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物体包装生产线及其包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57008发布日期:2019-03-30 09:24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状物体包装生产线及其包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包装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状物体包装生产线及其包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包装产业的迅猛发展,产品的包装不再是以单机完成一道道工序、生产效率极低的作业过程了,取而代之的是包装流水线及包装自动线。所谓包装流水线是将相互独立的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辅助设备等按包装工艺的先后顺序组合起来,使被包装物品从流水线一端进入,经过不同的包装设备,包装材料在相应的包装工位加入,包装成品从流水线的末端不断输出,从而提高产品的包装效率和自动化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工作业的弊端。

管状物体包装,尤其是对于易碎拉管的包装,主要是将拉管两端采用塑料膜包覆然后进行封装,防止拉管端口在运输过程中进入杂物或者容易破碎。现有技术的拉管包装生产线,主要存在以下缺点:一是自动化成都不高,主要采用半自动化生产线,导致效率低;二是在拉管传输过程中,容易攒在拉管堆积的现象,导致生产线不顺畅;三是无法自动调整拉列数的运输包装,可控性差。上述问题直接影响了生产线的自动化操作成都和拉管的有序包装,不利于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状物体包装生产线及其包装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状物体包装生产线,包括:产品检测传输工位、踢废提升工位和抓取工位,所述产品检测传输工位和踢废提升工位依次设置,所述生产线还包括:

规整转运工位、裹膜工位、封膜工位、码垛机械手工位和输送工位;

所述规整转运工位、裹膜工位、封膜工位、码垛机械手工位依次设置在踢废提升工位之后;

所述抓取工位将规整转运工位上的管状体进行抓取然后放置在输送工位上向后输送;

所述输送工位贯穿于规整转运工位、裹膜工位、封膜工位、码垛机械手工位之间进行产品传输。

作为优选,所述产品检测传输工位包括产品检测输送装置;

所述产品检测输送装置包括:

支架、图像检测组件和输送组件;

所述输送组件和图像检测组件均设置在支架上,适于对产品在输送过程中进行外观检测。

作为优选,所述图像检测组件设置有2套,对称设置在输送组件外侧;适于对管状物体的两端进行拍摄;

所述图像检测组件包括图像拍摄器和图像显示单元;

图像拍摄器通过支撑件连接滑动组件;

所述滑动组件安装在机架上,调节图像检测组件的拍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踢废提升工位包括踢废提升输送装置;

所述踢废提升输送装置包括机架、移动组件、取料组件和踢废机构;

所述取料组件通过移动组件与机架连接,适于跟随移动组件沿机架宽度方向调节,满足不同长度产品的取料;

所述踢废机构用于将取料组件上的废品踢出,使得完整的产品被取料组件向后输送。

作为优选,所述取料组件包括驱动装置、主动轴、环形链和从动轴;

所述环形链间隔套装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环形链转动;

所述环形链上环形间隔设置有数个拨叉。

作为优选,所述踢废机构包括水平伸缩驱动装置和封板;

所述水平伸缩驱动装置驱动封板对相邻拨叉之间进行封堵或敞开,适于产品向前滚动或下落。

作为优选,所述规整转运工位包括搬运装置:

所述搬运装置包括存料组件和搬运组件;

所述搬运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存料组件两侧;

所述搬运组件包括至少两组运输组件(a、b);适于相互交替对产品进行连续不断的输送。

作为优选,所述裹膜工位包括裹膜设备;

所述裹膜设备包括底座和裹膜组件;

所述裹膜组件对称设置在底座上,适于将经过裹膜组件之间的产品进行裹膜。

作为优选,输送装置工位包括输送机;

所述输送机包括:

第一传输组件、第二传输组件、头架和尾架;

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二传输组件均安装在尾架和头架之间;

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均包括推动块;

所述第一传输组件上的推动块和第二传输组件上的推动块组成容纳管材的腔体;

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二传输组件先异步输送,调节腔体沿输送方向的尺寸,适于输送不同数列的管材,然后再同步将管材向前输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状物体包装生产线,首先通过产品检测传输工位对拉管进行图像拍摄,然后运输到踢废提升工位进行废品的排除后,由规整转运工位接收踢废提升工位来的拉管,然后经抓取工位抓取后放置在输送工位,输送工位将拉管运输到包膜工位进行拉管的两端薄膜,然后封膜,完成包装后,输送工位继续向前输送,由码垛机械手工位进行码垛,便于转运,本生产线实现多种固体易碎管状产品的检测、踢废、码层、输送、单捆产品的规整、裹膜切膜,缩膜,自动化操作成都高,包装质量好且效率高。

