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料袋支撑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7193发布日期:2019-04-30 18:4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料袋支撑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料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料袋支撑座。



背景技术:

废料袋是指用于将废料回收的袋子,使废料在流通过程中方便运输,容易存储,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一般使用废料袋装东西时,需要一个人用两手将袋子口打开,另一个人将废料沿袋子口倒入,但此种方法比较耗费人力,且袋子口的开口面积较小,导致倒入废料时容易洒出,不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废料袋支撑座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对废料袋进行支撑、节约人力的废料袋支撑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料袋支撑座,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表面对称开有凹槽,且所述凹槽的顶部开有卡孔;所述卡孔的顶部开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的内部对称开有第一滑槽;所述通孔的内部设有按钮,且所述按钮的底面设有第一固定柱;所述按钮的底端对称固定有第一滑块,且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凹槽的顶部固定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所述按钮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且所述第一支撑柱固定于所述固定环相对所述凹槽的底部处;所述第二支撑柱套接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夹板、锯齿、转轴、卡头以及扭簧,且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端;所述转轴通过所述扭簧与所述夹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夹板为L型结构;所述夹板的顶面固定有所述卡头,且所述夹板的顶端设有所述锯齿;所述夹板与所述凹槽卡合,且所述卡头与所述卡孔卡合;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固定于所述固定环的底部;第三支撑机构,所述第三支撑机构包括第五支撑柱和第六支撑柱,且所述第五支撑柱设于所述固定环相对所述凹槽的底部处;所述第六支撑柱套接所述第五支撑柱;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五支撑柱的顶端,且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结构相同;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机构的底端,且所述底座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机构呈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底座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卡头的直径小于所述卡孔的直径,且所述卡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固定柱的直径;所述按钮的体积小于所述通孔的体积,且所述按钮的高度大于所述弹簧的高度;所述夹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转动电机、第三支撑柱、丝杆、第二滑槽、第二滑块、固定座以及第四支撑柱,且所述第四支撑柱固定于所述固定环的底部;所述第三支撑柱套接所述第四支撑柱,且所述第三支撑柱的底端固定有所述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且所述转动电机的顶面固定有所述丝杆;所述丝杆贯穿至所述第三支撑柱的内部,且所述丝杆的表面设有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三支撑柱的内部对称固定有所述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设有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四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四支撑柱套接所述丝杆;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第四支撑柱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三支撑柱的长度,且所述丝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四支撑柱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四支撑柱以及所述第五支撑柱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以及所述第六支撑柱的长度相同,且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四支撑柱、所述第五支撑柱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以及所述第六支撑柱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二固定柱,且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两端对称固定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挂钩,且所述挂钩呈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固定环的表面。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料袋支撑座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料袋支撑座,通过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与废料袋口的边缘进行固定,有效解决了需要人力打开废料袋口,耗费人力的问题;且废料袋口固定在所述固定环上,使得废料袋的开口面积较大,从而在倒入废料时废料不容易洒出,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所述夹板与所述凹槽卡合的方式,使得对废料袋的固定更加稳固,再通过设置所述按钮将废料袋取下,十分便利,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料袋支撑座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固定环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第二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第一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固定环,11、凹槽,12、按钮,13、卡孔,14、弹簧,15、第一固定柱,16、通孔,17、第一滑槽,18、第一滑块, 2、第一支撑机构,21、第一支撑柱,22、第二支撑柱,3、第一夹持机构,31、夹板,32、锯齿,33、转轴,34、卡头,35、扭簧,4、第二支撑机构,41、转动电机,42、第三支撑柱,43、丝杆,44、第二滑槽,45、第二滑块,46、固定座,47、第四支撑柱,5、第三支撑机构,51、第五支撑柱,52、第六支撑柱,6、第二夹持机构,7、底座,71、第二固定柱,72、滚轮,8、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料袋支撑座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固定环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第二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第一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废料袋支撑座包括:固定环1,所述固定环1 的表面对称开有凹槽11,且所述凹槽11的顶部开有卡孔13;所述卡孔13的顶部开有通孔16,且所述通孔16的内部对称开有第一滑槽 17;所述通孔16的内部设有按钮12,且所述按钮12的底面设有第一固定柱15;所述按钮12的底端对称固定有第一滑块18,且所述第一滑块18与所述第一滑槽17滑动连接;所述凹槽11的顶部固定有弹簧14,且所述弹簧14的顶端与所述按钮12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机构2,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包括第一支撑柱21和第二支撑柱22,且所述第一支撑柱21固定于所述固定环1相对所述凹槽11的底部处;所述第二支撑柱22套接所述第一支撑柱21;第一夹持机构3,所述第一夹持机构3包括夹板31、锯齿32、转轴33、卡头34以及扭簧35,且所述转轴33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柱21的顶端;所述转轴33通过所述扭簧35与所述夹板31固定连接,且所述夹板31为L 型结构;所述夹板31的顶面固定有所述卡头34,且所述夹板31的顶端设有所述锯齿32;所述夹板31与所述凹槽11卡合,且所述卡头34与所述卡孔13卡合;第二支撑机构4,所述第二支撑机构4固定于所述固定环1的底部;第三支撑机构5,所述第三支撑机构5包括第五支撑柱51和第六支撑柱52,且所述第五支撑柱51设于所述固定环1相对所述凹槽11的底部处;所述第六支撑柱52套接所述第五支撑柱51;第二夹持机构6,所述第二夹持机构6固定于所述第五支撑柱51的顶端,且所述第二夹持机构6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3的结构相同;底座7,所述底座7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所述第二支撑机构4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机构5的底端,且所述底座7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所述第二支撑机构4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机构5呈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底座7的顶部。

