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7227发布日期:2018-09-14 23:3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垃圾桶。



背景技术:

厨房垃圾若处理不妥当,容易因气温变化、密闭不透气等因素滋生霉菌和散发异味,影响烹饪过程中的色、香、味,危害家人的健康。目前家庭厨房内的垃圾桶品类众多,有的摆放在远离烹饪区的位置,有的加了一个严实的盖子,也有的藏在水槽柜里,但是大部分垃圾桶没有达到最佳的功能发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新型垃圾桶,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新型垃圾桶,包括壳体、上盖;

所述壳体顶部开口,所述上盖盖合在壳体的开口上;

所述上盖包括盖框、翻折盖板和按钮;所述盖框套设于所述壳体上部,所述翻折盖板设置于盖框的镂空部,大小与镂空部相适配;所述翻折盖板的尾部与盖框的一侧铰接,翻折盖板的前端设置有卡块,所述盖框侧壁上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所在处的盖框上还设置有用于打开所述翻折盖板的按钮;所述盖框内侧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布置有一线圈,所述线圈向上弯折形成钩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内侧表面设有密封圈,上盖盖合在壳体的开口上时,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开口处,以密封壳体和上盖。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钩部至少为2个,位于盖框的左右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各钩部由线圈向上弯折不同长度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盖框上表面设有平台,所述翻折盖板与盖框的铰接部件设置于平台。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平台靠近镂空部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下部镂空用于容纳钩部,所述钩部与凸台下表面顶抵。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平台上设有凸块,所述按钮设置于凸块上,所述卡槽设置于凸块靠近镂空部的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凸块上表面与盖合后的翻折盖板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翻折盖板内设有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翻折盖板与凸台间的缝隙。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壳体一次注塑成型,加工周期短,成本低,壁薄而坚硬,造型简约又不失美观;线圈贴在内壁凹槽上,左右两个向上凸起的钩部用于夹放垃圾袋,可放置几个垃圾袋进行分类,容易从垃圾桶里将垃圾袋取出,并能够轻松扎紧扔入公共垃圾桶内,方便倾倒垃圾;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了按钮结构,需要使用的时候用手轻轻一按,盖子自然掀开,关闭的时候用手顺势一扣,便于操作,节省了劳作时间;带密封圈的上盖必不可少,起到防臭、防虫的作用,解决了垃圾发霉、滋生虫菌、臭味发散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可广泛运用于各类厨房功能区,放置于功能柜移动垃圾车上,实现各类垃圾的取放便捷应用,满足垃圾桶摆放处理的设计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垃圾桶盖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垃圾桶翻折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下部空间使用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下部空间使用示意图;

图6为移动托盘立体图;

图7为集成功能柜结构示意图;

图8为集成功能柜立体图;

图9为集成功能柜拆卸橱柜门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实施例1

请查阅图1-4、6-9,本实施例的垃圾桶用于一种集成功能柜之中,所述集成功能柜作为整体厨房柜体的一部分,包括由左右侧板11、上盖板和背板构成的柜体,所述柜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空间,各部分空间包括至少一橱柜门13与整体厨房柜体相适配;

上部空间包括2个上下间隔设置的骑马抽式瓜果篮2,以及对应滑轨,所述滑轨固定于所述柜体左右侧板11内壁上;所述骑马抽式瓜果篮2底部具有镂空的格栅或孔洞结构。

请查阅图6,所述下部空间包括移动托盘3和收纳装置4;所述收纳装置4放置于所述移动托盘3上;所述移动托盘3包括L型连接件31、载物台32和滑轮33;所述载物台32架设于所述滑轮33上方,为一中部镂空的平板,所述平板由外向内具有高度减小的台阶结构,载物台32放置有收纳装置4时,位于内侧的低台阶上表面作为载物面与收纳装置4底端直接接触,位于外侧的高台阶内侧壁与收纳装置4的侧壁顶抵,起固定作用;所述L型连接件31的短边与所述平板的一端固定连接,长边垂直于所述平板,所述长边上间隔设置有用于安装橱柜门13的若干通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载物台32为由四块条形板围合而成,包括两块长板与两块短板。所述条形板的上表面沿宽度方向呈台阶状具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围合形成载物台32时,高度大的一侧位于外侧,高度小的一侧位于内侧。所述长板宽度大于短板宽度。所述L型连接件31数量为2,分别固定于一块短板的两端。各L型连接件31上通孔为长度为42mm的条形孔311,其数量为2,间隔设置距离为42mm。

