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膜的供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9426发布日期:2018-10-23 16:57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与包装膜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包装膜的供膜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用以包装各式食材或用以包装各式物品的包装膜,主要利用一供膜机将包装膜供应给一包装机,以让包装机对所述食材或物品进行包装而包覆有包装膜。至于包装膜则成捆缠绕于纸筒而组合成一卷一卷的胶膜卷。

现有供膜机主要包括一轴杆以及彼此间隔地套接于轴杆的数个隔板,隔板上成圈设有数根钉子,各胶膜卷以其纸筒套接于轴杆,并使纸筒被钉子钉在隔板上。

现有供膜机虽能以上述结构达成将包装膜供应给包装机包装的目的,然而,胶膜卷所使用的纸筒厚度不一,导致纸筒无法紧配合于轴杆而产生松动,由于松动状态的胶膜卷将无法与轴杆同轴旋转,也就是胶膜卷相对于轴杆将形成偏心状态,进而在供膜上造成或多或少的偏移,影响包装优良率。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乃为本案创作人所亟需解决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膜的供膜装置,主要在轴本体与内筒之间出现间隙时,能利用气压膨胀轴于膨胀后的各气动支撑结构来支撑于轴本体与内筒之间而免于松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膜的供膜装置,用于具有内筒的胶膜卷,该包装膜的供膜装置包括:一载体以及一气压膨胀轴。该气压膨胀轴包含:一轴本体,立设于该载体上且具有一中空气室和包绕于该中空气室的一轴外壁,该轴本体穿插于所述内筒之内;和数个气动支撑结构,辐射状设置于该轴本体,每一该气动支撑结构具有彼此连动的一受气部和一支撑部,各该受气部位于该中空气室内,各该支撑部位于该轴外壁与所述内筒的筒内壁之间,各该受气部在该中空气室内经由气体压力的推动而连动各该支撑部支撑于所述内筒的筒内壁而免于松动。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功效:借由膨胀后的各气动支撑结构能稳固支撑于轴本体与内筒之间,以使胶膜卷完全不会相对于轴本体松动,胶膜卷将能与气压膨胀轴同轴旋转而不会偏心旋转,进而能以稳定角度供膜而提升包装优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包装膜的供膜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包装膜的供膜装置依据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包装膜的供膜装置依据图1于支撑前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包装膜的供膜装置依据图1于支撑后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包装膜的供膜装置于进一步包括机体和驱动器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包装膜的供膜装置依据图5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1 推车;11 载体;111 受动转轴;112 受动盘;12 把手;2 气压膨胀轴;21 轴本体;210 中空气室;211 轴内壁;212 轴外壁;2121 卡沟;213 输气部;22 气动支撑结构;221 受气部;222 支撑部;223 连动件;3 隔板;31 凸耳;32 开口;4 驱动器;41 驱动盘;5 机体;51 底座;511 组合凹口;6 间隔环;8 胶膜卷;81 内筒;811 筒内壁;82 包装膜;B 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和技术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膜的供膜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用于将包装膜82供应给包装机(图中未示),使包装机以包装膜82对各式食材或物品(图中未示)进行包装。所述包装膜82是成捆缠绕于内筒81之外而组合成一卷一卷的胶膜卷8。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膜的供膜装置,以下称供膜装置,包括一载体11以及一气压膨胀轴2,较佳还包括数个隔板3、一驱动器4以及一机体5。

载体11可为任何能够承载气压膨胀轴2的物体,于本实施例中则以可供手推的推车1为例进行说明,推车1具有前述载体11以及设置于载体11上而供使用者手推的把手12。

气压膨胀轴2包含一轴本体21以及辐射状设置于轴本体21的数个气动支撑结构22。轴本体21是可旋转地立设于载体11上,且轴本体21具有一中空气室210、包绕于中空气室210的一轴内壁211(详见图3、图4所示)和间隔包绕于轴内壁211的一轴外壁212(详见图4所示),换言之,轴本体21借由轴内壁211定义出中空气室210。轴本体21还具有如图2所示的两个输气部213,两个输气部213分别连通于中空气室210,以利用两个输气部213的供气而在中空气室210内产生气体压力,且两个输气部213较佳是分别设置于轴本体21的两端且连通中空气室210。

