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9954发布日期:2019-03-02 02:39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外卖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卖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外卖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现如今,人们对于外卖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外卖员送餐的距离也逐步在扩大。由于送餐距离较远,送餐时间长,且室外气温多变,送达顾客手中的食物温度往往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外卖保温箱,其通过将冷热食品与室外环境进行隔绝的方式来保持食品的温度,但是往往保温/保冷效果都不够理想。尤其是当外卖员需要同时运送冷热食品时,两者往往会相互干扰,降低外卖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卖箱,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且同时兼具制冷和加热功能,在送餐过程中能够长久保持外卖食品的温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卖箱,包括箱体,箱体前端开设有制冷槽和加热槽,制冷槽和加热槽的槽口处分别开合设置有箱门,制冷槽的内壁处设置有能够对制冷槽中的空气进行降温的制冷装置,加热槽的内壁处设置有能够使加热槽中空气升温的加热装置,所述箱体下端两侧位置均设置有电源箱,电源箱中内置有用于为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供电的蓄电池,箱体与两个电源箱之间形成用于与车身后架配合嵌装的U型凹槽,箱体底部对应两个电源箱之间位置设置有与车身后架配合固定的固定螺丝,所述箱体安装在车身后架上时所述两个电源箱分别位于车身后架的两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送餐时可以将外卖的热品/冷品放入加热槽/制冷槽中,并通过加热装置/制冷装置对其加热/制冷,使其在长距离和长距离的送餐过程中能够保持鲜美的品质,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箱体底部设置的电源箱中存放有为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供电的蓄电池,由于电源箱分别设置于箱体下端两侧位置,能够与箱体之间形成U型凹槽,使得外卖箱通过箱体底部固定螺丝安装于车身后架上时其电源箱能够分别位于车身后架的两侧位置,这样设置能够减小外卖箱的上部体积,同时能够降低外卖箱的重心,从而提高了外卖箱的美观性和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门与制冷槽/加热槽之间设置有供箱门打开后自动合闭的弹簧铰链,箱门上设置有供手部抓持的镂空式把手,制冷槽/加热槽的槽口处与对应箱门之间均设置有磁性密封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弹簧铰链和磁性密封条的设置便于箱门的紧密关闭,防止箱门在送餐过程中晃动打开,同时也提高了箱门的密封性;镂空式把手的设置便于手部对箱门的操作,较外置式的把手而言有利于减小外卖箱的重量和体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包括隔热板,隔热板设置于制冷槽和加热槽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减少制冷槽和加热槽之间的热量传导,有助于保证制冷和加热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分别用于控制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启闭的电源开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方便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的启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冷装置为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加热装置为发热丝。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制冷装置采用半导体制冷器,具有体积小巧、功耗小等优点,适合户外使用。加热装置采用发热丝成本较低,加热效果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包括制冷片、制冷风扇、散热风扇以及两个散热片,两个散热片分别固定于制冷片的冷端和热端,所述制冷槽后壁设置有第一循环室和第二循环室,制冷槽内壁开有与第一循环室相连通的安装孔A和多个通气孔A,多个通气孔A围绕安装孔A设置,所述制冷风扇嵌装于安装孔A中,所述箱体后端开设置有与第二循环室相连通的安装孔B和多个通气孔B,多个通气孔B围绕安装孔B设置,所述散热风扇嵌装于安装孔B中,第一循环室与第二循环室之间还设置有安装孔C,所述制冷片嵌装在安装孔C中,制冷片冷端的散热片置于第一循环室内并位于制冷风扇的进风处,制冷片热端的散热片置于第二循环室内并位于散热风扇的进风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通空气A的设置使制冷槽内的空气能够进入到第一循环室内,制冷片冷端的散热片能够对第一循环室内的空气进行降温,制冷后的空气经过制冷风扇的输送重新进入到制冷槽中,从而形成了空气制冷的循环,提高了制冷效果。