在本实施例中,为形成三角支撑结构,以及防止物品掉落,所述L型连接件31与载物台32连接处设置有三角形侧板312,用于在所述L型连接件31的长边与载物台32平面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纳装置4为两个垃圾桶41,为使垃圾桶41更稳固的放置于所述载物面,所述垃圾桶41的宽度与所述载物面宽度相适配,长度为所述载物面长度的一半,所述垃圾桶41放置于移动托盘3上,所述载物台32位于内侧的低台阶上表面作为载物面与垃圾桶41底端直接接触,位于外侧的高台阶内侧壁与垃圾桶41的侧壁顶抵。

所述垃圾桶41包括壳体411、上盖;所述壳体411顶部开口,所述上盖盖合在壳体411的开口上;

所述上盖包括盖框412、翻折盖板413和按钮414;所述盖框412套设于所述壳体411上部,所述翻折盖板413设置于盖框412的镂空部,大小与镂空部相适配;所述翻折盖板413的尾部与盖框412的一侧铰接,翻折盖板413的前端设置有卡块,所述盖框412侧壁上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所在处的盖框412上还设置有用于打开所述翻折盖板413的按钮414;所述盖框412内侧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布置有一线圈415,所述线圈415向上弯折形成钩部。所述盖框412的左右两侧分别有线圈415向上弯折不同长度形成长短不一的两个钩部,用于挂置多个或多种规格的垃圾袋。所述钩部与凸台417下表面顶抵,可夹放垃圾袋。

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框412上表面设有平台416,所述翻折盖板413与盖框412的铰接部件设置于平台416。所述平台416靠近镂空部的一侧设有凸台417,所述凸台417下部镂空用于容纳钩部。所述平台416上设有凸块,所述按钮414设置于凸块上,所述卡槽设置于凸块靠近镂空部的侧壁。所述凸块上表面与盖合后的翻折盖板413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可保证垃圾桶41表面美观,不易积累灰尘、油渍等。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密封效果,所述上盖内侧表面设有密封圈,上盖盖合在壳体411的开口上时,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开口处,以密封壳体411和上盖。所述翻折盖板413内设有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翻折盖板413与凸台417间的缝隙。

使用时,下部空间的移动托盘3可以轻易拉出橱柜,轻按按钮414,翻折盖板413打开,完成垃圾袋的取放,关闭时用手顺势一扣,则翻折盖板413与盖框412、盖框412与壳体411形成密闭空间,有效解决了垃圾发霉、滋生虫菌、臭味发散等问题。

实施例2

请查阅图5,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收纳装置4包括一垃圾桶41,还包括收纳篮42、中转垃圾桶43、垃圾袋收纳盒44。

所述收纳篮42的宽度与所述载物台32宽度相适配,所述收纳篮42放置于移动托盘3上,所述载物台32位于内侧的低台阶上表面作为载物面与收纳篮42底端直接接触,位于外侧的高台阶内侧壁与收纳篮42的侧壁顶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篮42垂直于水平面向上延伸有支架421,所述中转垃圾桶43、垃圾袋收纳盒44设置于所述支架421上。所述垃圾桶41放置于所述支架421与所述L型连接件31之间,垃圾桶41的前侧面抵靠所述支架421,使垃圾桶41稳固放置不易倾倒。中转垃圾桶43、垃圾桶41及垃圾袋收纳盒44配合使用,动线合理,设计灵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