为了提供一种针对于本包装生产线的一种包装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产品检测传输工位对产品检测后直接输送至踢废提升工位,踢废提升工位将产品中废品踢出,完好产品提升运输到规整转运工位,抓取工位将排列在规整转运工位的产品抓取放置到输送工位上,输送工位将产品运输到裹膜工位后进行裹膜,然后继续运输到封膜工位完成封膜,从而完成产品的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包装过程无产品堆积,包装质量好,产品完整无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生产线较佳结构示意图。

图2是产品检测传输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3是踢废提升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a处放大图。

图5是图3b处放大图。

图6是规整转运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7是裹膜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自动张紧件与吊装架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驱动装置与薄膜放卷件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输送工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状物体包装生产线,包括:产品检测传输工位100、踢废提升工位200和抓取工位300,所述产品检测传输工位100和踢废提升工位200依次设置,实现产品先检测后剔除废品的功能。

所述生产线还包括规整转运工位400、裹膜工位500、封膜工位600、码垛机械手工位700和输送工位800;规整转运工位400、裹膜工位500、封膜工位600、码垛机械手工位700依次设置在踢废提升工位200之后;踢废提升工位200将产品直接运输到规整转运工位400,规整转运工位400接收到产品后将产品按照生产要求进行数列的规整排列好以后,抓取工位300进行抓取然后放置在输送工位800上向后输送;输送工位800贯穿于规整转运工位400、裹膜工位500、封膜工位600、码垛机械手工位700之间进行产品传输,在传输过程中将产品的两端进行裹膜,封膜,完成包装。

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产品检测传输工位100包括产品检测输送装置;所述产品检测输送装置包括:支架110、图像检测组件120和输送组件130;所述输送组件130和图像检测组件120均设置在支架110上,适于对产品在输送过程中进行外观检测。

本实施例中,图像检测组件120设置有2套,对称设置在输送组件130外侧;适于对管状物体的两端进行拍摄;图像检测组件120包括图像拍摄器121和图像显示单元(图中未示出);管状物体经输送组件130向后输送过程中,其两端均能够被图像拍摄器121拍摄,并且将拍摄的图像传输到图像显示单元,如果管状物体的端部破损,图像显示单元能够显示并且通过电脑控制进行计数,以备后序的踢废。

所述图像拍摄器121通过支撑件122连接滑动组件900;滑动组件900安装在机架1上,调节图像检测组件120的拍摄位置,是的拍摄处于最佳位置,提高拍摄质量,从而防止废品出现漏检的问题。

请参阅图3-5所示,所述踢废提升工位200包括踢废提升输送装置;踢废提升输送装置包括机架210、移动组件220、取料组件230和踢废机构240;取料组件230通过移动组件220与机架210连接,适于跟随移动组件220沿机架210宽度方向调节,满足不同长度产品的取料;踢废机构240用于将取料组件230上的废品踢出,使得完整的产品被取料组件230向后输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料组件230包括驱动装置231、主动轴232、环形链233和从动轴234;环形链233设置有两条,间隔套装在主动轴232和从动轴234之间;驱动装置231驱动主动轴232转动,从而带动环形链233转动;环形链233上环形间隔设置有数个拨叉235,拨叉将输送组件130上的管状物体卷装到两个拨叉之间,然后进行输送,当物体被运输到取料组件230末端时,进入到机架210下方的润滑衬板10上,再有拨叉235向前波动后滚动到规整转运工位400上;而被检测到有破损的产品利用踢废机构240进行排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踢废机构240包括水平伸缩驱动装置241和封板242;水平伸缩驱动装置241驱动封板242对相邻拨叉之间进行封堵或敞开,当产品完整无损的情况下,封板242进行封堵,产品沿润滑衬板10向前滚动输送到踢废机构240后侧的过渡架11上;当产品由图像检测组件120检测到为废品时进行计数然后通过电脑控制,水平伸缩驱动装置241根据信号进行动作,封板242打开,位于拨叉235之间的废品掉落,完成踢废工作。

请参阅图6所示,所述规整转运工位400包括搬运装置:搬运装置包括存料组件410和搬运组件420;所述搬运组件420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存料组件410两侧;所述搬运组件420包括至少两组运输组件(a、b);适于相互交替对产品进行连续不断的输送。使用时候,存料组件采用410组成对使用,而存料组件两侧的搬运组件420中的a运输组件同时动作,b运输组件同时动作。a运输组件和b运输组件同时动作,形成相互交替的连续运输。

请参阅图7-9所示,所述裹膜工位500包括裹膜设备;裹膜设备设置有2套,对称设置在输送工位800两侧,成对使用,一次性完成管状物体两端裹膜。裹膜设备包括底座510和裹膜组件520;裹膜组件520对称设置在底座510上,适于将经过裹膜组件520之间的产品进行裹膜。

本实施例中,裹膜组件520上下对称设置,使得每组裹膜组件内放出的薄膜端口连接成一个u型结构,而管材端部经过u型结构的薄膜时,薄膜自动包裹管材端部,完成管材端部的裹膜。

