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标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9581发布日期:2018-10-02 20:02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签装置,尤其是一种医用标签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医院中经常会用到包括药品标签、床号标签等各种标签,这些标签经常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集中放置和适当放置,由于标签种类繁多,导致标签使用过程中容易放置混乱以致丢失或经常找不着,而且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用标签装置,其结构紧凑,能有效实现对医用标签的装载与管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医用标签装置,包括外盒体以及若干置于外盒体内的标签放置体,所述标签放置体内设置若干医用标签,标签放置体内相邻的医用标签间依次首尾连接,且位于标签放置体内最上端的医用标签的端部能从标签放置体上端的标签牵拉口穿出;

牵拉从标签牵拉口穿出医用标签的端部,能将位于标签放置体内最上端的医用标签牵拉出标签放置体外并与标签放置体内其余的医用标签分离,且标签放置体内紧邻的医用标签的端部能从标签放置体的标签牵拉口穿出。

位于标签放置体内的医用标签相互平行,且相邻的医用标签间依次首尾粘结。

所述多个标签放置体在外盒体内沿所述外盒体的长度方向并列放置,标签放置体在外盒体内相互平行,标签放置体在外盒体内呈槽状或盒状,且当标签放置体呈盒状时,标签放置体与外盒体间采用可分离连接。

在标签放置体内的底端设置用于顶升医用标签的标签顶升体。

所述标签顶升体包括设置于标签放置体内的弹簧。

所述外盒体上设置用于对标签放置体进行遮挡定位的放置体遮挡机构,所述放置体遮挡机构包括用于外盒体固定连接的遮挡定位连板以及与所述遮挡定位连板连接的遮挡定位板,所述遮挡定位板位于外盒体的正上方,且遮挡定位板能在外盒体上沿外盒体的长度方向伸缩。

还包括用于外盒体放置的标签盒架。

所述标签盒架包括三角架。

所述医用标签表面印制医用标示,所述医用标示包括药物名称、导管名称和/或标本名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标签放置体内相邻的医用标签间依次首尾连接,牵拉从标签牵拉口穿出医用标签的端部,能将位于标签放置体内最上端的医用标签牵拉出标签放置体外并与标签放置体内其余的医用标签分离,且标签放置体内紧邻的医用标签的端部能从标签放置体的标签牵拉口穿出,从而通过外盒体与标签放置体的配合能有效实现对医用标签的装载与管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标签放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放置体遮挡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盒体置于标签盒架上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标签盒、2-标签放置体、3-医用标签、4-支撑端脚、5-标签顶升体、6-放置体遮挡盖、7-标签牵拉口、8-遮挡定位连板、9-遮挡定位板、10-第一限位体、11-第二限位体以及12-标签盒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能有效实现对医用标签3的装载与管理,提高使用的便捷性,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盒体1以及若干置于外盒体1内的标签放置体2,所述标签放置体2内设置若干医用标签3,标签放置体2内相邻的医用标签3间依次首尾连接,且位于标签放置体2内最上端的医用标签3的端部能从标签放置体2上端的标签牵拉口7穿出;

牵拉从标签牵拉口7穿出医用标签3的端部,能将位于标签放置体2内最上端的医用标签3牵拉出标签放置体2外并与标签放置体2内其余的医用标签3分离,且标签放置体2内紧邻的医用标签3的端部能从标签放置体2的标签牵拉口7穿出。

具体地,外盒体1可采用符合医用标准的材料制成,外盒体1一般呈矩形状,医用标签3通过放置于标签放置体2内而置于外盒体1内,医用标签3在外盒体1内呈并列放置。

对每个标签放置体2内的医用标签3,医用标签3呈片状,医用标签3在标签放置体2内呈相互平行分布,即多个医用标签3在标签放置体2内处于上下层叠的状态。对标签放置体2内相邻的医用标签3间,处于中间医用标签3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医用标签3两侧的医用标签3的相应端部连接,以形成首尾连接状态,处于标签放置体2内最上端的医用标签3的端部从标签牵拉口7穿出,对于穿出标签牵拉口7的医用标签3,能便于医务人员对医用标签3的使用与牵拉。

