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转载辊筒对接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2482发布日期:2019-04-03 05:13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转载辊筒对接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转载辊筒对接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仓储物流设备中,货架存储是常见的贮存方式,其具有存储量大、节省空间、快速出入库等特点;在现代仓储物流行业应用广泛,越来越多的工厂,越来越多的货品都对智能仓储有着日益旺盛的需求。在各种仓储贮存需求中,有的工厂和货品对于存储设备具有一定要求,比如存储货架上不允许有电机等电气设备;仓储设备成本要尽可能的低等等。由于仓储设备货架货位量大,如果能节约货架上的电气设备,可以大大的降低设备的成本,并且可以适应特殊贮存要求的工厂和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转载辊筒对接传动装置,满足不允许使用大量电气设备仓储贮存需求及特殊产品贮存的要求,解决现有技术中无动力贮存设备贮存、转载、输送效率低,设备成本高,劳动强度高,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转载辊筒对接传动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传力装置、受力装置及n级辊筒单元;其中n大于等于1;辊筒单元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辊筒,各辊筒辊轴端固定链轮,各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上述传力装置包括外框、设置在外框内的驱动传动装置及主动齿轮;上述驱动传动装置用于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及平移;

第一级受力单元包括传动轴及设置在传动轴上的n个齿轮及n-1个链轮;其中一个齿轮与传动轴固接,其余n-1个齿轮分别和一个链轮固连后,与传动轴通过轴承连接;传动轴的输出端与一级辊筒单元中的链轮固连;

第二级至第n级受力单元均包括传动轴、与传动轴固连的链轮a及与传动轴通过轴承连接的链轮b;在第二级至第n级受力单元中链轮a的个数均为1,链轮b的个数从第二级至第n级受力单元以首项n-2,公差为1依次递减,第n级受力单元中无链轮b;第二级受力单元中的链轮a与n-2个链轮b与第一级受力单元中的n-1个链轮通过链条连接;第三级至第n级受力单元中,后级受力单元中的链轮a及链轮b与前级受力单元中的链轮b通过链条连接;

传动轴的输出端与相应辊筒单元中的链轮固连。

进一步地,链轮a为单排链轮,链轮b为双排链轮。

进一步地,上述传力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外框内部的平移框架及横走框架;平移框架通过导轨滑块安装在外框架底板上,横走框架通过导轨滑块安装在平移框架上;

上述驱动传动装置包括动力驱动传动装置、平移驱动传动装置及横走驱动传动装置;

上述动力驱动传动装置及主动齿轮固定在横走框架,动力驱动传动装置用于驱动主动齿轮转动;

上述横走驱动传动装置,用于驱动横走框架沿着外框长度方向平移;上述平移驱动传动装置,用于驱动平移框架沿着外框宽度方向平移;

或上述横走驱动传动装置,用于驱动横走框架沿着外框宽度方向平移;上述平移驱动传动装置,用于驱动平移框架沿着外框长度方向平移。

进一步地,上述主动齿轮为两个;动力驱动传动装置包括动力电机及链轮链条传动机构,动力电机带动链轮将动力传递至主动齿轮。

进一步地,上述平移驱动传动装置包括平移电机及丝杠,平移框架上设有丝杠螺母,平移电机带动平移框架沿丝杠方向平移。

进一步地,上述横走驱动传动装置包括横走电机及齿轮齿条,横走电机通过齿轮齿条带动横走框架沿着齿条方向横走。

进一步地,n等于3。

进一步地,链轮a与传动轴键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传动装置,主体分为传力装置和受力装置,本装置可通过齿轮啮合对接将动力提供给不适合或不允许安装动力装置的的转载辊筒。并可通过控制齿轮啮合数量实现多排辊筒单独滚转,实现不同货位的货物顺次在转载辊筒之间的顺利流转。

2、本发明装置只通过一个驱动电机实现货物的流转,设备成本低,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模块布局图;

图2是实施例的受力装置图;

图3是实施例的一级受力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传力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的传力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实施例的传力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发明专利的对接传动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

1-传力装置,2-受力装置,3-转载辊筒,4-一级辊筒,5-二级辊筒,6-三级辊筒;

11-动力电机,12-横走电机,13-平移电机,14-主动齿轮,15-平移框架,16-横走框架,17-外框;

21-第一级受力单元,22-第二级受力单元,23-第三级受力单元;

221-一级齿轮,222-二级齿轮,223-三级齿轮,224-单排链轮,225-双排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描述。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转载辊筒对接传动装置,从图1可以看出,主要包括各级辊筒、传力装置1及受力装置2,其中一、二、三级辊筒为无动力辊筒,转载辊筒3为动力辊筒。工作时传力装置1可将通过和受力装置2对接将动力根据需要分别传递至一、二、三级辊筒,从而使货物在一、二、三级辊筒和转载辊筒3之间进行流转。

结合图4、图5及图6,可以看出,传力装置1主要包含外框17,设置在外框17内部的平移框架15、横走框架16、动力驱动传动模块、横走驱动传动模块、平移驱动传动模块及主动齿轮14模块等;其中外框17架为固定部件,平移框架15通过导轨滑块安装在外框17架底板上,横走框架16通过导轨滑块安装在平移框架15上;动力驱动传动模块及主动齿轮14模块固定在横走框架16上。

动力驱动传动模块包括动力电机11及链轮链条传动机构,动力电机11通过减速机和链轮链条结构将动力传给主动齿轮14;横走驱动传动模块包括横走电机12及齿轮齿条传动结构,横走电机12通过齿轮齿条结构可以让横走框架16上所有的零部件沿着齿条方向横走,该实施例中,齿条方向为外框17的长度方向;平移驱动传动模块包括平移电机13及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平移电机13通过丝杠螺母结构可以让平移框架15上所有的零部件沿着丝杠方向平移;在该实施例中,丝杠方向为外框17的宽度方向。