所述卡头34的直径小于所述卡孔13的直径,且所述卡孔1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固定柱15的直径;所述按钮12的体积小于所述通孔16的体积,且所述按钮12的高度大于所述弹簧14的高度;所述夹板31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11的宽度;通过将所述夹板31与所述凹槽11卡合,以及所述卡头34与所述卡孔13卡合,对废料袋的边缘进行固定,使得固定的更为稳固,有利于入料的顺利进行;通过按动所述按钮12,所述第一固定柱15向下推动所述卡头34,使得所述夹板31从所述凹槽11中弹出,便于使用后将废料袋从本支撑座中取出。

所述第二支撑机构4包括转动电机41、第三支撑柱42、丝杆43、第二滑槽44、第二滑块45、固定座46以及第四支撑柱47,且所述第四支撑柱47固定于所述固定环1的底部;所述第三支撑柱42套接所述第四支撑柱47,且所述第三支撑柱42的底端固定有所述转动电机41;所述转动电机41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底座7的顶部,且所述转动电机41的顶面固定有所述丝杆43;所述丝杆43贯穿至所述第三支撑柱42的内部,且所述丝杆43的表面设有所述固定座46;所述第三支撑柱42的内部对称固定有所述第二滑槽44,且所述第二滑槽 44的内部设有所述第二滑块45;所述第二滑块45与所述第四支撑柱 47的底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四支撑柱47套接所述丝杆43;所述固定座46与所述第四支撑柱47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转动电机 41转动带动所述丝杆43转动,使得所述固定座46在所述丝杆43的表面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四支撑柱47上下移动,对所述第二支撑机构4进行高度调节,解决了不同规格袋子因为长度不同而带来的装料问题。

所述丝杆43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三支撑柱42的长度,且所述丝杆 43的直径小于所述第四支撑柱47的内径;为了便于对第四支撑柱47 进行调节,使得结构更为合理。

所述第一支撑柱21、所述第四支撑柱47以及所述第五支撑柱51 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支撑柱22、所述第三支撑柱42以及所述第六支撑柱52的长度相同,且所述第一支撑柱21、所述第四支撑柱47、所述第五支撑柱5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支撑柱22、所述第三支撑柱 42以及所述第六支撑柱52的内径;为了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柱21、所述第四支撑柱47以及所述第五支撑柱51能够套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柱 22、所述第三支撑柱42以及所述第六支撑柱52的内部,使得结构更为合理。

所述底座7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二固定柱71,且所述第二固定柱 71的两端对称固定有滚轮72;通过所述滚轮72对本支撑座进行支撑,便于对本支撑座进行移动。

所述固定环1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挂钩8,且所述挂钩8呈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固定环1的表面;通过所述挂钩8对废料袋的边缘各个位置进行固定,使得固定的更为稳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料袋支撑座的使用原理为:将废料袋置于所述固定环1的表面,废料袋的边缘覆盖所述凹槽11的表面,然后按压所述夹板31,使得所述夹板31前端的所述锯齿32带动废料袋沿所述转轴33转动进入所述凹槽11内部,当所述夹板31完全进入所述凹槽11中时,所述卡头34与所述卡孔13卡合,完成对废料袋一端的固定;同理通过所述第二夹持机构6将废料袋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环1固定,再将废料袋边缘的各个位置与所述挂钩8连接,完成对废料袋的固定;然后启动所述转动电机41带动所述丝杆43转动,使得所述固定座46带动所述第四支撑柱47沿所述丝杆43上下移动,根据废料袋的长度,调节好所述第二支撑机构4的高度;同时所述第一支撑柱21沿所述第二支撑柱22上下运动,所述第五支撑柱51沿所述第六支撑柱52上下运动,完成对本支撑座高度的调节;之后对废料袋填料,填料完毕后,按动所述按钮12,使得所述按钮12沿所述通孔16挤压所述弹簧14向下运动,直至所述第一固定柱15进入所述卡孔13推动所述卡头34向下运动,当所述卡头34与所述卡孔 13分离时,所述夹板31在所述扭簧35的作用下弹出,使得所述固定环1与废料袋分离,再松开所述按钮12,所述按钮2在所述弹簧 14的作用下恢复原位;同理使得所述第二夹持机构6与所述固定环1 分离,取出废料袋进行下一次工作;当需要移动时,通过所述滚轮 72对本支撑座进行移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料袋支撑座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料袋支撑座,通过所述第一夹持机构3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6与废料袋口的边缘进行固定,有效解决了需要人力打开废料袋口,耗费人力的问题;且废料袋口固定在所述固定环1 上,使得废料袋的开口面积较大,从而在倒入废料时废料不容易洒出,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所述夹板31与所述凹槽11卡合的方式,使得对废料袋的固定更加稳固,再通过设置所述按钮12将废料袋取下,十分便利,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