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出摩天轮座舱的自动步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2762发布日期:2019-01-04 23:35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出摩天轮座舱的自动步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步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出摩天轮座舱的自动步道。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摩天轮开始走入各个景区甚至市区,成为景区或市区的标志性建筑。摩天轮是一种大型转轮状的机械建筑设施,上面挂在轮边缘的是供乘客乘搭的座舱,乘客坐在摩天轮座舱中慢慢往上转动,可以从高处俯瞰四周景色。最常见的设有摩天轮的场合是游乐园(或主题公园)与园游会,作为一种游乐场机动游戏,与云霄飞车、旋转木马合称是“乐园三宝”,但摩天轮也经常单独存在于其他的场合,通常作为活动的观景台使用。目前乘客乘坐摩天轮,都是通过混泥土浇注的或者金属材质搭建的固定步道进出座舱,由于座舱始终以0.3m/s的速度运动,势必使乘客必须边走边赶上座舱然后进出乘坐,此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尤其是搀扶小孩或老人乘坐时。

如何实现乘客乘坐摩天轮时具有与座舱同步的速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49219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利用半同步履带上下摩天轮座舱的装置,该专利利用半同步履带使乘客在上下摩天轮座舱时,具有与摩天轮座舱相同的移动速度,从而降低乘客上下摩天轮时的安全隐患,但该半同步履带为水平安装在乘客上下摩天轮座舱的平台上,使得乘客适宜上下座舱的区域很小,且半同步履带具有四个速度的工作周期,使得该装置只能同时满足一个摩天轮座舱的人员上下,故造成装置工作效率低,且仍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出摩天轮座舱的自动步道,该自动步道能够实现乘客与座舱运行速度趋近同步,降低乘客进出座舱的安全隐患,且设有与摩天轮运动路径相配合且具有高度差的梯路,能够同时满足多个座舱的乘客进出。

一种进出摩天轮座舱的自动步道,包括桁架,所述桁架上安装有梯路,所述梯路的至少一部分处在进出摩天轮座舱的过渡区域,且该部分具有与摩天轮座舱运动路径相配合的高度差。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步道中,梯路具有与摩天轮座舱运动路径相配合的高度差,由于摩天轮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因此运行时高度时刻改变,在一段运动路径的两端会有高度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相配合的高度差指的是该梯路的延伸趋势趋向于摩天轮座舱运动路径,使得乘客在该梯路的延伸趋势内均可保持与摩天轮座舱的高度和速度相接近,故扩大了乘客进出座舱的适宜范围,更加利于进出座舱,极大地降低了乘客进出座舱时的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区域在摩天轮转动轴线方向上位于摩天轮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区域还可以位于摩天轮外周。

过渡区域的位置依据摩天轮自身用于乘客进出座舱的区域而定。

作为优选,所述梯路的整体位于过渡区域内,所述梯路包括:

设置于桁架两端的驱动机构;

与驱动机构相配合连接的链条;

以及连接在链条上且由链条带动实现位移的梯级。

就梯路本身而言,其结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可采用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重点在于将其布置在进出摩天轮座舱的过渡区域,并采用与摩天轮座舱高度变化相应的延伸趋势,当然以下也对梯路的延伸趋势进一步优化改进。

作为优选,所述梯路处于过渡区域的部分为工作段,所述工作段位于摩天轮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段的高度差至少为0.5米或至少为座舱高度的三分之一。

所述工作段的高度差一般不大于2米,具体数值根据摩天轮的大小以及座舱间距进行调整,上述对工作段高度差的限定使得自动步道在满足乘客进出座舱的需求时,降低自动步道的实施难度,且提高乘客在自动步道上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段为中部凹陷。

梯路中多块梯级布置为循环回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工作段理解为梯路中顶部的载人部分,梯路中底部的回程部分其延伸趋势并不做严格限制。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段在运载方向上包括依次衔接的下降段、中间段与上升段,且三段各自沿直线或弧线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段的跨度至少对应三个摩天轮座舱。

上述设定使得在工作段的跨度中至少同时存在三个摩天轮座舱,这意味着在同一时间内,至少有三个座舱可同时进行乘客的进出舱,极大的提高了自动步道的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梯路还具有延伸至过渡区域外部的接驳段。

