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整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4645发布日期:2018-10-19 20:4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整理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快速自动完成小包装袋的整理和包装的高速整理机。



背景技术:

市面上流通的食品或药品,很多都需要包装成小包装袋,然后再次装入大的外包装容器(包装袋或包装盒)内,这种结构具有很多好处。主要体现在:

能够更好地保护食品或药品,延长食品或药品的保存期;外包装容器能够更好地保护食品或药品的外观质量,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而食品或药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要经过搬运、装卸、运输和储藏,容易造成食品或药品外观质量的损伤,食品或药品经过内、外包装后,就能更好的保护食品或药品,以免造成损坏。

采用小包装袋能够更好地保护食品或药品的原有品质,延长食品或药品的保存期。食品或药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它的质量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会发生变化和变坏。比如,食品或药品本身具有一定的有效成分和水份,这是细菌、霉、酵母等生产繁殖的基本条件,当食品或药品保存的温度适合它们繁殖时,便致使食品或药品腐败变质。如果食品或药品采用无菌包装或包装后进行高温杀菌、冷藏等处理,就会防止食品或药品腐败现象的发生,延长了食品或药品的保存期。同时,食品或药品本身具有一定的水份,当这些水份的含量发生变化时,都会导致食品或药品味道的变化或变坏。如果采用相应的防潮包装技术就能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也有效地延长了食品或药品的保存期。再有,食品或药品在流通时,受到日光和灯光的直接照射时,及在高温时,都易使食品或药品发生氧化、变色、变味等现象,如采用相应的真空包装、充气包装等技术和相应的包装材料,同样也能有效地延长包装食品的保存期。而将食品、药品采用多个小包装袋分别包装,即使其中部分小包装袋因为种种原因(意外破损或使用者开启后没有很好地密封等原因)导致其内食品、药品变坏,也不会影响其它小包装袋。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食品、药品进行大规模、高效包装的包装机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现有市场上存在多种包装机械,对食品、药品进行包装,将颗粒状或小块的食品或药品包装成小包装袋,为了方便运输和储存,一般还需要将散装的小包装袋再次进行包装,装入大的包装容器内,目前多半采用半自动化半人工的方式进行包装,其机械化效率较低,不能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包装效率低,人工成本较高。

不能采用普通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包装的问题在于:小包装袋由于其内装有少量颗粒状或小块的食品或药品,因此小包装袋在传送的时候,其底部体积较大,顶部体积较小,如果所有小包装袋都正向叠置,则容易翻倒,无法垂直堆叠成一叠,更无法用设备装入外包装容器,而且这种排列方式会浪费大量的空间,导致外包装容器可以存放的小包装袋数量大大减少。目前的解决方式是采用人工或设备让小包装袋的物料均匀分布,然后再堆叠小包装袋,这种高速整理机通常包括小包装袋传送机构、小包装袋抚平机构(或采用人工方式让小包装袋的物料均匀分布)、堆叠传送机构、包装机构。但是这种方法,完成让小包装袋的物料均匀分布的步骤比较麻烦,效率比较低,导致其它机构必须要等待该步骤完成,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因此这种结构的高速整理机无法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因此,必须对这种传统的包装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速整理机,这种高速整理机能够快速自动完成小包装袋的整理和包装。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速整理机,包括机架和分别安装在机架上的小包装袋传送机构、堆叠传送机构、包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整理机还包括整理叠袋机构,所述整理叠袋机构包括将小包装袋依次交替变成正向平躺状态和反向平躺状态的理包装置和将理包装置出口的小包装袋取出并送至堆叠工位进行堆叠的取放袋装置,所述理包装置位于取放袋装置上方。

较优的方案,所述理包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安装有两个将小包装袋从竖立状态转换成平躺状态的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和一个将小包装袋交替分配给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的小包装袋分配装置,所述小包装袋分配装置位于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上方,所述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反向设置。

较优的方案,所述取放袋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架、大圆筒座、大齿轮、可转动轴、可转动轴驱动机构、定位盘和至少一个真空吸袋机构,所述大圆筒座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大齿轮固定在大圆筒座前端,所述可转动轴安装在大圆筒座内,所述可转动轴后端连接可转动轴驱动机构,所述定位盘安装在可转动轴前端,所述真空吸袋机构安装在定位盘上,并且真空吸袋机构通过齿轮组连接大齿轮,所述真空吸袋机构包括小圆筒、真空吸盘、真空吸盘定位轴,所述小圆筒固定在定位盘前侧面上,所述真空吸盘定位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小圆筒内,所述真空吸盘定位轴后端通过齿轮组连接大齿轮,所述真空吸盘安装在真空吸盘定位轴前端侧面上。

较优的方案,所述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包括转动轴、转动轴驱动机构、至少两个相同且相互平行的棘轮,所述棘轮包括轮体和多根棘爪,任意两根相邻棘爪之间形成齿槽,各个棘轮上的齿槽一一对应且相互平行,所有相对应的齿槽形成一个可存放小包装袋的横向延伸的小包装袋存放槽,使得转动轴的圆周面外侧形成多个小包装袋存放槽。

