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池吸塑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5109发布日期:2018-10-19 20:46阅读:11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包电池吸塑盒。



背景技术:

软包电池在出厂前,需要进行装箱,通常首先将软包电池放置于吸塑盒内,然后再放入包装箱。但是,由于软包电池密度较大,同等体积的情况下,相较于其他使用吸塑盒封装的商品具有更大的重量,这将导致在运输过程中,装有软包电池的吸塑盒容易发生变形,可能导致电池发生碰撞,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软包电池吸塑盒的承重能力,保证软包电池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包电池吸塑盒。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包电池吸塑盒,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上基板的边沿向下延伸形成环绕于所述上基板的侧基板,所述侧基板的下边缘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基板的上表面;所述上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下内陷的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深度小于所述侧基板的高度,所述成型腔包括第一腔体以及从所述第一腔体底壁向下内陷的多个用于容纳软包电池的第二腔体;所述侧基板的每个侧面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横截面形状为向所述侧基板内侧内凹的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包电池吸塑盒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吸塑成型等方法将片材制成软包电池吸塑盒,上面为上基板,侧面为侧基板,侧基板下边缘固定于下基板上。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叠放方便或其他实际需要,侧基板和上基板之间的夹角不仅可以为直角,也可以略大于90°而呈钝角。上基板表面内陷形成的成型腔用于容纳软包电池和保护物,多个第二腔体中可放置多个电池,多个第二腔体的横截面总面积小于第一腔体的横截面积,这样在分别放置多个电池后,可在第一腔体内放置一整块海绵、泡沫或气泡袋等其他起缓冲作用的保护物,以避免软包电池在运输过程中和外界物体发生碰撞。另外,在侧基板的每个侧面上等间距设置多个加强筋,可以有效提高吸塑盒的承重能力,使吸塑盒在装载软包电池这种密度相对其他产品较大的物体时,边缘各处受力更小更均匀,不易发生变形,进一步保证软包电池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加强筋的横截面形状为内凹的半圆形,可以保证吸塑盒不占用多余空间,方便在容积固定的包装箱内排放更多的吸塑盒。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上还设置有用于连通各所述第二腔体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腔体的深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电池的第二腔体,各第二腔体通过凹槽连通后,在装入电池时,将更为稳固。另外,凹槽可以起加强筋的作用,使分布式的多个第二腔体之间相对不易发生晃动。

进一步,所述第二腔体的底壁上设置有用于防止阻挡所述软包电池的电芯极耳碰撞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腔体的深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软包电池的一端具有突出的两个电芯极耳,在第二腔体内和电芯极耳对应的位置处设置一个凸起部,放置电池时,使两个极耳分别位于凸起部的两侧并卡在凸起部上,这样凸起部可以阻挡两个极耳因为颠簸等原因发生相互碰撞或与腔体内壁不断碰撞,从而有效保护电池。

进一步,多个所述第二腔体呈等间距分布或阵列分布。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软包电池将放置于第二腔体内,多个第二腔体呈等间距分布或阵列分布,将使吸塑盒的受力更为均匀,避免吸塑盒发生变形。

进一步,所述上基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圆角矩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基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圆角矩形,则侧基板各侧面也是通过圆角平滑过渡的,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吸塑盒的内部应力,使侧基板上的加强筋发挥更大的加强承重能力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第二腔体的底壁和/或侧壁外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外凸的辅助加强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二腔体的底壁和/或侧壁外侧均匀设置多个外凸的辅助加强筋,可以进一步保证重量较大的电池在装入第二腔体后,吸塑盒不易发生变形。另外,由于第二腔体和侧基板、下基板之间为中空结构,外凸的辅助加强筋将不占用容纳电池的空间。

进一步,所述下基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的防滑纹理。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电池包装箱在运输过程发生倾斜时,下基板上凸起的防滑纹理可以使装有电池的吸塑盒在一定倾斜角度内不发生滑动,避免碰撞对电池造成的不良影响。

