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快递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9449发布日期:2018-11-13 22:59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快递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快递盒。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快递业的发展,也给包装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每年产生的快递盒数量不计其数。用户在拿取快递盒时,普遍问题是常见的快递盒不方便携带,用户通常是将其抱在怀里或夹在胳膊下,而这种携带方式无法持续太久、且非常吃力,用户体验的愉悦感会因携带快递盒的不方便而大打折扣。

另外,因要保证快递盒在运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快递盒往往会包装得十分严实,用户在拆封快递时,可能会因胶带等粘贴过紧而无法顺利拆封,这也会大大降低用户体验的愉悦感,如果用户直接采用剪刀或小刀破坏快递盒的方式进行拆封,便不利于快递盒的回收再利用,从而产生严重的资源浪费。

因此,确有必要设计一款快递盒能方便用户携带的同时,还能方便用户拆封和有利于快递盒的回收再利用,并满足用户在拆封快递时的压力释放与快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快递盒,能方便用户携带的同时,还能方便用户拆封和有利于快递盒的回收再利用,并满足用户在拆封快递时的压力释放与快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快递盒,所述便携式快递盒包括顶板、第一内折板、第二内折板、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和底板,所述左侧板、前板、右侧板和后板依次首尾连接,以形成带有收纳空间的环状体;所述顶板、第一内折板、第二内折板、前板、后板与底板均为正多边形,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均为带有两个L边的“凸”字型结构;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的上、下边均分别对应与所述顶板、底板连接,从而围成半封闭式的盒体;所述第一内折板、第二内折板折为“L”型后设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第一内折板、第二内折板的“L”型短边对应与所述左侧板、右侧板的两个L边吻合并连接,所述第一内折板的长边分别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前板连接,所述第二内折板的长边分别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后板连接;所述第一内折板和所述第二内折板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一提绳和第二提绳。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一撕线和第二撕线,所述前板设有第四撕线,所述后板设有第五撕线,所述第一撕线、第二撕线、第四撕线、第三撕线均为易撕锯齿口,分别沿着所述第一撕线和第四撕线、所述第二撕线和第五撕线撕下两个呈“倒L”型的折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折板的一个长边与所述顶板的连接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撕线位于所述顶板上的位置,所述第一内折板的另一个长边与所述前板的连接位置对应于所述第四撕线位于所述前板上的位置;所述第二内折板的一个长边与所述顶板的连接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撕线位于所述顶板上的位置,所述第二内折板的另一个长边与所述后板的连接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五撕线位于所述后板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撕线和所述第二撕线中间的第三撕线,所述第三撕线为易撕锯齿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折板和第二内折板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一折线和第二折线,可沿着所述第一折线将所述第一内折板折成“L”型,以及沿着所述第二折线将所述第二内折板折成“L”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折板和第二内折板的上边缘分别对应设有两个第一环孔和两个第二环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提绳的两头由外向内分别穿过两个第一环孔,并在所述盒体的内部打结;所述第二提绳的两头由外向内分别穿过两个第二环孔,并在所述盒体的内部打结。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上还分别对应设有第六撕线和第七撕线,所述第六撕线和第七撕线均为易撕锯齿口,分别沿着所述第六撕线和第七撕线撕开,可将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凸”字型凸出部分撕下,使得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变为正多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上还设有第三折线、第四折线、第五折线,所述右侧板上还设有第六折线、第七折线、第八折线,可通过所述第三折线、第四折线、第五折线将所述左侧板折收起来,以及通过所述第六折线、第七折线、第八折线将所述右侧板折收起来。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快递盒的材料为瓦楞纸,所述第一提绳和/或所述第二提绳为尼龙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快递盒结构简单、方便携带,易于拆封;(2)快递盒在不使用时易于折叠、节省占用的空间;(3)快递盒可循环利用,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快递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快递盒的展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快递盒撕下折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快递盒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快递盒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1-顶板,11-第一撕线,12-第二撕线,13-第三撕线,2-第一内折板,21-第一折线,22-第一提绳,23-第一环孔,3-第二内折板,31-第二折线,32-第二提绳,33-第二环孔,4-左侧板,41-第一L边,42-第二L边,43-第六撕线,44-第三折线,45-第四折线,46-第五折线,5-右侧板,51-第三L边,52-第四L边,53-第七撕线,54-第六折线,55-第七折线,56-第八折线,6-前板,61-第四撕线,7-后板,71-第五撕线,8-底板,9-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快递盒的结构示意图和展开示意图,所述便携式快递盒包括顶板1、第一内折板2、第二内折板3、左侧板4、右侧板5、前板6、后板7和底板8,所述左侧板4、前板6、右侧板5和后板7依次首尾连接,以形成带有收纳空间的环状体。所述顶板1、第一内折板2、第二内折板3、前板6、后板7与底板8均为正多边形,所述左侧板4、右侧板5均为带有两个L边的“凸”字型结构,也即所述左侧板4上设有第一L边41和第二L边42,所述右侧板5上设有第三L边51和第四L边52。所述左侧板4的上、下边分别与所述顶板1、底板8连接,所述右侧板5的上、下边分别与所述顶板1、底板8连接,所述前板6的上、下边分别与所述顶板1、底板8连接,所述后板7的上、下边分别与所述顶板1、底板8连接,从而围成半封闭式的盒体9,其中所述左侧板4和所述右侧板5的结构一致且位置对称,所述前板6和所述后板7的结构一致且位置对称。可在所述盒体9内设置所述第一内折板2、第二内折板3,从而使得所述盒体9完全封闭。

