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工作篮调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4429发布日期:2019-02-11 00:19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工作篮调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是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工作篮调平装置,属于高空作业领域。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车是电力、通讯、交通、市政、消防、救援、建筑等行业进行施工、维护修理等作业的理想设备。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高空作业车的需求量迅速上升。高空作业车的升降方式有折叠式、伸缩式和混合式等多种形式,作业高度从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其工作平台需要进行调平,防止出现不平衡。

工作平台普遍使用电液比例调平机构进行调平,电液比例调平机构由水平传感器、调平液压缸、电液比例伺服阀和放大比较器组成。与电液自动调平机构不同的是,水平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大小与工作平台的倾斜角度成正比。当臂杆变幅时,工作平台与水平面产生一定的夹角,水平传感器输出相应大小的信号,经放大比较器放大、判定方向后,由驱动电路输入到电液比例伺服阀中相应的比例电磁铁,比例伺服阀的阀芯产生位移,输出压力液体,压力液体的流量与控制电流成比例,即与工作平台的倾斜角度成正比,压力液体作用于调平液压缸两腔中的一腔,使活塞杆伸长或缩短,控制工作平台发生与原倾斜方向相反的转动,工作平台恢复到水平状态。

但是现有技术由于技术不完善,在对工作平台进行调平时,从采用的电液比例调平机构必需依赖于电源,一旦供电中断或者电源短路时则无法持续进行工作,从而导致工作进程慢,工作效率低,工作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工作篮调平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技术不完善,在对工作平台进行调平时,从采用的电液比例调平机构必需依赖于电源,一旦供电中断或者电源短路时则无法持续进行工作,从而导致工作进程慢,工作效率低,工作时间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工作篮调平装置,其结构包括万向轮、底座、顶座、安装孔、磁铁吸板、凹槽,所述底座的4个角部位上均机械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安装有4个,所述底座的顶面4个角部位上设有与之相连接的顶座,所述顶座的 4个角部位上开设有与为一体化结构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设置有4个且均为圆形结构,所述顶座的顶面中心位置上开设有矩形结构的凹槽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凹槽内置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磁铁吸板;

所述底座包括有基座、手摇传动机构、水平伸缩传动机构、第一旋转传动机构、第二旋转传动机构、第三旋转传动机构、丝杆旋转传动机构;

