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副产品保鲜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1041发布日期:2018-10-30 23:53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鲜设备或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副产品保鲜盒。



背景技术:

在蔬菜水果等产品进行长途运输过程中,为防止产品腐坏变质,需要进行各种防腐保鲜工作,常用的方法是低温运输,在各类低温保鲜设备中,保鲜盒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相较于其他需要使用电力的冷冻设备以及结构庞大的低温运输设施,保鲜盒结构小巧轻便,成本低廉,使用及维护简单,具有其他保鲜设备不可比拟的优点,因此虽然原理结构简单,但依然是各类低温运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设备。

保鲜盒一般主要由保持温度的盒体构成,在使用过程中,将需要低温保鲜的产品和冰块穿插或者分层放置在盒体内部,通过盒体隔绝内外热量流通,利用盒体内的冰块保持内部的低温环境以实现保鲜。上述方法虽然能够实现保鲜效果,但由于运输过程中冰块及其融化过程的存在会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的问题,一方面,运输过程中,冰块表面的尖端棱边容易破坏裸露的产品,另一方面,冰块融化后产生的积水会遗留在保鲜盒内部,不仅运输过程中不方便容易泼洒以及弄湿产品,还会导致冰块消耗无法回收,在下次运输时需要补充新的冰块,效率低,消耗大量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反复利用冰块、防止产品损坏、便于运输维护、提高工作效率的农副产品保鲜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副产品保鲜盒,包括盒体、储水袋;所述盒体由下方的盒底以及四周的四个盒壁组成,所述盒底或盒壁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的内部中空,盒底或者盒壁的中空部内设置有储水袋,储水袋中装有液体介质。

储水袋用于灌注水或者其他液体介质,通过使用储水袋,可以实现对液体的重复利用,其具有如下功能:1、搬运过程中,冰块液化以后形成的液体将保存在储水袋中,不会影响或污染保鲜盒内的产品,不会在保鲜盒内产生形成水渍等痕迹,提高了保鲜盒的运输效果和质量,同时能够使得运输过程更加方便灵活,不需要搬运过程中因为保鲜盒不平或者搬运速度过快导致冰水流出;2、储水袋不会轻易破损,在保鲜盒的保护之外增加冰块的保护力度,防止冰块刺破箱体或者外部撞击导致箱体与冰块装置,储水袋的弹性使装进储水袋中的液体冷冻后形成的冰块外表圆润并与储水袋贴合,不会产生尖刺或者棱边,避免破坏产品或保鲜盒,冰块也不会在盒内移动造成温度不均匀;3、通过储水袋可以实现液体的回收利用,在运输结束过后可回收利用储水袋进行再次冷冻使用,理论上只要不漏水,一个保鲜盒的产品周期中只需要加装一次储水袋,能够节省大量水资源,同时储水袋的重复利用大大提高了冰块制造搬运的效果,还可以连同保鲜盒一起直接冷冻,下次直接使用,省去了清洗冰块液体水渍、制备冰块、灌装冰块等各工序,大大提高保鲜盒维护使用的效率。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在盒底、盒壁内设置用于固定储水袋的固定座,防止其从保鲜盒中掉落,避免其在保鲜盒内移动与产品发生撞击等,保护保鲜盒以及盒内产品,同时限制储水袋位置,保证其保鲜效果,使保鲜盒内温度均匀。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所述盒壁之间设有两个筋板状结构,两个筋板状结构的中间设置有储水袋。通过两道筋板结构,可以保证储水袋不会随意移动,同时能够快速的更换和安装储水袋,在运输过程中可以通过更换储水袋保持保鲜盒内始终有冰块,能够持续使用,筋板结构强度较高,能够提高保鲜盒结构强度,保证长期运输中的稳定性。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所述盒底的上表面部分结构向上延伸形成固定柱,所述储水袋中包括设有固定孔的第二储水袋,第二储水袋通过固定孔套设在固定柱上。固定柱结构简单,定位方便,效率高,适用于小型或者便携结构的保鲜盒以提高其工作效率。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还包括设于盒体外部的加强框加强框设于盒体外侧或者嵌设在盒体中间。加强框能够提高保鲜盒的结构强度,防止泡沫等软材质保鲜盒变形破坏,保证运输的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还包括设于盒体上方的盒盖,盒盖下方设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下端抵住储水袋以防止储水袋移动。通过限位凸起能够更好的压紧和固定储水袋,提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稳定,防止储水袋移动掉落,提高保鲜盒装配效率。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储水袋上设有加水换水孔,为保持产品洁净卫生或者使储水袋根据需要使用不同保鲜液体,在储水袋中设置换水孔能够使储水袋可以重复利用,降低保鲜盒成本,提高保鲜盒对不同产品保鲜质量,在不更换保鲜盒的情况下通过更换储水袋实现通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农副产品保鲜盒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含剖切);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农副产品保鲜盒种的实施例一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农副产品保鲜盒种的实施例二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农副产品保鲜盒种的实施例三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农副产品保鲜盒,主要用于农副产品等的保鲜运输,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在保鲜盒内放置低温冰块或者其他低温介质保持盒内低温,利用低温介质液化的过程维持盒内持续的低温环境,防止盒内产品在长时间或者高温环境运输时变质。常用方法是将冰块等低温介质与产品交叠放置在保鲜盒内部,或者将冰块均匀围绕在产品周围,冰块融化后产生大量水,由于运输和搬运过程中颠簸晃动,水容易溅射得到处都是,导致产品被水浸湿、运输车辆或人员被打湿等,引起一些列额外的维护清理工作,降低了运输效率以及质量,同时由于冰块与产品密度不同,运输过程中冰块容易堆积在一起导致保鲜盒内温度不均匀,降低了保鲜盒的保鲜效果。

