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染性垃圾收集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1279发布日期:2019-03-02 02:4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染性垃圾收集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感染性垃圾收集盒。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垃圾,其中就包含有很多感染性垃圾(容易对人产生一定危害的垃圾),例如抽血打针结束后的按压的棉球、棉签和创可贴等,因此针对该类垃圾,需要使用到相应的垃圾收集装置;

但是现有的收集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着垃圾不便于取出的问题,病人分类丢弃感染性垃圾依从性很低,且现有的收集装置结构过于简单,不能对装有垃圾的医疗垃圾袋进行稳固的固定,同时收集盒的开口处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现有的病房垃圾收集装置中尚无专门分类收集感染性垃圾的装置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垃圾收集盒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染性垃圾收集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垃圾不便于取出,且现有的收集装置结构过于简单,不能对装有垃圾的医疗垃圾袋进行稳固的固定,同时收集盒的开口处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感染性垃圾收集盒,包括收集盒本体、合页铰链和医疗垃圾袋,所述收集盒本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固定块,且收集盒本体上安装有卡合凸起,所述收集盒本体的顶端连接有盖框,且盖框上开设有压槽,并且盖框的边缘处和橡胶卡块相连接,所述合页铰链的一侧安装在盖框的内边缘处,且合页铰链的另一侧和盖板相连接,所述盖板上开有投放孔,且盖板的下方设置有挡板,并且挡板的首端固定在竖杆上,所述竖杆的顶端穿过安装筒延伸至调节帽上,所述医疗垃圾袋位于盖框和收集盒本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截面为向上凸起的锥形结构,且固定块和收集盒本体为一体化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卡合凸起为半球状结构,其焊接在收集盒本体的顶端外侧面,且收集盒本体的顶端边缘处为圆角设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压槽和收集盒本体的顶端圆角处相吻合,且压槽位于盖框下端面的边缘处,所述橡胶卡块的内表面和卡合凸起相吻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和投放孔均为对称分布,两者均为扇形结构,且挡板的覆盖面积大于投放孔的横截面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帽和竖杆固定连接,且调节帽的内表面和安装筒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感染性垃圾收集盒,能够防止垃圾在装置内分布不均匀现象的发生,在收集盒的基础上使用盖框和盖板等组件,在对垃圾袋进行稳固放置的同时,能有效防止垃圾不慎洒出,设计更加合理;

1.固定块的使用,防止了垃圾在装置内的一个地方过度堆积,有效的促进垃圾的均匀分布;

2.卡合凸起以及橡胶卡块的使用,能使盖框更加稳定的安装在收集盒本体上,而压槽以及收集盒本体顶端的结构的设计,能对垃圾袋进行稳固的固定;

3.调节帽以及挡板的使用,便于在不使用时对该装置进行很好的密闭处理,使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拆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收集盒本体;2、固定块;3、卡合凸起;4、盖框;5、压槽;6、橡胶卡块;7、合页铰链;8、盖板;9、投放孔;10、挡板;11、竖杆;12、调节帽;13、安装筒;14、医疗垃圾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感染性垃圾收集盒,如图1-3所示,包括收集盒本体1、固定块2、卡合凸起3、盖框4、压槽5、橡胶卡块6、合页铰链7、盖板8、投放孔9、挡板10、竖杆11、调节帽12、安装筒13和医疗垃圾袋14,收集盒本体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固定块2,且收集盒本体1上安装有卡合凸起3,收集盒本体1的顶端连接有盖框4,且盖框4上开设有压槽5,并且盖框4的边缘处和橡胶卡块6相连接,合页铰链7的一侧安装在盖框4的内边缘处,且合页铰链7的另一侧和盖板8相连接,盖板8上开有投放孔9,且盖板8的下方设置有挡板10,并且挡板10的首端固定在竖杆11上,竖杆11的顶端穿过安装筒13延伸至调节帽12上,医疗垃圾袋14位于盖框4和收集盒本体1之间。

固定块2的截面为向上凸起的锥形结构,且固定块2和收集盒本体1为一体化结构,固定块2的使用不会过度的占用收集盒本体1的内部空间,并且在投放垃圾时,垃圾能够顺着固定块2两侧的倾斜方向自然的向下滚落,从而达到防止垃圾过度堆积的目的。

卡合凸起3为半球状结构,其焊接在收集盒本体1的顶端外侧面,且收集盒本体1的顶端边缘处为圆角设计。

压槽5和收集盒本体1的顶端圆角处相吻合,且压槽5位于盖框4下端面的边缘处,橡胶卡块6的内表面和卡合凸起3相吻合,盖框4在收集盒本体1上向下压合时,压槽5会将医疗垃圾袋14的边缘处压在收集盒本体1的顶端处,而橡胶卡块6则会卡在卡合凸起3上,从而达到固定盖框4以及医疗垃圾袋14的目的。

挡板10和投放孔9均为对称分布,两者均为扇形结构,且挡板10的覆盖面积大于投放孔9的横截面面积,可根据使用情况,使用挡板10对投放孔9的启闭状态进行改变,使用更加方便。

调节帽12和竖杆11固定连接,且调节帽12的内表面和安装筒1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当顺时针拧动调节帽12时,调节帽12会通过竖杆11带动挡板10进行同步的转动,此时挡板10不再位于投放孔9的正下方,使用者即可从投放孔9处向垃圾袋中投放感染性垃圾,逆时针拧动调节帽12时,调节帽12本身向上移动,挡板10在竖杆11的带动下,自身会逆时针转动的同时向上移动,直至挡板10的上表面和盖板8的下表面完全贴合,此时挡板10便会将投放孔9堵住,从而达到改变该装置整体启闭状态的目的。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在使用该装置之前,如图1所示,可首先将医疗垃圾袋14放置在收集盒本体1中,此时垃圾袋的顶端边缘便会搭在收集盒本体1的侧壁上,即可向下压合盖框4,盖框4在收集盒本体1上向下压合时,压槽5会将医疗垃圾袋14的边缘处压在收集盒本体1的顶端处,而橡胶卡块6则会卡在卡合凸起3上,从而达到固定盖框4以及医疗垃圾袋14的目的;

当需要扔垃圾时,如图2-3所示,可顺时针拧动调节帽12,调节帽12会通过竖杆11带动挡板10进行同步的转动,此时挡板10不再位于投放孔9的正下方,使用者即可从投放孔9处向垃圾袋中投放感染性垃圾,逆时针拧动调节帽12时,调节帽12本身向上移动,挡板10在竖杆11的带动下,自身会逆时针转动的同时向上移动,直至挡板10的上表面和盖板8的下表面完全贴合,此时挡板10便会将投放孔9堵住,从而达到改变该装置整体启闭状态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