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防伪药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5855发布日期:2018-09-08 00:33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防伪药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流通有大量的假冒药品,中药中擅自加入西药成分,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等,此种药品给生产厂家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同时给消费者的身心均造成很大程度伤害,同时假冒药品的不断涌入市场给整个药品销售市场的稳定和规范化带来很大冲击。因而,在大范围、大力度打击假冒药品的同时,还应当加大药品包装盒的防伪力度和防伪效果,提高药品包装的安全性,并逐渐减少假冒药品在市场上的流通。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5203645U(公开日:2016年5月4日)公开了一种光纤防伪药瓶,包括药瓶,所述药瓶的右端设有激光装置,所述激光装置的右端设有按钮,且按钮贯穿激光装置的外壁与激光发射器相连,所述按钮的外部包裹有防护罩,所述药瓶的顶端设有瓶盖,所述瓶盖通过连接绳与防护罩相连,所述药瓶的正面设有防伪装置,所述光纤连接头的左端设有刻字板,所述光纤连接头与刻字板的连接处设有光纤保护线。该光纤防伪药瓶,通过瓶盖打开后带动连接绳将防护罩损坏后脱落,通过激光装置发射出的激光通过连接线传输至防伪装置内,光纤线连接头将激光束发射出去照射到刻字板上,进而达到防伪目的,防伪技术新颖,不容易遭到造假者的仿制。但是现有技术结构比较复杂,在运输或销售过程中容易不小心拉倒连接绳,将防护罩损坏,影响产品的销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防伪药盒,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利用电子防伪标签,可以提升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防伪药盒,包括药盒体,所述药盒体包括上盒盖、下盒体,还包括电子防伪标签、遮光条,所述电子防伪标签包括对应电连的显示屏、开关按钮、电池;在所述上盒盖和下盒体安装状态的对应位置设有环绕上盒盖、下盒体的凹槽,在位于所述上盒盖顶部的凹槽段内设有对应显示屏的视窗,在所述上盒盖顶部还设有对应所述开关按钮的按键,所述电子防伪标签固定在所述上盒盖顶部内侧,且所述显示屏、开关按钮分别对应于视窗和按键位置,所述遮光条缠绕在所述凹槽内,且所述遮光条两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在上述的电子防伪药盒中,还包括与所述电子防伪标签对应的内盒体,所述电子防伪标签安装在所述内盒体内,所述内盒体固定在所述上盒盖顶部内侧。

优选的,所述内盒体通过胶粘结在所述上盒盖顶部内侧。

进一步的,在上述的电子防伪药盒中,所述电子防伪标签的防伪码与计算机系统关联。按下上盒盖顶部的按键,显示屏显示条码,消费者可以扫描条码查询产品的真伪和产品的有关信息,

优选的,在上述的电子防伪药盒中,所述药盒体为塑料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利用电子防伪标签,可以提升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2.本实用新型利用遮光条遮挡条码,在不拆开产品包装的情况下不能扫描条码,保证防伪条码在产品拆封之前不能被扫描。打开包装需要拆下遮光条即产品的包装被破坏,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防伪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药盒体为塑料,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盒盖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上盒盖与内盒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盒盖,11.视窗,12.按键,13.凹槽,2.下盒体,3.遮光条,4.内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或依赖的程序均为本技术领域的常规程序或简单程序,本领域技术人员均能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做出常规选择或者适应性调整。

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零部件等,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实施例1:一种电子防伪药盒,参见图1至图2,包括药盒体,药盒体包括上盒盖1、下盒体2,还包括电子防伪标签、遮光条3,电子防伪标签包括对应电连接的显示屏、开关按钮、电池,在上盒盖1和下盒体2安装状态的对应位置设有环绕上盒盖、下盒体的凹槽13,在位于上盒盖1顶部的凹槽13段内设有对应显示屏的视窗11,在上盒盖1顶部还设有对应开关按钮的按键12,电子防伪标签固定在上盒盖1顶部内侧,且显示屏、开关按钮分别对应于视窗11和按键12位置,遮光条3缠绕在凹槽13内,且遮光条3两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电子防伪标签的防伪码与计算机系统关联。按下上盒盖1顶部的按键,显示屏显示条码,消费者可以扫描条码查询产品的真伪和产品的有关信息,

药盒体为塑料材质,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使用时:扫描条码时要先将遮光条3拉断,按下按键12,显示屏显示条码,可以通过手机扫描查询产品的真伪和有关的产品信息。本实用新利用遮光条,在产品拆封之前无法扫描条码,拆封之后又无法重复利用,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实施例2:参见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相同,具体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与电子防伪标签对应的内盒体4,电子防伪标签安装在内盒体4内,内盒体4通过胶粘结在上盒盖1顶部内侧。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