基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的农副产品保鲜盒采用了图1、图2所示结构,其主要包括盒体、盒盖20以及位于盒体外侧的加强框50,还包括储水袋40,盒体由下方的盒底11以及四周的盒壁12组成,盒底11以及盒壁12的内部中空,形成中空部110和120,中空部110和120中间设置有储水袋40。

还包括固定座8,固定座8设置在中部110和中空部120内,通过固定座8固定和保持储水袋40的位置同时加强保鲜盒的强度。固定座是连接和固定在中空部的内壁上的板状或者筋状结构,主要用于在中空部内形成容纳和固定储水袋40的空腔,防止储水袋40在中空部随意移动,同时还可以提高中空部强度,提高设备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固定座8是由连接在盒底11和盒壁12之间的肋板状结构组成,通过将储水袋40固定在固定座中间保持其位置。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两个壁板之间的筋板状结构31,两个筋板状结构中间形成固定腔32,储水袋40放置在固定腔32中,两个筋板状结构31限制储水袋40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筋板状结构31是整体的面板状,从提高保鲜效果等目的出发,该筋板状结构31还可以设置呈网状等其他结构;为提高保鲜盒的强度,防止保鲜盒在运输过程中被压坏磨损,保鲜盒的外部设置有加强框50,加强框50由多个加强条组成的网构成,本实施例中,加强框50是包裹在保鲜盒外部。在实际加工使用过程中也可以将加强框50设置在保鲜盒的盒壁12和盒底11中间形成内骨架结构。

保鲜盒的上方设置有盒盖20。盒盖20的下端面设置有凸起结构21,凸起结构21设置在固定座8上方,凸起结构21的下端可以抵住储水袋40以防止储水袋40从固定腔32中滑出。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包括:

本实施例中仅在前后两侧的壁板上设置有中空部100,储水袋40放置在前后两的壁板的中空部100内部。在壁板内侧,盒底的上表面的部分结构向上延伸形成固定柱8,储水袋40中包括设置有固定孔的第二储水袋,第二储水袋上的固定孔可以套设在固定柱8上。固定柱8结构便于第二储水袋的拆装,有利于提高保鲜盒的装配效率,便于快速更换第二储水袋,使保鲜盒内始终有低温介质,以保持保鲜盒内低温。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包括,

本实施例中仅在盒底设置有中空部,位于四周的盒壁12上挖设有向下延伸的储水孔62,储水孔62为沉孔,储水孔62中可以放置冰块等低温介质,通过设置在盒壁12中的低温介质提高保鲜盒的保鲜效果,孔状结构能够尽量减小对盒壁12强度的削弱,在提高保鲜盒保鲜效果的同时保证保鲜盒的强度。

对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化还包括:在储水袋40设置有加水换水孔,加水换水孔用于更换储水袋40中的液体,用于保证储水袋40的卫生洁净,同时可以用于更换不同的液态介质,以使保鲜盒在不同保鲜场合都可以使用。

以上是实施例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的优选方案,设置中空部有利于提高保鲜盒的保鲜效果,但会对保鲜盒的强度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保鲜的需求可能在盒底以及盒壁的一处或者多处设置中空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