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走式塔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8616发布日期:2019-05-21 21:03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走式塔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起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走式塔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塔吊可分为移动式塔式塔吊和固定式塔式塔吊,移动式塔式塔吊根据行走装置的不同又可分为轨道式、轮胎式、汽车式、履带式四种。轨道式塔式塔吊塔身固定于行走底架上,可在专设的轨道上运行,稳定性好,能带负荷行走,工作效率高,因而广泛应用于建筑安装工程。轮胎式、汽车式和履带式塔式塔吊无轨道装置,移动方便,但不能带负荷行走、稳定性差。

固定式塔式塔吊根据装设位置的不同,又分为附着自升式和内爬式两种,附着自升塔式塔吊能随建筑物升高而升高,适用于高层建筑,建筑结构仅承受由塔吊传来的水平载荷,附着方便,但占用结构用钢多;内爬式塔吊在建筑物内部(电梯井、楼梯间),借助一套托架和提升系统进行爬升,顶升较繁琐,但占用结构用钢少,不需要装设基础,全部自重及载荷均由建筑物承受。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行走机构的塔吊具有这样的结构:支撑下设置与轨道一一对应的导轮支撑条,导轮支撑条上设有与导轮相连接且与导轮支撑条转动连接的导轮,导轮支撑条上设有与导轮相连接且能驱动导轮转动的导轮驱动器,导轮支撑条上还设有能使导轮支撑条与轨道固定连接的导轮制动器。

在上述的带行走机构的塔吊在沿着轨道移动时,在需要进行转弯时,导轮无法进行角度变动,或者导轮与轨道接触不吻合、倾斜的情况下,无法自动对导轮的角度进行调整,进而影响塔吊的稳定效果和实际行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导轮能够随着轨道方向变化而随之自适应调整行进方向的行走式塔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行走式塔吊,所述行走式塔吊于自身塔座的底部配置至少一个能根据外部轨道走向自适应调整行进方向的行走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与塔座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自转向机构、与第一自转向机构相连接并能在轨道上移动的导轮机构,第一自转向机构能根据轨道的方向自转以适应性调整塔座移动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自转向机构包括与导轮机构相连接的呈回转体状的连接头、设置在连接头上端部且跟随连接头一体周向旋转的旋转轴、经由上轴承和下轴承轴向套装在旋转轴外的轴套;轴套与塔座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上端顶部还设有与旋转轴可拆卸连接且轴向抵接上轴承的轴承端盖,所述轴套顶端还设有密封端盖,且密封端盖与轴套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设上轴承是圆锥滚子轴承,下轴承是止推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导轮机构包括导轮横梁、若干导轮组、若干使导轮横梁与导轮组相连接的第二自转向机构,所述导轮横梁中部与第一自转向机构相铰接,第二自转向机构包括与导轮组相连接的呈回转体状的连接头、设置在连接头上端部且跟随连接头一体周向旋转的旋转轴和经由上轴承和下轴承轴向套装在旋转轴外的轴套,轴套与导轮横梁相固定连接,所述轴套上设有支撑导轮横梁的轴肩面。

作为优选,所述导轮组包括导轮架及至少一个横向依次排列架设于导轮架的导轮,第二自转向机构的连接头与导轮架相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轴承是圆锥滚子轴承,下轴承是止推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塔座上还设有用于平衡行走式塔吊自身的塔身的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包括设置在塔座上的配重组件和平衡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若干个沿塔身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配重块,配重块固定在塔座的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平衡组件包括若干斜钢梁及设置在塔座上且与斜钢梁一一对应的固定铰座,斜钢梁一端与固定铰座铰接,斜钢梁的另一端与塔身铰接,且各所述斜钢梁环绕塔身的竖向中心线等间隔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自转向机构将导轮机构与塔座连接,通过第二自转向机构的旋转轴与轴承,使轨道具有弯转时,导轮组能够随着轨道的弯转,自适应的旋转相应的角度,避免塔吊在进行弯转时产生震动,导致结构不稳定。同时在导轮机构与轨道之间存在一定的角度偏差时,导轮会由于受力原因,旋转轴会自动旋转,直到导轮与轨道吻合。

(2)塔吊底部配置有配重块,使塔吊在行走过程中更加稳定、顺畅。

(3)通过若干斜钢梁将塔座与塔吊连接,使塔吊的稳定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图1中行走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第一自转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导轮机构的第二自转向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行走式塔吊,行走式塔吊于自身塔座2的底部配置至少一个能根据外部轨道走向自适应调整行进方向的行走机构4。通过塔座2支撑塔身1,由行走机构4沿着轨道的方向带动塔身1行走,并保证行走机构4在轨道具有一定弯度时,依旧能平稳行走。

如图3和图4所示,行走机构4包括与塔座2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自转向机构42、与第一自转向机构42相连接并能在轨道上移动的导轮机构41,第一自转向机构42能根据轨道的方向自行进行适应性调整。

