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盖加工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7823发布日期:2018-10-19 21:0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机械定位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缸盖加工的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缸盖加工过程中,缸盖在铸造完成后,将其置于传送轨道上输送至下工位,在输送轨道上需要对缸盖进行识别、位置检测,这就需要对缸盖进行定位操作,由于缸盖在铸造以后,其表面会带有毛刺,并且毛刺大小不确定,对定位影响较大,目前,一般通过人工将毛刺处理以后再进行定位,这不仅使定位过程更加繁琐,而且增加工人劳动的强度,降低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缸盖加工定位机构,其能够实现对工件的粗或预定位,以解决需要人工处理毛刺,定位过程繁琐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缸盖加工定位机构,包括,

挡料组件,该挡料组件能够安装在输送轨道上,用以实现对工件的挡停;

矫正组件,该矫正组件能够安装在输送轨道上,其比挡料组件更靠近输送轨道的进料方向,用以实现对工件的位置矫正和支起。

进一步的,所述挡料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筋板,挡料气缸以及挡料板,其中第一固定筋板设置在输送轨道的支架下端,所述挡料气缸安装在第一固定筋板上,挡料气缸的输出端设挡料板,挡料气缸能够驱动挡料板在其对应的输送轨道的两根转辊之间纵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矫正组件包括第二固定筋板,连接板、支撑板、顶料气缸、顶料件、矫正气缸以及夹持件,其中第二固定筋板设置在输送轨道的支架下端,所述第二固定筋板的中部设连接板,连接板上安装顶料气缸,顶料气缸的输出端设支撑板,支撑板上设两个相对的顶料件,挡料气缸能够驱动顶料件在其对应的输送轨道的两根转辊之间纵向移动,所述第二固定筋板的两端分别设矫正气缸,两矫正气缸相对设置并且均垂直于输送辊道进给方向,每个矫正气缸的输出端均设夹持件,夹持件上具有两个突出件,矫正气缸能够驱动突出件在垂直于输送辊道进给的方向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各气缸工作可由传感器控制,输送辊道输送工件到定位工位时,首先挡料组件的挡料气缸驱动挡料板升起,将工件挡停,然后矫正组件的两矫正气缸驱动突出件向工件移动,直至夹紧工件,完成矫正,然后顶料气缸工作,顶料件将工件顶起悬空,完成粗定位。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输送辊道无需停机,定位误差低,在X轴方向上定位精度误差控制在±2mm以内,在Y轴方向定位精度误差控制在±2mm以内,工件在Z轴方向的定位精度误差控制在±0.5mm以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人工处理毛刺,避开毛刺对检测结果等影响的同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料组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矫正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就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缸盖加工定位机构,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包括,

挡料组件,该挡料组件能够安装在输送轨道上,用以实现对工件1的挡停;

矫正组件,该矫正组件能够安装在输送轨道上,其比挡料组件更靠近输送轨道的进料方向,用以实现对工件1的位置矫正和支起。

所述挡料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筋板101,挡料气缸102以及挡料板103,其中第一固定筋板102设置在输送轨道2的支架下端,所述挡料气缸102安装在第一固定筋板上,挡料气缸的输出端设挡料板103,挡料气缸能够驱动挡料板在其对应的输送轨道的两根转辊之间纵向移动。

所述矫正组件包括第二固定筋板301,连接板302、支撑板303、顶料气缸304、顶料件305、矫正气缸306以及夹持件307,其中第二固定筋板301设置在输送轨道2的支架下端,所述第二固定筋板的中部设连接板302,连接板上安装顶料气缸304,顶料气缸的输出端设支撑板303,支撑板上设两个相对的顶料件305,挡料气缸能够驱动顶料件在其对应的输送轨道的两根转辊之间纵向移动,所述第二固定筋板的两端分别设矫正气缸306,两矫正气缸相对设置并且均垂直于输送辊道进给方向,每个矫正气缸的输出端均设夹持件307,夹持件上具有两个突出件308,矫正气缸能够驱动突出件在垂直于输送辊道进给的方向上移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