所述基座内置有与之相连接的水平伸缩传动机构、第一旋转传动机构、第二旋转传动机构、第三旋转传动机构,所述基座的中心位置上安装有手摇传动机构,所述手摇传动机构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水平伸缩传动机构,所述水平伸缩传动机构远离手摇传动机构的一侧均与第一旋转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旋转传动机构靠近手摇传动机构的一侧均与第二旋转传动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传动机构的下方有均有与之活动连接的第三旋转传动机构,所述第三旋转传动机构的两末端均有与之采用传动连接的丝杆旋转传动机构,所述顶座平行设于基座的上方且与丝杆旋转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万向轮安装在基座的角部位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包括有圆孔、基体、通孔,所述基体的顶面中心位置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4个方位上均设置有圆形结构的通孔,所述通孔设于基体的4个角部位上,所述通孔及圆孔均与基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通孔与安装孔为同心圆结构,所述基体的底面4个角部位上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基体均与手摇传动机构、水平伸缩传动机构、第一旋转传动机构、第二旋转传动机构、第三旋转传动机构、丝杆旋转传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摇传动机构包括有手轮盘、套环、上收卷轮、旋转杆、下收卷轮、限位盘,所述旋转杆的顶部与手轮盘的底面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的底部连接于限位盘的底面中心,所述限位盘与手轮盘相互平行且两者均与旋转杆垂直,所述手轮盘的下方平行设有套环,所述旋转杆贯穿于套环且与其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套环与限位盘之间从上自下依次设有工字型结构的上收卷轮、下收卷轮,所述上收卷轮与下收卷轮为同心圆结构且两者与旋转杆采用过度配合,所述上收卷轮、下收卷轮均有与相连接的水平伸缩传动机构,所述套环卡在与之采用过度配合的圆孔上,所述手轮盘平行设于基体的上空。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伸缩传动机构包括有导向滑轮、内弹簧、牵引绳、水平伸缩杆、水平套筒,所述水平伸缩杆水平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水平套筒,所述水平套筒的内侧面通过内弹簧与水平伸缩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导向滑轮安装有两个且均与牵引绳活动接触,所述牵引绳的一端穿过水平套筒、内弹簧而与水平伸缩杆相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上收卷轮相连接,所述水平套筒与基体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滑轮与基体采用机械连接,所述水平伸缩杆远离内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旋转传动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传动机构包括有连接杆、移动板、固定杆、矩形孔、工字轮、第一主动轮、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从前自后依次贯穿于与之采用过盈配合的工字轮的工字轮、第一主动轮,所述工字轮远离第一主动轮的一面上垂直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于矩形孔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矩形孔开设在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移动板上,所述移动板的顶部与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与水平伸缩杆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与第二旋转传动机构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旋转传动机构包括有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蜗轮、蜗杆、第二主动轮、蜗杆支座、第三转轴、第一传动带、第二转轴、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转轴依次贯穿于与之采用过度配合的主动齿轮、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与第一传动带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套置在与之采用过盈配合的第三转轴上,所述从动齿轮的后方还设置有与第三转轴过盈配合的蜗轮,所述蜗轮的下方设有与之相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的两端均套设有与其采用过度配合的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的外端均设有与蜗杆相连接的蜗杆支座,所述第一传动带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与第三旋转传动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第二转轴的一端面均与基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旋转传动机构包括有转动轴、第二传动带、主动锥齿轮、第二从动轮、轴承座,所述转动轴贯穿于与之相配合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两外侧均设置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远离轴承座的一侧还平行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及第二从动轮均套置在与其采用过盈配合的转动轴上,所述第二传动带的一端与第二从动轮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带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二主动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均与丝杆旋转传动机构采用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旋转传动机构包括有螺母副、安装座、丝杆、从动锥齿轮、丝杆支座,所述丝杆的底部均安装有丝杆支座,所述丝杆支座的上方从下自上依次平行设有从动锥齿轮、安装座,所述动锥齿轮套设在与之采用过度配合的丝杆上,所述丝杆与安装座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安装座的上方平行设有与丝杆螺纹连接的螺母副,所述安装座卡设在与其采用过度配合的通孔上,所述螺母副固定在安装孔内且与顶座固定连接,所述丝杆支座的底面与基体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采用正交啮合的配合方式进行传动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工作篮调平装置,逆时针转动手轮盘,使得旋转杆随手轮盘旋转的同时带动上收卷轮及下收卷轮旋转,因与下收卷轮连接的牵引绳面朝前,而与上收卷轮连接的牵引绳面朝后,故两者随旋转杆逆时针旋转均为释放牵引绳,从而减小对内弹簧的拉力,减小的拉力为内弹簧由于受到被拉缩要复位提动动力,从而内弹簧作用于水平伸缩杆,使得水平伸缩杆向水平套筒外伸,同时通过连接杆带动移动板水平移动,动移动板水平移动时对固定杆产生推力,使得固定杆在矩形孔的导向作用下带动与之相对静止的工字轮旋转,从而第一转轴随工字轮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一主动轮旋转,第一从动轮在第一传动带的辅助传动下随第一主动轮旋转,第二转轴随第一从动轮旋转的同时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从而主动齿轮带动与之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旋转,进而第三转轴随从动齿轮旋转的同时带动蜗轮旋转,蜗轮带动下方与之相啮合的蜗杆旋转,蜗杆上的第二主动轮随之发生联动的同时通过第二传动带的辅助传动下而使得第二从动轮发生联动,从而第二从动轮带动旋转轴旋转,旋转轴上的主动锥齿轮随之发生联动旋转的同时带动与之正交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旋转,进而带动丝杆旋转,丝杆旋转的同时使得与之螺纹连接的螺母副带动顶座向上移动,顶座上升的高度与手轮盘逆时针旋转的圈数呈正比,顶座下降的高度与手轮盘顺时针旋转的圈数呈正比,工作人员在地面时,控制吊臂将工作篮放置在凹槽内,使得铁质的工作篮的底面与磁铁吸板迅速吸合,稳定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工作篮发生晃动,使用安全系数高,因丝杆与顶座始终保持垂直状态,故工作篮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

