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纸机送纸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2383发布日期:2019-04-03 01:15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卷纸机送纸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薄膜袋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卷纸机送纸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迅速发展以及当今劳动力短缺,企业招工难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工业自动化已成为现代的一个普遍化的趋势。现在的薄膜袋生产过程中,送纸工序采用人工操作方式,技术装备使用效率低,且产品的质量和生产周期均需依靠人工操作来完成。而由于人工带来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生产效率不高,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在卷纸过程中,由于送纸过程往往会出现薄膜褶皱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薄膜卷的质量,因此急需提出一种能够在卷纸过程中有效防止褶皱现象,并且能够实现自动化的卷纸机送纸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并且可以有效防止褶皱现在的卷纸机送纸机构。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卷纸机送纸机构,包括机架和控制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滑动装置,为了实现送纸机构的前后左右移动,满足上料的需求;所述滑动装置上设置有直支架,所述直支架的顶端上设置有折弯支架,所述折弯支架的顶端上设置有放料辊,所述放料辊的下方设置有涨力机构,所述涨力机构包括斜支架和涨力辊,所述涨力辊通过斜支架活动设置在折弯支架上,涨力辊的设置是为了将薄膜袋的膜卷一直处于无褶皱的状态;所述直支架与折弯支架的右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送料辊,所述直支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送料辊,并且设置在第一送料辊的正下方,所述直支架的外侧设置有感应装置,且设置在第一送料辊与第二送料辊间,所述第二送料辊左侧设置有第三送料辊,且第二送料辊的最低点与第三送料辊的最高点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三送料辊上设置有第四送料辊,且第三送料辊的最高点与第四送料辊的最低点留有空隙,所述空隙上下两侧设置有限位装置,空隙的存在是为了使薄膜袋通过,限位装置的设置是为了保证薄膜袋移动的平整性;所述第三送料辊通过皮带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第四送料辊通过固定机构设置在直支架上,所述控制机构控制伺服电机和感应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横向滑动机构和纵向滑动机构,所述横向滑动机构可以将直支架左右移动,所述纵向滑动机构可以将直支架前后移动,以确保支架在送纸过程中的位置准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感应装置为光电传感器,随时监测薄膜袋的传送信号,传送至控制机构,从而实现送纸过程的自动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装置为两个平行板,所述平行板的右侧设置有向外弯折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为了更好的将薄膜袋的料更好的传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为电脑和PLC,所述电脑与PLC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操作方便,能够实现自动送料,并且能够保证送料过程中的薄膜袋的平整性;还可实现不同规格的薄膜袋的送料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直支架、12-折弯支架、2-滑动机构、 21-横向滑动机构、22-纵向滑动机构、3-放料辊、41-斜支架、42-涨力辊、51-第一送料辊、52-第二送料辊、53-第三送料辊、54-第四送料辊、 6-感应装置、7-限位装置、71-折弯部、8-伺服电机、81-皮带、9-固定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一种卷纸机送纸机构,包括机架和控制机构,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滑动装置2,根据薄膜袋的规格对送纸机构进行前后左右的调整;所述滑动装置2上设置有直支架11,所述直支架11的顶端上设置有折弯支架12,所述折弯支架12的顶端上设置有放料辊3,所述放料辊 3的下方设置有涨力机构,所述涨力机构包括斜支架41和涨力辊42,所述涨力辊42通过斜支架41活动设置在折弯支架上,通过调节斜支架的位置,确保薄膜袋的料一直处于绷紧平整的状态;所述直支架11与折弯支架12的右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送料辊51,所述直支架1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送料辊52,并且设置在第一送料辊51的正下方,所述直支架 11的外侧设置有感应装置6,且设置在第一送料辊51与第二送料辊52 间,用于检测薄膜袋的料是否已经开始传送;所述第二送料辊52左侧设置有第三送料辊53,且第二送料辊52的最低点与第三送料辊53的最高点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便薄膜袋的料能够平整的进行传送;所述第三送料辊53上设置有第四送料辊54,且第三送料辊53的最高点与第四送料辊54的最低点留有空隙,所述空隙上下两侧设置有限位装置7,空隙的存在是为了使薄膜袋通过,限位装置7的设置是为了保证薄膜袋移动的平整性;所述第三送料辊53通过皮带81与伺服电机8连接,所述第四送料54辊通过固定机构9设置在直支架11上,所述控制机构控制伺服电机9和感应装置6。

所述滑动装置2包括横向滑动机构21和纵向滑动机构22,所述横向滑动机构21可以将直支架11左右移动,所述纵向滑动机构22可以将直支架11前后移动,以确保直支架11在送纸过程中的位置准确。

所述感应装置6为光电传感器,随时监测薄膜袋的传送信号,将其监测到的信号传送至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再对伺服电机进行驱动,伺服电机接收信号驱动第三送料辊,从而实现送纸过程的自动功能。

所述限位装置7为两个平行板,所述平行板的右侧设置有向外弯折的折弯部71,所述折弯部为了更好的将薄膜袋的料更好的传送。

所述控制机构为电脑和PLC,所述电脑与PLC连接。

根据不同规格的薄膜袋,调整滑动机构(左右移动调整横向滑动机构,前后移动调整纵向滑动机构),将薄膜袋的料放置在放料辊上,薄膜袋的料穿过涨力辊,调节斜支架,保证薄膜袋的平整无褶皱,传送至第一送料辊、第二送料辊,在此过程中,光电传感器感应到薄膜袋,将其信号发送至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响应其信号对伺服电机进行驱动,伺服电机带动第三送料辊,吸入薄膜袋的料,从而完成整个薄膜袋的送料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