本实施例中,所述裹膜组件520包括:安装架530和放膜组件540;所述安装架530与底座510连接固定;放膜组件540包括薄膜放卷件550、薄膜放卷长度控制件560和驱动组件60;薄膜放卷长度控制件560与安装架530相连接,适于将薄膜放卷件550上的薄膜4进行长度放置量的控制;驱动组件60驱动薄膜放卷件550转动对薄膜4进行放卷。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每次预留好薄膜裹膜时候需要的长度,解决了管材在裹膜时候将薄膜向前拉扯的缺陷,提高裹膜连续性和裹膜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放卷件550包括放卷辊551和支撑放卷辊551的支撑件552;支撑件552内设置有适于薄膜放卷辊551上下移动的滑槽5521;

驱动组件60包括驱动电机61、主动辊62和支撑辊63;驱动电机61带动主动辊62转动,适于带动薄膜放卷辊551上的薄膜4转动放卷;支撑辊63对薄膜放卷辊551上的薄膜4进行支撑。由于放卷辊551外侧被薄膜4卷绕,而当薄膜4越放越少的时候,放卷辊551会下移,放卷辊551沿滑槽5521下滑。

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放卷长度控制件560包括自重张紧件570、限位开关580和导向组件590;自重张紧件570与安装架530转动连接,适于对薄膜进行张紧,依靠自重进行张紧放卷;限位开关580适于对自重张紧件570进行位置检测,从而控制驱动电机61的启停;导向组件590适于对薄膜4进行导向传送,将两组薄膜组件出来的薄膜进行引导并使其组成u型结构,为管材两端薄膜裹膜做好准备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自重张紧件570包括支架571和压辊572;支架571通过吊装件50与安装架530转动连接;压辊5722与支架571转动连接。

所述导向组件590包括第一导向组件591和第二导向组件592;第一导向组件591包括两个第一导向辊5911;两个第一导向辊5911与压辊572配合,适于对薄膜4形成m结构的张紧;第二导向组件592包括两个第二导向辊5922;适于对于经过第一导向辊5911传出的薄膜4进行s型导向输送。通过m结构的张紧和s型导向输送,利用压辊5722的自重将位于两个第一导向辊5911之间的薄膜向下拉扯,也就是所谓的张紧,然后通过两个第二导向辊5922形成的s型输出,即完成薄膜的导向引出,又对薄膜4包裹管材的量进行预留控制。

所述吊装件50包括与安装架530相连接的吊板51及与吊板51转动连接的转动件52;转动件52与支架571相连接,转动件52上连接有与限位开关对应挡板8,支架571转动带动挡板8转动,通过挡板8接近或者离开限位开关580,检测支架571的转动位置。

上述中,由于压辊572的自重,使得薄膜4被拉倒压辊572的起始位置,此时,薄膜4被拉出的预留长度足够裹膜使用;当被裹膜的管材经过裹膜设备被裹膜的同时,支架571绕吊板51转动,压辊572被抬起,此时,限位开关580检测不到支架571的位置,限位开关580动作,发出一个通讯信号给驱动电机61,驱动电机61转动驱动主动辊62转动,从而带动放卷辊551转动,继续将放卷辊551上的薄膜4经过两个第一导向辊5911,两个第二导向辊5922后输出,为下个管材裹膜进行长度预留;放卷过程中,压辊262由于自重又回到起始位置,此时,限位开关580检测到支架571,再给驱动电机61发出一个停止信号,驱动电机停止工作,为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

裹膜设备还包括切割组件;切割组件适于对裹膜完成后的产品上携带的薄膜进行切割。

请参阅图10,输送工位800包括输送机;输送机包括:第一传输组件810、第二传输组件820、头架830和尾架840;所述第一传输组件810和第二传输组件820均安装在尾架830和头架840之间;所述第一传输组件810和第二输送组件820均包括推动块850;所述第一传输组件810上的推动块850和第二传输组件820上的推动块850组成容纳管材的腔体860;便于管状物体的防止,能偶进行夹紧规定,防止自由滚动;所述第一传输组件810和第二传输组件820先异步输送,调节腔体860沿输送方向的尺寸,适于输送不同数列的管材,然后再同步将管材向前输送,根据管材每批次包装的数列进行调节,适用性强。

实施例2

参见图1至图10,在实施例1基础上,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包装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产品检测传输工位100对产品检测后直接输送至踢废提升工位200,踢废提升工位200将产品中废品踢出,完好产品提升运输到规整转运工位400,抓取工位300将排列在规整转运工位400的产品抓取放置到输送工位800上,输送工位800将产品运输到裹膜工位500后进行裹膜,然后继续运输到封膜工位600完成封膜,从而完成产品的包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