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侧设置有标识码的易拉罐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5872发布日期:2018-11-16 23:4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内侧设置有标识码的易拉罐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侧设置有标识码的易拉罐顶盖。



背景技术:

快速消费品市场巨大,各厂家为了推广促销其产品,实施了各种各样的营销方案。随着二维码的应用普及,厂商提出了在易拉罐顶盖上设置可变二维码做促销活动的方案。使用一物一码的二维码进行促销,具有如下的好处:1、消费者参与方便,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即可参加活动;2、因为二维码仿制难度较大,可以防止伪造;3、消费者可以在网上选择奖品,使促销活动更为丰富;4、不需要人工收集拉环,节约人力。

为了保证二维码在参加活动时的真实有效性,营销活动使用的二维码应设置在比较隐秘的位置,从而防止其在销售前即被获取。为此,本申请人在专利号为ZL201520922691.0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提供了一种盖体里侧设置有标识码的易拉罐顶盖,包括盖体和拉环,盖体上设置有由撕裂纹围合而成的闭合区域,拉环的一端通过铆钉铆接在闭合区域,盖体的里侧设置有第一信息层,并在第一信息层的表面覆盖有食品级胶,第一信息层设置在闭合区域内。该易拉罐顶盖通过将第一信息层设置在盖体里侧的闭合区域内,消费者在购买并打开包装前无法获得第一信息层中的信息,从而保证了参与活动的二维码或字符码的真实有效性,可用于防伪、营销活动使用。

现有技术中,二维码或字符码通常采用喷码或激光刻蚀的方式进行设置,在设置二维码或字符码后,还需要再设置一层食品级胶进行保护,工艺复杂。另一方面,采用直接对易拉罐顶盖进行激光刻蚀的方式设置二维码或字符码,还容易破坏盖体结构,对盖体的耐腐蚀性及承压能力等造成影响。而且,采用上述工艺制作的标识码,受限于识别码的对比度,部分还存在不易识读的缺陷。为此,还需要对易拉罐顶盖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易于制造且容易识读,并且,还应该保证盖体原有结构不被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内侧设置有标识码的易拉罐顶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内侧设置有标识码的易拉罐顶盖,包括盖体和拉环,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由撕裂纹围合而成的闭合区域,所述拉环的一端通过铆钉铆接在所述闭合区域,其中:

所述盖体的内侧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胶层和彩墨层;

在所述闭合区域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标识码,所述第一标识码是由去除所述彩墨层的部分面积后露出的第一胶层所形成的标识码,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彩墨层具有色差。

其中较优地,所述第一胶层采用满足国家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级胶,并且具备耐磨耐腐蚀特性;所述彩墨层采用食品级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内侧设置有标识码的易拉罐顶盖,包括盖体和拉环,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由撕裂纹围合而成的闭合区域,所述拉环的一端通过铆钉铆接在所述闭合区域,其中:

所述盖体的内侧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胶层、彩墨层和具有透光性的第二胶层,所述第二胶层完全覆盖所述彩墨层,并具有耐磨耐腐蚀特性;

在所述闭合区域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标识码,所述第一标识码是由同时去除所述彩墨层和所述第二胶层中的对应部分后露出的第一胶层所形成的标识码,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彩墨层具有色差。

其中较优地,所述第二胶层和所述第一胶层采用相同的食品级胶;所述彩墨层采用食品级墨。

其中较优地,所述彩墨层完全覆盖所述盖体的内表面。

其中较优地,所述彩墨层仅覆盖所述盖体内部用于设置所述第一标识码的区域。

其中较优地,所述彩墨层仅局部覆盖所述盖体的内表面,并且,所述彩墨层不覆盖所述盖体用于封装罐体的夹头壁。

其中较优地,所述彩墨层覆盖包括所述闭合区域的圆形区域。

其中较优地,所述第一标识码是二维码;或者,所述第一标识码是字符码,所述字符码由字母和/或数字组成,一行或多行排列。

其中较优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外侧的第二标识码,所述第一标识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码中的信息相互关联,且唯一对应于一个易拉罐顶盖;所述第一标识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码均具有唯一性。

