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换箱的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5786发布日期:2018-12-21 19:21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换箱的箱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换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换箱的箱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集装箱或者交换箱,侧板都是整块结构与箱体框架焊接或者使用其他方式装配,虽然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功能单一,对墙板的材料以及整体强度要求较高,在货物堆放方面很不方便,如要在箱内实现多层货物堆叠,只能上层的货物堆叠在下层的货物上面,容易造成货损,给客户带来损失,而且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关于墙板的修补方面,在箱体的日常使用,当出现侧墙板磕碰、划伤等损坏问题时,整个侧板维修或更换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由于侧板不方便更换,只能在损坏处进行修补,极其影响美观,而且修补处的强度以及防腐性能均大打折扣,最终因为修补处的缺陷问题,导致箱体无法使用,而且在日常的运输情况下,严重影响交通运输安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交换箱的箱体,通过设置支架形箱体、以及可拆卸的侧立柱,有利于降低箱体的重量,以及有利于满足不同货物的装箱和运输的需要。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交换箱的箱体,包括底架总成、顶板总成、以及在所述底架总成和顶板总成之间的前端框和门端框,在所述底架总成的左右两侧为底侧梁,在所述顶板总成的左右两侧为顶侧梁,在所述底侧梁和顶侧梁之间间隔设有多个可拆卸的侧立柱。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框和门端框均可拆卸的装配在所述底架总成和顶板总成之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侧立柱上的内侧设有堆货轨道,在所述堆货轨道的上下方向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层架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侧立柱包括槽形的侧立柱本体、位于所述侧立柱本体上端的且与所述顶侧梁可拆卸固定的侧上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侧立柱本体下端的且与所述底侧梁可拆卸固定的侧下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侧立柱还包括沿所述侧立柱本体向上延伸的、用于覆盖所述侧上连接部的上延伸部。

进一步地,所述侧立柱还包括沿所述侧立柱本体向下延伸的、用于覆盖所述侧下连接部的下延伸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底侧梁的上端设有向内折弯的底侧支撑台、以及沿所述底侧支撑台内侧向上延伸的底侧延伸板,所述侧下连接部装配在所述底侧延伸板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底侧延伸板的外侧设有与所述侧下连接部相匹配的装配块,在所述底侧延伸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装配块相匹配的通孔。

进一步地,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所述底侧延伸板、装配块、以及侧下连接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底侧梁和顶侧梁之间设有多个可拆卸的箱板模块,所述箱板模块与侧立柱交替邻接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箱板模块包括外层板本体、沿所述外层板本体的两侧向内折弯形成的侧面、沿所述外层板本体的上下两端向内折弯形成的端面、以及沿所述端面折弯延伸的端面折边。

进一步地,所述箱板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层本体内侧竖向并排设有多个内层板,在所述内层板上均布有多个挂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架总成的前端为前下梁,在前端框的楣板梁与前下梁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前立柱。

进一步地,在前端框的楣板梁与前下梁之间设有可拆卸的箱板模块,所述箱板模块与前立柱交替邻接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交换箱的箱体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支架形的箱体,可以省略侧板和前板,有利于降低箱体的自重,提高箱体的承载量;并且有利于适应不用货物的装箱需要,并有利于提高装箱的速度;还设有可拆卸的侧立柱,可以根据运输货物的需要安装侧立柱,增加运输过程中的对于货物的防护,提高货物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交换箱的箱体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装配侧立柱和前立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装配箱板模块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前端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底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中侧立柱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D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的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9中去除堆货轨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4中箱板模块的一种结构形式。

图14是图13中E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4中箱板模块的另一种结构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15所示,一种交换箱包括箱体和固定在箱体上的可收缩的支腿10,箱体包括底架总成1、顶板总成2、以及在底架总成1和顶板总成2之间的前端框3和门端框4,这样箱体为支架形结构,可以省略侧板和前板,有利于降低箱体的自重,提高箱体的承载量;并且有利于适应不用货物的装箱需要,并有利于提高装箱的速度。在底架总成1的左右两侧为底侧梁11,在顶板总成2的左右两侧为顶侧梁21,在底侧梁11和顶侧梁21之间间隔设有多个可拆卸的侧立柱5;通过设置可拆卸的侧立柱5,可以根据运输货物的需要安装侧立柱,增加运输过程中的对于货物的防护,提高货物的安全性。

底架总成1、顶板总成2、前端框3和门端框4为装配连接,前端框3和门端框4均可拆卸的装配在底架总成1和顶板总成2之间,这样在空箱运输或堆放时,可以将箱体拆卸,有利于减少占用空间,减少运输或存储的成本。