具体的说,所述第一自转向机构42包括与导轮机构41相连接的呈回转体状的连接头421、设置在连接头421上端部且跟随连接头421一体周向旋转的旋转轴422、经由上轴承424和下轴承425轴向套装在旋转轴422外的轴套423;轴套423与塔座2可拆卸连接。通过第一自转向机构42来实现导轮机构41与塔座2的转动连接,由于第一自转向机构42是通过旋转轴422外套设轴套423,随后在旋转轴422两端设置上轴承424、下轴承425,旋转轴422与轴套423之间通过上轴承424、下轴承425连接,同时旋转轴422下端连接有连接头421,所以当连接头421旋转的时候旋转轴422会随之旋转,以此来实现第一自转向机构的旋转功能。

优选方案,旋转轴422上端顶部还设有与旋转轴422可拆卸连接且轴向抵接上轴承424的轴承端盖426,所述轴套423顶端还设有密封端盖427,且密封端盖427与轴套423可拆卸连接。通过连接头421的上端面和下轴承425抵靠实现下轴承425的定位,同时通过旋转轴422上端设置轴承端盖426,实现上轴承424的定位。在轴套423顶端设置密封端盖427,保证整个自转向机构42的润滑效果,防止润滑剂泄漏,也可以防止灰尘及其他颗粒状物体进入自转向机构42。

优选方案,上轴承424是圆锥滚子轴承,下轴承425是止推轴承。采用止推轴承能够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可以限制旋转轴422的轴向的位移,保证自转向机构42的稳定性;采用圆锥滚子轴承能够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保证旋转轴能够旋转。

如图3和图5所示,导轮机构41包括导轮横梁411、若干导轮组412、若干使导轮横梁411与导轮组412相连接的第二自转向机构43,所述导轮横梁411中部与第一自转向机构42相铰接,第二自转向机构43包括与导轮组412相连接的呈回转体状的连接头431、设置在连接头431上端部且跟随连接头431一体周向旋转的旋转轴432和经由上轴承434和下轴承435轴向套装在旋转轴432外的轴套433,轴套433与导轮横梁411相固定连接,所述轴套433上设有支撑导轮横梁411的轴肩面。

优选方案,导轮组412包括导轮架4121及至少一个横向依次排列架设于导轮架4121的导轮4122,第二自转向机构43的连接头431与导轮架4121相铰接。

优选方案,所述上轴承434是圆锥滚子轴承,下轴承435是止推轴承。

本实施例中先通过第一自转向机构42将塔座2与导轮机构41连接,通过第一自转向机构42即可实现导轮机构41的旋转连接,其次再通过第二自转向机构43将导轮横梁411与导轮组412连接,实现导轮组412与导轮横梁411之间的旋转连接,在导轮4122与轨道未吻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力的传递,使导轮组412自动调节至与轨道吻合。同时可以根据塔身1的重量,在塔座下方连接若干个第一自转向机构42,再连接对应的导轮机构41;或者可以调整连接在导轮横梁411上的第二自转向机构43的数量及与之对应的导轮组412的个数。通过双层的旋转连接的结构,可以根据轨道行走的实际需求,通过调整与塔座2连接的第一自转向机构42的旋转,使导轮横梁411旋转任意角度,使在同一个导轮机构41上的导轮组412处于平行线上,然后增加轨道数量,实现分担压力的作用,保证塔身1的稳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塔座2还设有用于平衡行走式塔吊自身的塔身1的平衡机构3,所述平衡机构3包括设置在塔座2上的配重组件31和平衡组件32,所述配重组件31包括若干个沿塔身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配重块311,配重块311固定在塔座2的顶部;平衡组件32包括若干斜钢梁321及设置在塔座2上且与斜钢梁321一一对应的固定铰座322,斜钢梁321一端与固定铰座322铰接,斜钢梁321的另一端与塔身1铰接,且各所述斜钢梁321环绕塔身1的竖向中心线等间隔排列。通过平衡机构3保持塔身1在各个方向上的受力平衡,对塔身1起到稳定作用。通过设置在塔座2上的配重组件31降低整体结构的重心,提高塔座2的稳定性,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加配重块311的个数,随后通过斜钢梁321连接塔身1,将塔身1固定在塔座2上,提高塔身1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配重块311将塔身1的重心降低,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再通过斜钢梁321将塔身1在竖直方向上的各个钢梁与塔座2连接,使塔身1在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上受力均匀,将塔身1稳定的固定在塔座2上。在塔身1安装过程中,通过导轮机构41与第一自转向机构42旋转连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导轮横梁411的方向进行调整,后增加轨道数量,实现分担压力的作用,保证塔身1的稳定。在塔身1行走过程中,由于轨道的原因,导轮4122与轨道之间会存在一定的不吻合现象,在重力的作用下,轨道对导轮4122会有力的作用,随后通过力的传递,导轮组412与导轮横梁411之间的第二自转向机构43会自动旋转,对导轮组412的导轮4122方向进行调整,使导轮4122与轨道吻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塔身1在行走过程中减少与轨道的摩擦,减少震动,增强塔身1的稳定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做出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