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打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7086发布日期:2019-01-25 17:0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餐具打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餐具打包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餐具打包机。



背景技术:

一次性餐具包括包装袋、设于包装袋内的一次性餐筷和纸巾。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次性餐具打包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按照生产顺序依次为折纸机构2、第一传送部3、和包装机构5,其中第一传送部3上设有筷子供给机4。

第一传送带31安装在机架1上,且第一传送带31竖直方向的高度低于所述机架1的高度。筷子供给机4安装在第一传送带31两侧的机架1上。

折纸机构2将纸带经过折叠、裁剪后形成矩形的纸巾。纸巾6进入第一传送部3的第一传送带31上,第一传送带31将纸巾6运向包装机52。

筷子供给机4包括补充口41和供给口42,其中供给口42延伸到第一传送带31上方,纸巾6经过供给口42时,供给口42中会向第一传送带31上供给一双餐筷7。然后餐筷7与纸巾6一同运向包装机构5进行打包。

包装机构5包括第二传送带51和设于所述传送带51上放的包装机52。

第二传送带51下方设有包装袋辊54,包装袋辊54上套有包装袋,包装袋为条形,贴合第二传送带51从第二传送带51下方运动到第二传送带51上方,条形的包装袋两侧在运动过程中铸件靠近,直到包装机52处粘合,粘合后呈筒状,每个餐筷和纸巾为一组在筒状的包装袋内均匀分布,包装机52内设有热压装置,每隔一段时间下压一次,使筒状的包装袋分成若干段独立的包装,每个包装内为一副餐筷和一块纸巾。成品从第二传送带51的成品出口53流出。

由于第二传送带51起承接作用,因此第二传送带51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传送带31,当餐筷7和纸巾6脱离第一传送带31后,直接掉落在第二传送带31上。

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当需要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第一传送带31的运送速度时,餐筷7和纸巾6由于受惯性作用在脱离第一传送带31后继续沿原运动方向运动,并同时向第二传送带51上下落。

落在第二传送带51上后,纸巾6会留在落点处,由于餐筷7的惯性大,会相对第二传送带51继续向前运动,即位于第二传送带51上的餐筷7和纸巾6之间形成位置差异。

所以随着包装速度的提高,第二传送带51上餐筷7和纸巾6的位置差异会越来越大。位置差异越大,越影响餐筷和纸巾一起打包。所以餐具打包机的打包速度存在一个极限速度,当传送速度超过极限速度时,餐筷和纸巾位置差异过大,无法进行统一打包,从而出现次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餐具打包机,通过增大餐筷在第二传送带上受到的阻力,减少餐筷和纸巾之间的位置差异,从而使得餐具打包机进行打包时的极限速度得以提升。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餐具打包机,包括机架、依次设于机架上的折纸机构、第一传送部、包装机构、以及设于第一传送部上的筷子供给机,包装机构包括包装机和用于承接餐具的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倾斜设置,且第二传送带靠近第一传送带的一端所在的高度,低于第二传送带靠近成品出口的一端。

技术效果:倾斜设置的第二传送带起到阻挡作用,在餐筷落在第二传送带前,阻挡餐筷继续前进,防止餐筷直接冲入打包机的工作范围内。当餐筷落在第二传送带上时,由于倾斜设置的第二传送带,增大了餐筷前进的阻力,使餐筷落在第二传送带上后,不易沿第二传送带继续向前滑动。从而减小了餐筷与纸巾之间的位置差异,使打包机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第二传送带朝向包装袋辊的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差角,差角不超过3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传送带朝向供给口方向倾斜设置,第一传送带两侧伸出有传送挡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供给口上设有若干支撑压片的支撑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机架上对应筷子供给机的另一侧设有红外计数器,压片上正对红外计数器的输出端设有让位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机架上设有固定红外计数器的支架,红外计数器的输出端倾斜正对纸巾经过的路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支撑辊高度不同,使支撑辊纵截面沿抛物线方向排列,压片横跨第一传送带搭在支撑辊上时,压片向第一传送带方向凹陷形成一个朝向第一传送带的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压片为塑料或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餐筷起到阻挡餐筷前进,并且增大餐筷相对第二传送带滑移的阻力,使餐筷在更大的传送速度下,也能和纸巾保持相对匹配的位置,方便包装。

(2)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相当于以靠近第一传送带的一端为中心,另一端向上转动一定角度,使得原来贴合条形包装袋的一侧与条形包装袋相互分离,减小了条形包装袋在传送过程中的受力,条形包装袋不易损坏。

(3)本实用新型中餐筷和纸巾在第一传送带上,因第一传送带的倾斜作用,使餐筷位于纸巾的一侧,又因第二传送带的倾斜作用,使餐筷相对纸巾发生的位移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减小对打包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表示餐筷落在第二传送带上轨迹以及条形包装袋位置的示意图;

图4为表示压片和支撑辊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表示第一传送带倾斜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机架;

2、折纸机构;21、原纸架;22、第一张紧部;

23、第一折纸部;231、折纸板;232、弯曲间隙;233、定型架;2331、定型底板;2332、定型压板;2333、定型间隙;2334、导向折边;2335、限位杆;

