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杆中置式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3447发布日期:2019-01-05 09:29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杆中置式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螺杆中置式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电梯驱动方式基本分为两种:一种为曳引驱动电梯,另一种是液压驱动电梯。这两种驱动形式的电梯对所使用的大楼建筑要求较高。曳引驱动电梯由于有轿厢平衡对重装置所占空间较大,而且对大楼要求有顶层高度,底坑深度,速度越快这高度和深度就越大;此外还要配套有专门的机房。液压驱动电梯的液压泵工作时噪音较大,油缸、管路密封件易漏油,污染环境,泵站占用空间,液压油的温度容易升高,油温的上升更易漏油和老化密封件,故障率增高,所以这种结构形式的电梯不易频繁使用。更重要的是,在现有技术中,如果对已经建成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中加装电梯,则上述两种形式的电梯均不适合使用。

专利号为201720956596.1专利名称为螺杆电梯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将:螺杆设在轿厢的外侧,这样的结构有两点缺陷:

1、需要额外的空间安装螺杆等传动设备,不能适用于较小的空间内;

2、螺杆以及线轨均设置于轿厢的一侧,轿厢的重力使螺杆和线轨受力不均匀,会造成螺杆以及线轨向外变形,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螺杆中置式电梯,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梯占用空间较大,结构复杂,噪音较大,螺杆及线轨会变形的缺陷,尤其是可以满足用户在已经建成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中进行加装电梯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杆中置式电梯,包括:支撑框架、轿厢、传动螺杆、螺母座、电机、线轨和滑块;

电机与螺杆之间轴向装配联轴器与制动器,电机的输出端轴向贯穿制动器并与螺杆通过联轴器呈一体连接,轿厢侧面设有两排对称安装在支撑框架上的线轨,轿厢侧面设有至少一个与线轨咬合的滑块,螺杆穿过轿厢内部中心,螺母座固定连接在轿厢的顶部和底部,螺母座均套设在螺杆上,螺杆在电机的驱动下正向或者反向旋转,以带动螺母座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带动轿厢在线轨的引导下实现上下往复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轿厢的顶部中心安装有上牵引架,上牵引架固定连接螺母座,轿厢的底部中心安装有下牵引架,下牵引架固定连接螺母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框架下方并直接安装在地面上的底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座下方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联轴器轴向连接螺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动器包括:制动器外壳以及与制动器外壳装配的法兰盘;

制动器外壳内置有线圈、弹簧,所述弹簧连接衔铁,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轴套,轴套套接转子,转子的两侧设置摩擦环片,输出轴开设纵向设置的键销槽,轴套通过方键销与键销槽的卡接以实现与输出轴的装配,制动器外壳与法兰盘通过若干螺栓轴向连接;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以通过弹簧推动衔铁向下运动,以通过所述衔铁与法兰盘共同夹紧转子两侧所设置的摩擦环片,以完成制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动器还包括套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与制动器外壳螺接的扭矩调节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联轴器包括:膜片联轴器、轮胎式联轴器、梅花联轴器或者鼓形齿式联轴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机为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轿厢内设有空管包覆住螺杆且与螺杆存在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示出的螺杆电梯可在已经建成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中进行安装与使用,并具有占地面积小,不需要机房与基坑的优点;同时,克服了传统电梯所存在的结构复杂、噪音较大的缺陷,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并具有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占用空间更小,传动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螺杆中置式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出的螺杆电梯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出的制动器在执行制动操作前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出的制动器在执行制动操作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螺杆中置式电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发明一种螺杆中置式电梯的线轨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图1至图5所示出的本发明一种螺杆中置式电梯的一种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示出的螺杆电梯可安装在2-3层的低层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内部,可直接安装在楼房的地面100上,以作为室内电梯(例如别墅电梯)使用,用于人或者重量在400kg以内的货物的升降操作。

一种螺杆中置式电梯,包括:支撑框架1、轿厢2、螺杆3、螺母座4、电机5、线轨6和滑块7;

在本实施例中,该螺杆3电梯中设置有两个支撑框架1,支撑框架1可直接与墙壁固定。支撑框架1采用内部中空且横截面基本呈矩形的钢管制成。两个支撑框架1的顶部通过上连接板连接,两个支撑框架1的底部通过下连接板连接,以形成可靠且稳定的结构。上连接板中设置有轴承,下连接板中设置有轴承。螺杆3的两端端部分别嵌设轴承及轴承。

电机5与螺杆3之间轴向装配联轴器9与制动器8,电机5的输出端轴向贯穿制动器8并与螺杆3通过联轴器9呈一体连接,轿厢2侧面设有两排对称安装在支撑框架1上的线轨6,轿厢2侧面设有至少一个与线轨6咬合的滑块7,螺杆3穿过轿厢2内部中心,螺母座4固定连接在轿厢2的顶部和底部,螺母座4均套设在螺杆3上,螺杆3在电机5的驱动下正向或者反向旋转,以带动螺母座4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带动轿厢2在线轨6的引导下实现上下往复运动。通过将螺杆3设在轿厢2的中心位置具有两个优点:1、所要占用的空间更小不需要预留安装电机5的位置;2、螺母座4直接固定在轿厢2上,直接驱动轿厢2上下移动,螺杆3以及线轨6的受力方向是垂直的,而不是原来的向前,螺杆3的传动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轿厢2内设有空管21包覆住螺杆3且与螺杆3存在间隙。通过空管21保护住螺杆3且不影响螺杆3转动,同时便于螺杆3的转动不影响使用者,还可以作为使用者的扶手使用。

