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生鲜自动分拣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5062发布日期:2019-02-26 17:32阅读:8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蔬菜生鲜自动分拣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蔬菜生鲜分拣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蔬菜生鲜自动分拣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在蔬菜生鲜流通行业,在出货前需要将一份份已经称重打包的不同品种的蔬菜生鲜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分拣,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大量的工人同时工作,将一份一份已经称重打包的蔬菜生鲜从打包机上用手提取下来,接着放入菜筐中,装满一个菜筐后人工搬运至暂存区,然后再装下一个菜筐,如此反复生产。

由于蔬菜生鲜品种有很多,且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现有技术还未对其进行自动化分拣生产,对工人的依赖程度高。

这个过程中,工人们劳动强度大,容易疲劳,人工分拣效率低,且出错率高,企业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人力成本,生产效率低,这种生产方式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亟待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蔬菜生鲜自动分拣传输系统,以便于提高分拣传输工作的准确率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蔬菜生鲜自动分拣传输系统,包括第一传输装置、第二传输装置、菜品传输装置、外围传输装置、转向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菜品传输装置、所述第一传输装置、所述第二传输装置、所述外围传输装置和所述转向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转向装置连接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与所述第二传输装置,所述菜品传输装置架设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所述菜品传输装置将蔬菜生鲜输送到所述第二传输装置,所述第二传输装置与所述外围传输装置对接。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第一传输装置和转向装置配合工作将菜筐运输到第二传输装置上,接着菜品传输装置将一份份已经打包好的蔬菜生鲜输送到第二传输装置上,装满菜筐后,第二传输装置将菜筐运输到外围输送带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蔬菜生鲜自动分拣传输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菜品传输装置包括菜品输送机架、菜品输送带、编码器、步进电机和装框装置,所述菜品输送带、所述编码器、所述步进电机和所述装框装置均设置于所述菜品输送机架,所述装框装置将所述菜品输送带上的蔬菜生鲜推入所述第二传输装置,所述菜品输送带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编码器、所述步进电机和所述装框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步进电机通过带传动带动菜品输送带运动,编码器记录菜品输送带的运输距离,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再控制装框装置对蔬菜生鲜进行装框,根据工作需要,多个装框装置可以同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蔬菜生鲜自动分拣传输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装框装置包括升降机构、活动板、装框气缸和推板,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菜品输送带,所述活动板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所述装框气缸设置于所述活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装框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装框气缸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在装框时,升降机构带动活动板下降,固定在活动板上的装框气缸工作,装框气缸的输出端推动推板向前运动,推板将蔬菜生鲜推入第二传输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蔬菜生鲜自动分拣传输系统的一种改进,升降机构为气缸和液压缸。根据具体的工作需要,升降机构可以有多种结构,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蔬菜生鲜自动分拣传输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包括第一机架、第一输送带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一电机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第一电机工作,通过带传动带动第一输送带转动,第一输送带将菜筐运输到转向装置处,第一输送带在工作时承载的重量较轻,对其结构的要求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蔬菜生鲜自动分拣传输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传输装置包括第二机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的第二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的第二输送带、以及用于检测装框状态的深度传感器,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深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当菜筐装满蔬菜生鲜时,深度传感器将信号电传送给控制装置,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第二电机工作时通过带传动带动第二输送带转动,将第二菜筐运输到外围传输装置上,第二输送带承载了蔬菜生鲜的重量,对其结构的要求较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蔬菜生鲜自动分拣传输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围传输装置包括外围传输机架、外围输送带和外围驱动电机,所述外围输送带和所述外围驱动电机均设置于所述外围传输机架,所述外围输送带与所述外围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外围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外围驱动电机工作,通过带传动带动外围输送带转动,外围输送带将菜筐运输出去,外围输送带承载了大量的重量,对其机构性能的要求很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蔬菜生鲜自动分拣传输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转向装置包括万向输送带和控制器,所述万向输送带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所述万向输送带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在工作时,根据工作需要,控制装置传递电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万向输送带工作,实现了不同方向的运输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蔬菜生鲜自动分拣传输系统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滑板和菜筐,所述滑板将转向装置运输过来的蔬菜生鲜滑落到所述第二传输装置中,所述菜筐通过所述第一传输装置、所述第二传输装置运输到所述外围传输装置中。万向输送带上的蔬菜生鲜借助滑板滑落到菜筐中,确保装框快速顺利的完成,菜筐有空框状态、在半框状态和满框状态,菜筐在不同装置上所处的状态不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蔬菜生鲜自动分拣传输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传输装置、所述外围传输装置、所述转向装置、所述滑板和所述菜筐至少为两个。这种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得蔬菜生鲜实现了自动化分拣输送,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分拣传输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轴测视的结构示意图 ;

图2为图1中的A区放大图 ;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的结构示意图 ;