见图9-图11所示,为了增加箱体内的存货量,可以在箱体内设置层架,在侧立柱5上的内侧设有堆货轨道54,在堆货轨道54的上下方向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层架固定孔541,层架可以固定在层架固定孔541上,当然是层架需要卡合固定在多个堆货轨道54上;有利于提高箱体内的装货量,提高箱体的空间利用率。

侧立柱5包括槽形的侧立柱本体51、位于侧立柱本体51上端的且与顶侧梁21可拆卸固定的侧上连接部52、以及位于侧立柱本体51下端的且与底侧梁11可拆卸固定的侧下连接部53。通过设置侧上连接部52,用于可拆卸的与顶侧梁21连接固定,设置侧下连接部53,用于可拆卸与侧下连接部53连接固定;侧立柱5还包括沿侧立柱本体51向上延伸的上延伸部511,上延伸部511覆盖在侧上连接部52的外侧;还包括沿侧立柱本体51向下延伸的下延伸部512,下延伸部512覆盖侧下连接部53的外侧。在侧立柱5安装到底侧梁11和顶侧梁21之间后,在外侧看不到侧上连接部52和侧下连接部53,优选设置利用紧固件固定侧立柱5,紧固件可以选用螺栓,紧固件也不凸出到上延伸部511和下延伸部512,保证了侧立柱5的装卸必须从内侧进行,避免了在外侧可以拆卸侧立柱5,增加了安全性;以及保证了外观的美观性。

见图4所示,在底侧梁11和顶侧梁21之间设有多个可拆卸的箱板模块7,箱板模块7与侧立柱5交替邻接设置。根据需要可以在安装上箱板模块7,也就是箱板模块7与侧立柱5形成箱体的侧板,形成封闭的箱体侧面,增加箱体的密封性或侧面的受力能力。在侧立柱本体51的侧端设有向外折弯沿的侧立柱折边55,侧立柱折边55用于箱板模块7安装时的挡止限位,提高箱板模块7的安装定位效率,提高安装的稳定性。

见图3所示,在底侧梁11的上端设有向内折弯的底侧支撑台111、以及沿底侧支撑台111内侧向上延伸的底侧延伸板112;通过设置底侧支撑台111,可用于箱板模块7与侧立柱5装配时支撑定位,提高装配的效率,以及增加装配后的稳定性;并且设置箱板模块7的厚度与底侧支撑台111的宽度相匹配,使得箱板模块7的外端面与底侧梁1的外端面平齐,增加外观的美观性;设置侧立柱5的厚度与底侧支撑台111的宽度相匹配,使得侧立柱5装配后的外端面与底侧梁1的外端面平齐,增加外观的美观性。

侧下连接部53装配在底侧延伸板112上;具体的,在底侧延伸板112的外侧设有与侧下连接部53相匹配的装配块8,在底侧延伸板112上开设有与装配块8相匹配的通孔113;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底侧延伸板112、装配块8、以及侧下连接部53,实现对于侧立柱5下端的固定。

对于侧立柱5的上连接部52与顶侧梁21的连接固定,也可采用与下侧连接相同的方式。

见图13和图14所示,箱板模块7的第一种结构形式,箱板模块7为单层形式,箱板模块7包括外层板本体71、沿外层板本体71的两侧向内折弯形成的侧面72、沿外层板本体71的上下两端向内折弯形成的端面73、以及沿端面73折弯延伸的端面折边74。通过设置箱板模块7的侧面72和端面73,有利于对于箱板模块7的装卸,通过紧固件将箱板模块7下部的端面折边74固定在底侧延伸板112上,侧面72固定在侧立柱5上,上部的端面折边74固定在顶侧梁21,实现对于箱板模块7的固定。沿侧面72的内端还设有折弯形成的侧折边75,通过设置端面折边74和侧折边75,有利于增加结构的强度,增加边角的光滑性。

见图15所示,箱板模块7的另一种结构形式,箱板模块7为双层形式,在第一种结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内层板79,箱板模块7包括外层板本体71、以及设置在外层本体71内侧竖向并排设有多个内层板79,在内层板79上均布有多个挂孔,通过设置内层板79有利于增加箱板模块7的结构强度,以及通过设置挂孔,有利于货物的固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内层板79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为不同的结构。

见图2和图5所示,在底架总成1的前端为前下梁12,前端框3包括上部的楣板梁31和设置在楣板梁31两端并向下延伸的前角柱32,在楣板梁31与前下梁12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前立柱6。可以根据运输货物的需要安装前立柱6,增加运输过程中的对于货物的防护,提高货物的安全性。

在楣板梁31与前下梁12之间设有可拆卸的箱板模块7,箱板模块7与前立柱6交替邻接设置。根据需要可以在安装上箱板模块7,也就是箱板模块7与前立柱6形成箱体的前端板,形成封闭的箱体前端面,增加箱体的密封性或侧面的受力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