通空气B的设置使制冷槽外部的空气能够进入到第二循环室内,并能够对制冷片热端的散热片进行冷却降温,散热风扇的设置增强了第二循环室内空气的流动性,从而能够防止半导体制冷器过热。将半导体制冷器采用上述形式整合于制冷槽的后壁中,能够有效减小外卖箱的体积,而且还能够提高制冷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后端设置导气管,导气管的一端与安装孔B相连接,所述加热槽的后壁设置有与箱体后端相连通的安装孔D和多个通气孔C,所述安装孔D中嵌装有导热风扇,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与安装孔D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对制冷片热端的散热片进行冷却降温后的空气经过散热风扇的输送进入到导气管中,并在导热风扇的作用下送入到加热槽内,使加热槽内升温,由于加热槽的后壁设置有通气孔C,加热槽内多余空气可以从通气孔C排出至加热槽外,从而形成了加热槽内热空气的循环,从而提高了对热品食物的加热保温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后端设置有防水罩,防水罩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通气孔B、通气孔C以及导气管均置于防水罩内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防水罩的设置能够防止雨水通过通气孔B和通气孔C进入到第二循环室和加热槽中,还能够对导气管进行遮盖,提高外卖箱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4中安装孔A、安装孔B和安装孔C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外卖箱的实施例如图1-6所示:包括箱体2,箱体2前端开设有制冷槽21和加热槽22,制冷槽21和加热槽22的槽口处分别开合设置有箱门1,制冷槽21的内壁处设置有能够对制冷槽21中的空气进行降温的制冷装置,加热槽22的内壁处设置有能够使加热槽22中空气升温的加热装置,所述箱体2下端两侧位置均设置有电源箱34,电源箱34中内置有用于为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供电的蓄电池,箱体2与两个电源箱34之间形成用于与车身后架(指两轮车的后架)配合嵌装的U型凹槽23,箱体2底部对应两个电源箱34之间位置设置有与车身后架配合固定的固定螺丝24,所述箱体2安装在车身后架上时所述两个电源箱34分别位于车身后架的两侧。所述箱门1与制冷槽21/加热槽22之间设置有供箱门1打开后自动合闭的弹簧铰链12,箱门1上设置有供手部抓持的镂空式把手11,制冷槽21/加热槽22的槽口处与对应箱门1之间均设置有磁性密封条(未示出)。所述箱体2包括隔热板25,隔热板25设置于制冷槽21和加热槽22之间,能够降低制冷槽21和加热槽22之间温度干扰。所述箱体2一侧设置有分别用于控制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启闭的电源开关33,所述加热装置、制冷装置、蓄电池以及开关33之间具有电连接关系。所述制冷装置为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加热装置为发热丝32,发热丝32来回盘绕设置在加热槽22的内壁处。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包括制冷片311、制冷风扇312、散热风扇313以及两个散热片314,两个散热片314分别固定于制冷片311的冷端和热端,制冷片311有助于增加制冷片311与空气之间的导热面积,所述制冷槽21后壁设置有第一循环室26和第二循环室27,制冷槽21内壁开有与第一循环室26相连通的安装孔A261和多个通气孔A262,多个通气孔A262围绕安装孔A261设置,具体地多个通气孔A262周向均布于安装孔A261的四周,所述制冷风扇312嵌装于安装孔A261中,所述箱体2后端开设置有与第二循环室27相连通的安装孔B271和多个通气孔B272,多个通气孔B272围绕安装孔B271设置,所述散热风扇313嵌装于安装孔B271中,第一循环室26与第二循环室27之间还设置有安装孔C28,所述制冷片311嵌装在安装孔C28中,制冷片311冷端的散热片314置于第一循环室26内并位于制冷风扇312的进风处,制冷片311热端的散热片314置于第二循环室27内并位于散热风扇313的进风处。所述箱体2后端设置导气管41,导气管41的一端与安装孔B271相连接,所述加热槽22的后壁设置有与箱体2后端相连通的安装孔D291和多个通气孔C292,所述安装孔D291中嵌装有导热风扇293,所述导气管41的另一端与安装孔D291相连接,导热风扇293的进气处朝向导气管41设置,导热风扇293的设置能够加速加热槽22中热空气的循环。所述箱体2后端设置有防水罩5,防水罩5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51,所述通气孔B271、通气孔C292以及导气管41均置于防水罩内侧。

以上实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具体实例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