其中:1-第一传输装置;11-第一机架;12-第一输送带;13-第一电机;2-第二传输装置;21-第二机架;22-第二输送带;23-第二电机;24-深度传感器;3-菜品传输装置;31-菜品输送机架;32-菜品输送带;33-编码器;34-步进电机;35-装框装置;351-升降机构;352-活动板;353-气缸;354-推板;4-外围传输装置;41-外围传输机架;42-外围输送带;43-外围驱动电机;5-转向装置;51-万向输送带;52-控制器;6-控制装置;7-滑板;8-菜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3所示,一种蔬菜生鲜自动分拣传输系统,包括第一传输装置1、第二传输装置2、菜品传输装置3、外围传输装置4、转向装置5和控制装置6,菜品传输装置3、第一传输装置1、第二传输装置2、外围传输装置4和转向装置5均与控制装置6电连接,转向装置5连接第一传输装置1与第二传输装置2,菜品传输装置3架设于第一传输装置1,菜品传输装置3将蔬菜生鲜输送到第二传输装置2,第二传输装置2与外围传输装置4对接。在控制装置6的控制下,第一传输装置1和转向装置5配合工作将菜筐8运输到第二传输装置2上,接着菜品传输装置3将一份份已经打包好的蔬菜生鲜输送到第二传输装置2上,装满菜筐8后,第二传输装置2将菜筐8运输到外围输送带42上。

优选的,菜品传输装置3包括菜品输送机架31、菜品输送带32、编码器33、步进电机34和装框装置35,菜品输送带32、编码器33、步进电机34和步进电机35均设置于菜品输送机架31,装框装置35将菜品输送带32上的蔬菜生鲜推入第二传输装置2,菜品输送带32与步进电机34的输出端连接,编码器33、步进电机34和装框装置35均与控制装置6电连接。在控制装置6的控制下,步进电机34通过带传动带动菜品输送带32运动,编码器33记录菜品输送带32的运输距离,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装置6,控制装置6再控制装框装置35对蔬菜生鲜进行装框,根据工作需要,多个装框装置35可以同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步进电机35包括升降机构351、活动板352、装框气缸353和推板354,升降机构351设置于菜品输送带32,活动板352设置于升降机构351,装框气缸353设置于活动板352,推板354与装框气缸353的输出端连接,升降机构351和装框气缸353均与控制装置6电连接。在控制装置6的控制下,在装框时,升降机构351带动活动板352下降,固定在活动板352上的气缸353工作,装框气缸353的输出端推动推板354向前运动,推板354将蔬菜生鲜推入第二传输装置2。

优选的,升降机构351为气缸和液压缸。除此之外,齿轮齿条组合机构、履带机构或滑轨滑块组合机构也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根据具体的工作需要,升降机构351可以有多种结构,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第一传输装置1包括第一机架11、第一输送带12和第一电机13,第一输送带12和第一电机13均设置于第一机架11,第一输送带12与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机13与控制装置6电连接。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第一电机13工作,通过带传动带动第一输送带12转动,第一输送带12将菜筐8运输到转向装置5处,第一输送带12在工作时承载的重量较轻,对其结构的要求低。

优选的,第二传输装置2包括第二机架21、设置于第二机架(21)的第二电机23、连接于第二电机23输出端的第二输送带22、以及用于检测装框状态的深度传感器24,第二电机23和深度传感器24均与控制装置6电连接。当菜筐8装满蔬菜生鲜时,深度传感器24将信号电传送给控制装置6,在控制装置6的控制下,第二电机23工作时通过带传动带动第二输送带22转动,将第二菜筐8运输到外围传输装置4上,第二输送带22承载了蔬菜生鲜的重量,对其结构的要求较高。

优选的,外围传输装置4包括外围传输机架41、外围输送带42和外围驱动电机43,外围输送带42和外围驱动电机43均设置于外围传输机架41,外围输送带42与外围驱动电机43的输出端连接,外围驱动电机43与控制装置6电连接。在控制装置6的控制下,外围驱动电机43工作,通过带传动带动外围输送带42转动,外围输送带42将菜筐8运输出去,外围输送带42承载了大量的重量,对其机构性能的要求很高。

优选的,转向装置5包括万向输送带51和控制器52,万向输送带51连接第一输送带12与第二输送带22,万向输送带51与控制器52电连接,控制器52与控制装置6电连接。在工作时,根据工作需要,控制装置6传递电信号给控制器52,控制器52控制万向输送带51工作,实现了不同方向的运输工作。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滑板7和菜筐8,滑板7将转向装置5运输过来的蔬菜生鲜滑落到第二传输装置2中,菜筐8通过第一传输装置1、第二传输装置2运输到外围传输装(4中。万向输送带51上的蔬菜生鲜借助滑板7滑落到菜筐8中,确保装框快速顺利的完成,菜筐8有空框状态、在半框状态和满框状态,菜筐8在不同装置上所处的状态不同。

优选的,第二传输装置2、外围传输装置4、转向装置5、滑板7和菜筐8至少为两个。这种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在控制装置6的控制下,第一传输装置1和转向装置5配合将第一菜筐8运输到第二传输装置2上,步进电机34通过带传动带动菜品输送带32运动,编码器33记录菜品输送带32的运输距离,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装置6,控制装置6再控制升降机构351和装框气缸353工作,推板354将蔬菜生鲜向前推动,蔬菜生鲜沿滑板7滑落到菜筐8中,当菜筐8装满时,深度传感器24会向控制装置6发送信号,接着控制装置6控制第二电机23工作,第二电机23带动第二输送带22转动将装满的菜筐8运输到外围输送带42上,然后通过外围输送带42运输出去,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安装多个步进电机35和多个第二传输装置2同时工作,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