本实用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工作篮调平装置,该调平装置通过设置有带丝杆的底座及带磁铁吸板的顶座,即可使得工作篮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无须使用电源,即可连续进行工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从而使得工作进程能够如期或提前完成。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的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工作篮调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底座的内部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底座的内部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的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万向轮-1、底座-2、顶座-3、安装孔-4、磁铁吸板-5、凹槽-6、基座-21、手摇传动机构-22、水平伸缩传动机构-23、第一旋转传动机构-24、第二旋转传动机构-25、第三旋转传动机构-26、丝杆旋转传动机构-27、圆孔-2101、基体-2102、通孔-2103、手轮盘-2201、套环-2202、上收卷轮-2203、旋转杆-2204、下收卷轮-2205、限位盘-2206、导向滑轮-2301、内弹簧-2302、牵引绳-2303、水平伸缩杆-2304、水平套筒-2305、连接杆-2401、移动板 -2402、固定杆-2403、矩形孔-2404、工字轮-2405、第一主动轮-2406、第一转轴-2407、主动齿轮-2501、从动齿轮-2502、蜗轮-2503、蜗杆-2504、第二主动轮-2505、蜗杆支座-2506、第三转轴-2507、第一传动带-2508、第二转轴-2509、第一从动轮-2510、转动轴-2601、第二传动带-2602、主动锥齿轮-2603、第二从动轮-2604、轴承座-2605、螺母副-2701、安装座-2702、丝杆-2703、从动锥齿轮-2704、丝杆支座-27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提供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工作篮调平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万向轮1、底座2、顶座3、安装孔4、磁铁吸板5、凹槽6,所述底座2的4个角部位上均机械连接有万向轮1,所述万向轮1安装有4 个,所述底座2的顶面4个角部位上设有与之相连接的顶座3,所述顶座3 的4个角部位上开设有与为一体化结构的安装孔4,所述安装孔4的设置有 4个且均为圆形结构,所述顶座3的顶面中心位置上开设有矩形结构的凹槽 6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凹槽6内置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磁铁吸板5;

所述底座2包括有基座21、手摇传动机构22、水平伸缩传动机构23、第一旋转传动机构24、第二旋转传动机构25、第三旋转传动机构26、丝杆旋转传动机构27;

所述基座21内置有与之相连接的水平伸缩传动机构23、第一旋转传动机构24、第二旋转传动机构25、第三旋转传动机构26,所述基座21的中心位置上安装有手摇传动机构22,所述手摇传动机构2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水平伸缩传动机构23,所述水平伸缩传动机构23远离手摇传动机构22的一侧均与第一旋转传动机构24相连接,所述第一旋转传动机构24靠近手摇传动机构22的一侧均与第二旋转传动机构25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传动机构25的下方有均有与之活动连接的第三旋转传动机构26,所述第三旋转传动机构26的两末端均有与之采用传动连接的丝杆旋转传动机构27,所述顶座3平行设于基座21的上方且与丝杆旋转传动机构27相连接,所述万向轮 1安装在基座21的角部位上。