24、第二张紧部;241、转向张紧辊;242、折痕压块;243、支撑板;244、光滑板;245、除尘吸管;2451、吸口;246、定位支架;2461、支撑杆;2462、紧定销;2463、支撑环;

25、裁剪部;251、裁剪辊;252、裁剪刀;

26、第二折纸部;261、第一传送通道;262、第二传送通道;263、折叠板;264、滑轨;265、输出轮;266、输出杆;267、导向滑板;

3、第一传送部;31、第一传送带;32、传送挡板;33、压片;34、支撑辊;35、红外计数器;36、让位孔;

4、筷子供给机;41、补充口;42、供给口;

5、包装机构;51.第二传送带;52、包装机;53、成品出口;6、纸巾;7餐筷。

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一种餐具打包机,包括机架1、依次设于机架1上的折纸机构2、第一传送部3、包装机构5、以及设于第一传送部3上的筷子供给机4,包装机构5包括包装机52和用于承接餐具的第二传送带51.,第二传送带51.倾斜设置,且第二传送带51.靠近第一传送带31的一端所在的高度,低于第二传送带51.靠近成品出口53的一端。

倾斜设置的第二传送带51.起到阻挡作用,在餐筷7落在第二传送带51.前,阻挡餐筷7继续前进,防止餐筷7直接冲入打包机的工作范围内。当餐筷7落在第二传送带51.上时,由于倾斜设置的第二传送带51.,增大了餐筷7前进的阻力,使餐筷7落在第二传送带51.上后,不易沿第二传送带51.继续向前滑动。从而减小了餐筷7与纸巾6之间的位置差异,使打包机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速度。

第二传送带51.朝向包装袋辊的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差角,差角不超过30°。第一传送带31朝向供给口42方向倾斜设置,第一传送带31两侧伸出有传送挡板32。供给口42上设有若干支撑压片33的支撑辊34。机架1上对应筷子供给机4的另一侧设有红外计数器35,压片33上正对红外计数器35的输出端设有让位孔36。

机架1上设有固定红外计数器35的支架,红外计数器35的输出端倾斜正对纸巾6经过的路径。相邻支撑辊34高度不同,使支撑辊34纵截面沿抛物线方向排列,压片33横跨第一传送带31搭在支撑辊34上时,压片33向第一传送带31方向凹陷形成一个朝向第一传送带31的圆弧面。压片33为塑料或橡胶制成。

其中,餐筷7起到阻挡餐筷7前进,并且增大餐筷7相对第二传送带51.滑移的阻力,使餐筷7在更大的传送速度下,也能和纸巾6保持相对匹配的位置,方便包装。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相当于以靠近第一传送带31的一端为中心,另一端向上转动一定角度,使得原来贴合条形包装袋的一侧与条形包装袋相互分离,减小了条形包装袋在传送过程中的受力,条形包装袋不易损坏。餐筷7和纸巾6在第一传送带31上,因第一传送带31的倾斜作用,使餐筷7位于纸巾6的一侧,又因第二传送带51.的倾斜作用,使餐筷7相对纸巾6发生的位移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减小对打包的影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餐具打包机,结构如图所示。

该餐具打包机,包括机架1、依次设于机架1上的折纸机构2、第一传送部3、包装机构5、以及设于第一传送部3上的筷子供给机4,第一传送部3包括第一传送带31,筷子供给机4的供给口42延伸到第一传送带31上方,机架1上设有压片33,压片33横跨第一传送带31,压片33一端固定在机架1上,另一端横跨第一传送带31搭在供给口42上。

本方案中的压片33组织餐筷7弹出第一传送带31,减少不完整次品的产生。

其中,第一传送带31朝向供给口42方向倾斜设置。传送带两侧伸出有传送挡板32。供给口42上设有若干支撑压片33的支撑辊34。机架1上对应筷子供给机4的另一侧设有红外计数器35,压片33上正对红外计数器35的输出端设有让位孔36。机架1上设有固定红外计数器35的支架,红外计数器35的输出端倾斜正对纸巾6经过的路径。

其中,相邻支撑辊34高度不同,使支撑辊34纵截面沿抛物线方向排列,压片33横跨第一传送带31搭在支撑辊34上时,压片33向第一传送带31方向凹陷形成一个朝向第一传送带31的圆弧面。压片33为塑料或橡胶制成。

其中,当餐筷7掉落到第一传送带31上时,餐筷7弹起撞击到压片33上后落到第一传送带31上,由于第一传送带31是倾斜设置的,餐筷7截面为圆形,因此餐筷7会在运送过程中自动滚到第一传送带31的侧边,直到传送挡板32处为止。从而实现餐筷7打包前的自动摆正。

由于第一传送带31是倾斜设置的,因此餐筷7初次接触第一传送带31被倾斜的弹起,从而降低了沿竖直方向的弹起高度,从而不易弹出第一传送带31。

压片33的制作材料应具备一定的弯曲形变的能力,即压片33搭在支撑辊34上时,可以因自重而向第一传送带31弯曲形成圆弧面。而餐筷7弹起时每十次至少有九次撞击到圆弧面上,圆弧面结合压片33本身对餐筷7形成一个缓冲。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