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室粉剂分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5920发布日期:2018-12-07 22:2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室粉剂分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装机,具体为一种多室粉剂分装机。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茶叶、药品、食品、种子等颗粒状物品,在售卖前都会经过分装,以前分装依靠人工测量,费时费力且精准度也存在一定误差,随着分装机的出现和发展,现在主要依靠分装机来对这些物品进行分装,不但实现自动化同时快速准确,分装机分为机械设备、包装机械设备,但是分装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问题,如有些物料在经过料斗时会残留一定量的物料粘附在料斗内壁上造成浪费;还有物料在经输送装置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粉尘,长时间容易吸附积聚在分装机内部部件上影响分装机的使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方案提出了一种多室粉剂分装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室粉剂分装机,以避免物料粘附在储料斗的内壁上和防止产生的粉尘大范围扩散对机器的使用性能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室粉剂分装机,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储料斗、自动称重机构、分装机构、物料输送带和控制装置,所述自动称重机构、分装机构和物料输送带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物料输送带位于所述储料斗的出料口下方,还包括进料口、刮料板、电机、吸尘夹层,所述储料斗为圆柱状,在所述储料斗的顶部设有所述进料口,在所述储料斗的顶部设有所述刮料板,所述刮料板的上轴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物料输送带的外部罩有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设有可开关式门,在所述壳体的四周设有所述吸尘夹层,在所述吸尘夹层内放置有吸附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刮料板包括一转轴和两根刮杆,刮杆为直角状,两根刮杆分别焊接在转轴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刮杆的侧杆帖附于所述储料斗的内壁表面。

本实用新型中,沿所述可开关式门的内壁四周设有挡板,在所述可开关式门的外表面上安装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物料输送带两侧的架体上设有外扩形挡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尘夹层的表面为网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储料斗内增设刮料板,避免物料粘附在内壁上造成浪费;其次在输送带的四周增设挡板和吸尘夹层,避免物料洒出,并且对产生的粉尘进行吸附,避免粉尘大范围扩散粘附积聚在内部部件上对分装机的使用性能造成影响,同时便于日常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储料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料斗、2.物料输送带、3.进料口、4.刮料板、5.电机、6.吸尘夹层、7.壳体、8.可开关式门、9.吸附层、10.外扩状挡板、4.1.转轴、4.2.刮杆、8.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多室粉剂分装机,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储料斗1、自动称重机构、分装机构、物料输送带2和控制装置,所述自动称重机构、分装机构和物料输送带2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物料输送带2位于所述储料斗1的出料口下方,在所述物料输送带2两侧的架体上设有外扩形挡板10,还包括进料口3、刮料板4、电机5、吸尘夹层6,所述储料斗1为圆柱状,在所述储料斗1的顶部设有所述进料口3,在所述储料斗1的顶部设有所述刮料板4,所述刮料板4的上轴端与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刮料板4包括一转轴4.1和两根刮杆4.2,刮杆4.2为直角状,两根刮杆4.2分别焊接在转轴4.1的两侧,所述刮杆4.2的侧杆帖附于所述储料斗1的内壁表面;在所述物料输送带2的外部罩有壳体7,所述壳体7的正面设有可开关式门8,沿所述可开关式门8的内壁四周设有挡板,在所述可开关式门8的外表面上安装有把手8.1;在所述壳体7的四周设有所述吸尘夹层6,所述吸尘夹层6的表面为网状,在所述吸尘夹层6内放置有吸附层9。

在使用本分装机时,通过储料斗1顶部的进料口3将物料输送至储料斗1的内部,然后经储料斗1底部的出料口输送至物料输送带2上将物料输送分装,储料斗1内部增设的刮料板4可以在物料输送的过程中不断的沿储料斗1的内壁进行刮料,避免物料有一定粘性的情况下粘黏在储料斗1的内壁上,造成物料浪费,同时在刮料板4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储料斗1内部物料运动,避免物料发生堵塞现象;在物料输送带2对物料进行输送的时候,物料在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此时壳体7内部吸尘夹层6内放置的吸附层9可以对粉尘进行吸附,防止粉尘进入其它部件中积聚影响分装机的运行,同时也更便于日常清洁;开关式门8可打开,便于对壳体7内部进行清洁,同时也便于定期将吸附层9取出清洁或更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