其中较优地,所述第二标识码设置在所述盖体外侧的所述闭合区域内。

其中较优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外侧的第三标识码。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侧设置有标识码的易拉罐顶盖,在盖体的内侧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胶层和彩墨层,通过去除彩墨层的部分面积后露出第一胶层形成第一标识码,一方面使得由第一胶层形成的第一标识码与周围区域(即未刻蚀的彩墨层)具有较大的色差,易于识别;另一方面,在不破坏盖体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先涂胶后刻蚀的方式形成第一标识码,简化了易拉罐顶盖的制作工艺。此外,还可以在彩墨层的表面涂第二胶层,通过同时去除彩墨层和第二胶层的对应部分后露出第一胶层形成第一标识码。由于在彩墨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二胶层,可以进一步保证易拉罐顶盖的食品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中,易拉罐顶盖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易拉罐顶盖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易拉罐顶盖的闭合区域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是第二实施例中,易拉罐顶盖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易拉罐顶盖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易拉罐顶盖的闭合区域的B-B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在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使用二维码作为第一标识码的易拉罐顶盖,第二实施例中提供了使用字符码作为第一标识码的易拉罐顶盖,并且,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分别在易拉罐顶盖外侧的不同位置设置了第二标识码。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及附图中所使用的二维码及字符码仅用于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发明内容的具体限制。此外,也可以仅在易拉罐顶盖的内侧设置第一标识码,而不在易拉罐顶盖的外侧设置第二标识码。

第一实施例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易拉罐顶盖包括盖体11和扇形的拉环13。其中,盖体11上设置有由撕裂纹围合而成的闭合区域12;拉环13较窄的一端通过铆钉14铆接在闭合区域12内,通过拉动拉环13使得撕裂纹断开,形成易拉罐顶盖的开口。

在该实施例中,在易拉罐顶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标识码15,第一标识码15设置在盖体11内侧的闭合区域12内。盖体11的内侧是指易拉罐顶盖与易拉罐内饮品接触的一侧。每个易拉罐顶盖内侧设置的第一标识码15中的信息不同,唯一对应于一个易拉罐顶盖,从而构成易拉罐的身份标识码,第一标识码15可用于参加营销活动的标识码使用,也可以作为防伪溯源的标识码使用。设置在盖体内侧的第一标识码15中的信息在未打开包装的前提下无法获得,在将闭合区域12从盖体上撕下后可见,因此,只有购买易拉罐饮品的消费者才可以获得第一标识码15中的信息,从而参与营销活动或进行防伪查询。

为了简化易拉罐顶盖的制作工艺,并同时保证食品安全,上述易拉罐顶盖采用了图3所示的结构。图3是图1中闭合区域12的A-A剖视图。从图3可知,盖体100的内侧从内到外(图3中显示为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胶层101、彩墨层102和具有透光性的第二胶层103。其中,第一胶层101和第二胶层103均使用可接触食品的胶层,采用满足国家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级胶,并且具备耐磨耐腐蚀特性。彩墨层102采用食品级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第一胶层101和第二胶层103可以使用相同的食用级胶,也可以使用不同的食用级胶。现有技术中,在盖体里侧使用的食用级胶通常具有无色或浅色的外观。当在彩墨层102的外侧涂布第二胶层103时,由于第二胶层103具有透光性,可以透出彩墨层102的颜色。本申请中所述彩墨层102是指由具有一定色彩的颜料涂布后形成的墨层,彩墨层102可以选用和第一胶层101具有较大色差且颜色较深的颜料,例如红色、黄色、蓝色或黑色。当然,第一胶层101和彩墨层102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配色方案(例如第一胶层101使用白色,彩墨层102使用亮黄色或红色),其实质在于保证两者之间的色差使得第一标识码15易于识别。

彩墨层102可以完全覆盖盖体100的内表面,彩墨层102也可以仅覆盖盖体100内部用于设置第一标识码15的区域。当然,彩墨层102所覆盖的区域还可以在上述两个范围之间,只要保证闭合区域12内用于设置第一标识码15的位置设置有彩墨层102即可,例如,将彩墨层102设置成包含闭合区域12的圆形区域。在该实施例中,以彩墨层102完全覆盖盖体100的内表面为例进行了图示。在第二实施例中,以彩墨层102覆盖盖体100的内表面包括闭合区域12的圆形区域为例进行图示。但无论彩墨层102以何种方式设置,第二胶层103均完全覆盖彩墨层102,从而将彩墨层102与罐内食品隔绝。

在盖体100里侧依次涂布第一胶层101、彩墨层102和第二胶层103后,可以通过激光刻蚀的方式将第二胶层103和彩墨层102中的对应部分同时去除,露出第一胶层101,形成第一标识码15。在上述工艺中,通过控制激光的波长、能量和速度,可以仅去除第二胶层103和彩墨层102,而不破坏第一胶层101和盖体100的结构。采用上述工艺,在形成第一标识码15后,无需再次进行布胶,即可完成易拉罐顶盖内侧结构的加工,简化了易拉罐顶盖的制作工艺。

