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送餐外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8385发布日期:2019-09-06 19:5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送餐外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送餐外卖装置。



背景技术:

外卖一般是指将食物外送至消费者手中,而非消费者必须到商家处进食的一种用餐形式。外卖虽然古老,却延续至今。随着电话、手机、网络的普及,外卖行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在线外卖市场用户规模接近3亿人,2017年市场规模约为2046亿元。

目前常见的外卖形式是消费者通过用户终端,比如电脑、手机,通过在APP,诸如美团外卖、饿了么外卖等软件上进行点餐,或者通过电话沟通等其他方式联系商家进行外卖预订,商家接收到外卖预订信息后,准备食物,盛放食物,将盛放好的食物交给外卖员,由外卖员将外卖送到消费者手中。

现有的外卖餐盒在送餐过程中任何人都可以随便打开,不限于商家和消费者,这样就存在一定的外卖安全和卫生问题,并且在问题发生时不便追责,且,目前使用的盛放外卖食物的餐盒多为一次性餐盒,虽然方便且成本低廉,但是由于使用一次后就必须扔掉,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环保,也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保障外卖安全和卫生,在运送途中不会被打开、能够反复利用的智能送餐外卖装置。

一种智能送餐外卖装置,包括:

外壳、箱体与箱盖;所述外壳合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箱体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其包括食物存放盒,所述食物存放盒包括隔板以及隔板合围形成的食物存放区域;所述食物存放盒的一侧设置锁体单元,所述锁体单元包括锁体控制模块、第一锁体机构、第二锁体机构,所述第一锁体机构还包括第一锁体锁卡,所述第一锁体锁卡设置在所述箱盖上,所述第二锁体机构连接所述食物存放盒,所述锁体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锁体机构的解锁从而实现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箱盖的打开,控制所述第二锁体机构的解锁从而实现将食物存放盒从箱体上取下;所述锁体单元还连接控制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运行的智能控制单元和为所述锁体单元与智能控制单元供电的供电单元,所述智能控制单元被触发后能够控制所述锁体单元的解锁。

进一步,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合围形成第一食物存放区域,所述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或其他第二隔板连接,将第一食物存放区域划分为若干第二食物存放区域。

进一步,所述第一隔板合围成横截面为规则图形的食物存放盒,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箱盖均由聚醚砜树脂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隔板合围成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箱体。

进一步,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或者所述第二隔板之间通过卡槽结构拼接在一起。

进一步,智能控制单元包括能够提供通讯功能的通信模块,用于消费者信息输入的使用者操作模块和用于存储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本身信息的存储模块。

进一步,所述使用者操作模块包括密码输入机构,通过该密码输入机构输入密码信息确认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

进一步,智能控制单元还包括定位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智能送餐外卖装置通过设置智能控制单元,锁体单元,所述锁体单元包括锁体控制模块和第一锁体机构,所述锁体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锁体机构的解锁,所述第一锁体机构还包括第一锁体锁卡,所述第一锁体锁卡设置在所述箱盖上能够实现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箱盖的打开,所述锁体单元还连接控制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运行的智能控制单元和为所述锁体单元与智能控制单元供电的供电单元,使得能够通过智能控制箱盖的打开,但与智能控制单元交互能够打开所述箱盖的第一触发信息除商家和消费者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因此能够保证外卖运送过程中,其他人不能打开外卖装置,保证外卖食物的安全和卫生。再者,通过锁体单元设置第二锁体机构,同样能够通过智能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锁体机构的解锁,能够实现将所述食物存放盒从箱体取出,清洗消毒后再放回箱体中,也可以实现回收和重塑,这样,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可以反复使用,十分环保。另外,可以设置定位模块追踪所述智能送餐装置的位置。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的的箱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食物存放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的使用方法步骤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的使用方法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包括外壳1、箱体2与箱盖3,所述外壳1合围形成容纳空间,外壳1开口的朝向为上,外壳1封闭的一面为下,将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所述容纳空间的水平剖面结构图为长方形,当然也可以设置为正方向或者其它图形,设置为长方形主要是为了若干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的叠放,能够节省空间,且外卖食物不容易倾洒。