本发明的受力装置2可以包括n级受力单元,n大于等于1;第一级受力单元21包括传动轴及设置在传动轴上的n个齿轮及n-1个链轮;传动轴的两端与一级辊筒4中的链轮固连;其中一个齿轮与传动轴通过键连接,其余n-1个齿轮分别和一个链轮固连后,与传动轴通过轴承连接;

第二级受力单元22包括传动轴及设置在传动轴上的n-1个链轮,n-1个链轮与一级受力单元中的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n-1个链轮包括1个单排链轮224及n-2个双排链轮225,其中1个单排链轮224与传动轴固连,n-2个双排链轮225与传动轴通过轴承连接;

第三级受力单元23包括传动轴及设置在传动轴上的n-2个链轮,n-2个链轮与二级受力单元中的双排链轮225通过链条连接;所述n-2个链轮包括1个单排链轮224及n-3个双排链轮225,其中1个单排链轮224与传动轴固连,n-3个双排链轮225与传动轴通过轴承连接;

以此类推;

第n-1级受力单元包括传动轴及设置在传动轴上的1个单排链轮224及1个双排链轮225,单排链轮224及双排链轮225与上一级受力单元中的双排链轮225通过链条连接;其中单排链轮224与传动轴固连,双排链轮225与传动轴通过轴承连接;

第n级受力单元包括传动轴及与传动轴固连的一个链轮,链轮通过链条与第n-1级受力单元中的双排链轮225连接。

从图2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受力装置2主要包含第一级受力单元21、第二级受力单元22及第三级受力单元23。从图3可以看出,其中一级受力单元中传动轴上装有三个齿轮和两个链轮,一级齿轮221和传动轴通过键固连,二级齿轮222和一个链轮固连后和传动轴通过轴承连接,三级齿轮223和一个链轮固连后和传动轴通过轴承连接;二级受力单元中传动轴上有一个单排链轮224和一个双排链轮225,单排链轮224和双排链轮225通过链条和一级受力单元中的链轮连接;单排链轮224和传动轴通过键固连,双排链轮225通过轴承和传动轴连接并同时通过链条和三级受力单元中的单排链轮224连接;三级受力单元中只有一个单排链链轮和传动轴通过键固连。

此结构的优点在于当一级齿轮221和主动齿轮14啮合时可将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给一级辊筒4,而二级、三级齿轮223不转动;当一级、二级齿轮222同时和主动齿轮14啮合时可将动力同时传递给一级、二级辊筒5;当一级、二级、三级齿轮223同时和主动齿轮14啮合时可将动力同时传递给所有三级辊筒6。

工作时传力装置1的动力电机11启动,主动齿轮14开始转动;

启动平移电机13,调整平移框架15带动主动齿轮14平移至只可啮合受力装置2中一级齿轮221的位置;启动横走电机12,通过齿轮齿条啮合方式将主动齿轮14横移直至和一级齿轮221啮合;此时传力装置1将动力传至一级受力单元,一级辊筒4转动;同理当平移电机13平移至主动齿轮14可同时啮合受力装置2中的前两级齿轮的位置时可将动力同时传至前两级受力单元,前两级辊筒转动;同理主动齿轮14和三个齿轮同时啮合时可将动力同时传至前三级受力单元,前三级辊筒6转动。以此类推,此发明中受力单元级数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原理类同(图7)。

通常传力装置1安装在可移动的堆垛机或者穿梭车上,当一级辊筒4上的货物需要流出时,传力装置1移动至工作位置,即图1所示的位置;传力装置1的动力电机11启动,主动齿轮14开始转动;平移电机13启动使可平移框架15及其上的部件平移至只可啮合受力装置2中一级齿轮221的位置;横走电机12启动,通过齿轮齿条啮合方式将主动齿轮14横移直至和一级齿轮221啮合;此时传力装置1将动力传至一级受力单元,一级辊筒4转动,将货从辊筒位置流转至转载辊筒3;各模块复位,完成一级辊筒4上货物的流转。

当二级辊筒5上的货物需要流出时,传力装置1移动至工作位置,即附图2所示的位置;传力装置1的动力电机11启动,主动齿轮14开始转动;平移电机13启动使可移动框架及其上的部件平移至可同时啮合受力装置2中一级齿轮221和二级齿轮222的位置;横走电机12启动,通过齿轮齿条啮合方式将主动齿轮14横移直至和前两级齿轮同时啮合;此时传力装置1将动力传至一级受力单元和二级受力单元,前两级辊筒转动,将货物从辊筒位置流转至转载辊筒3;各模块复位,完成二级辊筒5上货物的流转。

当三级辊筒6上的货物需要流出时,传力装置1移动至工作位置,即图2所示的位置关系;传力装置1的动力电机11启动,主动齿轮14开始转动;平移电机13启动使可移动框架及其上的部件平移至可同时啮合受力装置2中一级、二级和三级齿轮223的位置;横走电机12启动,通过齿轮齿条啮合方式将主动齿轮14横移直至和三个齿轮同时啮合;此时传力装置1将动力传至一级受力单元、二级受力单元和三级受力单元,三级辊筒6全都转动,将货物从辊筒位置流转至转载辊筒3;各模块复位,完成三级级辊筒上货物的流转。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专利的一种常见方式,并非对本发明专利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比如更多级的受力装置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