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卸料口集装箱海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8389发布日期:2018-12-07 22:32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卸料口集装箱海包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运输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卸料口集装箱海包袋。



背景技术:

集装箱内衬袋又称海包袋,适用于有流动性的固体散装颗粒状、粉末状产品的集装箱运输。如图1所示,常规的海包袋仅在袋体1的上方设有进料口2和后侧面11设有卸料口3,卸料时,当物料卸到与卸料口3高度相同时,海包袋内远离卸料口3的位置和集装箱底面的边角处位置的物料便不能自行流出,为了将物料卸载干净常用的方法是:在装料前,在海包袋底部预先放置气囊10,通过向气囊10内充气,将物料聚集到卸料口3进行卸料;气囊10在装料前就放置在海包袋底部,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因车辆颠簸导致破损,无法使用,而且气囊10在使用时需要用额外的充气设备连接进行充气,操作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卸料口集装箱海包袋,能将物料一次性卸载干净,保证卸料时操作简便、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卸料口集装箱海包袋,包括袋体、进料口、卸料口和若干组收袋组件,所述卸料口固定连接在所述袋体的后侧面上,所述进料口固定连接在所述袋体的后侧面的上部位置,所述收袋组件包括拉绳、环扣和支杆,所述拉绳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杆的两端,其中一个所述收袋组件的支杆横向固定连接在所述袋体的前侧面上,其余所述收袋组件的所述支杆横向均布在所述袋体的下端面上,所述环扣固定连接在所述袋体的上端面的两侧棱边上,所述环扣位于所述支杆的斜后方位置,所述袋体后侧面与左右两侧面相交的棱边处设有挂钩,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环扣后挂在所述挂钩上。

优选的,所述卸料筒横向均布数量为3个;方便海包袋的后侧面的两个下边角位置的物料卸载。

优选的,所述袋体下端面与左右两侧面相交的棱边处均固定连接有收紧绳,所述收紧绳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袋体的后侧面与距离后侧面最近的所述支杆之间,所述收紧绳的另一端挂在所述挂钩上;手握收紧绳并拉紧,将后侧面的两个下边角处向上拉起,从而将下边角处的物料向袋体的卸料口聚拢,方便将物料卸载。

优选的,所述袋体的后侧面与左右两侧面相交的棱边处均固定连接有方钢管,所述挂钩固定连接在所述方管上;方管能保证收紧绳与拉绳使用时挂钩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同时能提高袋体的后侧面在卸料时处于抻平的状态,保证卸料时的流畅性。

优选的,所述收袋组件数量为3个,所述袋体的下端面上等间距均布2个收袋组件。

优选的,所述袋体的上端面与左右两侧面相交的棱边处设有若干固定绳;在装料前,固定绳将海包袋固定在集装箱内。

优选的,所述袋体的后侧面上还设有透视窗;能对海包袋内物料的装卸进行时时监控,确保物料卸载干净。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展开海包袋放置在集装箱内,将袋体上端面的固定绳系紧在集装箱上,从进料口装载物料;卸料时,打开海包袋的卸料口,先让物料在高度差和重力的作用下自行流出,当集装箱底的物料不再流出时,利用收袋组件将远离卸料口的物料以及海包袋边角处的物料聚拢到卸料口,首先将袋体的前侧面上的支杆通过拉绳拉起,将前侧面边角处的物料向卸料口聚拢,当物料在支杆和拉绳的作用下聚拢的位置越过下端面上距离前侧面最近的支杆时,拉动支杆的拉绳,使物料继续向卸料口聚拢,依次拉动下端面的支杆上连接的拉绳,直至物料全部聚拢在卸料口处,将物料卸载;同时,拉动后侧面两侧的收紧绳,将后侧面的两个下边角位置的物料向卸料口聚拢,进一步保证将海包袋内的物料彻底卸载干净;此外,3个物料口横向均布在后侧面上,加快卸料速度的同时,方便海包袋的后侧面的两个下边角位置的物料卸载。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综合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卸载物料时,对于不能自行流出的物料,利用各个收袋组件的配合使用将远离卸料口的物料以及海包袋边角处的物料聚拢到卸料口,保证将物料一次性卸载干净,操作简单方便、效率高。