接驳段可提供乘客进入工作段前的准备区域,使得乘客在进出座舱时更加及时且有序。

作为优选,所述桁架上在远离摩天轮一侧设有护栏,所述护栏上设有与梯路同步运行的扶手带。

本实用新型的进出摩天轮座舱的自动步道,采用与摩天轮座舱同速的运行方式,将乘客的速度保持与摩天轮座舱速度接近,使乘客能够安全方便地进出摩天轮座舱;且采用与摩天轮运动路径相配合的高度差设置方式,进一步提升乘客进出座舱时的安全性,且扩大了乘客适宜进出摩天轮座舱的区域,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部分摩天路座舱与本实用新型自动步道配合部分的的主视图;

图2为其中一个摩天路座舱本实用新型自动步道配合部分的的侧视图。

图中:1、桁架;2、梯路;3、盖板;4、裙板;5、护栏;6、扶手带;7、链条;8、驱动链条;9、梯级;10、控制系统;11、驱动主机;12座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进出摩天轮座舱的自动步道,包括桁架1,桁架1上安装有梯路2,梯路2的至少一部分处在进出摩天轮座舱12的过渡区域,且该部分具有与摩天轮座舱12运动路径相配合的高度差。

本实施例中的过渡区域在摩天轮转动轴线方向上位于摩天轮一侧。

其中,梯路2的一种设置方式可以是:梯路2部分处于过渡区域中,且梯路2处于过渡区域的部分为工作段(如图1中h段所示部位即为工作段),工作段位于摩天轮底部、工作段的高度差至少为0.5米,且工作段的跨度优选对应三个摩天轮座舱12。梯路2整体与摩天轮座舱的水平间距小于5厘米,避免乘客在进出座舱12时出现踩空情况。

本设置方式中的工作段为中部凹陷,在运载方向上包括依次衔接的下降段(如图1中h1段所示部位即为下降段)、中间段(如图1中h2段所示部位即为中间段)与上升段(如图1中h3段所示部位即为上升段),且三段各自沿直线延伸,使得工作段的整体上为三段式折线,且该三段式折线中的各段的跨度在同一时间内至少对应一个摩天轮座舱12,此处图1中所述的下降段与上升段是相对于梯路2的一个运行方向而言的,当运行方向改变时,下降段与上升段也需相应调整。在其他实施应用中,下降段、中间段与上升段可以形成直线和弧线交替延伸的整体。

梯路2还具有延伸至过渡区域外部的接驳段(如图1中w段所示部位即为接驳段),接驳段设置于工作段两端,包括用于乘客等候的水平段,该水平段一端趋向于梯路2的工作段的端部,另一端朝远离工作段方向延伸。在其他实施应用中,接驳段可以包括固定梯路、倾斜坡路、水平路或任意组合的具有接驳功能的路段。

梯路2的另一种设置方式可以是:梯路2的整体位于过渡区域内,梯路2中顶部的载人部分为工作段,工作段位于摩天轮底部、工作段的高度差至少为座舱12高度的三分之一,且工作段的跨度优选对应三个摩天轮座舱12。梯路2整体与摩天轮座舱的水平间距小于5厘米,避免乘客在进出座舱12时出现踩空情况。

本设置方式中的工作段为中部凹陷,在运载方向上包括依次衔接的下降段、中间段与上升段,且三段各自沿相同曲率的弧线延伸,使得工作段的整体上为弧线,该弧线位于竖直面内且圆心位于摩天轮转动轴线上,该弧线的周向跨度至少为三个摩天轮座舱对应的周向跨度。在其他实施应用中,下降段、中间段与上升段这三段可各自沿不同曲率的弧线延伸。

上述的梯路2的两种设置方式仅为本实施例列举的较为常规的设置方式,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梯路2具有多种其他变形设置。

如图1所示,结合以上各实施方式,梯路2包括:设置于桁架1两端的驱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配合连接的链条7;以及连接在链条7上且由链条7带动实现位移的梯级9。其中驱动机构包括产生驱动力的驱动主机11、形成驱动力传递的驱动链条8、以及控制驱动主机11工作的控制系统10。驱动主机11和驱动链条8之间、驱动链条8与链条7之间采用齿轮实现驱动力的传递。控制系统10通过参数设置,如设置变频器的参数,实现自动步道能够按照与摩天轮转动方向和转动速度相匹配的预设方式运行,既可确保与摩天轮座舱12速度接近,又可实现根据不同摩天轮的转动方式进行参数调整,增加本实用新型自动步道的适用性。

桁架1上在远离摩天轮一侧设有护栏5,护栏5上设有与梯路2同步运行的扶手带6,护栏5与桁架1连接的靠近摩天轮的一侧采用裙板4加固、远离摩天轮一侧采用盖板3加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