通过上述工艺,在闭合区域12内形成第一标识码15,第一标识码15是由同时去除彩墨层102和第二胶层103中的对应部分后露出的第一胶层101所形成的图案。通过调整激光刻蚀的路径,可以形成对应于不同信息的第一标识码15。由于彩墨层102和第一胶层101具有较大色差,第一标识码15易于识别。第一标识码15可以是二维码,也可以是字符码,字符码由字母和/或数字组成,一行或多行排列。

如图1所示,在该易拉罐顶盖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标识码16。易拉罐顶盖的外侧是指易拉罐顶盖在销售过程中显露于外部能被消费者或销售人员所接触到的一侧。第二标识码16可以设置在盖体表面的任意区域。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标识码16设置在盖体11外侧的闭合区域12内。通过将第一标识码15和第二标识码16对应设置在闭合区域12的内外两侧,可以简化在盖体上设置刻痕线和设置拉环时的难度。

设置在盖体外侧的第二标识码16可以通过喷码、激光雕刻或其他方式设置。例如如图3所示,可以通过在盖体100的外侧设置光子敏感墨层105,通过低功率的激光加工使光子敏感墨层中的部分区域106的外观发生变化,产生色差,从而形成第二标识码16。由于第二标识码16中的信息在易拉罐产品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处于可识别状态,因此,当在每个易拉罐顶盖上设置的第二标识码16具有唯一性时,第二标识码16同样构成易拉罐的身份标识码,可作为溯源查询的标识码使用,也可用于防窜货查询。

设置在易拉罐顶盖上的第一标识码15和第二标识码16均具有唯一性。设置在同一盖体上的第一标识码15和第二标识码16的信息相互关联,且唯一对应于一个易拉罐顶盖。第一标识码15和第二标识码16关联存储,其中,第一标识码15可用于防伪溯源查询,也可用于参加营销活动使用,第二标识码16均可用于溯源或窜货查询。第一标识码15和第二标识码16均可以是二维码,或是字符码。

此外,当第一标识码15和第二标识码16中的信息关联时,还可以通过扫描第二标识码16,获知携带参加活动的第一标识码15的产品的去向,从而可以在数据库中限定某一地区参加活动所使用的第一标识码中的二维码或字符码的范围。

第二实施例

在图4和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易拉罐顶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区别主要有以下四点:1)在第一实施例中,设置在易拉罐顶盖的盖体内侧的第一标识码是二维码,在第二实施例中,设置在易拉罐顶盖的盖体内侧的第一标识码是字符码;2)在第一实施例中,在盖体外侧设置了一个标识码;而在第二实施例中,在盖体外侧设置了两个标识码;3)在第一实施例中,彩墨层全部覆盖盖体的内表面,而在第二实施例中,彩墨层仅局部覆盖盖体的内表面;4)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彩墨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二胶层,在第二实施例中,彩墨层裸露直接与食品接触。

具体来说,如图4和图5所示,易拉罐顶盖包括盖体21和扇形的拉环23。其中,盖体21上设置有由撕裂纹围合而成的闭合区域22;拉环23较窄的一端通过铆钉24铆接在闭合区域22内,通过拉动拉环23使得撕裂纹断开,形成易拉罐顶盖的开口。

在该实施例中,在易拉罐顶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标识码25,第一标识码25设置在盖体21内侧的闭合区域22内。每个易拉罐顶盖内侧设置的第一标识码25中的信息不同,唯一对应于一个易拉罐顶盖,从而构成易拉罐的身份标识码,第一标识码25可用于参加营销活动使用,也可以作为防伪溯源的标识码使用。设置在盖体内侧的第一标识码25中的信息在未打开包装的前提下无法获得,在将闭合区域22从盖体上撕下后可见,因此,只有购买易拉罐饮品的消费者才可以获得第一标识码25中的信息,从而参与营销活动或进行防伪查询。

在该实施例中,易拉罐顶盖采用了图6所示的结构。图6是图4中闭合区域22的B-B剖视图。从图6可知,盖体100的内侧从内到外(图6中显示为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胶层101和彩墨层102。其中,第一胶层101使用可接触食品的胶层。彩墨层102采用食品级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现有技术中,在盖体里侧使用的食用级胶通常具有无色或浅色的外观。本申请中所述彩墨层102是指由具有一定色彩的颜料涂布后形成的墨层,彩墨层102可以选用和第一胶层101具有较大色差且颜色较深的颜料,例如红色、蓝色或黑色。

