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开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2682发布日期:2019-01-04 23:35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开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开门机构。



背景技术:

电梯轿厢门设有地坎组件,保证电梯门打开时沿一定轨道运行,但是如果轿厢门在受到外力撞击时,就会很容易发生变形而脱离地坎,因而导致人、其他动物或者物体掉入井道而发生意外,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靠安全的电梯开门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开门机构,包括轿厢门,通过连接杆与所述轿厢门底部连接的移动导向轮,以及容置所述移动导向轮的地坎槽;所述地坎槽在所述轿厢门移动方向两侧设有内翻且开口朝下的限位钩槽,所述连接杆连接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自由端翻折至位于所述限位钩槽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杆的自由端通过连接架设有移动滚轮,所述移动滚轮与所述限位钩槽底部滚动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架面向所述限位钩槽侧壁端设有弹性垫。

作为优选,所述地坎槽包括地坎槽本体和限位钩槽,所述地坎槽本体与所述限位钩槽拆卸式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钩槽设有连接孔,所述地坎槽本体设有对接孔,所述对接孔设有内置螺帽,所述连接孔通过内置螺栓与所述内置螺帽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移动导向轮之间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沿所述移动导向轮轴向的宽度大于所述地坎槽的入口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杆与限位钩槽配合来对轿厢门进行限位,防止轿厢门因外力作用而脱离地坎,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能;地坎槽的地坎槽本体和限位钩槽可拆卸连接,使得轿厢门与地坎槽拆卸连接简单便捷;轿厢门通过移动导向轮及移动滚轮与地坎槽内部接触,提高了轿厢门开关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开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限位钩槽的放大图;

其中,1、轿厢门,2、移动导向轮,3、地坎槽,31、限位钩槽,4、连接杆,41、限位杆,42、连接架,43、移动滚轮,44、弹性垫,5、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梯开门机构,包括轿厢门1,通过连接杆4与所述轿厢门1底部连接的移动导向轮2,以及容置所述移动导向轮的地坎槽3。轿厢门1通过移动导向轮2在地坎槽3中移动,移动稳定。

所述地坎槽3在所述轿厢门1移动方向两侧设有内翻且开口朝下的限位钩槽31,所述连接杆4连接设有限位杆41,所述限位杆41的自由端翻折至位于所述限位钩槽31内部。通过限位杆41及限位钩槽31可避免轿厢门1在受到外力冲击时而脱离地坎,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能。

所述限位杆41的自由端通过连接架42设有移动滚轮43,所述移动滚轮43与所述限位钩槽31底部滚动接触。轿厢门1还能通过移动滚轮43进行导向,进一步提高了轿厢门1开关的稳定性。

所述连接架42面向所述限位钩槽31侧壁端设有弹性垫44,通过弹性垫44可减小轿厢门1受到外力时的冲击,可起到保护地坎槽3和轿厢门1的作用。

所述地坎槽3包括地坎槽本体和限位钩槽31,所述地坎槽本体与所述限位钩槽31拆卸式连接。所述限位钩槽31设有连接孔,所述地坎槽本体设有对接孔,所述对接孔设有内置螺帽,所述连接孔通过内置螺栓与所述内置螺帽螺纹连接。连接轿厢门1与地坎槽3时,可先将移动导向轮2及限位杆41等部件置于地坎槽本体中,然后再将地坎槽本体与限位钩槽31连接,安装简单便捷,拆卸时同理,亦简便便捷。

所述连接杆4与所述移动导向轮2之间设有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沿所述移动导向轮2轴向的宽度大于所述地坎槽3的入口宽度。当需要考虑电梯制造成本时,可省去连接杆4上的限位杆41及相关部件,直接通过安装架5来对轿厢门1进行限位。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