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被生产线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7834发布日期:2019-02-15 21:3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被生产线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棉被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棉被生产线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行业,棉被的加工要经过梳理、铺网、针刺等工序。首先采用开清棉机和梳棉机将原料棉花进行梳理,使棉花纤维尽量成单纤维状态,并清除棉花中的杂质和短绒,再将棉纤维进行混合梳理,使棉花纤维尽量成单纤维状态,并清除棉花中的杂质和短绒。然后将棉纤维进行混合梳理,首先让棉纤维沿棉流纵向混合,接着在成网的过程中完成棉纤维沿棉流横向混合,最后梳理成让棉纤维沿纵向排列和定位程度的纤网。完成梳理工序后进行铺网,通过配置在梳棉机后面的铺网机,将梳理设备输出的纤网垂直铺网机作往复运动,并以交叉方式往复交叉铺叠成厚纤网。针刺机利用具有三角形或其他形状的截面,且在棱边上带有刺钩的刺针对纤维网反复进行穿刺。由铺网机铺设的纤网,在喂入针刺机时十分蓬松,只是由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抱合力而产生一定的强力,但强力很差,当多枚刺针刺入纤网时,刺针上的刺钩就会带动纤网表面及次表面的纤维,由纤网的平面方向向纤网的垂直方向运动,使纤维产生上下移位,而产生上下移位的纤维对纤网就产生一定挤压,使纤网中纤维靠拢而被压缩。

但目前棉被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不衔接造成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上下料不方便,造成工作效率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棉被生产线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棉被生产线输送装置,包括:上料台、成型装置、切割装置、磨压装置、传送带、卸货台,所述上料台右侧设有传送带,送料装置右侧传送带下端设有传送带滚轮,传送带滚轮下端设有传送带电机,传送带电机前端设有传送带电机齿轮,所述传送带电机齿轮与传送带滚轮通过履带连接,传送带电机下端设有电机支撑架,电机支撑架两端设有传送带支柱,传送带支柱与传送带滚轮转动连接,上料台右侧传送带右侧设有传送带连接柱,所述传送带右侧连接成型装置,成型装置右侧设有切割装置,切割装置右侧设有磨压装置,磨压装置右侧设有下料台。

所述上料台包括:上料台壳体、上料台电机、上料台转轴、上料台连接柱、上料台定轴、上料台连接块、上料台支架,所述上料台壳体内设有上料台电机,上料台电机外侧设有上料台转轴,上料台转轴上端与上料台连接柱固定连接,上料台连接柱与上料台定轴转动连接,上料台定轴上端与上料台连接块转动连接,上料台连接块上端与上料台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下料台包括:下料台支架、下料台支架转轴、下料台支架柱、下料台支柱、下料台底座、下料台电机,所述下料台支架左侧与下料台支架转轴固定连接,下料台支架转轴与下料台支架柱转动连接,下料台支架柱下端设有下料台支柱,两端下料台支柱中间设有下料台底座,下料台底座上设有下料台电机,所述下料台电机前端设有下料台电机转轴,下料台电机转轴上设有下料台转块,下料台转块与下料台电机转轴转动连接,下料台转块上端设有下料台连接柱,下料台连接柱上端与下料台连接转轴转动连接,下料台支架下端设有支架连接块,下料台连接转轴与支架连接块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货与卸货时充分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也减少了工人进行工作的工作量,多个工位分工加工棉被,效率高,下料台可调节便于将棉被送往其他装置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台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台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棉被生产线输送装置,包括:上料台1、成型装置2、切割装置3、磨压装置4、传送带5、下料台6,所述上料台1右侧设有传送带5,送料装置右侧传送带下端设有传送带滚轮51,传送带滚轮下端设有传送带电机55,传送带电机55前端设有传送带电机齿轮56,所述传送带电机齿轮与传送带滚轮51通过履带57连接,传送带电机55下端设有电机支撑架58,电机支撑架58两端设有传送带支柱54,传送带支柱54与传送带滚轮51转动连接,上料台1右侧传送带51右侧设有传送带连接柱52,所述传送带51右侧连接成型装置2,成型装置2右侧设有切割装置3,切割装置3右侧设有磨压装置4,磨压装置4右侧设有下料台6。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一种棉被生产线输送装置,包括:上料台1、成型装置2、切割装置3、磨压装置4、传送带5、下料台6,所述上料台1右侧设有传送带5,送料装置右侧传送带下端设有传送带滚轮51,传送带滚轮下端设有传送带电机55,传送带电机55前端设有传送带电机齿轮56,所述传送带电机齿轮与传送带滚轮51通过履带57连接,传送带电机55下端设有电机支撑架58,电机支撑架58两端设有传送带支柱54,传送带支柱54与传送带滚轮51转动连接,上料台1右侧传送带51右侧设有传送带连接柱52,所述传送带51右侧连接成型装置2,成型装置2右侧设有切割装置3,切割装置3右侧设有磨压装置4,磨压装置4右侧设有下料台6。

所述上料台1包括:上料台壳体11、上料台电机12、上料台转轴13、上料台连接柱14、上料台定轴15、上料台连接块16、上料台支架17,所述上料台壳体11内设有上料台电机12,上料台电机12外侧设有上料台转轴13,上料台转轴13上端与上料台连接柱14固定连接,上料台连接柱14与上料台定轴15转动连接,上料台定轴15上端与上料台连接块16转动连接,上料台连接块16上端与上料台支架17固定连接。

当上料台电机12发动时,上料台转轴13进行转动并带动上料台连接柱14,上料台连接柱14带动上料台定轴15移动,上料台定轴15带动上料台支架17进行移动,当上料台支架17移动带上料台1左下方时,将棉被放在上料台支架17上,上料台支架17带动棉被移动到传送带51。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一种棉被生产线输送装置,包括:上料台1、成型装置2、切割装置3、磨压装置4、传送带5、下料台6,所述上料台1右侧设有传送带5,送料装置右侧传送带下端设有传送带滚轮51,传送带滚轮下端设有传送带电机55,传送带电机55前端设有传送带电机齿轮56,所述传送带电机齿轮与传送带滚轮51通过履带57连接,传送带电机55下端设有电机支撑架58,电机支撑架58两端设有传送带支柱54,传送带支柱54与传送带滚轮51转动连接,上料台1右侧传送带51右侧设有传送带连接柱52,所述传送带51右侧连接成型装置2,成型装置2右侧设有切割装置3,切割装置3右侧设有磨压装置4,磨压装置4右侧设有下料台6。

所述下料台6包括:下料台支架61、下料台支架转轴62、下料台支架柱63、下料台支柱64、下料台底座65、下料台电机66,所述下料台支架61左侧与下料台支架转轴62固定连接,下料台支架转轴62与下料台支架柱63转动连接,下料台支架柱63下端设有下料台支柱64,两端下料台支柱64中间设有下料台底座65,下料台底座65上设有下料台电机66,所述下料台电机66前端设有下料台电机转轴661,下料台电机转轴661上设有下料台转块662,下料台转块662与下料台电机转轴661转动连接,下料台转块662上端设有下料台连接柱663,下料台连接柱663上端与下料台连接转轴664转动连接,下料台支架61下端设有支架连接块665,下料台连接转轴664与支架连接块665转动连接。

当电机启动时,电机转轴661转动,电机转轴661带动下料台连接柱663进行移动,下料台连接柱663带动下料台支架61进行摆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货与卸货时充分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也减少了工人进行工作的工作量,多个工位分工加工棉被,效率高,下料台可调节便于将棉被送往其他装置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