所述基座21包括有圆孔2101、基体2102、通孔2103,所述基体2102 的顶面中心位置上开设有圆孔2101,所述圆孔2101的4个方位上均设置有圆形结构的通孔2103,所述通孔2103设于基体2102的4个角部位上,所述通孔2103及圆孔2101均与基体21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通孔2103与安装孔4为同心圆结构,所述基体2102的底面4个角部位上安装有万向轮1,所述基体2102均与手摇传动机构22、水平伸缩传动机构23、第一旋转传动机构24、第二旋转传动机构25、第三旋转传动机构26、丝杆旋转传动机构27 连接。

所述手摇传动机构22包括有手轮盘2201、套环2202、上收卷轮2203、旋转杆2204、下收卷轮2205、限位盘2206,所述旋转杆2204的顶部与手轮盘2201的底面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2204的底部连接于限位盘2206 的底面中心,所述限位盘2206与手轮盘2201相互平行且两者均与旋转杆 2204垂直,所述手轮盘2201的下方平行设有套环2202,所述旋转杆2204 贯穿于套环2202且与其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套环2202与限位盘2206之间从上自下依次设有工字型结构的上收卷轮2203、下收卷轮2205,所述上收卷轮2203与下收卷轮2205为同心圆结构且两者与旋转杆2204采用过度配合,所述上收卷轮2203、下收卷轮2205均有与相连接的水平伸缩传动机构 23,所述套环2202卡在与之采用过度配合的圆孔2101上,所述手轮盘2201 平行设于基体2102的上空。

所述水平伸缩传动机构23包括有导向滑轮2301、内弹簧2302、牵引绳 2303、水平伸缩杆2304、水平套筒2305,所述水平伸缩杆2304水平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水平套筒2305,所述水平套筒2305的内侧面通过内弹簧2302与水平伸缩杆230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导向滑轮2301安装有两个且均与牵引绳2303活动接触,所述牵引绳2303的一端穿过水平套筒2305、内弹簧2302而与水平伸缩杆2304相连接,所述牵引绳2303的另一端与上收卷轮2203相连接,所述水平套筒2305与基体2102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滑轮2301与基体2102采用机械连接,所述水平伸缩杆2304远离内弹簧2302 的一端与第一旋转传动机构24相连接。

所述第一旋转传动机构24包括有连接杆2401、移动板2402、固定杆 2403、矩形孔2404、工字轮2405、第一主动轮2406、第一转轴2407,所述第一转轴2407从前自后依次贯穿于与之采用过盈配合的工字轮2405的工字轮2405、第一主动轮2406,所述工字轮2405远离第一主动轮2406的一面上垂直连接有固定杆2403,所述固定杆2403贯穿于矩形孔2404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矩形孔2404开设在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移动板2402上,所述移动板2402的顶部与连接杆2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401的顶部与水平伸缩杆2304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2406与第二旋转传动机构25活动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传动机构25包括有主动齿轮2501、从动齿轮2502、蜗轮 2503、蜗杆2504、第二主动轮2505、蜗杆支座2506、第三转轴2507、第一传动带2508、第二转轴2509、第一从动轮2510,所述第二转轴2509依次贯穿于与之采用过度配合的主动齿轮2501、第一从动轮2510,所述第一从动轮2510与第一传动带2508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2501与从动齿轮2502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2502套置在与之采用过盈配合的第三转轴 2507上,所述从动齿轮2502的后方还设置有与第三转轴2507过盈配合的蜗轮2503,所述蜗轮2503的下方设有与之相啮合的蜗杆2504,所述蜗杆2504 的两端均套设有与其采用过度配合的第二主动轮2505,所述第二主动轮2505 的外端均设有与蜗杆2504相连接的蜗杆支座2506,所述第一传动带2508 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一主动轮2406,所述第二主动轮2505与第三旋转传动机构26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2507、第二转轴2509的一端面均与基体 2102连接。

