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标签模切系统的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3422发布日期:2019-01-29 18:36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智能标签模切系统的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标签模切系统的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模切机,主要用于相应的一些非金属材料、不干胶、EVA、双面胶、电子、手机胶垫等的模切(全断、半断)、压痕和烫金作业、贴合、自动排废,模切机利用钢刀、五金模具、钢线(或钢板雕刻成的模版),通过压印版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印品或纸板轧切成一定形状。是印后包装加工成型的重要设备。

模切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模切刀、钢刀、五金模具、钢线(或钢板雕刻成的模版),通过压印版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印品或纸板轧切成一定形状。若是将整个印品压切成单个图形产品称作模切;若是利用钢线在印品上压出痕迹或者留下弯折的槽痕称作压痕;如果利用阴阳两块模板,通过给模具加热到一定温度,在印品表面烫印出具有立体效果的图案或字体称为烫金;如果用一种基材复在另一种基材上称为贴合;排除正品以外其余的部分称为排废;以上可以统称为模切技术。

在申请号为:CN201720215716.2,申请日为:20170307,名称为:一种新型模切机送料机构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模切机送料机构,包括底框架,底框架内部左侧安装有真空机和电机,真空机通过管道连接有真空吸盘,底框架顶部安装有支撑台,支撑台安装有弹簧支架,弹簧支架安装在传料底板右侧底部,传料底板顶部设有料挡板,料挡板之间设有加工板,加工板放在放料架上,左侧料挡板底部安装有调节阀,左侧挡料板通过连接件连接有半推进齿轮,传料底板内部安装有给料轮,且给料轮安装在真空吸盘的右侧,传料底板底部安装有递进轮,加工板通过定位翼传动进固定放料框,固定放料框侧框内部安装有活动轴,活动轴连接有垫翼,活动轴通过齿轮咬合有转动轴,转动轴通过传动辐连接有电机,实现了投料的自动化,避免了人工直接操作加工部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安装于RFID标签复合机智能标签模切站中,负责驱动智能标签卷带进给到模切站中,根据不同产品对于智能标签位置的具体要求,合理控制给料速度,提高智能标签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标签模切系统的给料装置。

此实用新型根据不同产品对于智能标签位置的具体要求,合理控制给料速度,提高智能标签定位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智能标签模切系统的给料装置,包括交流伺服电机1、齿轮减速器2、除静电毛刷4、色标传感器5,引导限位板6、压力辊7、动力辊8、气缸9;

所述交流伺服电机1与齿轮减速器2一端连接,齿轮减速器2一端与主动轮21连接,主动轮21通过同步带3带动从动轮22转动;

所述给料装置在料带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除静电毛刷4、色标传感器5、引导限位板6;

所述从动轮22与动力辊8的转轴一端连接,动力辊8设置在引导限位板6下方,引导限位板6上方设置压力辊7,压力辊7上方设置气缸9,气缸9带动压力辊7在引导限位板6上方上下移动,所述动力辊8的转轴两端分别固定在动力辊支座10;

所述引导限位板6包括上夹板61、下夹板62,所述上夹板61和下夹板62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板61和下夹板62之间留有间隙,料带夹在间隙内;

所述下夹板62通过连接件63固定连接在旋转块64上,所述旋转块64通过铰接轴与固定座65连接,所述固定座65设置在旋转块64下方,所述固定座65固定在动力辊支座10上;

所述引导限位板6的上夹板61和下夹板62设有矩形状镂空66,所述矩形状镂空66等间距间隔均匀设置,所述压力辊7和动力辊8设置避让槽81,所述压力辊7和动力辊8通过避让槽81相切;

所述给料装置还包括弹簧缓冲器11,所述弹簧缓冲器11固定设置在压力辊7支架上,弹簧缓冲器11端口与引导限位板6的上夹板61接触。

优选的,所述上夹板61和下夹板62在料带的入口端的间距大于在料带的出口端间距。便于料带进入上下夹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同步带3为齿形带,齿形带连接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主动轮21通过同步齿形带带动从动轮22转动。

优选的,所述除静电毛刷4设置两层,两层除静电毛刷4分别设置在料带上下方,两层除静电毛刷4在料带上下方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气缸9设置2个,2个气缸9分别固定设置在压力辊7支架上方两端,气缸9通过压力辊7支架带动压力辊7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6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旋转块64上。

优选的,所述弹簧缓冲器11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压力辊7两端。

优选的,所述弹簧缓冲器11包括圆柱形管和圆柱,所述圆柱形管内部底部安装弹簧套接在圆柱外,圆柱顶端与引导限位板6的上夹板61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此给料装置根据不同产品对于智能标签位置的具体要求,合理控制给料速度,提高智能标签定位精度,增设引导限位板避免料带卷曲变形,引导限位板具有防冲击,并具有缓冲效力,降低损坏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智能标签模切系统的给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交流伺服电机;2-齿轮减速器;3-同步带;6-引导限位板;7-压力辊;11-弹簧缓冲器。

图2为一种用于智能标签模切系统的给料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交流伺服电机;2-齿轮减速器;3-同步带;4-除静电毛刷。

图3为一种用于智能标签模切系统的给料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交流伺服电机;2-齿轮减速器;21-主动轮;22-从动轮3-同步带;7-压力辊;8-动力辊;81-避让槽;9-气缸;11-弹簧缓冲器。

