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线线路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5051发布日期:2019-01-13 17:33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线线路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配线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线线路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电路放线时,需要将盘绕在线盘上的电线进行拉直处理,使得电线减少弯曲,进而可以使得电线方便架设,因此需要相应地放线装置。

公开号为CN20151030932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放线装置,包括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导轨、行走总成、夹紧总成和拉直总成,所述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间隔设置并固定在地面上。

上述专利在进行拉直时缺少对电线进行加热的装置,使得电线的拉直效果差,降低拉直效率,同时现有的装置在进行传输电线时容易使得传输轮和电线产生滑动,降低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配线线路放线装置,解决了拉直效果差和传输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配线线路放线装置,包括支脚、底板和调节面板,所述支脚上侧设置有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上侧设置有所述调节面板,所述底板远离所述调节面板一侧设置有竖直板,所述竖直板靠近所述调节面板一侧设置有一号拉直箱,所述一号拉直箱上侧设置有锁定座,所述一号拉直箱外侧设置有二号拉直箱,所述二号拉直箱内侧设置有拉直线环,所述拉直线环内侧设置有拉线孔,所述拉线孔内侧设置有挤压滚球,所述竖直板远离所述二号拉直箱一侧设置有上传输轮,所述上传输轮内侧设置有上转动轴,所述上传输轮远离所述上转动轴一侧设置有上防滑层,所述上传输轮下侧设置有下传输轮,所述下传输轮内侧设置有下转动轴,所述下转动轴与所述下传输轮通过卡槽连接,所述下传输轮远离所述下转动轴一侧设置有下防滑层,所述上防滑层与所述上传输轮胶接,所述下防滑层与所述下传输轮胶接,所述上转动轴靠近所述下转动轴一侧设置有伸缩轴,所述竖直板远离所述上传输轮一侧设置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远离所述竖直板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传动箱与所述竖直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传动箱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竖直板靠近所述上传输轮一侧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靠近所述上传输轮一侧设置有上加热条,所述上加热条下侧设置有下加热条,所述上加热条与所述横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加热条与所述横板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脚与所述底板通过所述螺栓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调节面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竖直板焊接,所述竖直板与所述一号拉直箱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二号拉直箱与所述竖直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锁定座与所述一号拉直箱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拉直线环与所述一号拉直箱和所述二号拉直箱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拉线孔成型于所述拉直线环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滚球与所述拉直线环通过转动连接,所述上传输轮与所述竖直板通过所述上转动轴连接,所述上转动轴与所述上传输轮通过卡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传输轮与所述竖直板通过所述下转动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转动轴与所述下转动轴通过所述伸缩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板与所述竖直板焊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的装置在进行拉直时缺少对电线进行加热的装置,使得电线的拉直效果差,降低拉直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上加热条和下加热条,使得电线在拉直之前进行加热,进而使得电线的拉直效果和拉直效率得到提高;

2、为解决现有的装置在进行传输电线时容易使得传输轮和电线产生滑动,降低传输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伸缩轴、上防滑层和下防滑层,使得上传输轮和下传输轮夹紧电线进行传输,避免电线和传输轮产生滑动,大大提高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配线线路放线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配线线路放线装置中上传输轮和下传输轮的侧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配线线路放线装置中拉直线环的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支脚;2、底板;3、调节面板;4、竖直板;5、一号拉直箱;6、二号拉直箱;7、锁定座;8、拉线孔;9、拉直线环;10、传动箱;11、电机;12、上传输轮;13、上转动轴;14、下传输轮;15、下转动轴;16、横板;17、上加热条;18、下加热条;19、上防滑层;20、下防滑层;21、伸缩轴;22、挤压滚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配线线路放线装置,包括支脚1、底板2和调节面板3,支脚1上侧设置有底板2,底板2上侧设置有调节面板3,底板2远离调节面板3一侧设置有竖直板4,竖直板4靠近调节面板3一侧设置有一号拉直箱5,一号拉直箱5上侧设置有锁定座7,一号拉直箱5外侧设置有二号拉直箱6,二号拉直箱6内侧设置有拉直线环9,电线可以穿过一号拉直箱5和二号拉直箱6上的拉直线环9对电线进行拉直,拉直线环9内侧设置有拉线孔8,拉线孔8内侧设置有挤压滚球22,挤压滚球22可以对电线进行挤压,使得电线弯曲部分被挤压变直,竖直板4远离二号拉直箱6一侧设置有上传输轮12,上传输轮12内侧设置有上转动轴13,上传输轮12远离上转动轴13一侧设置有上防滑层19,上传输轮12下侧设置有下传输轮14,通过上传输轮12和下传输轮14可以将电线输送进拉直线环9的拉线孔8内,下传输轮14内侧设置有下转动轴15,下转动轴15与下传输轮14通过卡槽连接,下传输轮14远离下转动轴15一侧设置有下防滑层20,上防滑层19与上传输轮12胶接,下防滑层20与下传输轮14胶接,上转动轴13靠近下转动轴15一侧设置有伸缩轴21,竖直板4远离上传输轮12一侧设置有传动箱10,传动箱10远离竖直板4一侧设置有电机11,传动箱10与竖直板4通过螺栓连接,电机11与传动箱10通过螺栓连接,竖直板4靠近上传输轮12一侧设置有横板16,横板16靠近上传输轮12一侧设置有上加热条17,上加热条17下侧设置有下加热条18,上加热条17与横板16通过螺栓连接,下加热条18与横板16通过螺栓连接通过上加热条17和下加热条18可以对电线进行加热,使得电线的拉直效果更佳。

其中,支脚1与底板2通过螺栓连接,底板2与调节面板3通过螺栓连接,底板2与竖直板4焊接,竖直板4与一号拉直箱5通过螺栓连接,二号拉直箱6与竖直板4通过螺栓连接,锁定座7与一号拉直箱5通过卡槽连接,拉直线环9与一号拉直箱5和二号拉直箱6通过螺纹连接,拉线孔8成型于拉直线环9内侧,挤压滚球22与拉直线环9通过转动连接,上传输轮12与竖直板4通过上转动轴13连接,上转动轴13与上传输轮12通过卡槽连接,下传输轮14与竖直板4通过下转动轴15连接,上转动轴13与下转动轴15通过伸缩轴21连接,横板16与竖直板4焊接。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配线线路放线装置的工作原理:在使用之前,将需要拉直的电线穿过上加热条17和下加热条18之间,然后再穿过上传输轮12和下传输轮14之间,然后调节调节面板3,使得伸缩轴21将上转动轴13和下转动轴15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使得上传输轮12和下传输轮14通过上防滑层19和下防滑层20将电线进行夹紧,使得电线在输送时不会产生滑动,然后再将电线穿过拉直线环9的拉线孔8内,使得挤压滚球22可以对电线进行挤压,保证电线的拉直效果。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