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试剂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0560发布日期:2019-03-19 21:30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体外诊断试剂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外诊断试剂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包装体外诊断试剂的包装盒。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包装体外诊断试剂的包装盒内通常都没有设置分隔组件,导致试剂在包装盒中易出现晃动,试剂在晃动时会产生泡沫,甚至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外诊断试剂包装盒,该体外诊断试剂包装盒可对体外诊断试剂进行有效的保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体外诊断试剂包装盒,包括外盒体和可移动地容纳于该外盒体的内盒体,该外盒体和内盒体共同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包装盒还包括分隔结构,该分隔结构可移动地设于容纳空间内,于该容纳空间中形成至少一个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内盒体包括二相对设置的侧壁,所述分隔结构包括至少二第一分隔件,每一侧壁上均贴覆有一第一分隔件。

进一步地,所述内盒体包括二相对设置的侧壁,所述分隔结构包括至少三个相平行的第一分隔件,其中两个第一分隔件分别贴覆于一侧壁上,至少另一第一分隔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两个第一分隔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结构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分隔件,该第二分隔件可移动地夹设于相平行的两个第一分隔件之间,且该第二分隔件与第一分隔件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结构还包括底板,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均搭设于底板上,所述底板、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共同形成所述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内盒体开设有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的第一开口,该分隔结构通过该第一开口显露出。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穿过该第一开口容纳于容纳空间内,并搭设于内盒体的底壁。

进一步地,所述内盒体和分隔结构容纳于外盒体后,内盒体、分隔结构及外盒体共同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通过第一开口与容纳空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内盒体还包括二相对设置的连接壁及底壁,每一连接壁与一侧壁连接,该底壁与连接壁及侧壁均相连接,且该连接壁、侧壁、底壁及外盒体共同形成该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外盒体开设有过孔,内盒体通过过孔可移动地容纳于外盒体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体外诊断试剂包装盒包括外盒体和可移动地容纳于该外盒体的内盒体,该外盒体和内盒体共同形成有容纳空间,分隔结构可移动地设于容纳空间内,于该容纳空间中形成至少一容纳腔。根据外诊断试剂的尺寸,移动分隔组件,来调节容纳腔的大小,以使容纳腔和体外诊断试剂的尺寸相匹配,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体外诊断试剂包装盒可对体外诊断试剂进行有效的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体外诊断试剂包装盒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体外诊断试剂包装盒的底板、第一分隔件及第二分隔件的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的体外诊断试剂包装盒100用于包装体外诊断试剂。

所述体外诊断试剂包装盒100包括外盒体10和可移动地容纳于该外盒体10的内盒体30,该外盒体10和内盒体30共同形成有容纳空间31,所述包装盒100还包括分隔结构50,该分隔结构50可移动地设于容纳空间31内,于该容纳空间31中形成至少一个容纳腔51。

可以理解的,该分隔结构50的材质可为EPE(Expandable Polyethylene,可发性聚乙烯)泡棉、EVA(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泡棉、EPP(Expanded polypropylene,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泡棉、或海绵。

EPE泡棉为聚乙烯发泡棉。该聚乙烯发泡棉具有非交联闭孔结构,是一种新型环保的包装材料。它由低密度聚乙烯脂经物理发泡产生无数的独立气泡构成,使得该聚乙烯发泡棉具有隔水防潮、防震、隔音、保温、可塑性能佳、韧性强、循环再造、环保、抗撞力强、及抗化学性能等优点。

EVA泡棉是由VA含量在30%以内的EVA原料经发泡制成。具有柔性佳、弹性佳、透明、表面光泽性好、化学稳定性良好、抗老化和耐臭氧、及无毒性等优点。另外,EVA泡棉在-50℃的温度下仍能够具有较好的可挠性。

EPP泡棉是一种性能卓越的抗压缓冲隔热材料。EPP泡棉具有抗震吸能性佳、形变后回复率高、耐热性佳、耐化学品、耐油性及隔热性佳等优点。另外,EPP泡棉的质量较轻,可大幅度减轻体外诊断试剂包装盒100的重量。

海绵是一种多孔材料。海绵通常由木纤维素纤维或发泡塑料聚合物制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体外诊断试剂包装盒100包括外盒体10和可移动地容纳于该外盒体10的内盒体30,该外盒体10和内盒体30共同形成有容纳空间31,分隔结构50可移动地设于容纳空间31内,于该容纳空间31中形成至少一容纳腔51。根据外诊断试剂的尺寸,移动分隔组件50,来调节容纳腔51的大小,以使容纳腔51和体外诊断试剂的尺寸相匹配,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体外诊断试剂包装盒100可对体外诊断试剂进行有效的保护。

所述内盒体30包括二相对设置的侧壁33,所述分隔结构50包括至少二第一分隔件53,每一侧壁33上均贴覆有一第一分隔件53。

于每一侧壁33上贴覆一第一分隔件53,可对容纳于容纳腔51中的体外诊断试剂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可根据体外诊断试剂的尺寸调节第一分隔件53的厚度、长度及宽度,以使第一分隔件53设于容纳空间31后,形成的容纳腔51与体外诊断试剂的尺寸相匹配,以对体外诊断试剂进行有效的保护。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结构50还包括至少三个相平行的第一分隔件53,其中两个第一分隔件53分别贴覆于一侧壁33上,至少另一第一分隔件53可移动地设于所述两个第一分隔件53之间。

