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用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3482发布日期:2018-12-14 22:2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用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用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已经遍布于人们生活的场所,如小区、商场、办公楼、车站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由于电梯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因而其使用频率较高,且出现的电梯坠落事故也较多。但是,现有的电梯轿厢在坠落时,由于电梯轿厢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速度会加快,没有很好的措施减缓电梯轿厢掉落的速度,因而造成坠落后的后果也是不可想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用安全防护装置,其可减缓电梯轿厢在坠落时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梯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电梯轿厢、防护板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电梯轿厢的两侧外壁均设有所述防护板,防护板可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靠近或者远离电梯轿厢运动;防护板的远离电梯轿厢的侧面设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杆向外延伸且沿防护板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

进一步地,防护板上设有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梯轿厢的运行速度并发送速度信号;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根据所述速度信号带动防护板向着远离电梯轿厢运动。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直线电机,两个直线电机分别安装于电梯轿厢的顶端和底端,两个直线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防护板的顶端和底端同步联接;直线电机用于接收所述速度信号。

进一步地,电梯轿厢的底端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安全气囊以及弹性缓冲板,安全气囊连接于电梯轿厢的底端,弹性缓冲板连接于安全气囊的底端。

进一步地,电梯轿厢侧壁内部设有扶手,扶手包括两个连接杆以及手持杆,两个连接杆间隔设置;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均穿过电梯轿厢侧壁延伸至电梯轿厢外部,手持杆设于两个连接杆位于电梯轿厢内的端部;连接杆位于电梯轿厢外的端部设有限位板以及弹簧,限位板固设于连接杆位于电梯轿厢外的端部;弹簧穿接于连接杆的端部并夹持于限位板和电梯轿厢的外壁之间。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电梯轿厢两侧外壁上的防护板可在电梯轿厢坠落时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远离电梯轿厢运动,故防护板可朝向电梯运行轨道运动,抵接在电梯运行轨道上,减缓电梯轿厢下落的速度。与此同时,防护板上的多个支撑杆可也在电梯轿厢下落过程中抓持在电梯运行轨道,增大摩擦,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电梯轿厢;20、防护板;21、支撑杆;30、直线电机;40、速度传感器;50、安全气囊;60、弹性缓冲板;70、扶手;71、连接杆;711、限位板;712、弹簧;72、手持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梯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电梯轿厢10、防护板20以及驱动机构,具体在电梯轿厢10的两侧外壁均设有防护板20,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上述的防护板20可靠近或者远离电梯轿厢10运动。另外,在防护板20的远离电梯轿厢10的侧面设有多个支撑杆21,该多个支撑杆21向外延伸且沿防护板20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用安全防护装置时,在电梯正常运行时,驱动机构可带动防护板20靠近电梯轿厢10运动,使防护板20收纳在电梯轿厢10的两侧,电梯轿厢10可正常上下。而在电梯轿厢10出现故障急速下落时,可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防护板20运力电梯轿厢10运动,故防护板20可朝向电梯运行轨道运动,抵接在电梯运行轨道上,减缓电梯轿厢10下落的速度。与此同时,防护板20上的多个支撑杆21可也在电梯轿厢10下落过程中抓持在电梯运行轨道,增大摩擦,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可在防护板20上设有速度传感器40,该速度传感器40用于检测电梯轿厢10的运行速度并发送速度信号,上述的驱动机构可接收速度信号并根据速度信号带动防护板20向着远离电梯轿厢10运动。在电梯轿厢10正常运行时,速度传感器40检测到的速度是系统设定的正常值,而在在电梯轿厢10下落时,电梯轿厢10速度必定增大,因而速度传感器40可检测到大于正常值的加速度,从而发出速度信号给到驱动机构,使防护板20的运动及时远离电梯轿厢10,朝向电梯运行轨道运动,反应更加及时,安全性能更好,且便于控制。

进一步地,上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直线电机30,具体两个直线电机30分别安装于电梯轿厢10的顶端和底端,两个直线电机30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防护板20的顶端和底端同步联接,如此,防护板20在顶端和底端均有驱动力驱动,防护板20的运动以及连接结构均较为稳定。此外,直线电机30可选用伺服电机,便于界首市行数的速度信号。

进一步地,在电梯轿厢10的底端设有缓冲装置,具体缓冲装置包括安全气囊50以及弹性缓冲板60,安全气囊50连接于电梯轿厢10的底端,弹性缓冲板60连接于安全气囊50的底端。在电梯轿厢10下落时,可开启安全气囊50,弹性缓冲板60可与电梯底部柔性接触,通过弹性缓冲板60和安全气囊50的层层缓冲,可有效减缓电梯轿厢10下落时与电梯通道底部发生硬性碰撞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安全性能更好。

进一步地,还可在电梯轿厢10侧壁内部设有扶手70,具体扶手70包括两个连接杆71以及手持杆72,两个连接杆71间隔设置,使两个连接杆71的一端均穿过电梯轿厢10侧壁延伸至电梯轿厢10外部,而手持杆72设于两个连接杆71位于电梯轿厢10内的端部。另外,连接杆71位于电梯轿厢10外的端部可设有限位板711以及弹簧712,限位板711固设于连接杆71位于电梯轿厢10外的端部;弹簧712则穿接于连接杆71的端部,并夹持于限位板711和电梯轿厢10的外壁之间。如此,在电梯轿厢10下落时,电梯轿厢10的人员可手持手持杆72,防止人在急速下落过程中摔倒。而与电梯轿厢10连接的连接杆71与电梯轿厢10的外壁通过限位板711进行限位,可防止扶手70在突然的拉力下与电梯轿厢10脱落,且限位板711与电梯轿厢10外壁之间夹持的弹簧712也可减缓限位板711和电梯轿厢10的冲击力。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