具体实施时,标签放置体2的上端设置放置体遮挡盖6,标签牵拉口7贯通放置体遮挡盖6,且标签牵拉口7位于放着提遮挡盖6的中心区,标签牵拉口7呈椭圆形、圆形或其他所需的形状,医用标签3的一端倾斜穿出标签牵拉口7外,且穿出标签牵拉口7的端部位于放置体遮挡盖6的上方,医用标签3的另一端与标签放置体2内紧邻医用标签3的端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牵拉医用标签3从标签牵拉口7穿出的端部时,当前被牵拉医用标签3的另一端会带动紧邻医用标签3运动,当被牵拉医用标签3的端部从标签牵拉口7穿出标签放置体2后,与被牵拉医用标签3紧邻的医用标签3的端部会带出,即能从标签牵拉口7穿出,当两个医用标签3分离时,被牵拉医用标签3带起的医用标签3成为标签放置体2内最上端的医用标签3,且其端部也位于标签牵拉口7外。具体使用时,重复上述对穿出标签牵拉口7端部的医用标签3牵拉后,能不断将标签放置体2内的医用标签3取出,且后续的医用标签3的端部会依次从标签牵拉口7穿出,便于进行后续的医用标签3牵拉。

此外,所述医用标签3表面印制医用标示,所述医用标示包括药物名称、导管名称和/或标本名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医用标签3上印制医用标示能便于医务人员的观察与区分,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位于标签放置体2内的医用标签3相互平行,且相邻的医用标签3间依次首尾粘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医用标签3的端部间采用医用胶粘结,医用标签3间的医用胶能保证医用标签3间的连接,且牵拉医用标签3时,不会影响当前牵拉状态的医用标签3与紧邻的医用标签3之间的分离。一般地,医用标签3上印刷有相关的信息,当然,医用标签3也可以为空白标签,可以允许医务人员在标签上书写相关的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标签放置体2在外盒体1内沿所述外盒体1的长度方向并列放置,标签放置体2在外盒体1内相互平行,标签放置体2在外盒体1内呈槽状或盒状,且当标签放置体2呈盒状时,标签放置体2与外盒体1间采用可分离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标签放置体2间的方向与外盒体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标签放置体2的长度方向与外盒体1的宽度相一致,标签放置体2在外盒体1呈平行的并列放置,从而能使得外盒体1内的医用标签3也呈并列放置。标签放置体2可以采用凹设于外盒体1内的槽状结构,也可以采用盒状,当采用盒状时,标签放置体2与外盒体1可以采用可拆卸的连接形式,当一标签放置体2内的医用标签3用完后,直接更换相应的标签放置体2即可。

具体实施时,在标签放置体2内的底端设置用于顶升医用标签3的标签顶升体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标签顶升体5包括设置于标签放置体2内的弹簧,当然,标签顶升体5还可以其他其他的弹性部件制成,在牵拉医用标签3后,通过标签顶升体5将标签放置体2内的医用标签3始终保持在相应的位置,为后续医用标签3的牵拉提供有利的支持。一般地,医用标签3的长度与标签放置体2的长度方向对应。标签放置体2的底端设置支撑端脚4,利用支撑端脚4支撑在外盒体1内,且能提高标签放置体2与外盒体1之间分离的便捷性。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外盒体1上设置用于对标签放置体2进行遮挡定位的放置体遮挡机构,所述放置体遮挡机构包括用于外盒体1固定连接的遮挡定位连板8以及与所述遮挡定位连板8连接的遮挡定位板9,所述遮挡定位板9位于外盒体1的正上方,且遮挡定位板9能在外盒体1上沿外盒体1的长度方向伸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遮挡定位板9对称分布于外盒体1上,遮挡定位板9位于标签放置体2的两端部,遮挡定位板9通过遮挡定位连板8位于外盒体1上,遮挡定位板9能在外盒体1的长度方向伸缩,通过遮挡定位板9能遮挡标签放置体2,避免遮挡放置体2在外盒体1内的移动,确保医用标签3在外盒体1内的稳定性以及使用中的可靠性。当外盒体1内标签放置体2内的医用标签3用完后,通过拉动遮挡定位板9,使得标签放置体2处于非遮挡状态,处于非遮挡状态的标签放置体2能方便与外盒体1的分离,且不会影响外盒体1内其他标签放置体2的放置状态。具体实施时,遮挡定位板9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限位体10以及第二限位体11,通过第一限位体10以及第二限位体11能对遮挡定位板9的移动进行限位,避免遮挡定位板9从外盒体1上脱离。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外盒体1放置的标签盒架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标签盒架12包括三角架,如图4所示。当然,标签盒架12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形状,如层状或其他所需的形状,通过标签盒架12能同时放置一个或多个外盒体1,从而当一个外盒体1内的医用标签3用完后,能达到快速实现更换的目的,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