具体的,该联轴器9包括:膜片联轴器9、轮胎式联轴器9、梅花联轴器9或者鼓形齿式联轴器9,并最优选为鼓形齿式联轴器9。电机5为伺服电机5或者步进电机5,并最优选为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可在外置的控制器的驱动下,实现顺时针与逆时针的转动,从而驱动轿厢2的上升或者下降。

轿厢2的顶部中心安装有上牵引架22,上牵引架22固定连接螺母座4,轿厢2的底部中心安装有下牵引架23,下牵引架23固定连接螺母座4。螺母座4直接固定在轿厢2上,直接驱动轿厢2上下移动,螺杆3以及线轨6的受力方向是垂直的,而不是原来的向前,螺杆3的传动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还包括设置在框架下方并直接安装在地面上的底座11。

参图4及图5所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该制动器8包括:制动器外壳89以及与制动器外壳89装配的法兰盘86。制动器8被整体的安装在位于上连接板22上方的基板80上。

制动器外壳89内置有线圈82、弹簧81,所述弹簧81连接衔铁84,电机51的输出轴111上套接轴套88,轴套88套接转子85,所述转子85的两侧设置摩擦环片851,所述输出轴111开设纵向设置的键销槽31,所述轴套88通过方键销852与键销槽31的卡接以实现与输出轴111的装配,所述制动器外壳89与法兰盘86通过若干螺栓87轴向连接。所述线圈82通电后产生磁场以通过弹簧81推动衔铁84向下运动,以通过所述衔铁84与法兰盘86共同夹紧转子85两侧所设置的摩擦环片851(参图5所示),以完成制动。

在本实施例中,该制动器8还包括套接在电机51的输出轴111上并与制动器外壳89螺接的扭矩调节环83。通过旋转该扭矩调节环83可调节弹簧81的纵向伸缩量,以实现衔铁84与法兰盘86之间的间隙的调整。当摩擦环片851变薄时,可适当旋转该扭矩调节环83,以缩小衔铁84与法兰盘86之间的间隙,从而保证了该制动器8制动时的灵敏性与可靠性。

本实施例所示出的螺杆中置式电梯可在已经建成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中进行安装与使用,并具有占地面积小,不需要机房与基坑的优点;同时,克服了传统电梯所存在的结构复杂、噪音较大的缺陷,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并具有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参图6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

螺杆3中置式电梯,包括:支撑框架1、轿厢2、传动螺杆3、螺母座4、电机5、线轨6和滑块7;

在本实施例中,该螺杆3电梯中设置有两个支撑框架1,支撑框架1可直接与墙壁固定。支撑框架1采用内部中空且横截面基本呈矩形的钢管制成。两个支撑框架1的顶部通过上连接板连接,两个支撑框架1的底部通过下连接板连接,以形成可靠且稳定的结构。上连接板中设置有轴承,下连接板中设置有轴承。螺杆3的两端端部分别嵌设轴承及轴承。

电机5与螺杆3之间轴向装配联轴器9与制动器8,电机5的输出端轴向贯穿制动器8并与螺杆3通过联轴器9呈一体连接,轿厢2侧面设有两排对称安装在支撑框架1上的线轨6,轿厢2侧面设有至少一个与线轨6咬合的滑块7,螺杆3穿过轿厢2内部中心,螺母座4固定连接在轿厢2的顶部和底部,螺母座4均套设在螺杆3上,螺杆3在电机5的驱动下正向或者反向旋转,以带动螺母座4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带动轿厢2在线轨6的引导下实现上下往复运动,底座11下方设有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通过联轴器9轴向连接螺杆3。电机5与第二电机12同时驱动螺杆3转动,预先设置好电机5与第二电机12同时转动,由于电机5需要驱动螺杆3转动进而带动轿厢2载重400kg移动,因此只有一个电机5驱动螺杆3会对螺杆3上端受力较大,同时电机5载荷也较大,通过第二电机12同时对螺杆3驱动,使螺杆3上下端同时受力,提高螺杆3的使用寿命,也延长电机5的使用寿命。

轿厢4可以采用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或者规则的多边形结构,但是从节约空间以及加工生产便利角度出发最优采用圆形结构。

参图7所示,本发明的线轨6的安装示意图

本发明的线轨6的安装方法一:

在轿厢4的任意一侧的侧边安装线轨6,安装线轨6的位置与轿厢4的开门位置平行设置,由于提升轿厢4主要的作用力在螺杆3上,线轨6只起到导向作用,因此最优只设置一条线轨6即可;

本发明的线轨6的安装方法二:

在轿厢4的侧边安装两条对称的线轨6,安装线轨6的位置与轿厢4的开门位置平行设置,由于提升轿厢4主要的作用力在螺杆3上,线轨6只起到导向作用,为了保证轿厢4上下运行平稳可以在在轿厢4的侧边安装两条对称的线轨6;

本发明的线轨6的安装方法三:

在轿厢4的侧边安装两条对称的线轨6,在轿厢4的背面中间位置再安装一条线轨6,安装线轨6的位置与轿厢4的开门位置平行设置,由于提升轿厢4主要的作用力在螺杆3上,线轨6只起到导向作用,为了保证轿厢4上下运行平稳可以在在轿厢4上安装3条线轨6;

因此为了保证轿厢4的运行稳定以及从成本角度考虑,最优是在轿厢4的侧边安装两条对称的线轨6。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