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速线材夹送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2579发布日期:2019-03-19 21:52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速线材夹送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送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高速线材夹送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冶金、纺织、印染及造纸等的板带加工生产线上,根据加工工艺需要,板带转向时需要各种各样的大型夹送辊,有时夹送辊的直径甚至需要达到100毫米以上,现有的夹送辊存在二次夹紧或夹紧缓慢的现象,不仅影响轧件头尾长度,而且因夹紧缓慢时常造成水箱堆钢,是制约生产的一大瓶颈;由于堆钢频繁对气缸撞击过大,气缸容易损坏,使用寿命低;现有的夹送辊没有润滑夹紧辊的装置,在夹紧辊在长时间转动后,会产生磨损,导致转动不匀,会提高堆钢率,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速线材夹送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速线材夹送辊装置,包括机架、第一夹紧辊、移动块、导管、转轴、第一带轮、传动带、第二带轮、第一电机、第二夹紧辊、第二电机、推杆、拉杆碟簧、插杆、杆槽、活塞杆、固定块、弹簧、气缸、油泵、油箱、固定板和喷头,所述第二夹紧辊套接安装在转轴的外部,所述转轴贯穿安装在机架的内部,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机架的一侧,所述第二带轮固定在第一电机的一侧,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机架的一侧,所述气缸通过弹簧固定在固定块的一侧,所述移动块通过活塞杆安装在气缸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机架的一侧,所述推杆贯穿机架安装在第二电机的一侧,所述第一夹紧辊安装在两侧移动块的之间,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开设有杆槽,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机架的内壁两侧之间,所述插杆固定在固定板的一侧,所述拉杆碟簧套接在插杆的外部,所述油箱安装在机架的一侧,所述油泵安装在油箱的一侧,所述喷头通过导管安装在油泵的一侧,且喷头固定在移动块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在机架的一侧,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贯穿安装在机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对应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贯穿机架一侧,且两端分别安装有气缸和移动块。

进一步的,所述杆槽对应插杆开设,且对应开设在第一夹紧辊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插杆的外部套接有片拉杆碟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和气缸并列固定在机架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通过使用电动机先将移动块推动,从而将第一夹紧辊推至线材附近,在电动机推动的作用下,拉伸活塞杆,使得气缸内部加气加快,从而加快夹紧速度;在进行夹紧时,在档杆上设置五片拉杆碟簧,避免二次夹紧;在第一夹紧辊和转轴转动时,通过油泵作用,对第一夹紧辊和转轴进行润滑,减少摩擦,减低磨损,从而降低堆钢的发生率;在发生堆钢时,通过弹簧缓解,对气缸的冲击力,保护气缸,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润滑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第一夹紧辊;3、移动块;4、导管;5、转轴;6、第一带轮;7、传动带;8、第二带轮;9、第一电机;10、第二夹紧辊;11、第二电机;12、推杆;13、拉杆碟簧;14、插杆;15、杆槽;16、活塞杆;17、固定块;18、弹簧;19、气缸;20、油泵;21、油箱;22、固定板;23、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速线材夹送辊装置,包括机架1、第一夹紧辊2、移动块3、导管4、转轴5、第一带轮6、传动带7、第二带轮8、第一电机9、第二夹紧辊10、第二电机11、推杆12、拉杆碟簧13、插杆14、杆槽15、活塞杆16、固定块17、弹簧18、气缸19、油泵20、油箱21、固定板22和喷头23,第二夹紧辊10套接安装在转轴5的外部,转轴5贯穿安装在机架1的内部,转轴5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带轮6,转轴5的一端安装在机架1的一侧,转轴5的另一端贯穿安装在机架1的另一侧,第一带轮6和第二带轮8对应安装,第一电机9固定在机架1的一侧,第二带轮8固定在第一电机9的一侧,固定块17固定在机架1的一侧,气缸19通过弹簧18固定在固定块17的一侧,移动块3通过活塞杆16安装在气缸19的一侧,活塞杆16贯穿机架1一侧,且两端分别安装有气缸19和移动块3,第二电机11安装在机架1的一侧,推杆12贯穿机架1安装在第二电机11的一侧,第一夹紧辊2安装在两侧移动块3的之间,移动块3的一侧开设有杆槽15,固定板22固定在机架1的内壁两侧之间,插杆14固定在固定板22的一侧,拉杆碟簧13套接在插杆14的外部,杆槽15对应插杆14开设,且对应开设在第一夹紧辊2的两侧,插杆14的外部套接有五片拉杆碟簧13,油箱21安装在机架1的一侧,油泵20安装在油箱21的一侧,喷头23通过导管4安装在油泵20的一侧,且喷头23固定在移动块3的一侧,第二电机11和气缸19并列固定在机架1一侧,且分别通过推杆12和活塞杆16对移动块3作用;在进行夹紧时,在第二电机11的作用下,通过推杆12将移动块3推动,先将移动块3推至与线材接近的地方,随着活塞杆16被拉伸后,气缸19内部的气体填充的加快,在活塞杆16推动下,加快第一夹紧辊2和第二夹紧辊10的闭合速度,在夹紧后推杆12复位,在进行夹紧时,通过五片拉杆碟簧13增大碟簧预紧弹力,避免二次夹紧,在第一夹紧辊2和第二夹紧辊10闭合后,在将线材夹紧后,在第一电机9作用时,带动第二带轮8旋转,通过传动带7传动,带动第一带轮6转动,通过转轴5,实现对第二夹紧辊10的转动,确保将从精轧机组轧制出来的轧件顺利通过穿水箱喂入到吐丝机,在第一夹紧辊2和转轴5在转动时,通过油泵20作用,将油箱21内的润滑油吸出,经过导管4,经喷头23喷出,对第一夹紧辊2与移动块3的接触面和机架1与转轴5的接触面进行润滑,减少摩擦损耗,降低堆钢的发生率,提高生产效率,在发生堆钢情况是,移动块3会通过活塞杆16对气缸19进行冲击,这时通过弹簧18,可对冲击进行缓冲,降低气缸19的破损率,降低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