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携带舒适的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9094发布日期:2018-08-17 20:0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携带舒适的包装盒。



背景技术:

包装盒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包装产品的盒子,可以按材料来分类比如:纸盒,铁盒,木盒,布盒,皮盒,亚克力盒,瓦楞包装盒、pvc盒等,也可以按产品的名称来分类比如:月饼盒、茶叶盒、枸杞盒、糖果盒、精美礼盒、土特产盒,酒盒,巧克力盒,食品药品保健品盒、食品包装盒,茶叶包装盒、文具盒等。包装盒功能:保证运输中产品的安全,提升产品的档次等。但在生活中,由于盒体表面光滑,而提手又会抵靠在盒体上,所以当摆动幅度过大时,会造成提手在盒体上滑动,造成不便或盒体掉落导致盒体内部的物品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携带舒适的包装盒,该包装盒能够防止提手在上盖上滑动,便于携带,方便实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携带舒适的包装盒,包括上盖、盒体和两根设置在盒体上端的提手,所述上盖的下端设有用于与盒体插接的插接部,所述上盖的上侧面边缘设有四个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设置在上盖与提手接触的位置,所述防滑结构由基座、防滑绳圈组成,所述基座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基座和横向设置的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上设有供防滑绳穿过的防滑孔,所述防滑孔横向排列且设有两排,所述防滑绳圈穿过防滑孔套设在第一基座上,所述防滑绳圈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基座的外侧面上对应防滑绳圈的位置设有一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置在上、下防滑孔之间连线的左侧,所述限位凸起的正面设有向左凸起的卡扣部,所述防滑绳圈的中部套设在限位凸起上,所述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的一端均设有一向内设置的卡接部,所述上盖上设有与卡接部卡接的卡槽,所述第一基座、第二基座通过卡接部与上盖固定连接,所述盒体的下侧面设有与防滑结构相嵌的U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结构的弯折处的内壁设有一加固板片。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绳圈上套设有一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形凸起的下端设有防滑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携带舒适的包装盒,其设置的防滑结构在第一基座上设置防滑绳圈增加其粗糙程度,能够有效防止提手与上盖之间滑动,通过设置了防滑结构,还能对上盖的边缘起到加固作用,设置的U形凸起与防滑结构相配合还能防止盒子叠放时倾倒,结构牢固,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滑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滑结构处的部分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中标号含义:1-盒体;2-提手;3-上盖;4-U形凸起;5-防滑层;6-第一基座;7-防滑绳圈;8-防滑孔;9-限位凸起;10-卡扣部;11-橡胶套;12-卡接部;13-卡槽;14-加固板;15-第二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参考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一种携带舒适的包装盒,包括上盖3、盒体1和两根设置在盒体1上端的提手2,所述上盖3的下端设有用于与盒体1插接的插接部,所述上盖3的上侧面边缘设有四个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设置在上盖3与提手2接触的位置,所述防滑结构由基座、防滑绳圈7组成,所述基座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基座6和横向设置的第二基座15,所述第一基座6上设有供防滑绳穿过的防滑孔8,所述防滑孔8横向排列且设有两排,所述防滑绳圈7穿过防滑孔8套设在第一基座6上,所述防滑绳圈7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基座6的外侧面上对应防滑绳圈7的位置设有一限位凸起9,所述限位凸起9设置在上、下防滑孔8之间连线的左侧,所述限位凸起9的正面设有向左凸起的卡扣部10,所述防滑绳圈7的中部套设在限位凸起9上,设置的防滑结构在第一基座6上设置防滑绳圈7增加其粗糙程度,能够有效防止提手2与上盖3之间滑动,设置的限位凸起9是防滑绳圈7形成一个角的形状,更加增大了摩擦力,增强了防滑性能。

第一基座6、第二基座15的一端均设有一向内设置的卡接部12,所述上盖3上设有与卡接部12卡接的卡槽13,所述第一基座6、第二基座15通过卡接部12与上盖3固定连接,通过卡接部12可将防滑结构牢固地固定在上盖3上,还能对上盖3的边缘起到加固作用。

盒体1的下侧面设有与防滑结构相嵌的U形凸起4,所述U形凸起4的下端设有防滑层5,设置的U形凸起4与防滑结构相配合还能防止盒子叠放时倾倒,结构牢固,方便实用,所述防滑结构的弯折处的内壁设有一加固板14片,增强了加固的性能,所述防滑绳圈7上套设有一橡胶套11增强防滑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