较优的方案,所述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的齿槽部分重叠,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底部的出口部分重叠、形成重叠出袋区,所述真空吸盘的运动轨迹与重叠出袋区相切。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的转动轴之间的间距小于棘轮直径的两倍,这种设计,使得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底部的出口部分重叠、形成重叠出袋区,由于所述真空吸盘的运动轨迹与重叠出袋区相切,因此当真空吸盘经过重叠出袋区时,可以吸住任意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底部的出口出来的小包装袋,这样从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底部的出口落下的小包装袋才能依次交替着垂直堆叠。

较优的方案,所述齿槽由两条槽边组成,齿槽的一条槽边为直边,并且该槽边的外端具有向内突出的托袋块,所述齿槽的另一条槽边为向内突起的弧形边,所述两条槽边相交处形成弧形槽底。

更优的方案,所述棘轮的所有齿槽形状和大小均相同,所述多个小包装袋存放槽沿着转动轴的周向均匀分布。

较优的方案,所述小包装袋分配装置包括隔板、分配槽和分配槽摆动机构,所述隔板横向(即其延伸方向与转动轴平行)竖立并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并且隔板位于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中间的上方;所述分配槽摆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分配槽可转动地安装在分配槽摆动机构上,并且分配槽的出口位于隔板一端。当分配槽摆动机构带动分配槽摆动时,当分配槽顺时针转动到极限位置,所述分配槽的出口朝向隔板前侧面,当分配槽逆时针转动到极限位置,所述分配槽的出口朝向隔板后侧面,从而将经过分配槽的小包装袋依次交替分配到位于隔板前侧面下方的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或后侧面下方的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

更优的方案,所述隔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设有小包装袋滑道。所述小包装袋滑道能让小包装袋更稳定准确地竖直落入下方的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内。

更优的方案,所述分配槽摆动机构为伺服电机,所述分配槽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分配槽摆动机构也可以采用摆动气缸或其它机械结构。

较优的方案,所述转动轴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齿轮组,所述电机和齿轮组分别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电机通过齿轮组连接转动轴。所述电机通过齿轮组带动转动轴转动。

较优的方案,所述取放袋装置的齿轮组包括被动齿轮、传动齿轮,所述被动齿轮安装在真空吸盘定位轴后端,所述传动齿轮安装在定位盘后侧面上,所述被动齿轮、传动齿轮、大齿轮依次啮合。

较优的方案,所述可转动轴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定位机构,所述驱动装置定位机构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驱动装置定位机构上。

更优的方案,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扇形齿轮组连接可转动轴。也可以增加一个减速箱。

一种方案,驱动装置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气缸、气缸支撑板,所述气缸支撑板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气缸安装在气缸支撑板上,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定位板上,所述定位板安装在气缸的活塞轴上。

另一种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定位板上。

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小包装袋分配装置能够将小包装袋依次交替分配到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而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能将小包装袋从竖立状态转换成平躺状态,能够让小包装袋依次交替变成正向平躺状态、反向平躺状态,由于所述真空吸盘的运动轨迹与重叠出袋区相切,因此当取放袋装置的真空吸盘运动到整理机构出口处时正对着整理机构出口并滑过重叠出袋区时,可以吸住任意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底部的出口出来的小包装袋,而真空吸盘运动到合适位置时垂直朝下,便于放下小包装袋,让从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底部的出口落下的小包装袋依次交替着垂直堆叠;由于整理叠袋机构能够快速自动完成小包装袋的整理和堆叠,因此不会影响其它机构的工作,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整理叠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整理叠袋机构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理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理包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取放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取放袋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高速整理机,包括机架5和分别安装在机架5上的小包装袋传送机构(图中未画出)、堆叠传送机构3、包装机构4。

所述高速整理机还包括整理叠袋机构,所述整理叠袋机构包括将小包装袋依次交替变成正向平躺状态和反向平躺状态的理包装置1和将理包装置1出口的小包装袋取出并送至堆叠工位进行堆叠的取放袋装置2,所述理包装置1位于取放袋装置2上方。

所述理包装置1包括第一支撑架101,所述第一支撑架101上安装有两个将小包装袋从竖立状态转换成平躺状态的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114和一个将小包装袋交替分配给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114的小包装袋分配装置115,所述小包装袋分配装置115位于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114上方。所述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114反向设置。

所述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114包括转动轴102、转动轴驱动机构、三个相同且相互平行的棘轮106,所述棘轮106包括轮体103和多根棘爪104,任意两根相邻棘爪104之间形成齿槽105,各个棘轮106上的齿槽105一一对应且相互平行,所有相对应的齿槽105形成一个可存放小包装袋的横向延伸的小包装袋存放槽,使得转动轴102的圆周面外侧形成多个小包装袋存放槽。

所述齿槽105由第一槽边107、第二槽边108组成,齿槽105的第一槽边107为直边,并且该第一槽边107的外端具有向内突出的托袋块109,所述齿槽105的第二槽边108为向内突起的弧形边,所述第一槽边107、第二槽边108相交处形成弧形槽底116。