2、收紧绳的设置,能保证将后侧面的两个下边角处的物料向卸料口聚拢,进一步方便物料的卸载,减轻人工劳动力度,人性化设置。

3、3个卸料筒横向均布,加快卸料速度的同时,方便海包袋的后侧面的两个下边角位置的物料卸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卸料口集装箱海包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卸料口集装箱海包袋的A处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一种多卸料口3集装箱海包袋,包括袋体1、进料口2、卸料口3和3个组收袋组件4,所述袋体1材料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制成,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防潮性;所述卸料口3固定连接在所述袋体1的后侧面11上,所述进料口2固定连接在所述袋体1的后侧面11的上部位置,进料口2的旁边还设置有排气口15,后侧面11的竖向中心线上还设有两个齿滑扣16,齿滑扣16能将海包袋的后侧面11固定在集装箱对应侧面的方钢上,防止后侧面11凹陷;所述收袋组件4包括拉绳41、环扣42和支杆43,所述拉绳41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杆43的两端,其中一个所述收袋组件4的支杆43横向固定连接在所述袋体1的前侧面13上,其余2个所述收袋组件4的所述支杆43横向均布在所述袋体1的下端面14上,所述环扣42固定连接在所述袋体1的上端面12的两侧棱边上,所述环扣42位于所述支杆43的斜后方位置,所述袋体1后侧面11与左右两侧面相交的棱边处设有挂钩5,所述拉绳4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环扣42后挂在所述挂钩5上。

所述卸料筒横向均布数量为3个;方便海包袋的后侧面11的两个下边角位置的物料卸载。所述袋体1下端面14与左右两侧面相交的棱边处均固定连接有收紧绳6,所述收紧绳6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袋体1的后侧面11与距离后侧面11最近的所述支杆43之间,所述收紧绳6的另一端挂在所述挂钩5上;手握收紧绳6并拉紧,将后侧面11的两个下边角处向上拉起,从而将下边角处的物料向袋体1的卸料口3聚拢,方便将物料卸载。

所述袋体1的后侧面11与左右两侧面相交的棱边处均固定连接有方钢管7,所述挂钩5固定连接在所述方管上;方管能保证收紧绳6与拉绳41使用时挂钩5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同时能提高袋体1的后侧面11在卸料时处于抻平的状态,保证卸料时的流畅性。

所述袋体1的上端面12与左右两侧面相交的棱边处设有若干固定绳8;在装料前,固定绳8能将海包袋固定在集装箱内。此外,在袋体1的后侧面11上还设有透视窗9,能对海包袋内物料的装卸进行时时监控,确保物料卸载干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时,展开海包袋放置在集装箱内,将袋体1上端面12的固定绳8系紧在集装箱上,从进料口2装载物料;卸料时,打开海包袋的卸料口3,先让物料在高度差和重力的作用下自行流出,当集装箱底的物料不再流出时,利用收袋组件4将远离卸料口的物料以及海包袋边角处的物料聚拢到卸料口3,首先将袋体1的前侧面13上的支杆43通过拉绳41拉起,将前侧面13边角处的物料向卸料口3聚拢,当物料在支杆43和拉绳41的作用下聚拢的位置越过下端面14上距离前侧面13最近的支杆43时,拉动支杆43的拉绳41,使物料继续向卸料口3聚拢,依次拉动下端面14的支杆43上连接的拉绳41,直至物料全部聚拢在卸料口3处,将物料卸载;同时,拉动后侧面11两侧的收紧绳6,将后侧面11的两个下边角位置的物料向卸料口3聚拢,进一步保证将海包袋内的物料彻底卸载干净;此外,3个物料口横向均布在后侧面11上,加快卸料速度的同时,方便海包袋的后侧面11的两个下边角位置的物料卸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带来的综合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构造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卸载物料时,对于不能自行流出的物料,利用各个收袋组件4的配合使用将远离卸料口的物料以及海包袋边角处的物料聚拢到卸料口3,保证将物料一次性卸载干净,操作简单方便、效率高。

2.收紧绳6的设置,能保证将后侧面11的两个下边角处的物料向卸料口3聚拢,进一步方便物料的卸载,减轻人工劳动力度,人性化设置。

3.3个卸料筒横向均布,加快卸料速度的同时,方便海包袋的后侧面11的两个下边角位置的物料卸载。

以上参考了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制于此,任何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