在该实施例中,彩墨层102仅局部覆盖盖体的内表面,主要目的在于覆盖盖体内侧用于设置第一标识码25的区域。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盖体21包括中部内凹的平面部分27和边缘环形的夹头壁28;夹头壁28用于扣紧在罐体上端,封装罐体;彩墨层102仅全部或局部覆盖盖体21的平面部分27。其中,为了方便设置第一标识码25,彩墨层102可以仅覆盖平面部分中包括闭合区域22在内的圆形区域27(参见图5中虚线围成的区域),而不覆盖盖体用于封装罐体的夹头壁28,从而可以防止封装罐体时损坏彩墨层102,保证了食品安全。同理,在第一实施例中,彩墨层102和第二胶层103也可以仅覆盖易拉罐顶盖平面部分中包括闭合区域22在内的圆形区域27,而不覆盖盖体用于封装罐体的夹头壁28,从而可以防止封装罐体时损坏彩墨层102和第二胶层103,保证了食品安全。

当在盖体100里侧依次涂布第一胶层101和彩墨层102后,可以通过激光刻蚀的方式将彩墨层102中的部分面积去除,露出第一胶层101,形成第一标识码25。在上述工艺中,通过控制激光的波长、能量和速度,可以仅去除彩墨层102,而不破坏第一胶层101和盖体100的结构。采用上述工艺,在形成第一标识码25后,无需再次进行布胶,即可完成易拉罐顶盖内侧结构的加工,简化了易拉罐顶盖的制作工艺。

通过上述工艺,在闭合区域22内形成第一标识码25,第一标识码25是由去除彩墨层102中的部分面积后露出的第一胶层101所形成的图案。通过调整激光刻蚀的路径,可以形成对应于不同信息的第一标识码25。由于彩墨层102和第一胶层101具有较大色差,第一标识码25易于识别。第一标识码25可以是二维码,也可以是字符码,字符码由字母和/或数字组成,一行或多行排列。

如图4所示,在该易拉罐顶盖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标识码26和第三标识码26’。易拉罐顶盖的外侧是指易拉罐顶盖在销售过程中显露于外部能被消费者或销售人员所接触到的一侧。第二标识码26和第三标识码26’可以设置在盖体表面的任意区域。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标识码26和第三标识码26’同时设置在盖体21外侧的闭合区域22的外部。第二标识码26和第三标识码26’可以对称分布,也可以随机分布。当然,第二标识码26和第三标识码26’也可以一个设置在闭合区域22的外部,一个设置在闭合区域22的内部。

第二标识码26和第三标识码26’可以通过喷码、激光雕刻或其他方式设置。第二标识码26和第三标识码26’可以是二维码,也可以是字符码。当在每个易拉罐顶盖上设置的第二标识码26或第三标识码26’具有唯一性时,相应的第二标识码26或第三标识码26’同样构成易拉罐的身份标识码。由于第二标识码26和第三标识码26’中的信息在易拉罐产品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处于可识别状态,因此,可作为溯源查询的标识码使用,也可用于防窜货查询。设置在同一盖体上的第一标识码25、第二标识码26和第三标识码26’信息相互关联,且唯一对应于一个易拉罐顶盖。

当在每个盖体上设置的第二标识码26具有唯一性时,设置在每个盖体外侧的第三标识码26’可以具有唯一性,也可以是相同的标识码。当设置在盖体外侧的第三标识码26’具有唯一性时,第一标识码25、第二标识码26和第三标识码26’关联存储,其中,第一标识码25可用于防伪溯源查询,也可用于参加营销活动使用,第二标识码26和第三标识码26’均可用于溯源或窜货查询。当设置在盖体外侧的第三标识码26’使用相同的标识码时,其可作为营销活动推广使用的链接使用。此时,第一标识码25用于防伪溯源查询,第二标识码26用于溯源或窜货查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侧设置有标识码的易拉罐顶盖,通过去除彩墨层的部分面积后露出第一胶层形成第一标识码,一方面使得由第一胶层形成的第一标识码与周围区域(即未刻蚀的彩墨层)具有较大的色差,易于识别;另一方面,在不破坏盖体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先涂胶后刻蚀的方式形成第一标识码,简化了易拉罐顶盖的制作工艺。此外,还可以在彩墨层的表面涂第二胶层,通过同时去除彩墨层和第二胶层的对应部分后露出第一胶层形成第一标识码。由于在彩墨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二胶层,可以进一步保证易拉罐顶盖的食品安全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侧设置有标识码的易拉罐顶盖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