所述棘轮106的所有齿槽105形状和大小均相同,所述多个小包装袋存放槽沿着转动轴102的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114反向设置。

所述小包装袋分配装置115包括隔板110、分配槽111和分配槽摆动机构,所述隔板110横向(即其延伸方向与转动轴102平行)竖立并安装在第一支撑架101上,并且隔板110位于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114中间的上方;所述分配槽摆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分配槽111可转动地安装在分配槽摆动机构上,并且分配槽111的出口位于隔板110一端。当分配槽摆动机构带动分配槽111摆动时,当分配槽111顺时针转动到极限位置,所述分配槽111的出口朝向隔板110前侧面,当分配槽111逆时针转动到极限位置,所述分配槽111的出口朝向隔板110后侧面,从而将经过分配槽111的小包装袋依次交替分配到位于隔板110前侧面下方的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114或后侧面下方的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114。

所述隔板110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设有小包装袋滑道112。所述小包装袋滑道112能让小包装袋更稳定准确地竖直落入下方的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114内。

所述分配槽摆动机构为伺服电机113,所述分配槽111安装在伺服电机113的输出轴上。

所述转动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17和齿轮组118,所述第一电机117和齿轮组118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架101上,第一电机117通过齿轮组118连接转动轴102。

所述取放袋装置2包括第二支撑架201、大圆筒座202、大齿轮203、可转动轴204、可转动轴驱动机构、定位盘205和四个真空吸袋机构,所述大圆筒座202安装在第二支撑架201上,所述大齿轮203固定在大圆筒座202前端,所述可转动轴204安装在大圆筒座202内,所述可转动轴204后端连接可转动轴驱动机构,所述定位盘205安装在可转动轴204前端,所述真空吸袋机构安装在定位盘205上,并且真空吸袋机构通过齿轮组连接大齿轮203。四个真空吸袋机构沿着定位盘205前侧面的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真空吸袋机构包括小圆筒206、真空吸盘207、真空吸盘定位轴208,所述小圆筒206固定在定位盘205前侧面上,所述真空吸盘定位轴208可转动地安装在小圆筒206内,所述真空吸盘定位轴208后端通过齿轮组连接大齿轮203,所述真空吸盘207安装在真空吸盘定位轴208前端侧面上。所述真空吸盘207与外接气源连通,采用控制装置控制真空吸盘207吸袋、放袋。

所述齿轮组包括被动齿轮209、传动齿轮210,所述被动齿轮209安装在真空吸盘定位轴208后端,所述传动齿轮210安装在定位盘205后侧面上,所述被动齿轮209、传动齿轮210、大齿轮203依次啮合。

所述可转动轴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定位机构,所述驱动装置定位机构安装在第二支撑架201上,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驱动装置定位机构上。

所述驱动装置为第二电机211,所述第二电机211通过扇形齿轮组连接可转动轴204。所述扇形齿轮组包括第一扇形齿轮215、第二扇形齿轮216,第一扇形齿轮215安装在可转动轴204后端,第二扇形齿轮216安装在第二电机211的输出轴上,第一扇形齿轮215、第二扇形齿轮216啮合。

驱动装置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212、气缸213、气缸支撑板214,所述气缸支撑板214固定在第二支撑架201上,所述气缸213安装在气缸支撑板214上,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定位板212上,所述定位板212安装在气缸213的活塞轴上。

所述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114的齿槽105部分重叠,这样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底部的出口部分重叠、形成重叠出袋区,所述真空吸盘207的运动轨迹与重叠出袋区相切。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114的转动轴102之间的间距小于棘轮106直径的两倍,这种设计,使得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114底部的出口部分重叠、形成重叠出袋区,由于所述真空吸盘207的运动轨迹与重叠出袋区相切,因此当真空吸盘207经过重叠出袋区时,可以吸住任意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114底部的出口出来的小包装袋,这样从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114底部的出口落下的小包装袋才能依次交替着垂直堆叠。

下面介绍一下工作过程:

首先,小包装袋夹送机构带着小包装袋进入分配槽111。

然后,伺服电机113带动分配槽111来回摆动,将小包装袋依次交替分配到位于隔板110前侧面下方的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114下方或后侧面下方的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114的上方。

接着,小包装袋夹送机构放开小包装袋,让小包装袋落入下方的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114。

然后,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114将小包装袋从竖立状态转换成平躺状态。

由于两个小包装袋状态改变装置114底部的出口部分重叠、形成重叠出袋区。

重叠出袋区位于定位盘205正上方,叠袋处位于定位盘205正下方。

接着,当真空吸盘207运动到重叠出袋区时(真空吸盘207位于最高处时)正对着重叠出袋区,取走重叠出袋区的小包装袋。

然后,真空吸盘207运动到合适位置时(真空吸盘207位于最低处时)垂直朝下,放下小包装袋,在堆叠传送机构3进行叠袋。

最后,堆叠传送机构3将堆叠好的一叠小包装袋送入包装机构4进行包装。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