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跑偏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1480发布日期:2018-09-21 22:37阅读:20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防跑偏滚筒。



背景技术:

在输送设备中,滚筒应用较为的广泛,如输送带的两端通常会配置滚筒,目前,常见的滚筒多是圆柱形结构,理论上并不存在跑偏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输送带张力的不一致或装配精度问题,长期使用后,输送带极易出现跑偏的问题,且目前滚筒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误差,整条滚筒难以保证材质均匀分布,极易出现重量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出现转动不平衡的问题,使得输送带输送稳定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防跑偏滚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防跑偏滚筒,包括滚筒本体,所述滚筒本体的滚筒面呈波浪形,该波浪形的滚筒面包括奇数个的波峰,且其中一个波峰位于滚筒面的中心位置处。

所述滚筒本体两端端部位置处的滚筒面对称设置。

所述滚筒本体两端的滚筒面为波谷。

在滚筒本体的其中一端或两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的配重孔。

所述配重孔配置有至少两个,且环形分布在滚筒本体的端部。

所述滚筒本体由铝质材料制成。

所述滚筒本体的表层通过阳极硬化处理形成硬化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防跑偏滚筒,包括滚筒本体,所述滚筒本体的滚筒面呈波浪形,该波浪形的滚筒面包括奇数个的波峰,所述滚筒本体的滚筒面左右对称,且其中一个波峰位于滚筒面的中心位置处,使得输送带在转动过程中,在波峰位置的张力最大,并在中心位置处保持较大的张力,使得输送带在转动输送过程中,大致的保证与滚筒本体中部对应,不易发生跑偏的问题,且当波峰的数量为3个或3个以上时,左右的波峰对称分布,能够有效的保持左右平衡,并通过中心的波峰定位,进一步提高滚筒的防跑偏性能。

同时,在滚筒本体的其中一端或两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的配重孔,通过配重孔可调整滚筒两端的重量,实现动平衡,保证输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避免输送带出现跑偏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防跑偏滚筒,包括滚筒本体1,所述滚筒本体1的滚筒面呈波浪形,该波浪形的滚筒面包括奇数个的波峰1a,所述滚筒本体1的滚筒面左右对称,且其中一个波峰1a位于滚筒面的中心位置处,使得输送带在转动过程中,在波峰位置的张力最大,并在中心位置处保持较大的张力,使得输送带在转动输送过程中,大致的保证与滚筒本体中部对应,不易发生跑偏的问题,且当波峰的数量为3个或3个以上时,左右的波峰对称分布,能够有效的保持左右平衡,并通过中心的波峰定位,进一步提高滚筒的防跑偏性能。

对应的,在本实施例中,波谷1b的数量为偶数个,并使得所述滚筒本体1两端端部位置处的滚筒面为波谷1b,以避免输送带在边缘位置处具有较大张力,防止输送带被引导至偏向边缘位置。

优选的,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筒本体1的滚筒面具有三个波峰1a和四个波谷1b,并对此设置。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设置成1个波峰、两个波谷的鼓型结构,在此不作详述。

优选的,在滚筒本体的其中一端或两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的配重孔11,通过配重孔11可调整滚筒两端的重量,实现动平衡,保证输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避免输送带出现跑偏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配重孔11配置有至少两个,且环形分布在滚筒本体1的端部,使得滚筒本体1在轴向和周向上均能保持平衡,减少振动,防止跑偏。

优选的,所述滚筒本体1由铝质材料制成,且所述滚筒本体1的表层通过阳极硬化处理形成硬化层,以保证滚筒本体1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波谷与波峰的锥度为0.1°-0.3°,优选为0.1°,在该锥度下,对输送带的水平状态影响最少,能够较好的保证输送的精度和稳定性,并实现防跑偏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滚筒本体1的表层均匀分布有若干凸点,通过凸点,增大输送带与滚筒本体1表层的摩擦力,防止输送带打滑。

优选的,所述滚筒本体1为中空结构,其两端分布设置有轴承12,滚筒本体1的转轴13依次穿过两组轴承12,通过设置中空结构的滚筒本体1可减少滚筒本体1的重量,减少惯性,保证输送的精度,同时可减少材料,节约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