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0731发布日期:2019-06-11 23:4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盒。



背景技术:

目前,产品的包装盒一般被打开,取出产品后,其包装功能就此结束,往往是被当作垃圾抛弃,再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盒,旨在解决如何实现包装盒的二次利用,提高其再利用率,降低固废排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包装盒用于包装物品,包括平铺设置的底板结构件以及与所述底板结构件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一环形侧板,所述第一环形侧板与所述底板结构件合围形成具有开口且用于放置所述物品的容置腔,所述包装盒还包括位于所述底板结构件上方且盖合所述容置腔开口的顶板结构件,所述顶板结构件朝上设置的表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连通孔,所述包装盒还包括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顶板结构件且密封所述连通孔的密封板。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板的形状与所述连通孔适配且所述密封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通孔内并所述密封板的上板面与所述顶板结构件的上表面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包装盒还包括间隔设置且均连接所述顶板结构件的两固定条,各所述固定条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密封板的两端分别滑接于所述滑槽内且可沿所述滑槽往复滑动以密封/打开所述连通孔。

进一步地,各所述固定条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顶板结构件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且位于两所述固定条之间的拨动槽,所述包装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拨动槽内且一端连接所述密封板以在外力作用下驱动所述密封板往复滑动的拨动块。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结构件包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环形侧板的上端且开设所述连通孔的顶板以及连接所述顶板的另一端且遮挡并贴合于所述第一环形侧板的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结构件包括开设所述连通孔并盖合所述容置腔开口的顶板以及连接所述顶板且对接所述第一环形侧板的第二环形侧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侧板连接所述顶板的一端开设有横截面形状为“L”型且用于套接所述第二环形侧板的套接槽,所述第二环形侧板的一端抵接所述套接槽的槽底。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结构件包括盖合所述容置腔开口且开设所述连通孔的顶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结构件下方的支撑板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环形侧板的相对两侧且用于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支撑板的两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结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环形侧板一端且与所述第一环形侧板一体成型并开设所述连通孔的顶板,所述底板结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环形侧板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的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侧板开设有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且用于滑动连接所述底板的内环槽,其中一所述侧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底板滑入所述内环槽的入槽口。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产品包装在所述包装盒内,在消费者购买产品并打开所述包装盒,取出产品后,可以同时将密封在所述连通孔处的密封板拆卸下来。再通过在包装盒的容置腔内放置其它物品,比如抽纸,放置在容置腔内的抽纸可以从连通孔处抽取出来,这样就可以把包装盒当作抽纸盒再次使用,现实了包装盒的二次利用以及功能多样化,提高了包装盒的再利用率,降低了固废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顶板结构件打开所述容置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密封板的爆炸图。

图5是图3的密封板打开连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的密封板密封连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提供的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第一环形侧板和第二环形侧板铰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的第一环形侧板和第二环形侧板套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8的第一环形侧板和第二环形侧板另一形式的套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8的具有两个顶板结构件的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所提供的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所提供的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从下往上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与名称对应的关系如下所示:

100、包装盒;31、连通孔;11、顶板;21、侧板;12、挡板;41、固定条;30、密封板;33、拨动槽;32、拨动块;411、滑槽;22、容置腔;23、套接槽;50、底板结构件;16、连接板;15、支撑板;17、固定腔;51、内环槽;52、入槽口;53、引导面;14、第二环形侧板;20、第一环形侧板;10、底板结构件;55、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包装盒100可以用于包装各种各样的产品,并且在所述产品从所述包装盒100中取出来之后,可以将日常使用的抽纸或者硬币放置在所述包装盒100中,以实现包装盒100的功能转换,即由包装盒100变成抽纸盒,或者由包装盒100变成储钱罐。本实施例中包装盒100的功能转化是由包装盒转换成抽纸盒。

实施例一、所述包装盒100包括平铺设置的底板结构件50以及与所述底板结构件50可拆卸地第一环形侧板20。第一环形侧板20与底板结构件50之间可以采用公扣与母扣相互扣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或者在底板结构件50上开设环形卡槽,第一环形侧板20可拆卸地卡设于所述环形卡槽内。

具体地,第一环形侧板2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以及多边形等环形结构形状。

本实施例中第一环形侧板20由四块侧板21首尾相连而形成,四块侧板21连接成方形的第一环形侧板20,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侧板21的数量,设置将第一环形侧板20设置成圆弧形的环形侧板21。

所述第一环形侧板20与所述底板结构件50合围形成具有开口且用于放置所述物品的容置腔22,所述包装盒100还包括位于所述底板结构件50上方且盖合于所述容置腔22开口处的顶板结构件10,所述顶板结构件10朝上设置的表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22的连通孔31,所述包装盒100还包括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顶板结构件10且密封所述连通孔31的密封板30。

具体地,所述连通孔31可以为圆孔、椭圆孔、方孔或者其它形状的孔。本实例中连通孔31的形状为两端圆角处理的条形孔。所述连通孔31的长度与放置在容置腔22内的抽纸的长度适配,所述连通孔31的两端的孔壁设置成弧形孔壁,便于加工以及有利于抽纸从容置腔22内抽取出来。

产品包装在所述包装盒100内,在消费者购买产品并打开所述包装盒100取出产品后,可以同时将密封在所述连通孔31处的密封板30拆卸下来。再通过在包装盒100的容置腔22内放置其它物品,比如抽纸或者硬币,放置在容置腔22内的抽纸可以从连通孔31处抽取出来,硬币可以通过连通孔31置入容置腔22内。这样,就可以把包装盒100当作抽纸盒或者储钱罐再次使用,现实了包装盒100的二次利用以及功能多样化,提高了包装盒100的再利用率,降低了固废排放。

