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玻璃绝缘子耙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7612发布日期:2019-01-15 23:11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玻璃绝缘子耙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玻璃绝缘子耙拉机。



背景技术:

玻璃绝缘子在生产运输时会面临直角转弯,及从纵向运输转为横向运输,原有模式为纵向运输机和横向运输机之间有150mm的落差,从纵向运输机来的玻璃绝缘子靠惯性和自重通过梭槽进入横向运输机,横向运输机是金属材质板链结构,部分产品的棱在下落时会被板链刮伤造成产品破损,影响产品质量,同时传动电机在长时使用后会发生偏移,如不及时调整会使电机磨损加剧或损坏,降低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玻璃绝缘子耙拉机,有效的解决了部分产品的棱在下落时会被板链刮伤造成产品破损,影响产品质量,同时传动电机在长时使用后会发生偏移,如不及时调整会使电机磨损加剧或损坏,降低了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纵向运输带,所述纵向运输带四角靠近两端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支架,前端左侧的第一支架上安装有电控箱,电控箱的顶部安装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底部设置有开关面板,纵向运输带的顶部均匀放置有玻璃绝缘子,靠近后端左侧第一支架位置处设置有从动轮,从动轮一侧纵向运输带的底部安装有电机,电机通过皮带与从动轮连接,电机的右侧安装有位移传感器,后端右侧的第一支架上安装有位置传感器,纵向运输带的右端设置有横向运输带,横向运输带底端的四角均设置有第二支架,纵向运输带前端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顶端的左侧安装有气缸活塞杆,气缸活塞杆的左端安装有耙拉机头。

优选的,所述耙拉机头包括上耙块、铰链和下耙块,上耙块设置在气缸活塞杆的左端,上耙块的底部通过铰链安装有下耙块。

优选的,所述铰链的顶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上耙块上,铰链的底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下耙块上。

优选的,所述位置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均电性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电机和气缸活塞杆的启动开关。

优选的,所述纵向运输带与横向运输带的高度相同,且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电控箱的表面镀有防腐蚀漆,且开关面板各开关的表面均设置有荧光粉层。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有效减少产品破损,提高产品合格率,且可对传动电机进行实时监测,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机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和图2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纵向运输带1,用来对玻璃绝缘子5进行纵向运输,纵向运输带1四角靠近两端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支架2,第一支架2用来对纵向运输带1进行支撑,前端左侧的第一支架2上安装有电控箱,用来对用电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电控箱的顶部安装有PLC控制器3,可用来进行编程,PLC控制器3的底部设置有开关面板4,用来安装各元件的控制开关,纵向运输带1的顶部均匀放置有玻璃绝缘子5,靠近后端左侧第一支架2位置处设置有从动轮7,从动轮7一侧纵向运输带1的底部安装有电机8,电机8用来提供动力,电机8通过皮带9与从动轮7连接,便于进行传动,电机8的右侧安装有位移传感器10,位移传感器10用来采集电机8的位移信号,后端右侧的第一支架2上安装有位置传感器6,用来采集玻璃绝缘子5的位置信号,纵向运输带1的右端设置有横向运输带11,横向运输带11用来对玻璃绝缘子5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带11底端的四角均设置有第二支架12,第二支架12对横向运输带11进行支撑,纵向运输带1前端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支架13,第三支架13顶端的左侧安装有气缸活塞杆14,通过气缸活塞杆的伸缩带动耙拉机头15进行左右移动,气缸活塞杆14的左端安装有耙拉机头15,耙拉机头15用来将玻璃绝缘子5由纵向运输带1耙到横向运输带11上。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3给出,耙拉机头15包括上耙块16、铰链17和下耙块18,上耙块16设置在气缸活塞杆14的左端,上耙块16的底部通过铰链17安装有下耙块18,下耙块18在碰到玻璃绝缘子5的顶端位置时,在铰链17的作用下可从玻璃绝缘子5头部滑过,不会对玻璃绝缘子5造成损伤。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3给出,铰链17的顶端通过固定螺栓19固定在上耙块16上,铰链17的底端通过固定螺栓19固定在下耙块18上,可有效的对上耙块16和下耙块18进行连接固定。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位置传感器6和位移传感器10均电性连接PLC控制器3的输入端,PLC控制器3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电机8和气缸活塞杆14的启动开关,便于信号的传输和控制。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2给出,纵向运输带1与横向运输带11的高度相同,且垂直设置,为了避免传统纵向运输带1与横向运输带11高度差运输时产生的刮伤,提高产品质量。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电控箱的表面镀有防腐蚀漆,且开关面板4各开关的表面均设置有荧光粉层,为了提高电控箱的使用寿命和开关面板4上各开关夜间使用的方便性。

本实施例中位置传感器6采用E2E-X1B1位置传感器6,电机8采用Y2-90L-2电机8,位移传感器10采用GS-1813A位移传感器10。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纵向运输带1与横向运输带2平齐设置,耙拉机头部5由上耙块16和下耙块18两部分构成,上耙块16固定在气缸活塞杆14上,下耙块18由铰链17和上耙块16连接,下耙块18遇到阻挡玻璃绝缘子5时,在铰链的作用下,下耙块18从玻璃绝缘子5头部滑过,当玻璃绝缘子5头部完全通过后,下耙块18恢复到原始状态,位置传感器6采集到玻璃绝缘子5位置后,传递给PLC控制器3,PLC控制器3输出端发出指令给气缸活塞杆14的启动开关,气缸活塞杆14得到PLC控制器3发出的信号后向后运动,将玻璃绝缘子5耙到横向运输带11位置,然后等待下一个信号,这样玻璃绝缘子5和横向运输带11之间就没有角度冲击,有效减少产品破损,提高产品合格率;

使用时,通过位移传感器10采集电机8的位移信号并经其输出端传递给PLC控制器3的输入端,经PLC控制器3分析处理后,若位移信号在PLC控制器3预输的允许值时,设备正常工作,若位移信号大于PLC控制器3预输的允许值时,PLC控制器3的输出端会发出指令给开关面板4上对应电机8的控制开关,控制电机8停止工作,维修人员及时进行位置调整,放置电机8磨损或损坏,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有效减少产品破损,提高产品合格率,且可对传动电机进行实时监测,提高电机8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