其中两个第一分隔件53分别贴覆于与其对应的侧壁33上,可对容纳于容纳腔51中的体外诊断试剂进行有效的保护。

进一步地,另一第一分隔件53可移动地设于所述两个第一分隔件53之间,根据体外诊断试剂的尺寸来调节形成两个容纳腔51的尺寸,使得形成的容纳腔51与体外诊断试剂的尺寸相匹配,以对体外诊断试剂进行有效的保护。其中,所述两个容纳腔51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宽度。

可根据体外诊断试剂的尺寸调节所述三个第一分隔件53的厚度、长度及宽度,以使所述三个第一分隔件53设于容纳空间31后,形成的容纳腔51与体外诊断试剂的尺寸相匹配,以对体外诊断试剂进行有效的保护。

所述分隔结构50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分隔件55,该第二分隔件55可移动地夹设于相平行的两个第一分隔件53之间,且该第二分隔件55与第一分隔件53相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结构51包括两个相平行的第一分隔件53和至少一第二分隔件55,两个第一分隔件53分别贴覆于与其对应的侧壁33上,该第二分隔件55可移动地夹设于相平行的两个第一分隔件53之间,形成至少两个容纳腔51,通过移动第二分隔件55,以调节容纳腔51的尺寸。使得容纳腔51对体外诊断试剂进行有效的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结构51包括三个相平行的第一分隔件53和至少一第二分隔件55,两个第一分隔件53分别贴覆于与其对应的侧壁33上,另一第一分隔件53可移动地设于所述两个第一分隔件53之间,而且所述第二分隔件55可设于两个相邻的第一分隔件53之间,从而形成至少三个容纳腔51,可通过调节每二相邻的第一分隔件53的间距、及第二分隔件55的宽度、及移动第二分隔件55,来使容纳腔51具有与体外诊断试剂相匹配的形状,以对体外诊断试剂进行有效的保护。

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还可具有其他数量的第一分隔件53个第二分隔件55。

所述分隔结构50还包括底板57,第一分隔件53和第二分隔件55搭设于底板57上。

可以理解的,该底板57的材质可为EPE(Expandable Polyethylene,可发性聚乙烯)泡棉、EVA(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泡棉、EPP(Expanded polypropylene,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泡棉、或海绵。

该底板57、第一分隔件53、及第二分隔件55共同形成容所述纳腔51。

由于地板57、第一分隔件53、及第二分隔件55的材质均为泡棉或海绵,棉和海绵可对容纳于容纳腔51中的体外诊断试剂进行有效的保护。

可以理解的,第二分隔件55搭设于底板57后,可于二相平行设置的第一分隔件53之间移动,来调节容纳腔51的大小。

当第二分隔件55的数量大于2时,未贴覆于侧壁33设置的第二分隔件55也可于底板57上移动,来调节容纳腔51的大小。

所述内盒体30开设有与容纳空间31相连通的第一开口37,该分隔结构50通过该第一开口37显露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盒体30开设有第一开口37,第一开口37与容纳空间31相连通,使得分隔结构50可通过第一开口37进入到容纳空间31中,并可由第一开口37显露出,同时体外诊断试剂也可以通过第一开口37进入到容纳腔51中。

所述底板57穿过该第一开口37容纳于容纳空间31内,并搭设于内盒体30的底壁。体外诊断试剂位于底板57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底板57穿过该第一开口37容纳于容纳空间31内,并搭设于内盒体30的底壁,以方便取出和安装底板57,同时,体外诊断试剂位于底板57上,底板57还可对体外诊断试剂进行有效的保护。

所述内盒体30和分隔结构50容纳于外盒体10后,内盒体30、分隔结构50及外盒体10共同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通过第一开口37与容纳空间31连通。

该容置空间可用于容纳说明书等配件。

可以理解的,分隔结构50的高度低于外盒体10的高度,使得内盒体30、分隔结构50及外盒体10可共同形成该容置空间。

所述内盒体30还包括二相对设置的连接壁35及底壁(未标示),每一连接壁35与一侧壁33连接,底壁与侧壁33和连接壁35均相连接,底壁、侧壁33和连接壁35共同形成该容纳空间31。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盒体30还包括二相对设置的连接壁35,每一连接壁35与一侧壁33连接,底壁与侧壁33和连接壁35均相连接,使得该内盒体30大致为一框体结构,并具有第一开口37。

该连接壁35、侧壁33、底壁及外盒体10共同形成该容纳空间31,以对分隔结构50、体外诊断试剂及说明书进行容纳。

所述外盒体10开设有过孔11,内盒体30通过过孔11可移动地容纳于外盒体10内。

可以理解的,内盒体30可通过过孔11插入外盒体10中,并通过过孔11从该外盒体10中取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