所述密封板30的形状与所述连通孔31适配且所述密封板3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通孔31内并所述密封板30的上板面与所述顶板结构件10的上表面齐平。具体地,所述密封板30可以通过在胶粘的方式内粘于所述连通孔31内,或者采用撕裂线的形式与所述连通孔31的孔口边沿连接,从而使连通孔31形成预加工孔,后续在包装盒100被打开后,轻敲所述密封板30或者沿撕裂线揭开所述密封板30,就能将所述密封板30从所述包装盒100拆下来,从而使包装盒100的包装功能转换成抽纸盒功能。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包装盒100还包括间隔设置且均连接所述顶板结构件10的两固定条41,各所述固定条41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滑槽411,所述密封板30的两端分别滑接于所述滑槽411内且可沿所述滑槽411往复滑动以密封/打开所述连通孔31。

在包装盒100未拆前,密封板30密封所述连通孔31,在所述包装盒100打开后,按图5箭头所示方向,拨动所述密封板30,使得密封板30未遮挡所述连通孔31,从而使包装盒100的包装功能转换成抽纸盒功能。如要转换回包装功能,按图6箭头所示方向,拨动密封板30,从而密封所示连通孔31。

请参阅图6和图7,各所述固定条41均位于所述容置腔22内,所述顶板结构件10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22且位于两所述固定条41之间的拨动槽33,所述包装盒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拨动槽33内且一端连接所述密封板30以在外力作用下驱动所述密封板30往复滑动的拨动块32。通过拨动块32在拨动槽33内的往复拨动,从而使得对连通孔31的密封/打开变得便利,提高了操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也可以将密封板30的一端与所述顶板结构件10相铰接,即密封板30可以绕自身的一端,于所述容置腔22内往复翻转和转动,从而在转动过程中打开和密封所述连通孔。

实施例三、请参阅图2,所述顶板结构件10包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环形侧板20且开设所述连通孔31的顶板11以及连接所述顶板11的另一端且遮挡并贴合于其中一所述侧板21的挡板12。具体地,顶板11可以通过合页结构的形式铰接所述第一环形侧板20,或者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胶纸粘接所述第一环形侧板20,所述顶板11可以按图2箭头所示的方向往复打开和盖上,所述挡板12以及所述挡板12所贴合的所述侧板21上可以设置磁铁,以使所述挡板12靠磁吸效果而遮挡并贴合于所述侧板21。

实施例四、请参阅图8至图10,所述顶板结构件10包括开设所述连通孔31并盖合所述容置腔22开口的顶板11以及连接所述顶板11且对接所述第一环形侧板20的第二环形侧板14。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侧板20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环形侧板14的高度,以方便打开所述包装盒100,并取出产品。

请参阅图8,在本实施例中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二环形侧板14一端的端面也可以直接抵接所述第一环形侧板20一端的端面,以使所述第一环形侧板20和所述第二环形侧板14从下至上呈层叠设置,以达到盖合所述容置腔22腔口的目的。

请参阅图9,具体地,第二环形侧板14也可以与第一环形侧板20进行铰接,从而顶板11可以按图9箭头所示的方向打开和盖合所述容置腔22。

请参阅图10,第二环形侧板14的内径大于第一环形侧板20的外径,从而第二环形侧板14可以外套所述第一环形侧板20,同样可以实现顶板11打开和盖合所述容置腔22。

请参阅图11,所述第一环形侧板20连接所述顶板11的一端开设有横截面形状为“L”型且用于套接所述第二环形侧板14的套接槽23,所述第二环形侧板14的一端抵接所述套接槽23的槽底。也可以通过在所述套接槽23的槽壁以及第二环形侧板14的内侧表面上设置磁吸性物质,使得第二环形侧板14外套接且磁吸所述第一环形侧板20,提高了包装盒100的稳固性。

请参阅图12,进一步地,在本实例中,还可以同时设置两个顶板结构件10,其中一个顶板结构件10不开设连通孔31。这样,在使用包装盒100进行产品包装时,容置腔22的开口处盖合没有开设连通孔31的顶板结构件10;在产品被取出后,容置腔22的开口处盖合开设有连通孔31的顶板结构件10,从而完成包装盒100的功能转换。

实施例五、请参阅图13,所述顶板结构件10包括盖合所述容置腔22开口且开设所述连通孔31的顶板11、设置在所述底板结构件50下方的支撑板15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环形侧板20的相对两侧且用于连接所述顶板11与所述支撑板15的两连接板16。具体地,所述顶板11、所述支撑板15以及两所述连接板16合围形成两端开口的固定腔17,所述第一环形侧板20和所述底板55,按图13箭头所示的方向,从固定腔17一端的开口滑入/滑出所述固定腔17,从而使所述顶板11盖合/打开所述容置腔22。

实施例六、请同时参阅图14和图15,所述顶板结构件1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环形侧板20一端且与所述第一环形侧板20一体成型并开设所述连通孔31的顶板11,所述底板结构件50包括与所述第一环形侧板20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的底板55。

所述第一环形侧板20开设有位于所述容置腔22内且用于滑动连接所述底板55的内环槽51,其中一所述侧板21上开设有供所述底板55滑入所述内环槽51的入槽口52。所述入槽口52的槽壁上开设有引导所述底板55滑入所述内环槽51的引导面53,底板55按图14中箭头所示方向滑进和滑出所述内环槽5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