进一步,所述上基板、所述下基板和所述侧基板的厚度相同,且均由聚氯乙烯材质吸塑形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吸塑盒各处厚度均匀,可使其内部应力均匀,不易发生变形。另外,使用聚氯乙烯,也就是PVC材料成型的吸塑盒表面光滑平整,并且具有防静电、阻燃的特点,可以有效保护软包电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软包电池吸塑盒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软包电池吸塑盒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包电池吸塑盒包括上基板1和下基板2,所述上基板1的边沿向下延伸形成环绕于所述上基板1的侧基板3,所述侧基板3的下边缘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基板2的上表面;所述上基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下内陷的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深度小于所述侧基板3的高度,所述成型腔包括第一腔体4以及从所述第一腔体4底壁向下内陷的多个用于容纳软包电池的第二腔体5;所述侧基板3的每个侧面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加强筋6,所述加强筋6的横截面形状为向所述侧基板3内侧内凹的半圆形。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吸塑成型等方法将片材制成软包电池吸塑盒,上面为上基板,侧面为侧基板,侧基板下边缘固定于下基板上。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叠放方便或其他实际需要,侧基板和上基板之间的夹角不仅可以为直角,也可以略大于90°,例如,增加3°的拔模角成为93°的钝角。上基板表面内陷形成的成型腔用于容纳软包电池和保护物,多个第二腔体中可放置多个电池,多个第二腔体的横截面总面积小于第一腔体的横截面积,这样在分别放置多个电池后,可在第一腔体内放置一整块海绵、泡沫或气泡袋等其他起缓冲作用的保护物,以避免软包电池在运输过程中和外界物体发生碰撞。另外,在侧基板的每个侧面上等间距设置多个加强筋,可以有效提高吸塑盒的承重能力,使吸塑盒在装载软包电池这种密度相对其他产品较大的物体时,边缘各处受力更小更均匀,不易发生变形,进一步保证软包电池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加强筋的横截面形状为内凹的半圆形,可以保证吸塑盒不占用多余空间,方便在容积固定的包装箱内排放更多的吸塑盒。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4的底壁上还设置有用于连通各所述第二腔体5的凹槽7,所述凹槽7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腔体5的深度。

另外,第二腔体5也可通过凹槽7与第一腔体4的侧壁相连。

由于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电池的第二腔体,各第二腔体通过凹槽连通后,在装入电池时,将更为稳固。另外,凹槽可以起加强筋的作用,使分布式的多个第二腔体之间相对不易发生晃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腔体5的底壁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软包电池的电芯极耳碰撞的凸起部8,所述凸起部8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腔体5的深度。

由于软包电池的一端具有突出的两个电芯极耳,在第二腔体内和电芯极耳对应的位置处设置一个凸起部,放置电池时,使两个极耳分别位于凸起部的两侧并卡在凸起部上,这样凸起部可以阻挡两个极耳因为颠簸等原因发生相互碰撞或与腔体内壁不断碰撞,从而有效保护电池。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二腔体5呈等间距分布或阵列分布。

由于软包电池将放置于第二腔体内,多个第二腔体呈等间距分布或阵列分布,将使吸塑盒的受力更为均匀,避免吸塑盒发生变形。

优选地,所述上基板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角矩形。

上基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圆角矩形,则侧基板各侧面也是通过圆角平滑过渡的,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吸塑盒的内部应力,使侧基板上的加强筋发挥更大的加强承重能力的作用。

另外,第一腔体4、第二腔体5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为圆角矩形,凹槽7、凸起部8等与其他结构的接合处也可为圆角,这样将进一步改善吸塑盒的内部应力分布,使其不易发生变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腔体5的底壁和/或侧壁外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外凸的辅助加强筋。

在第二腔体的底壁和/或侧壁外侧均匀设置多个外凸的辅助加强筋,可以进一步保证重量较大的电池在装入第二腔体后,吸塑盒不易发生变形。另外,由于第二腔体和侧基板、下基板之间为中空结构,外凸的辅助加强筋将不占用容纳电池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下基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的防滑纹理。

当电池包装箱在运输过程发生倾斜时,下基板上凸起的防滑纹理可以使装有电池的吸塑盒在一定倾斜角度内不发生滑动,避免碰撞对电池造成的不良影响。

优选地,所述上基板1、所述下基板2和所述侧基板3的厚度相同,且均由聚氯乙烯材质吸塑形成。

吸塑盒各处厚度均匀,大于或等于0.22mm,可使其内部应力均匀,不易发生变形。另外,使用聚氯乙烯,也就是PVC材料成型的吸塑盒表面光滑平整,并且具有防静电、阻燃的特点,可以有效保护软包电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