所述箱体2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其包括食物存放盒21,所述食物存放盒21包括第一隔板211和四个第二隔板212,所述第一隔板211合围形成一个开口长方体形的第一食物存放区域,所述第二个隔板212与所述第一个隔板211通过卡槽结构拼接在一起,将第一食物存放区域划分为四个第二食物存放区域213。所述第一隔板211和第二隔板212上的卡槽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数量和位置。所述第一隔板211、第二隔板212均由聚醚砜树脂,即PES材料制成,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

所述食物存放盒21的一侧设置锁体单元22,所述锁体单元22包括锁体控制模块221和第一锁体机构222,所述第一锁体机构222还包括第一锁体锁卡2221,所述第一锁体锁卡2221设置在所述箱盖3上,所述锁体控制模块221能够控制第一锁体机构222的解锁,从而实现所述箱盖3的打开。所述锁体单元22还包括第二锁体机构223,所述第二锁体机构223连接所述锁体控制模块221与食物存放盒21,所述第二锁体机构223解锁时,能够将所述食物存放盒21卸下取出,与所述第一锁体机构222类似,第二锁体机构223同样是由所述锁体控制模块211控制其解锁,从而实现将食物存放盒21从箱体2上取下。

所述锁体单元22还连接控制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运行的智能控制单元23和为所述锁体单元22与智能控制单元23供电的供电单元24,所述智能控制单元23被触发后能够控制所述锁体单元22的解锁。所述智能控制单元23控制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的运行是指,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一般处于静止不动状态,当使用者与所述智能控制单元23交互才会使得所述智能控制单元23去运行所述智能送餐装置,即控制所述锁体单元22的解锁与否。

所述智能控制单元23包括能够提供通讯功能的通信模块,用于信息输入的使用者操作模块和用于存储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信息的存储模块,并且,所述使用者操作模块包括密码输入机构,通过该密码输入机构输入密码信息确认与匹配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该密码信息作为第一触发信息能够使得所述智能控制单元23控制第一锁体机构222的解锁与否。并且,使用者也通过该密码输入机构输入密码信息作为第二触发信息实现将所述食物存放盒21从箱体2上取下与否,本实施中,密码输入机构为四位密码输入机构,使用者输入四位密码作为第一触发信息和/或第二触发信息使用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所述存储模块还存储所述智能送餐装置本身的信息,诸如给所述送餐装置设置编号之类的,便于回收。

所述智能控制单元23可以通过数据传输线与所述锁体单元22之间连接,实现对所述锁体单元22的控制,且也通过数据传输线为所述锁体单元22供电。所述智能控制单元23可以通过电源传输线连接供电单元24。

所述智能控制单元23还包括定位模块,通过定位模块能够将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定位,避免将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送错或者丢失。

所述第一触发信息和第二触发信息可以根据情况设置为相同或者不同,若相同,则可以同时控制第一锁体机构222和第二锁体机构223的解锁,若不同,则需要先解锁第一锁体机构222,再解锁第二锁体机构223。

所述箱盖3形状与外壳1和所述箱体2匹配,也为长方体,所述箱盖3上设置有台阶面,使其能够更好的匹配外壳1与箱体2。所述箱盖3也由聚醚砜树脂材料制成。

第二实施例

参考图3,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包括外壳1、箱体2与箱盖3。

所述箱体2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其包括食物存放盒21,所述食物存放盒21包括第一隔板211,第一隔板211合围形成的开口长方体形的第一食物存放区域213,还包括五个第二隔板212将所述第一食物存放区域213划分为六个第二食物存放区域214,两个所述第二隔板212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211,两个所述第二隔板2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板211,另一端连接其他所述第二隔板212,一个所述第二隔板2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其他第二隔板212,所述食物存放盒21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食物存放区域214均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也可以一体成型将所述第二食物存放区域划分为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图形。

所述食物存放盒21的一侧设置有锁体单元22,连接控制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运行的智能控制单元23和为所述锁体单元22与智能控制单元23供电的供电单元24,所述智能控制单元23被触发后能够控制所述锁体单元22的解锁与上锁。所述智能控制单元23包括能够提供通讯功能的通信模块,用于使用者信息输入的使用者操作模块和用于存储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本身信息的存储模块,所述使用者输入模块包括显示装置,可显示二维码,使用者可用现有使用者终端,诸如手机,扫描显示装置上的二维码,再进行下一步信息确认和匹配,以解锁所述锁体单元22,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可以通过一次扫描解锁锁体单元22中的第一锁体机构222和第二锁体机构223,也可以分次解锁第一锁体结构222和第二锁体机构223。

