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体折叠装置及移动式自动化控制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6361发布日期:2018-12-07 22:22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箱体折叠装置及移动式自动化控制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箱体折叠装置及移动式自动化控制包装机。



背景技术:

2012年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00亿元左右(按全行业7000个企业计),同比增长13.64%,超过全国机械工业当年增长率。与此同时,规模以上企业增长速度均为20%以上,为拉动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健康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食品机械工业产值为1150亿元,同比增长16.16%;包装机械工业产值为1350亿元,同比增长11.57%。现在我国包装机械已成为机械工业中十大行业之一,初步满足了我国食品工业的需要。目前我国已有包装设备的生产厂家5000多个,年产达20多万台套,产品品种达3700多种,我国已成为世界包装机械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

现有的包装机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不适用于中小型企业或家庭式营销场所,在中小型企业目前仍采用人工对纸盒包装,生产效率底下。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箱体折叠装置及移动式自动化控制包装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箱体折叠装置及移动式自动化控制包装机,该移动式自动化控制包装机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包装盒的自动包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箱体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箱体折叠装置包括:

折叠部箱体、吸取盘、真空供给装置及推杆;

所述吸取盘设置于所述折叠部箱体一侧,所述真空供给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吸取盘,所述推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折叠部箱体上。

优选地,还包括横向推杆、折叠杆,所述横向推杆及所述折叠杆设置于所述折叠部箱体内,位于所述吸取盘底部。

优选地,所述横向推杆为两个,两个所述横向推杆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折叠杆包括第一折杆及第二折杆,所述第一折杆与所述第二折杆的中部通过铰接轴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式自动化控制包装机,该移动式自动化控制包装机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的上表面为包装箱传送面;

第一侧位传送带及第二侧位传送带,所述第一侧位传送带及所述第二侧位传送带相对设置,位于所述包装箱传送面两侧,所述第一侧位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侧位传送带之间留有运输通道;

顶部封盖器,所述顶部封盖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包括气动杆及封盖杆,所述气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顶部,所述封盖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气动杆,位于所述运输通道顶部;

顶部密封器及底部密封器,所述顶部密封器设置于所述运输通道顶部,所述底部密封器设置于所述运输通道底部;

箱体折叠部,所述箱体折叠部设置于所述机架一侧;

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箱体折叠装置,所述推杆朝向所述运输通道;

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通信连接于所述第一侧位传送带、所述第二侧位传送带、所述顶部封盖器、所述顶部密封器、所述底部密封器及所述箱体折叠部。

优选地,所述顶部密封器及所述底部密封器包括定位辊、导向辊及刮刀,所述定位辊设置有胶带,胶带经由导向辊导向至运输通道顶部及底部。

优选地,还包括顶部封盖器安装座,所述顶部封盖器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部,所述封盖器安装座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气动杆的一端滑设于所述滑道。

优选地,还包括封盖钢轨,所述封盖钢轨一端连接于所述顶部封盖器安装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封盖钢轨连接于所述顶部封盖器安装座的一端垂直高度高于所述封盖钢轨的另一端。

优选地,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于所述顶部封盖器安装座底部,位于所述封盖钢轨一侧,所述导向板远离所述封盖钢轨一侧的垂直高度高于所述封盖钢轨另一侧的垂直高度。

优选地,还包括包装箱存储部,所述包装箱存储部设置于所述机架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申请的箱体折叠装置通过箱体折叠部的设置,将包装盒折叠为箱体状,通过吸取盘吸取包装盒,将包装盒移动至折叠部箱体,折叠成箱体状所需时间短、投资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2)本申请的移动式自动化控制包装机包装盒经箱体折叠装置折叠成箱体状后,通过推杆折叠将包装盒底部的封盖板封盖在包装盒本体上。本申请通过第一侧位传送带及第二侧位传送带传输包装盒,通过顶部封盖器封盖包装盒顶部的侧壁,通过顶部密封器及底部密封器对包装盒顶部及底部粘贴胶带,实现包装盒的自动化包装,同时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式自动化控制包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式自动化控制包装机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包装盒的示意性结构图。