图4为一种用于智能标签模切系统的给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交流伺服电机;2-齿轮减速器;3-同步带;4-除静电毛刷;6-引导限位板。

图5为一种用于智能标签模切系统的给料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4-除静电毛刷;6-引导限位板。

图6为引导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动力辊支座;61-上夹板;62-下夹板;63-连接件;64-旋转块;65-固定座;66-矩形状镂空。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用于智能标签模切系统的给料装置,包括交流伺服电机1、齿轮减速器2、除静电毛刷4、色标传感器5,引导限位板6、压力辊7、动力辊8、气缸9;

所述交流伺服电机1与齿轮减速器2一端连接,齿轮减速器2一端与主动轮21连接,主动轮21通过同步齿形带3带动从动轮22转动,其中,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为齿轮;

所述给料装置在料带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除静电毛刷4、色标传感器5、引导限位板6;

其中,除静电毛刷4设置两层,两层除静电毛刷4分别设置在料带上下方,两层除静电毛刷4在料带上下方交错设置。

所述从动轮22与动力辊8的转轴一端连接,动力辊8设置在引导限位板6下方,引导限位板6上方设置压力辊7,压力辊7上方设置气缸9,气缸9带动压力辊7在引导限位板6上方上下移动,所述动力辊8的转轴两端分别固定在动力辊支座10;

引导限位板6包括上夹板61、下夹板62,所述上夹板61和下夹板62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板61和下夹板62之间留有间隙;且所述上夹板61和下夹板62在料带的入口端的间距大于在料带的出口端间距,便于料带进入上下夹板之间。

下夹板62通过连接件63固定连接在旋转块64上,所述旋转块64通过铰接轴与固定座65连接,所述固定座65设置在旋转块64下方,所述固定座65固定在动力辊支座10上。

其中,连接件6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旋转块64上

引导限位板6的上夹板61和下夹板62设有矩形状镂空66,所述矩形状镂空66等间距间隔均匀设置,所述压力辊7和动力辊8设置避让槽81,所述避让槽81等间距间隔均匀设置,所述避让槽81等间距间隔均匀设置;

当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压力辊7和动力辊8之间夹持料带,压力辊7和动力辊8通过避让槽81压紧料带;

所述给料装置还包括弹簧缓冲器11,所述弹簧缓冲器11固定设置在压力辊7支架上,弹簧缓冲器11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压力辊7两端,弹簧缓冲器11端口与引导限位板6的上夹板61接触。

其中,弹簧缓冲器11包括圆柱形管和圆柱,所述圆柱形管内部底部安装弹簧套接在圆柱外,圆柱顶端与引导限位板6的上夹板61接触。

开槽,压力辊和动力辊能通过避让槽接触到料带,为了保持刚性,压力辊和动力辊的避让槽不能全部开通。矩形状镂空,可以保留多个加强筋,对应的轮子上开了避让槽,为了避让矩形状镂空的加强筋。

此给料装置安装于RFID标签复合机智能标签模切站中时,智能标签卷带首先经过静电刷去除静电后,经过色标传感器,传感器根据卷带上的标记来记录智能标签的进给速度(标记间的距离固定,根据传感器触发的时间间隔即可计算出速度)。进给速度将反馈给系统,系统将其与底纸和面纸速度进行比较,然后通过伺服控制器控制该装置的交流伺服电机来调速。从而达到精准给料、与底纸面纸速度协同的目的。

需要穿带时,气缸带动压力辊上升;当处于工况时,气缸运动将压力辊下压并保持,压住位于两辊之间的智能标签,从而带动料带运动,完成给料工作(如图2所示)。

给料装置距离模切辊有一段距离。并且由于智能标签带本身较软且长时间以卷料状态存放,发生了弯曲,容易在给料过程中发生翘曲,设计一个带镂空的具有间隙的引导限位板可以解决此问题。首先,相当于延长了给料装置的输出端,可以使得智能标签深入到模切辊上方;其次,其独特的双层结构,使得料带被限制在两板中间的间隙内运动,不会因卷曲导致运动不可控;最后,上下夹板各有矩形状镂空,使得动力辊和气压辊上的各个橡胶轮可以透过引导限制板实现啮合,使得智能标签带在引导限制板内的运动可控。

本装置具有防冲击的特殊设计(如附图6所示)。工作状态时,引导限位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压力辊和动力辊,然后压力辊和动力辊相切。此检修模切系统时,移除模切系统中的模切顶辊时,模切系统中的真空模切辊会由于弹簧作用向上移动,脱离与模切系统中的模切底辊的齿轮啮合,故如果没有此缓冲机构,真空模切辊会使限位板变形,同时更会损伤自身刀片。

在引导限位板固定方式的设计上进行了革新,引导限位板与支座之间铰接连接,具有一定的旋转运动余量的,能够使得引导限位板在受到撞击时,发生旋转,降低损坏概率。

在工作中,为使引导限位板处于正确的引导位置,需要对引导限位板进行限制。弹簧缓冲器(如图1所示),对引导限位板下压。但本身弹簧较软,在收到撞击时依旧可以正常压缩,引导限位板通过旋转释放应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而所附权利要求意在涵盖落入本发明精神和范围中的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