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皮带机向给煤机输送干湿混合煤料时的防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80099发布日期:2019-07-03 05:01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用于皮带机向给煤机输送干湿混合煤料时的防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下煤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皮带机向给煤机输送干湿混合煤料时的防溢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我国重要能源的煤炭在加工过程中利用湿法选煤是一种常见方式。湿法选煤利用的主要介质是水,在对原煤开采贮备后,经过配煤、破碎、重介选、浮选、特殊选、煤泥水处理、脱水、脱尘、干燥、贮运等工艺,最终形成了所需煤质。由于湿法选煤加入了介质水,使得原煤在加工工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干湿混合的情形,而干湿混合煤料在输送过程中由于形态相比纯固态煤不稳定,导致容易出现外溢现象。尤其是在一些特殊部位。例如,位于S3煤仓中的干湿混合煤料通过S2号皮带机向给煤机送煤时,一旦给煤机口的气缸盖板失去控制,将直接导致水煤混合物涌出皮带,对井下工作环境造成了污染,若遇到清理不及时可能导致皮带机机尾段整体被掩埋。此种情况不仅给后续的清理维护带来了极大的工作负担,而且严重威胁着给煤机司机、检修人员以及其他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可见,是否存在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干湿混合煤料在输送过程中的防溢装置就显得极其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干湿混合煤料通过皮带机向给煤机输送过程中易发生煤料外溢进而给后续的清理维护带来了极大的工作负担,同时严重威胁着给煤机司机、检修人员以及其他井下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皮带机向给煤机输送干湿混合煤料时的防溢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皮带机向给煤机输送干湿混合煤料时的防溢装置,包括一端设置在给煤机底部且另一端延伸至皮带机上部的防溢装置主体,所述的防溢装置主体是矩形段和梯形段的组合结构,所述的矩形段设置在给煤机所处区域,所述的梯形段设置在皮带机所处区域,所述的防溢装置主体底面设置有沿矩形段到梯形段倾斜向下的坡度,且防溢装置主体的边缘均设置有垂直与底面的挡板,所述的防溢装置主体的底面间隔固定有交错设置的挡块。

所述的防溢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支腿,所述的支腿对称分布且包括位于矩形段底部的四根和位于梯形段底部的两根。

所述的挡板的高度范围为20~30公分。

所述的防溢装置主体的底面坡度为15°~45°。

所述的挡块的高度范围为5~10公分,且挡块高度可为取值范围内的某一固定值或取值范围内的不同值。

所述的梯形段的端部距皮带机传送皮带的垂直距离为15~20公分。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特定技术特征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利用一个带坡度的防溢装置主体可有效解决干湿混合煤料通过皮带机向给煤机传送煤料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外溢现象;同时,发生外溢的煤料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掉落回皮带机的传送皮带上,不仅完成了外溢煤料的收集工作,同时对其实现了二次自动输送。本实用新型省时省力,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防溢装置相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防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皮带机,2-给煤机,3-防溢装置主体,4-给煤机气缸盖口,5-支腿,6-挡块,7-矩形段,8-梯形段,9-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皮带机1向给煤机传输煤时,皮带机1采用爬坡式皮带机,将煤通过传动皮带运送至皮带机1的顶部。位于皮带机1机尾的下部设置有给煤机2,给煤机2的顶部设置有给煤机气缸盖口4,经皮带机1传送的煤到达机尾并掉落至给煤机气缸盖口4内,从而进入到给煤机2内部。当给煤机气缸盖发生失灵时,给煤机气缸盖口4处于封闭状态,皮带机1所运送的煤会散落于给煤机2外部造成污染,尤其是运送的煤中含有大量水分,以干湿混合煤料形态存在时尤为严重。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煤矿用外设防护装置。参照图1~图3进一步阐述,一种用于皮带机向给煤机输送干湿混合煤料时的防溢装置,包括一端设置在给煤机2底部且另一端延伸至皮带机1上部的防溢装置主体3,防溢装置主体3是矩形段7和梯形段8的组合结构,矩形段7设置在给煤机2所处区域,梯形段8设置在皮带机1所处区域,防溢装置主体3底面设置有沿矩形段7到梯形段8倾斜向下的坡度。

防溢装置主体3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加工而成,防溢装置主体3的底部设置有支腿5,支腿5对称分布且包括位于矩形段7底部的四根和位于梯形段8底部的两根,共计六根。六根支腿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的最小值,具体加工过程中支腿5数量可根据给煤机2的型号进行适当增加。

防溢装置主体3的边缘均设置有垂直与底面的挡板9,挡板9可有效防止掉落至防溢装置主体3上的干湿混合煤料发生二次掉落,并将其限制在防溢装置主体3的范围内;挡板9的高度范围为20~30公分,过高的高度既浪费材料、使得防溢装置主体3显得笨重,同时由于进入防溢装置主体3的煤料会在其自重作用下沿防溢装置主体3的坡度不断下滑至皮带机1上,使得防溢装置主体3内本身不会发生过多煤料堆积的情况,故挡板9的高度控制在上述合理范围即可。

防溢装置主体3的底面坡度为15°~45°。过小的坡度不利于煤料滑落,过大的坡度会导致煤料的滑落速度过快,容易造成皮带机1传动皮带上煤的过渡堆积,不利于皮带机1的正常工作。

其中,防溢装置主体3的底面间隔固定有交错设置的挡块6,挡块6的高度范围为5~10公分,且挡块6高度可为取值范围内的某一固定值或取值范围内的不同值。设置挡块6的目的是防止沿防溢装置主体3底面滑落的煤料在同一时间段内集中下落堆积,使得落入皮带机1传送皮带上某一处的煤料堆积过量,导致皮带机1正常工作受阻。

进一步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将从给煤机2气缸盖口4溢出的干湿混合物进行收集后重新输送的装置。一旦煤料发生溢出现象,干湿混合煤料会直接掉落至防溢装置主体3内,进一步通过防溢装置主体3将煤料重新传输至皮带机1上,实现外溢煤料的自动收集和归位。由于皮带机1的传送皮带上有源源不断的煤料在不停运输,为保证皮带机1的正常工作,通过梯形段8向皮带机1输送煤料的过程中,梯形段8与皮带机1本身所携带煤所形成的高度须留有一定的间距。常规皮带机1上传送煤料的厚度为10~12公分,可选择防溢装置主体3梯形段8的落煤点距皮带机1传送皮带的垂直距离为15~20公分。过大的下落高度可能对皮带机1造成一定的冲击,同时会导致干湿混合煤料发生离析现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有效防止干湿混合煤料在输送过程中因外溢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井下工作人员的侵害,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