所述第三旋转传动机构26包括有转动轴2601、第二传动带2602、主动锥齿轮2603、第二从动轮2604、轴承座2605,所述转动轴2601贯穿于与之相配合的轴承座2605,所述轴承座2605的两外侧均设置有第二从动轮2604,所述第二从动轮2604远离轴承座2605的一侧还平行有主动锥齿轮2603,所述主动锥齿轮2603及第二从动轮2604均套置在与其采用过盈配合的转动轴 2601上,所述第二传动带2602的一端与第二从动轮260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带260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二主动轮2505,所述主动锥齿轮2603 均与丝杆旋转传动机构27采用传动连接。

所述丝杆旋转传动机构27包括有螺母副2701、安装座2702、丝杆2703、从动锥齿轮2704、丝杆支座2705,所述丝杆2703的底部均安装有丝杆支座 2705,所述丝杆支座2705的上方从下自上依次平行设有从动锥齿轮2704、安装座2702,所述动锥齿轮2704套设在与之采用过度配合的丝杆2703上,所述丝杆2703与安装座270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安装座2702的上方平行设有与丝杆2703螺纹连接的螺母副2701,所述安装座2702卡设在与其采用过度配合的通孔2103上,所述螺母副2701固定在安装孔4内且与顶座3固定连接,所述丝杆支座2705的底面与基体2102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2704与主动锥齿轮2603采用正交啮合的配合方式进行传动连接。

本专利所说的丝杠2703是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将直线运动转化为回转运动的理想的产品。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实用的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工作篮调平装置的时候,第一步,事先检查装置的各个部件的组装是否牢固,检测装置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第二步,在装置能够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使用,逆时针转动手轮盘 2201,使得旋转杆2204随手轮盘2201旋转的同时带动上收卷轮2203及下收卷轮2205旋转,因与下收卷轮2205连接的牵引绳面朝前,而与上收卷轮 2203连接的牵引绳2303面朝后,故两者随旋转杆2204逆时针旋转均为释放牵引绳,从而减小对内弹簧2302的拉力,减小的拉力为内弹簧2302由于受到被拉缩要复位提动动力,从而内弹簧2302作用于水平伸缩杆2304,使得水平伸缩杆2304向水平套筒2305外伸,同时通过连接杆2401带动移动板 2402水平移动,动移动板2402水平移动时对固定杆2403产生推力,使得固定杆2403在矩形孔2404的导向作用下带动与之相对静止的工字轮2405旋转,从而第一转轴2407随工字轮2405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一主动轮2406旋转,第一从动轮2510在第一传动带2508的辅助传动下随第一主动轮2406 旋转,第二转轴2509随第一从动轮2510旋转的同时带动主动齿轮2501旋转,从而主动齿轮2501带动与之相啮合的从动齿轮2502旋转,进而第三转轴2507随从动齿轮2502旋转的同时带动蜗轮2503旋转,蜗轮2503带动下方与之相啮合的蜗杆2504旋转,蜗杆2504上的第二主动轮2505随之发生联动的同时通过第二传动带2602的辅助传动下而使得第二从动轮2604发生联动,从而第二从动轮2604带动旋转轴2601旋转,旋转轴2601上的主动锥齿轮2603随之发生联动旋转的同时带动与之正交啮合的从动锥齿轮2704 旋转,进而带动丝杆2703旋转,丝杆2703旋转的同时使得与之螺纹连接的螺母副2701带动顶座3向上移动,顶座3上升的高度与手轮盘2201逆时针旋转的圈数呈正比,顶座3下降的高度与手轮盘2201顺时针旋转的圈数呈正比,工作人员在地面时,控制吊臂将工作篮放置在凹槽6内,使得铁质的工作篮的底面与磁铁吸板5迅速吸合,稳定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工作篮发生晃动,使用安全系数高,因丝杆2703与顶座3始终保持垂直状态,故工作篮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

本实用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由于技术不完善,在对工作平台进行调平时,从采用的电液比例调平机构必需依赖于电源,一旦供电中断或者电源短路时则无法持续进行工作,从而导致工作进程慢,工作效率低,工作时间长,本实用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即可使得工作篮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无须使用电源,即可连续进行工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从而使得工作进程能够如期或提前完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