低摩擦力,提高运输装置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4、图5、图6所示,所述相邻两个支撑螺栓151远离紧固件152的一端通过连接片154连接。通过增加连接片154连接相邻两个支撑螺栓151,可以进一步提高支撑组件15的结构强度,即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每个支撑螺栓151只跟相邻的一个支撑螺栓进行连接,这样的设置,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可以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可以保证支撑螺栓151的灵活度,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与第一轨道机构1连接的第一齿轮箱31,与第二轨道机构2连接的第二齿轮箱32,连接第一齿轮箱31第二齿轮箱32的传动轴33,以及驱动传动轴33转动的驱动电机34。通过驱动电机34带动传动轴33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一齿轮箱31连接的第一轨道机构1以及与第二齿轮箱32连接的第二轨道机构2运动,从而实现运输pcb板4的功能。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33为与第一齿轮箱31第二齿轮箱32配合的六方轴,通过六方轴可以与第一齿轮箱31第二齿轮箱32直接连接,减少传动件的使用,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箱31第二齿轮箱32输出的转动方向相反,即可实现第一轨道机构1和第二轨道机构2的同步运输功能。

进一步的,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运输轨道11与主动轮1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制链条14位置的导向轴承17。当主动轮12齿轮较小时,链条14与支撑组件15离开或进入运输轨道11时,运动方向便相对于链条导向槽111和支撑组件导向槽112发生偏移(即不平行),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通过增加一个导向轴承17,可以用于引导链条14与支撑组件15的方向,有效的降低链条14与链条导向槽111之间摩擦力,支撑组件15与支撑组件导向槽112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如图2、图4、图5、图6所示,所述支撑爪片16包括安装板161、以及位于安装板161一端平行设置的两个夹持部162,所述夹持部162横截面为z字型。通过安装板161便可将支撑爪片16安装在链条14一侧,再通过将夹持部162设置为z字形,可以有效的提高夹持的稳定性,提高装置的运输效果。所述夹持部162有两个,两者平行设置。通过将一个夹持部162设置为两个,可以进一步的提高运输工作时的稳定性,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161上对应夹持部162的位置开设有减重槽,通过增加减重槽,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的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如图3、图4所示,所述链条导向槽111两端设置有用于限制链条支撑条113位置的限位板114。通过增加限位板114限制链条支撑条113的位置,可以防止工作时链条支撑条113发生滑动,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轨道机构1和第二轨道机构2为对称设置。通过将第一轨道机构1和第二轨道机构2设置为对称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提高装置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pcb板运输装置具有实现对产品通用(裸板和载具);链条受力更均匀,摩擦力更低,产品寿命更长;解决了抖动的问题,提高产品的焊接质量;耗材的费用更低等优点。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