1、机架;2、第一侧位传送带;3、第二侧位传送带;4、运输通道;5、顶部封盖器;6、气动杆;7、封盖杆;8、顶部密封器;9、底部密封器;10、箱体折叠部;11、折叠部箱体;12、吸取盘;13、皮带传动轴;14、真空供给装置;15、推杆;16、横向推杆;17、第一折杆;18、第二折杆;19、定位辊;20、导向辊;21、刮刀;22、顶部封盖器安装座;23、封盖钢轨;24、导向板;25;脚轮;26、折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箱体折叠装置,该箱体折叠装置包括:

折叠部箱体、吸取盘、真空供给装置及推杆;

所述吸取盘设置于所述折叠部箱体一侧,所述真空供给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吸取盘,所述推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折叠部箱体上。

具体地,包装盒本体上带有折痕,使用时通过真空供给装置为吸取盘提供吸力,吸取包装盒,包装盒的宽度大于折叠部箱体,在包装盒移动过程中通过包装盒本体的折痕,通过折叠部箱体的阻力,将包装盒折叠成箱体状,推杆用于推送箱体状的包装盒,使其能够进入下一工作程序。所需时间短、工作效率高、投资成本低。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横向推杆、折叠杆,所述横向推杆及所述折叠杆设置于所述折叠部箱体内,位于所述吸取盘底部。

具体地,使用时,当包装盒折叠成箱体状后,横向推杆伸出,将包装盒底部的短边方向上的封盖板扣设在包装盒本体上,而后折叠杆折叠,将包装盒底部的长边方向上的封盖板扣设在包装盒本体上,完成包装盒底部的封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横向推杆为两个,两个所述横向推杆相对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折叠杆包括第一折杆及第二折杆,所述第一折杆与所述第二折杆的中部通过铰接轴连接。

具体地,两个横向推杆分别推动包装盒底部两个短边方向的封盖板,第一折杆及第二折杆夹持包装盒底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两个封盖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式自动化控制包装机,该移动式自动化控制包装机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的上表面为包装箱传送面;

第一侧位传送带及第二侧位传送带,所述第一侧位传送带及所述第二侧位传送带相对设置,位于所述包装箱传送面两侧,所述第一侧位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侧位传送带之间留有运输通道;

顶部封盖器,所述顶部封盖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包括气动杆及封盖杆,所述气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顶部,所述封盖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气动杆,位于所述运输通道顶部;

顶部密封器及底部密封器,所述顶部密封器设置于所述运输通道顶部,所述底部密封器设置于所述运输通道底部;

箱体折叠部,所述箱体折叠部设置于所述机架一侧;

其中,所述箱体折叠部包括折叠部箱体、吸取盘、真空供给装置及推杆,所述吸取盘设置于所述折叠部箱体一侧,所述真空供给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吸取盘,所述推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折叠部箱体向,另一端朝向所述运输通道;

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通信连接于所述第一侧位传送带、所述第二侧位传送带、所述顶部封盖器、所述顶部密封器、所述底部密封器及所述箱体折叠部。

具体地,本申请的移动式自动化控制包装机用于封装传统的包装盒,包装盒的盒体顶部及底部设置有封盖板。

具体地,第一侧位传送带与第二侧位传送带之间留有的通道为运输通道,运输通道的宽度与包装盒宽度相配合。

具体地,使用时,通过吸取盘吸取包装盒,由于包装盒本体上带有折痕在真空供给装置为吸取盘提供吸力将包装盒移动至折叠部箱体时,包装盒本体与折叠部箱体相接触,通过包装盒本体上的折痕即可将包装盒折叠成箱体状,推杆将箱体状包装盒推送至传输通道,第一侧位传送带及第二侧位传送带与包装盒的侧面相接触,通过摩擦力驱动包装盒前进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气动杆带动封盖杆运动,封盖杆与包装盒顶部的封盖板相接触,使封盖板扣设在包装盒的本体上,而后包装盒继续向前运动,顶部密封器为包装盒顶部粘贴胶带,通过底部密封器为包装盒的底部粘贴胶带,实现了包装盒的自动化包装。

