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力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3555发布日期:2019-02-19 19:40阅读:1552来源:国知局
微动力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落煤点下皮带输送机导料槽上,该落煤点相对于导料槽落差少于3米,作为输煤系统抑尘除尘用,是无动力除尘装置的延伸产品,具体是指微动力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厂皮带机落煤点常用的除尘方法一般采用:1、喷水除尘;2、布袋除尘;3、多管除尘;老式无动力除尘装置的缺点:1、喷水除尘:此方法较简单,也有一定的除尘效果。但从电厂安全经济运行的角度考虑是非常不利的,因为煤中含水过多会影响制粉系统地干燥出力而导致原煤仓起拱、篷煤等现象的出现,含水煤粉燃烧后产生的烟气湿度增加还会影响露点,使空气预热器发生低温度腐蚀和堵灰以致于影响电厂的正常生产;2、布袋除尘:此方法是电厂输煤系统目前用得较多的,但由于雨、雪天气和卸煤时为防尘喷入水雾等原因,输煤系统经常在较潮湿的环境下运行,粉尘中的含水量偏高导致除尘布袋粘糊而失去除尘效果;3、多管除尘:其工作原理为含尘气体由进风口进入除尘器后,粗颗粒的粉尘被挡板阻挡下落,较小的粉尘则随着气流进入联体箱,含尘气流经送风管从喷口喷出,冲击液面激起大量和水滴。从而达到净化除尘的目的。净化后的空气在负压的作用下由风机口排出。由于结构的原因如含尘气体风速低,含尘气体不是正压输送,导致含尘气体不能对液面进行正常的冲击,除尘效果不好,集灰箱排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微动力除尘装置,最大限度降低物流导管内粉尘空气的压力,使之与外部空间压力趋于平衡;最大程序度地抑制了煤尘或其它粉尘的溢出,增加了煤的利用率;实现了零维护量,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净化了周围的工作环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微动力除尘装置,包括皮带机缓冲床,所述的皮带机缓冲床上设有托辊组,所述的托辊组上的皮带向右侧运动,所述的皮带机缓冲床上安装有导料槽,所述的导料槽上方设有落煤管,所述的导料槽上设有多功能除尘室,所述的多功能除尘室位于落煤管右侧,所述的多功能除尘室上端设有引风管,所述的引风管上安装有轴流风机,所述的导料槽上设有阻尘密封帘,所述的阻尘密封帘排列在导料槽上的装置之间,所述的导料槽上设有一级自动循环减压装置,所述的一级自动循环减压装置位于阻尘密封帘右侧,所述的导料槽上设有二级自动循环减压装置,所述的二级自动循环减压装置位于一级自动循环减压装置右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当落煤点相对于导料槽落差少于3米时,在无动力除尘的多功能除尘室的引风管上安装一台少风量的轴流风机,增加多功能除尘室和导料槽等设备内的负压,其它配置与无动力除尘装置一样,微动力除尘装置除尘技术打破了传统的除尘原理,运用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压力平衡和闭环流通方式,最大限度降低物流导管内粉尘空气的压力,使之与外部空间压力趋于平衡;最大程序度地抑制了煤尘或其它粉尘的溢出,达到了99%的除尘效果;减少了煤的浪费,增加了煤的利用率;除了轴流风机外实现了零维护量,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净化了周围的工作环境,做到了国家提但是的节能减排的要求。

作为改进,所述的导料槽采用滑板式弓形全封闭导料槽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的阻尘密封帘上设有升降器,所述的升降器可以控制阻尘密封帘进行上升和下降。

作为改进,所述的落煤管上安装有电动三通阀。

作为改进,所述的落煤管下端的同一水平线上设有检修平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动力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皮带机缓冲床,2、多功能除尘室,3、阻尘密封帘,4、一级自动循环减压装置,5、二级自动循环减压装置,6、导料槽,7、托辊组,8、轴流风机,9、落煤管,10、引风管,11、电动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微动力除尘装置,包括皮带机缓冲床1,所述的皮带机缓冲床1上设有托辊组7,所述的托辊组7上的皮带向右侧运动,所述的皮带机缓冲床1上安装有导料槽6,所述的导料槽6上方设有落煤管9,所述的导料槽6上设有多功能除尘室2,所述的多功能除尘室2位于落煤管9右侧,所述的多功能除尘室2上端设有引风管10,所述的引风管10上安装有轴流风机8,所述的导料槽6上设有阻尘密封帘3,所述的阻尘密封帘3排列在导料槽6上的装置之间,所述的导料槽6上设有一级自动循环减压装置4,所述的一级自动循环减压装置4位于阻尘密封帘3右侧,所述的导料槽6上设有二级自动循环减压装置5,所述的二级自动循环减压装置5位于一级自动循环减压装置4右侧。

所述的导料槽6采用滑板式弓形全封闭导料槽结构。

所述的阻尘密封帘3上设有升降器,所述的升降器可以控制阻尘密封帘3进行上升和下降。

所述的落煤管9上安装有电动三通阀11。

所述的落煤管9下端的同一水平线上设有检修平台。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微动力除尘装置除尘技术打破了传统的除尘原理,运用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压力平衡和闭环流通方式,最大限度降低物流导管内粉尘空气的压力,使之与外部空间压力趋于平衡,物料从上段皮带通过物料落煤管落入下段皮带,由于高落差的原因物料流速所产生大量负压气流;当落煤点相对于导料槽落差少于3米时,在无动力除尘的多功能除尘室的引风管上安装一台少风量的轴流风机,增加多功能除尘室和导料槽等设备内的负压,其反作用力使粉尘随气流产生“爆炸”点上扬,气流经多功能除尘室,箱内的空间增大,粉尘压力在箱内释放,气流撞击到对应的应力板,大颗粒粉尘在撞击作用下,落入下端输运皮带中,余尘由于负压的作用被吸至落煤管中,又随着煤流流入下一皮带导料槽中循环作用。气流的直线运动变为曲线运动,起到缓压的作用,粉尘在运动中沉淀下来,落入皮带中,随物料通过尘气分离室时剩余的粉尘通过所设多层的圆条状胶帘进行再次除尘处理。密封槽的外形根据胶带运输机采用滑板式封闭导料槽,根据物料的特性确定密封的方式采用升降式结构的阻尘密封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