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转的一次性试剂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0594发布日期:2018-08-14 19:41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中转的一次性试剂袋。



背景技术:

符合要求的液态生物制品生产出来后一般先放置于不锈钢储罐中,接着再将不锈钢储罐放置于灌装机处并按指定规格进行灌装。不锈钢储罐使用前需要进行彻底的灭菌消毒,该过程操作复杂、耗时,极大地增加了使用成本高。因而,现有技术采用一次性试剂袋替代不锈钢储罐进行液态生物制品的中转。现有的一次性试剂袋使用时,出液管道中容易出现气泡,影响灌装计量的准确度;而且,出液管的出液口通过接头与待灌装器皿连接,接头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清洗、灭菌、消毒等预处理,预处理操作复杂,既影响灌装的效率,又极易造成产品的污染。如何改进现有的一次性试剂袋的结构,以提高灌装的准确度与效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中转的一次性试剂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中转的一次性试剂袋,包括:试剂袋本体、进液组件及两组并列设置的出液组件,进液组件与出液组件分别设于试剂袋本体相对的两端;

进液组件包括进液管,进液管的顶端设有卡盘接口,进液管的底端与试剂袋本体连接,卡盘接口外套设有进液管封口袋;

出液组件包括第一出液管段、第二出液管段和第三出液管段,第二出液管段包括两段向内相对弯曲的硅胶管,两段硅胶管的顶端通过上三通与第三出液管段的底端连接,两段硅胶管的底端通过下三通与第一出液管段的顶端连接,第三出液管段的顶端连接有一次性移液管,一次性移液管的顶端套设有移液管封口袋,第一出液管段的底端与试剂袋本体连接。

优选的,进液管的底端通过进液管焊接头与试剂袋本体焊接,第一出液管段的底端通过出液管焊接头与试剂袋本体焊接。

进一步优选的,进液管封口袋与移液管封口袋均为PE封口袋。

进一步优选的,上三通和下三通均为Y型等径三通。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出液管段、第三出液管段及进液管上均分别设有软管夹子。

进一步优选的,两组并列设置的出液组件除第一出液管段的长度不同以外,其他部件的规格都相同。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第四出液管段,第一出液管段、第二出液管段、第三出液管段、第四出液管段及进液管均为医用级硅胶管,第三出液管段的顶端与第四出液管段的底端连接,第四出液管段的顶端通过两通变径接头与一次性移液管的底端连接。

更为优选的,第一出液管段、第二出液管段、第三出液管段的型号均为9.5*15.9mm,第四出液管段的型号为6.4*9.6mm,进液管的型号为12.7*19.1mm。

最为优选的,进液管的长度为1000mm,两组出液组件中的第二出液管段、第三出液管段、第四出液管段的长度均分别为200mm、1000mm、60mm,两组出液组件中的第一出液管段的长度分别为3130mm、32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生产成本低,既可以提高灌装的效率,还有助于提高灌装的准确度,更重要的是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试剂袋本体;2、进液组件;21、进液管封口袋;22、卡盘接口;23、进液管;24、进液管焊接头;3、出液组件;31、第一出液管段;32、第二出液管段;321、上三通;322、下三通;33、第三出液管段;34、第四出液管段;35、一次性移液管;36、移液管封口袋;37、出液管焊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中转的一次性试剂袋,包括:试剂袋本体1、进液组件2及两组并列设置的出液组件3,进液组件2与出液组件3分别设于试剂袋本体1相对的两端;

进液组件2包括进液管23,进液管23的顶端设有卡盘接口22,进液管23的底端与试剂袋本体1连接,卡盘接口22外套设有进液管封口袋21;

出液组件3包括第一出液管段31、第二出液管段32和第三出液管段33,第二出液管段32包括两段向内相对弯曲的硅胶管,两段硅胶管的顶端通过上三通321与第三出液管段33的底端连接,两段硅胶管的底端通过下三通322与第一出液管段31的顶端连接,第三出液管段33的顶端连接有一次性移液管35,一次性移液管35的顶端套设有移液管封口袋36,第一出液管段31的底端与试剂袋本体1连接。

两段向内相对弯曲的硅胶管可以有效减少灌装过程中的气泡量,有助于提高灌装计量的精度与准确度;出液口设有一次性移液管35,灌装前无需进行传统的接头的清洗、灭菌、消毒等预处理,节省时间,有助于提高灌装效率;一次性移液管35的顶端套设有移液管封口袋36,使用时撕开移液管封口袋36,拿住一次性移液管35的底端进行操作即可,可以有效避免操作者直接接触出液口,造成出液口及生物制品的污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生产成本低,既可以提高灌装的效率,还有助于提高灌装的准确度,更重要的是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值得推广应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进液管23的底端通过进液管焊接头24与试剂袋本体1焊接,第一出液管段31的底端通过出液管焊接头37与试剂袋本体1焊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进液管封口袋21与移液管封口袋36均为PE封口袋。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上三通321和下三通322均为Y型等径三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第一出液管段31、第三出液管段33及进液管23上均分别设有软管夹子,该软管夹子主要用于夹紧和放松出液管,以达到控制液体流量的目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两组并列设置的出液组件3除第一出液管段31的长度不同以外,其他部件的规格都相同。两组并列设置的出液组件3的第一出液管段31的长度不同,主要是为了方便其在灌装机上的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包括第四出液管段34,第一出液管段31、第二出液管段32、第三出液管段33、第四出液管段34及进液管23均为医用级硅胶管,第三出液管段33的顶端与第四出液管段34的底端连接,第四出液管段34的顶端通过两通变径接头与一次性移液管35的底端连接。为了加固连接,各个连接口处均设有扎带(图中未标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第一出液管段31、第二出液管段32、第三出液管段33的型号均为9.5*15.9mm,第四出液管段34的型号为6.4*9.6mm,进液管23的型号为12.7*19.1m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进液管23的长度为2000mm,两组出液组件3中的第二出液管段32、第三出液管段33、第四出液管段34的长度均分别为200mm、1000mm、60mm,两组出液组件3中的第一出液管段31的长度分别为3130mm、3200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