所述胶膜卷8能仅以其内筒81套接于轴本体21之外,当然也可如本段后面所述先套接隔板3,再套接胶膜卷8:各隔板3先以其中央的开口32套接于轴本体21之外,接着再将各胶膜卷8以其内筒81套接于轴本体21之外,并使各胶膜卷8承载于各隔板3之上;且各隔板3之间彼此间隔,以使各胶膜卷8被限制于任意相邻的两个隔板3之间(见图1所示)。各胶膜卷8和各隔板3彼此层叠,当然也可利用各间隔环6(见图2和图6所示)而彼此间隔层叠。

较佳而言,如图2至图4所示,轴本体21的轴外壁212还可轴向开设有数道卡沟2121,各隔板3用以套接的开口32内缘则相对形成有数个凸耳31,各凸耳31对应各卡沟2121卡掣,以使各隔板3稳固地固定于轴本体21上。

各气动支撑结构22具有彼此连动的一受气部221和一支撑部222,且受气部221与支撑部222之间连接有一连动件223而利于连动,各连动件223则活动插接于轴本体21的轴内壁211与轴外壁212之间。各受气部221位于中空气室210内而利于受到气体压力的推动,各支撑部222位于轴外壁212与所述内筒81的筒内壁811之间而利于推抵并支撑于筒内壁811。

借此,如图3所示,当气压膨胀轴2处于未供气的平常状态时,各受气部221还未被气体压力推动,使各支撑部222相对还未辐射状膨胀开来。此时,若各支撑部222与筒内壁811之间并无间隙(图中未示),则已能彼此紧配而不致于松动;但若各支撑部222与筒内壁811之间存在大小不一的间隙(见图3所示)时,就会产生松动,所以必须依靠气压膨胀轴2经由膨胀来支撑于轴本体21与内筒81之间而免于松动。

因此,如图4并搭配图2所示,借由手动或自动供气方式,使两个输气部213在中空气室210内产生气体压力,以利用气体压力将各气动支撑结构22如气压缸原理那样由轴内壁211朝轴外壁212方向辐射状推动,也就是让各受气部221受到气体压力推动而连动各支撑部222推抵并支撑于筒内壁811,如此完成膨胀动作;且膨胀后的各气动支撑结构22将稳固支撑于轴本体21与内筒81之间,使胶膜卷8完全不会相对于轴本体21松动,胶膜卷8将能与气压膨胀轴2同轴旋转而不会偏心旋转,进而能以稳定角度供膜而提升包装优良率。

较佳而言,各受气部221具有对应于轴内壁211的弧度,各支撑部222具有对应于轴外壁212的弧度,以在气压膨胀轴2处于未供气的平常状态时,如图3所示,各受气部221将能间隔相邻于轴内壁211,至于各支撑部222则平贴于轴外壁212;并在气压膨胀轴2的中空气室210内产生气体压力时,如图4所示,各受气部221将在移动后平贴于轴内壁211,至于各支撑部222则间隔相邻于轴外壁212并同时支撑于筒内壁811。

如图5和图6并搭配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供膜装置还能借由推车1而与机体5组合,其中,机体5具有对应于载体11高度的底座51,底座51上设有驱动器4且开设有一组合凹口511,以让载体11对应组合凹口511组合(见图5所示)。驱动器4具有一驱动盘41,载体11设置有一受动转轴111(见图2所示)和连动于受动转轴111的一受动盘112,驱动器4则经由驱动盘41和受动盘112而带动受动转轴111旋转。前述轴本体21则立设于受动转轴111上,使轴本体21能跟随受动转轴111旋转而对供膜提供助力。

借此,本实用新型供膜装置除了经由包装机的拉动而被动供膜,还能利用驱动器4驱动气压膨胀轴2旋转而主动供膜,进而减少对包装膜82的拉扯。

具体而言,在驱动盘41与受动盘112之间套接有一传动带B,以使驱动盘41利用传动带B带动受动盘112旋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化,均理同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