具体地,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一侧位传送带及第二侧位传送带的开启,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气动杆的运动,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控制顶部密封器及底部密封器的运行,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箱体折叠部吸取盘的移动及真空供给装置的开启与关闭。

具体地,包装盒本体上带有折痕,包装盒折叠时的宽度大于折叠部箱体的宽度,在吸取盘带动包装盒本体移动过程中,通过折叠部箱体的阻力,自然折叠成箱体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箱体折叠部还包括横向推杆、折叠杆,所述横向推杆及所述折叠杆设置于所述折叠部箱体内,位于所述吸取盘底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横向推杆为两个,两个所述横向推杆相对设置。

具体地,使用时,当吸取盘将包装盒移动至折叠部箱体后,横向推杆伸出,将位于包装盒本体底部的短边封盖板扣设在包装盒本体上,然后折叠杆折叠,将包装盒本体底部的长边方向的封盖板扣设在包装盒本体上,实现包装盒底部的封装,随后推杆将包装盒推送至运输通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折叠杆包括第一折杆及第二折杆,所述第一折杆与所述第二折杆的中部通过铰接轴连接。

具体地,第一折杆与第二折杆相互靠近折叠即可完成包装盒底部长边封盖板的封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部密封器及所述底部密封器包括定位辊、导向辊及刮刀,所述定位辊设置有胶带,胶带经由导向辊导向至运输通道顶部及底部。

具体地,胶带中部设置有纸筒,纸筒套设在定位辊上,胶带通过导向辊改变方向及位置关系,使胶带位于运输通道顶部及底部,当包装盒通过运输通道运动时,为包装盒顶部及底部粘贴胶带。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顶部封盖器安装座,所述顶部封盖器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部,所述封盖器安装座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气动杆的一端滑设于所述滑道。

具体地,由于包装盒规格并非统一,高度不一致,通过顶部封盖器安装座的设置,能够调节气动杆的位置,进而调节封盖杆的有效高度,取保其能够将包装盒本体顶部的封盖扣设在包装盒本体上。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封盖钢轨,所述封盖钢轨一端连接于所述顶部封盖器安装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封盖钢轨连接于所述顶部封盖器安装座的一端垂直高度高于所述封盖钢轨的另一端。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于所述顶部封盖器安装座底部,位于所述封盖钢轨一侧,所述导向板远离所述封盖钢轨一侧的垂直高度高于所述封盖钢轨另一侧的垂直高度。

具体地,包装盒顶部的封盖板包括前端封盖板、末端封盖板及侧位封盖板。

具体地,使用时,包装盒设置在运输通道上,通过第一侧位传送带及第二侧位传送带的作用力向前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包装盒顶部的前端封盖板优先与导向板相接触,并通过导向板将封盖板扣设在包装盒本体上,随后包装盒顶部的侧位封盖板与封盖钢轨接触,将侧位封盖板扣设在包装盒本体上,包装盒继续运动,通过气动杆带动封盖杆运动,将包装盒顶部的末端封盖板扣设在包装盒本体上,而后通过顶部密封器及底部密封器粘贴胶带,实现了包装盒的密封包装。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包装箱存储部,所述包装箱存储部设置于所述机架底部。

具体地,装箱存储部用于存储包装后的包装盒。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脚轮,所述脚轮设置于所述机架底部。

具体地,通过脚轮的设置便于移动式自动化控制包装机的运输。

更优选地,还包括皮带传动轴,所述皮带传动轴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能够驱动所述第一侧位传送带及所述第二侧位传送带转动。

更优选地,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第一侧位传送带及所述第二侧位传送带的外侧。

具体地,通过限位杆的设置,防止操作者与第一侧位传送带及所述第二侧位传送带相接触,引发危险。

更优选地,还包括光感传感器,所述光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通信连接于所述PLC控制器,所述光感传感器的测试端朝向所述运输通道。