所述第一内折板2、第二内折板3的结构一样,在所述盒体9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内折板2上设有第一折线21,所述第二内折板3上设有第二折线31,为方便理解,以所述第一折线21、第二折线31分别对应为所述第一内折板2、第二内折板3的长边折线为例说明,沿着所述第一折线21将所述第一内折板2折成“L”型,沿着所述第二折线31将所述第二内折板3折成“L”型,也即所述第一内折板2和所述第二内折板3的两个短边均呈“L”型。所述第一内折板2的两个“L”型的短边分别对应与所述左侧板4的第一L边41和所述右侧板5的第三L边51吻合并连接,所述第二内折板3的两个“L”型的短边分别对应与所述左侧板4的第二L边42和所述右侧板5的第四L边52吻合并连接。所述第一内折板2的两个长边分别对应与所述顶板1、前板6连接,所述第二内折板3的两个长边分别对应与所述顶板1、后板7连接,至此,所述顶板1、第一内折板2和第二内折板3将所述盒体9的开口封住,也即由所述顶板1、第一内折板2、第二内折板3、左侧板4、右侧板5、前板6、后板7和底板8构成了所述盒体9的封闭式结构。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内折板2上设有第一提绳22,所述第二内折板3上设有第二提绳32(所述第二提绳32因在图3的背面而未显示)。所述第一内折板2的上边缘还设有第一环孔23,所述第二内折板3的上边缘还设有第二环孔33(所述第二环孔33因在图3的背面而未显示),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孔23和所述第二环孔33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一环孔23和所述第二环孔33可以是带孔的铁环,以方便所述第一提绳22和所述第二提绳32分别对应穿过。所述第一提绳22的两头由外向内分别穿过两个第一环孔23,并在所述盒体9的内部方位进行打结;所述第二提绳32的两头由外向内分别穿过两个第二环孔33,并在所述盒体9的内部方位进行打结,从而利用在所述第一内折板2上的所述第一提绳22和在所述第二内折板3上的所述第二提绳32便能将所述便携式快递盒提起。

所述顶板1上设有第一撕线11和第二撕线12,所述前板6设有第四撕线61,所述后板7设有第五撕线71,所述第一内折板2的一个长边与所述顶板1的连接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撕线11位于所述顶板1上的位置,所述第一内折板2的另一个长边与所述前板6的连接位置对应于所述第四撕线61位于所述前板6上的位置;所述第二内折板3的一个长边与所述顶板1的连接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撕线12位于所述顶板1上的位置,所述第二内折板3的另一个长边与所述后板7的连接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五撕线71位于所述后板7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撕线11、所述第四撕线61、所述第二撕线12和所述第五撕线71均为易撕锯齿口,分别沿着所述第一撕线11和所述第四撕线61、所述第二撕线12和所述第五撕线71撕下两个呈“倒L”型的折棱,此时所述便携式快递盒的形态如图3所示,仍为完全封闭状态,通过所述第一提绳22、第二提绳32即可拎走所述便携式快递盒。

所述顶板1上还设有第三撕线13,所述第三撕线13位于所述第一撕线11和所述第二撕线12的中间,所述第三撕线13也为易撕锯齿口,沿着所述第三撕线13撕开,便可将所述便携式快递盒拆封,此时所述便携式快递盒的形态如图4所示,方便从开口处取出盒内的物品。所述左侧板4上还设有第六撕线43,所述右侧板5上还设有第七撕线53,所述第六撕线43和所述第七撕线53也为易撕锯齿口,分别沿着所述第六撕线43、第七撕线53撕开,可将所述左侧板4、右侧板5的“凸”字型凸出部分撕下,使得所述左侧板4、右侧板5变为正多边形,此时所述便携式快递盒的形态如图4所示,形成了一个便携式的提盒状,还可用于装提其他的物品。

所述左侧板4上还设有第三折线44、第四折线45、第五折线46,所述右侧板5上还设有第六折线54、第七折线55、第八折线56,通过所述第三折线44、所述第四折线45、所述第五折线46可将所述左侧板4折收起来,通过所述第六折线54、所述第七折线55、所述第八折线56可将所述右侧板5折收起来,所述便携式快递盒在不使用时,可将其折叠起来以节省占用空间,折叠后的效果图如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快递盒所用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纸质材料、塑料材料等,优选的,所述便携式快递盒的材料为瓦楞纸,所述第一提绳22和/或所述第二提绳32为尼龙绳。所述第一撕线11、所述第二撕线12、所述第三撕线13、所述第四撕线61、所述第五撕线71、所述第六撕线43和所述第七撕线53需要进行加工以形成易撕锯齿口,易撕锯齿口应该较为密集且每个口的长度一致。所述第一折线21、所述第二折线31、所述第三折线44、所述第四折线45、所述第五折线46、所述第六折线54、所述第七折线55、所述第八折线56的折叠处需要进行加工,以便于进行折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快递盒结构简单、方便携带,易于拆封;(2)快递盒在不使用时易于折叠、节省占用的空间;(3)快递盒可循环利用,节能环保。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所涉及的长、短等定语词只是以附图中零部件在图中的长短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