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的保温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8278发布日期:2019-09-06 19:56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的保温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流用保温箱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折叠的保温箱。



背景技术:

目前快递行业运输货物采用纸箱或塑料袋包装,自身易损坏,均为一次性,纸箱淋水后无法继续使用,造成较大浪费。

申请号为201520229062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物流包装箱,其包括上开口的箱体和盖体,箱体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可纵向收拢的软性围框,围框上口沿与盖体的下口沿通过拉链连接,该拉链包括一对拉链带及拉头,该对拉链带由设置在盖体的下口沿处的第一拉链带和设置在围框上口沿处的第二拉链带构成,底座于围框的外周设有与第一拉链带配合的第三拉链带,当包装箱处于使用状态时,围框向上展开,此时盖体的第一拉链带与围框的第二拉链带拉合,且拉头被盖体上的智能锁锁定,当包装箱处于收纳状态时,围框向下收拢,此时盖体的第一拉链带与底座的第三拉链带拉合。

其利用软性围框使得盖体能够与底座结合,但在运输时,物品放在其中,整个包装箱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撑性功能,在被其他包装箱压迫时,将直接压迫到内部的物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围框形成支撑层,整个保温箱在展开时能够为内部物品进行有效保护,防止被外界挤压,同时在使用完成后能够进行折叠以缩小空间,进行再次使用的可折叠的保温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的保温箱,包括上开口的箱体和盖体,所述箱体包括外部的包覆层和内部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包括底座和围框,所述底座位于围框内,所述底座与包覆层分体设置,所述围框包括前壁、后壁和两个相对的侧壁,所述后壁上留有容纳底座的容纳槽,所述侧壁在横向上沿中间分成相互铰接的两部分,所述侧壁与前壁和后壁均分别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的铰接边处均设置有铰接用的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柔性连接带。

进一步的所述包覆层与前壁、后壁和侧壁均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壁上的容纳槽由后壁向侧壁方向延伸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与箱体之间设置有密封拉链,所述包覆层为防水包覆层。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与前壁或后壁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箱体的各个面均设置呈硬质的支撑层,整个箱体具有一定的抗压性能,其中底座能够抵住侧壁防止侧壁向内翻折,使整个箱体保持支撑姿态;使用完毕后,可将底座向上翻折至容纳槽内,此时侧壁无限制件,能够进行翻折转动,使两个侧壁均向内翻折,同时前壁和后壁将相互靠近,进而将整个箱体折叠再一起,而盖体也可直接翻折到前壁或后壁上,减小整体占用空间,便于再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保温箱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保温箱去除包覆层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部分折叠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完全折叠时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1、盖体;2、箱体;21、侧壁;22、后壁;23、前壁;24、底座;3、包覆层;4、内定位凸台;5、密封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的保温箱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可折叠的保温箱,包括上开口的箱体2和盖体1,所述箱体2包括外部的包覆层3和内部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包括底座24和围框,所述底座24位于围框内,所述底座24与包覆层3分体设置,所述围框包括前壁23、后壁22和两个相对的侧壁21,所述后壁22上留有容纳底座24的容纳槽,所述侧壁21在横向上沿中间分成相互铰接的两部分,所述侧壁21与前壁23和后壁22均分别铰接。

其中支撑层具有一定的厚度,底座24位于底部时,底座24将抵住侧壁21,防止侧壁21向内翻折,而底座24翻折至后壁22上的容纳槽内时,侧壁21将不再被底座24所遮挡,可自由向内翻折。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箱体2能够顺利翻折和对物品进行支撑,优选的采用连接件对所有与侧壁21铰接的位置进行连接,如图2所示,在侧壁21与后壁22连接的内侧a处、侧壁21与侧壁21连接的外侧b处和侧壁21与前壁23连接的内侧c处分别设置连接件,而此连接件优选的为柔性连接带,如布带或胶带或其他能够便于弯折的材质均可;此时支撑层整体可以与包覆层3分离或连接,能够便于将支撑层完全取下,对包覆层3进行清洗。

当然也可将包覆层3与支撑层进行连接,具体为除底座24外均和包覆层3固定连接,可采用胶进行固定,此时也可省去上述的柔性连接带,利用包覆层3作为各个铰接处的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后壁22上的容纳槽由后壁22向侧壁21方向延伸而成,在生产时直接一体成型,方便大批量的生产和组装。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盖体1与箱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拉链5,所述包覆层3为防水包覆层3,密封拉链5和防水包覆层3的配合下能够将保温箱的内部与外部隔离,防止水进入同时保温。

所述盖体1与前壁23或后壁22铰接,在本实施例如图中所示,盖体1与后壁22铰接,且优选的盖体1与后壁22铰接处也设置有柔性连接带,以方便盖体1能够顺利的翻折与后壁22贴合。

本实施例优选的在箱体2的开口处设置有内定位凸台4,而盖体1可完全罩住内定位凸台4,其一保证箱体2的稳固,即整个保温箱的稳固,二可增强密封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将箱体2设置为三层,在支撑层的内部在设置一层包覆层3,即两层包覆层3将支撑层夹在中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