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隔板的油罐供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9891发布日期:2019-03-08 17:56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带隔板的油罐供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隔板的油罐供油系统,用于加油站。



背景技术:

加油站内汽油或柴油的不同油品往往分别单独设置油罐,并分别设置油泵供油,因此油罐区占地面积庞大,投资高昂;此外,由于油罐、油泵设备数量增多,导致供油系统管线复杂、管件繁多、漏油风险高,造成系统维护保养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带隔板的油罐供油系统,可在加油站中利用一个油罐同时储存并供应两种油品,油罐区占地面积小,供油系统管线简洁,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隔板的油罐供油系统,包括油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号供油泵、二号供油泵、一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二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一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和二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油罐内设有隔板,将油罐分隔成一号油品区和二号油品区;一号供油泵的进口上连接有一号进油管,一号进油管与一号油品区连接;一号供油泵的出口上连接有一号供油管;一号进油管上设有一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一号供油管上设有一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二号供油泵的进口上连接有二号进油管,二号进油管与二号油品区连接;二号供油泵的出口上连接有二号供油管;二号进油管上设有二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二号供油管上设有二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一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和二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通过进油旁通管连接;一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和二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通过供油旁通管连接;一号油品区上连接有一号油品通气管, 二号油品区上连接有二号油品通气管,一号油品通气管与二号油品通气管与一根排气总管连接;一号油品区上连接有一号油品卸油管,二号油品区上连接有二号油品卸油管,一号油品卸油管与二号油品卸油管与一根卸油总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板与油罐内壁固定焊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二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一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二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均为电动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号供油泵和二号供油泵均为变频泵。

本实用新型在排气总管的出口处设置有阻火呼吸阀。

本实用新型排气总管的管径不小于DN50。

本实用新型卸油总管的管径不小于DN8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利用一个油罐可满足两种油品的供油需求;一个油罐内两种油品对应的供油泵通过旁通管连接可互为备用,不用再额外设置备用泵组,且可根据用户实际使用需求全开油泵输送一种油品,增大一种油品的供油能力;此外,一个油罐内的两种油品可共用一根通气总管及一根卸油总管;以上优化措施均大大减少了油罐区的占地面积和供油系统的设备管件数量,降低了加油站的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正常运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号供油泵故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号供油泵故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当一号油品使用用户耗油量超过一号供油泵供油能力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当二号油品使用用户耗油量超过二号供油泵供油能力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油罐1、一号供油泵12、二号供油泵13、一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10、二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11、一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14和二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15。

油罐1内设有隔板2,将油罐1分隔成一号油品区3和二号油品区4,一号油品区3内的一号油品和二号油品区4的二号油品同属汽油类或柴油类但为不同油品。隔板2与油罐1内壁固定焊接,并根据一号油品和二号油品的实际使用情况确定一号油品区3和二号油品区4的不同容积,进而确定隔板2位置。

一号供油泵12的进口上连接有一号进油管,一号进油管与一号油品区3连接;一号供油泵12的出口上连接有一号供油管,一号供油管与一号油品使用用户16连接;一号供油泵12将一号油品自油罐1输送至一号油品使用用户16。一号进油管上设有一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10,一号供油管上设有一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14。

二号供油泵13的进口上连接有二号进油管,二号进油管与二号油品区4连接;二号供油泵13的出口上连接有二号供油管,二号供油管与二号油品使用用户17连接;二号供油泵13将二号油品自油罐1输送至二号油品使用用户17。二号进油管上设有二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11,二号供油管上设有二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15。

一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10和二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11通过进油旁通管连接。

一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14和二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15通过供油旁通管连接。

一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10、二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11、一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14、二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15均为电动控制阀,仅控制阀口开关,不调节流量。三通阀根据用户耗油量、油泵运行情况来控制阀门开关。

一号供油泵12和二号供油泵13均为变频泵,根据用户耗油量调节油泵流量,互为备用,间歇运行。

一号油品区3上连接有一号油品通气管5, 二号油品区4上连接有二号油品通气管6,一号油品通气管5与二号油品通气管6与一根排气总管连接,将废气排至大气,并在排气总管的出口处设置阻火呼吸阀18。排气总管管径不小于DN50。

一号油品区3上连接有一号油品卸油管7,二号油品区4上连接有二号油品卸油管8,一号油品卸油管7与二号油品卸油管8与一根卸油总管连接,卸油总管连接至油罐车9。卸油总管管径不小于DN80。

如图2所示,正常运行时,一号供油泵12负责将一号油品输送至一号油品使用用户16,二号供油泵13负责将二号油品输送至二号油品使用用户17,一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10和一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14关闭相应的旁通管,二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11和二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15关闭相应的旁通管。

如图3所示,当一号供油泵12故障时,一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10和一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14打开相应的旁通管连接二号供油泵13,利用二号供油泵13将一号油品输送至一号油品使用用户16。

如图4所示,当二号供油泵13故障时,二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11和二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15打开相应的旁通管连接一号供油泵12,利用一号供油泵12将二号油品输送至二号油品使用用户17。

如图5所示,当一号油品使用用户16耗油量超过一号供油泵12供油能力时,一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10和一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14打开相应的旁通管连接二号供油泵13,利用两台供油泵同时运行将一号油品输送至一号油品使用用户16。

如图6所示,当二号油品使用用户17耗油量超过二号供油泵13供油能力时,二号供油泵进油三通阀11和二号供油泵供油三通阀15打开相应的旁通管连接一号供油泵12,利用两台供油泵同时运行将二号油品输送至二号油品使用用户17。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