所述使用者操作模块还可以采用其他模块,比如语音交互方式,只要交互输入的第一触发信息或第二触发信息能够与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的身份信息匹配即可。

所述箱盖3与所述外壳1和所述箱体2接触的地方可设置密封圈,保证所述送餐智能外卖装置内的温度,更好的技术方案中,可在外壳1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内的温度。

一种智能送餐外卖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

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具有唯一身份信息存储在其智能控制单元23的存储模块中;该唯一身份信息包括与第一触发信息和第二触发信息相匹配的信息;

使用者之一的外卖商家将另一使用者外卖订单消费者的预订的食物存放在所述食物存放盒21中,食物存放盒21所在所述箱体2上不能够取下,盖上箱盖3锁上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

外卖订单员从外面商家处取走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送往外卖订单消费者处;

外卖订单消费者收到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时,通过输入第一触发信息与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确认和匹配身份信息,即可以通过密码输入或者二维码扫描确认等交互方式,若第一触发信息匹配,则外卖订单消费者的第一触发信息能够触发所述智能控制单元23控制所述锁体控制模块221使得第一锁体机构解锁222,外卖订单消费者能够打开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享用其外卖食物。若信息不能确认和匹配不上,则外卖订单消费者不能够打开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不会误拿和误食他人的外卖食物。

若外卖订单消费者需要将所述食物存放盒取出,则可通过输入第二触发信息来实现。若外卖订单消费者输入的第二触发信息匹配,则所述智能控制单元23控制所述锁体控制模块221使得第二锁体机构223解锁,从而将所述食物存放盒21取出,若不能匹配则食物存放盒21未解锁,则不能将其取出。

外卖订单消费者获取第一触发信息和第二触发信息的途径可以有多种,比如外卖订单下单时,外卖订单商家将第一触发信息和第二触发信息发送给外卖订单消费者等方式。

外面商家使用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的方法与外卖订单消费者类似。

在更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定位模块实时定位所述装置的位置,在外卖订单消费者想要打开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时,除了第一触发信息能够确认和匹配该装置身份信息外,还需要该装置内存储的外卖订单消费者位置信息与其所述位置信息相同时才能够打开。

为了不让出外卖订单商家外的其他使用者将所述食物存放盒解锁21取出,除了第二触发信息能够确认和匹配所述智能送餐装置身份信息外,还需要所述智能送餐装置中的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可解锁所述食物存放盒的位置信息与所述智能送餐装置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相同。

由于现有定位模块定位精确性的问题和根据使用者需求,可以将所述智能送餐装置的当前位置与解锁锁体单元时需要满足的使用者位置之间进行一定设置,本案所述相同是指与预设位置范围相同。

综上,智能送餐外卖装置通过设置智能控制单元,锁体单元,所述锁体单元包括锁体控制模块和第一锁体机构,所述锁体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锁体机构的开启与锁闭,所述第一锁体机构还包括第一锁体锁卡,所述第一锁体锁卡设置在所述箱盖上能够实现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箱盖的打开与关闭,所述锁体单元还连接控制所述智能送餐外卖装置运行的智能控制单元和为所述锁体单元与智能控制单元供电的供电单元,使得能够通过智能控制箱盖的打开与关闭,但与智能控制单元交互能够打开所述箱盖的第一触发信息除商家和消费者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因此能够保证外卖运送过程中,其他人不能打开外卖装置,保证外卖食物的安全和卫生。再者,通过锁体单元设置第二锁体机构,同样能够通过智能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锁体机构的解锁,能够实现将所述食物存放盒从箱体取出,把食物存放盒进行回收和重塑,这样更加的安全卫生,环保。

另外,可以设置定位模块追踪所述智能送餐装置的位置,并且保证当所述智能送餐装置在所述使用者所处位置一定范围内时才能够使用第一触发信息和第二触发信息解锁锁体单元,同时方便送餐盒回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采用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