具体地,通过光传感器的设置,监控包装盒所在的位置,便于PLC控制器控制。

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式自动化控制包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式自动化控制包装机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包装盒的示意性结构图。

如图1-图3所示,该移动式自动化控制包装机包括:

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上表面为包装箱传送面;

第一侧位传送带2及第二侧位传送带3,所述第一侧位传送带2及所述第二侧位传送带3相对设置,位于所述包装箱传送面两侧,所述第一侧位传送带2与所述第二侧位传送带3之间留有运输通道4;

顶部封盖器5,所述顶部封盖器8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包括气动杆6及封盖杆7,所述气动杆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1顶部,所述封盖杆7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气动杆6,位于所述运输通道4顶部;

顶部密封器8及底部密封器9,所述顶部密封器8设置于所述运输通道顶部,所述底部密封器9设置于所述运输通道4底部;

箱体折叠部10,所述箱体折叠部10设置于所述机架1一侧;

其中,所述箱体折叠部10包括折叠部箱体11、吸取盘12、真空供给装置14及推杆15,所述吸取盘12设置于所述折叠部箱体10一侧,所述真空供给装置14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吸取盘12,所述推杆15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折叠部箱体11向,另一端朝向所述运输通道4;

PLC控制器(未示出),所述PLC控制器通信连接于所述第一侧位传送带2、所述第二侧位传送带3、所述顶部封盖器5、所述顶部密封器8、所述底部密封器9及所述箱体折叠部10。

优选地,所述箱体折叠部10还包括横向推杆16、折叠杆,所述横向推杆16及所述折叠杆设置于所述折叠部箱体11内,位于所述吸取盘12底部。

优选地,所述横向推杆16为两个,两个所述横向推杆16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折叠杆包括第一折杆17及第二折杆18,所述第一折杆17与所述第二折杆18的中部通过铰接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部密封器8及所述底部密封器9包括定位辊19、导向辊20及刮刀21,所述定位辊19设置有胶带,胶带经由导向辊20导向至运输通道4顶部及底部。

优选地,还包括顶部封盖器安装座22,所述顶部封盖器安装座22设置在所述机架1顶部,所述封盖器安装座22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气动杆6的一端滑设于所述滑道。

优选地,还包括封盖钢轨23,所述封盖钢轨23一端连接于所述顶部封盖器安装座22,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机架1,所述封盖钢轨23连接于所述顶部封盖器安装座22的一端垂直高度高于所述封盖钢轨23的另一端。

优选地,还包括导向板24,所述导向板24设置于所述顶部封盖器安装座22底部,位于所述封盖钢轨23一侧,所述导向板24远离所述封盖钢轨23一侧的垂直高度高于所述封盖钢轨23另一侧的垂直高度。

其中,还包括脚轮25,所述脚轮25设置于所述机架底部。

使用时,通过吸取盘12吸取包装盒,包装盒的宽度大于折叠部箱体11的宽度,通过真空供给装置14吸取包装盒,在包装盒移动过程中与折叠部箱体相接触,通过折痕26及阻力的作用将包装盒折叠成箱体状,包装盒进入折叠部箱体11后,横向推杆16推出,将包装盒底部的短边方向上的封盖板扣设在包装盒本体上,第一折杆17与第二折杆18相互靠近,将包装盒底部的短边方向的封盖板扣设在包装盒本体上,推杆15推动包装盒,将包装盒推设至运输通道4,第一侧位传送带2及第二侧位传送带3带动包装盒运动,首先包装盒顶部的前端封盖板与导向板24相接触,将前端封盖板扣设在包装盒本体上,包装盒进行向前运动,包装盒顶部的长边方向的侧位挡板与封盖钢轨23相接触,将侧位挡板封盖在包装盒本体上,最后气动杆3带动封盖杆4运动,将包装盒顶部的短边方向上的末端封盖板扣设在包装盒本体上,随后通过顶部密封器8及底部密封器9对包装盒粘贴胶带。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